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25 10:40:28| 人氣493|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關於「人生地圖」的故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天午後,頂著夏日的火舌,和先生走在這條有著兒時記憶的山林小路。耳畔不時傳來蟬鳴,隱約間仍可清楚分辨,這斷斷續續的一唱一和,是來自歸鄉遊子與足下輕踩的這片土地。

 

上了斜坡,神社的參拜步道映入眼簾。我站在目前這座已正式登錄公告為苗栗縣第三處歷史建築的「通霄神社」前,想起了父親。不久,我把視焦移往樟樹旁,那條可以通往騷客勾勒「虎嶼觀潮」「吞霄漁艇」的文學聖地,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感觸。

 

台灣光復後,這座幸運躲過一劫的通霄神社,主體建築有著紅磚的屋身和甩壁的圖案,甚至還摻雜著閩式建築的風格,它興建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也就是七七事變爆發的那一年。父親已經9歲了,算算也該讀小三了,不知當年父親是否跟我一樣,對許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我猜,當年的日本老師,或許也曾帶他們來此跪拜神社,甚至說過關於日本天皇的故事。不知他眼裡的神社,和我童稚時的記憶有多少差距?但我知道,可以確定的是,起碼裡頭奉祀的不會是為國捐軀的國軍,也不會是明鄭時期的延平郡王──鄭成功。

 

無論是神社,還是神社一旁的大鳥居和日式事務所,經過歲月這無情手,早已漂洗得和我兒時記憶的樣貌有段距離。目前遊客們所看到的神社,是921大地震之後,地方政府花錢重新整修過的,直到2006年的元月才正式完工。

 

不知為什麼,柏油路兩旁的榕樹枝葉成蔭,雖可蔽日,而怕曬傷的我卻對神社前的那幾棵樟樹情有獨鍾。幾度不由自主的伸手撫觸樹幹上縱裂的樹皮。即便它摸起來粗糙得有如地震後,一根根鋼筋裸露、裂痕清晰的斑駁樑柱。

 

先生連忙回車上拿出數位相機,對著神社的拜殿和一旁漆著淺藍色調的事務所猛按快門。我想,這幾幢充滿濃濃日本風的建築物,對於從小也在八田與一所興建的烏山頭水庫下,那一處由農田水利會所配給的日本宿舍裡長大的他來說,應該也會有某種特殊的情感吧?

 

印象中,這裡頭一直都是有人居住的,而今卻因主人的搬遷,爬滿蔓藤植物。我猜想,不久的將來,它將會再度陷落,甚至掩沒在漫煙荒草堆裡;就像我踩踏柏油路面的雙足和影子,也會一步一步的緩緩走進傾圯的童年,最後再度回到溫潤的母體。

 

五歲那年,我首度體驗了人生中的遠足。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探險,把生活與視野的觸角,由平地移往當年鎮上的地標──虎頭山。而今,這地標已被通霄電廠的五根高聳入雲的煙囪所取代了。

 

當天兩位女老師帶著我們浩浩蕩蕩的從街仔尾的幼稚園出發,一路行經媽祖廟前的市集,經過長長的商店街,越過一條馬路,最後在福智寺前的大排水溝右轉,進入一條小路。接著,右側是一整排低矮的房舍,左側則是一條好寬好寬的排水溝,住在那邊的人家,門前都架著水泥橋,經過林蔭參天的小路後,總算可以開始爬坡了。

 

那是一條狹窄的山林小路,老師要我們變成一路縱隊,以免因為推擠而發生危險。即便事隔四十多年,我依然清楚記得,就在這處日本神社旁的大樹下,老師讓一路吱吱喳喳的我們,歇歇腳、喝口水。在休息時,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就是這幢上頭有著「國徽」標誌的神社。這和平日阿公帶我和哥哥去的那座位於住家不到50公尺,燕尾翹脊上頭有著「雙龍搶珠」的閩式廟宇──「媽祖廟」明顯不同。

 

還記得我和其他小朋友怯怯的站在神社前的台階上,好奇的仰起頭,仔細的對著眼前這幢外表奇特、裡頭氛圍相當詭異的「廟宇」上下打量,感覺它簡直就像一棟荒廢已久的鬼屋,簡陋的陳設和山下媽祖廟的香火鼎盛,或街仔尾的水流公或土地公廟,形成強烈對比。

 

當天在那兒休息過後,我們就在老師的加油聲中,一路興奮的爬上山頂。那是我第一次從山上俯瞰自己的家鄉,第一次發現,原來在虎頭山的另一側,還隱藏著幾處神秘的小村落。老師除了要我們眺望緩坡下密植木麻黃的潟湖,和金黃色沙灘外閃閃發光的外海外,還要我們當場比賽,看誰先從縱橫交錯的街道中,找到自己住家的位置。這樣的活動,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我真的很快的,就在一整排榕樹旁,找到我們一家人住的那間紅瓦屋。

