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8 02:37:12|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夜來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夜來有感—論曹操父子

楊修之死是否真的因為其才過露之故?若果曹操真的因忌才而殺楊修,那麼要死的大臣,實不止楊修一人。
曹操在立世子的過程中,首選者是曹沖,次為曹植,再次為曹丕。可惜曹沖年幼早逝,只可以在曹植、曹丕中作出選擇。當時支持曹植的是以譙沛集團為主的大臣,而穎川、汝南集團的大臣則支持曹丕。可以說,曹植與曹丕的世子之爭是兩大集團的較量。
眾所周知,曹操出身低微,並非豪族。他害怕的是文人豪族危害曹氏政權,所以重用曹姓之人。曹植在考驗中,不慎說出其背後軍師是楊修。曹操因而借故殺之。曹丕並不涉其集團之人。事實上,穎川、汝南集團的大臣對日後曹丕的影響是深遠的,當中最重要的穎川、汝南集團的大族是陳群,而司馬懿亦是此集團的成員,但是並不及陳群之族顯赫。
真的如曹操所料,奪曹氏政權者是豪族司馬氏。曹操最不想發生的事,卻發生了,如日後唐太宗想遏抑的山東集團與江南集團,卻因李勣的一句說話而改變。人算真的不如天算。
由東漢開始,歷史台上的大都是豪族集團,至唐的影響不衰。陳寅恪的關隴集團論,其實早可見於魏晉之時,只是名稱不同而已。由東漢至唐,地方集團勢力不變,難以見到社會流動。動亂中的社會穩定是當時的特徵。
由兩人世子之爭而涉及其背後集團,當中關係是千絲萬縷。何時才可弄清?實有待大家努力。

台長: 小家伙@幸運儀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