 

想想,人生就是這麼奇妙,由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交織而成。

 

第一次媽媽牽著我的手,去街仔尾那家基督教創辦的幼稚園報名,老師要身旁一位正在騎木馬的小朋友,把木馬讓給我。

 

第一天上學我沒有哭,因為哥哥也在那兒就讀。

 

第一次上台,媽媽幫我和哥哥打扮得整整齊齊,讓我們在聖誕夜上台表演。還記得當晚我們被一輛大卡車載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好大好大的舞台,當天我跳的是蝴蝶舞──蝴蝶蝴蝶生得真美麗,頭戴著金冠身穿花花衣……。表演完畢,每個人的手上都多了兩個熱騰騰的包子。

 

第一次在幼稚園,被前面兩位打架的小男生波及,鼻孔鮮血直流,老師要哥哥到教室後頭的那一間陰暗小屋子陪我,我躺在那兒用老師給的濕毛巾敷額頭。整個過程,他一句話都沒說,只是靜靜的坐在床沿看著我,而我因此不再那麼害怕了。

 

第一次在幼稚園尿褲子,因為我不敢舉手跟老師說,後來還是被細心的老師發現了。幸好老師很有愛心,都沒有罵我。

 

第一次懂得如何照顧妹妹。每次老師要我出去幫忙發點心,我都會刻意把紅色塑膠碗裝的鹹粥或牛奶,端去給妹妹,因為我知道她是女生,喜歡紅色。

 

原來,在我第一次上幼稚園時,我已開始為自己的人生繪製地圖,上頭標示的情緒溫度,點點滴滴都隱藏著一個小小的秘密,或一段小小的故事,無論故事的情節或內容如何,如今想來,唯一的目的,就是咀嚼生命的花朵迅疾開展後,幽幽抖落的一地滋味。

 

就像今天,我第一次和先生返回幼稚時期的遠足目的地──「台灣光復紀念碑」的眺望平台,藉由這個興建後的新平台,我再一次清清楚楚的俯瞰家鄉的地理景觀,這處以連綿丘陵為主體的地形,地勢呈現緩斜狀,向西部台灣海峽的海岸線逐漸降低,它算是台灣西海岸最緊臨海岸線的一座山了。即便我夢裡的這座高山,海拔也不過是93.42公尺而已,這在地理上的分類,不算是山,充其量只是一處丘陵地而已;但是它在我心中的份量,有如濃蔭深處的一道光,一點兒也不輸給象徵台灣精神的雄偉高山──玉山。

 

以前帶著孩子返鄉探親,總是搭乘海線的火車,每當綿延的海岸線映入眼簾,或者車窗出現白沙屯沙地裡的綠色西瓜田,總會忍不住興奮的指著窗外,對著襁褓中的孩子自言自語:

 

「快看到虎頭山了,外婆家快到了,我們快要下車了。」

 

一下火車,隔著月台,總會看到父母親或弟弟開心的對著我們招手。

 

如今,火車站前的時鐘依舊向沒有盡頭的未來出發,而我卻還在夢中的探險途上徘徊。眼前的一切,就這麼恍恍惚惚的,早已容不下自己一一去細讀,關於記憶裡儲存的每一張臉孔與表情。離開神社前,忍不住深深的舒了一口氣,抬頭望著向晚的天空,再次的提醒自己,孩子大了,父母親真的走了,鎮上的一切,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後記:目前全通霄鎮的總人口數,是我小時候人口總數的一半。難怪最近幾年回去,一到下午市集散去,媽祖廟前的廣場和幾條主要街道,就顯得冷冷清清的,只剩幾家商店和攤販,靜靜的守著僅夠溫飽的生意,守著這片在變遷中掙扎著生存下去的土地。
 

 

 




 




 
  

台長: 李寧兒
人氣(493)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創作 |
此分類下一篇:《蝶語──琉璃紫蛺蝶》
此分類上一篇:《培墓》

flower
通宵人口越來越少?那租屋一定很便宜。
我喜歡住在人少的地方,更加通宵可以看到海,是我從前夢想的地方,我應該搬到通宵去住一兩年,享受一下海邊的樂趣。不過遠途搬家太累了

妳下次要不要拍些通宵的街景?
2009-07-25 20:38:32
版主回應
謝謝提醒。下回我會記得拍街景。
2009-07-26 10:55:08
RosaTu

我小時候也常常跟姑姑爬上八卦山
然後要認出自己住的地方在哪裡
現在不只八卦山變了樣,更加人工化
山下的道路上更增加了不少水泥叢林
而人也變得更加衰老了~~
2009-08-02 09:05:42
版主回應
說到八卦山我就想到水華姐
有一次和她到八卦山遊玩
還拍了好多照片呢
我們沒爬山
只是在大佛前遊玩
2009-08-02 09:11:09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