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9 11:44:59| 人氣6,702|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風華:《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

書名:
《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

內容介紹:
清初宮廷有多位西洋傳教士畫家,其最受皇室青睞、最為世人稱道者非郎世寧莫屬。
歐洲人在十六世紀積極航向海洋,東西雙方交會,商業貿易以及宗教接觸頻繁。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引進西洋美術品作為傳教工具,此種文化輸入雖然沒有改變中國繪畫的大傳統,卻為中土開啟了「新視界」。清初,東來的西洋傳教士中,不乏精於畫事者,他們所帶來的歐洲「西洋風」對中國的繪畫產生了相當的衝擊。

眾多西洋傳教士畫家當中,郎世寧(1688─1766)是畫技高超、最為人知的一位。郎世寧誕生於義大利米蘭,十九歲,加入熱內亞耶穌會成為修士,研習油畫及建築。一七一四年,被耶穌會派遣到中國傳教。康熙五十四年(1715)抵達北京,以擅長繪畫服務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長達五十一年。

郎世寧在清宮致力於中西繪畫的調和,教導油畫,此外,也參與圓明園歐洲式建築的設計,更為教會向乾隆皇帝爭取保護教友。本院所藏的〈聚瑞圖〉和〈百駿圖〉等皆為他來華的早期作品。另外,他也留下許多為皇帝所作的肖像畫,以及參與宮廷集體創作的作品。
早於郎世寧來華之前,清宮已有西洋畫風的流傳,但是到了郎世寧,融西洋透視、光影明暗等技法於中國繪畫,西洋寫實技巧與東方欣賞品味兼容並蓄的畫風發展達到了最高峰。乾隆時期,宮殿裏這些製作精緻、色澤豔麗、中西合璧的作品,成為締造清宮的一個輝煌盛世象徵。

盛清時代的宮廷繪畫,早在郎世寧來華前,就存著西洋畫風,郎世寧來華的半個世紀,更發展出東西融合的畫風,本院典藏郎氏畫作,質量俱豐,本圖錄配合大展同步出版,是讀者的福氣,全彩精印,優美華麗,深值購藏。
 
展覽名稱:
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
展覽日期:
2007/10/10-12/25
展覽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陳列室202,204,206,208,216)
展覽網站:
http://www.npm.gov.tw/exh96/newvision/
故宮博物院慶祝八十二週年院慶,推出一系列展覽,首先登場的「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特展,是故宮下半年的大展,作品多達三十六組件,將在十日院慶當天開展。故宮擁有豐富的華夏文物,此次展覽將開啟東西方對話,看見繪畫的「新視界」。

故宮在此次特展中,也特別向國巨基金會商借珍品「大閱第三圖─陣圖」展出,這幅寬六十八公分,常一千五百五十公分的長卷,巨細靡遺地紀錄閱陣當日八旗兵軍容壯盛的場景。 「大閱圖」共分「幸營」、「列陣」、「閱陣」、「行陣」四卷,除展出的「閱陣」,「列陣」現存北京故宮,另兩卷已遺失,是難得一見的清代乾隆時期畫作。

展覽作品: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本幅尺寸
明 程大約 程氏墨苑 圖書 32 x 31公分
哈斯 亞洲圖 地圖 48.5 x 53公分
佚名 康熙畫像 版畫 28 x 18公分
清 馬國賢 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圖》銅版畫 圖書 28 x 45公分
清 佚名 康熙《御製避暑山莊詩圖》木版畫 圖書 26 x 42公分
清 焦秉貞 山水 冊頁 26.2 x 26.4公分
清 焦秉貞 畫仕女圖 冊頁 30.9 x 20.4公分
清 冷枚 人物 冊頁 38.4 x 31.3公分
清 冷枚 春夜宴桃李園 軸  188.4 x 95.6公分
清 陳枚 耕織圖 冊  26.5 x 29.6公分
清 郎世寧 聚瑞圖 軸  173 x 86.1公分
清 郎世寧 畫花底仙尨圖 軸 123.2 x 61.9公分
清 郎世寧 百駿圖 卷 94.5 x 776.2 公分
清 郎世寧 八駿圖 軸 139.3 x 80.2公分
清 郎世寧 畫瓶花 軸 113.4 x 59.5公分
清 郎世寧 畫仙萼長春 冊 33.3 x 27.8公分
清 郎世寧 畫瑞麅 軸 216.2 x 144.6公分
清 郎世寧 畫瑪瑺斫陣圖 卷 38.4 x 285.9公分
清 郎世寧等 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格登鄂拉斫營圖、午門獻俘 銅版畫 58 x 94.7公分
清 郎世寧 畫白鷹 軸 179.9 x 99.2公分
清 郎世寧 畫白猿 軸 151.2 x 91.9公分
清 郎世寧 畫花陰雙鶴 軸 170.7 x 93.1公分
清 郎世寧 畫魚藻 軸 68.8 x 122.1公分
清 班達里沙 人參花 軸 136.1 x 74.2公分
清 佛延 油畫山水圖 冊 39.3 x 33.4公分
清 清人 東海馴鹿圖 軸 211.8 x 215.4公分
清 金昆等 大閱圖第三圖-閱陣 卷 68 x 1550公分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四月 軸 175 x 97公分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十二月 軸 175 x 97公分
清 丁觀鵬 畫太簇始和 軸 179.3 x 108.4公分
清 唐岱等 畫院本新豐圖   軸 203.8 x 96.4公分
清 姚文瀚 芳亭採花 冊 36.4 x 54.3公分
清 艾啟蒙 畫風猩 軸 121 x 90公分
清 賀清泰 畫黃鷹 軸 176.6 x 95公分
清 屈兆麟 仿郎世寧花卉 冊 33.5 x 28.2公分
司馬江漢 畫羅漢 軸 40.8 x 63.3公分
 
清 郎世寧作品 畫魚藻 軸 絹本設色 68.8 x 122.1公分 故畫00959

畫水中游魚的傳統早出現在宋代。
但是與這類傳統魚藻圖不同,郎世寧所處理的魚藻圖,則因為加大了魚的尺寸,又在大魚下方描畫水面浮萍以及水中水草,形成視覺上的奇特效果,兩條大魚似乎漂浮在空中一般。從畫面周沿留有一些草葉紋樣的痕跡看來,此件作品或許原來是用在宮殿壁面的貼落畫,而後才又裝裱成掛軸形制。

郎世寧的代表作品有《八駿圖》、《聚瑞圖》、《嵩獻英芝圖》、《大閱圖》、《百駿圖》、《弘曆及後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後世藝評家認為他畫馬最為傳神。
 
清 郎世寧作品百駿圖 卷 絹本設色 94.5 x 776.2 公分 故畫00916

這是郎世寧的前期作品。
在長達七公尺的長卷上,描繪著秋季牧放馬群的景象。姿態各異的駿馬百匹,遊憩在草原、林木之間,透過細膩的光影變化呈現出精緻的寫實特質。從構圖上看,畫中雖一方面延續著中國牧放馬群的傳統圖式,但又於山水林佈置上充分顯露著西洋深遠效果,馬匹的大小也隨之而有比例的變化。遠山石塊畫法,更異於中國傳統筆法,在林木上亦多堆疊顏料的處理。

郎世寧將西方透視、光影明暗等技法運用於中國繪畫,他獨立完成的「百駿圖」,就是使用西洋繪畫技法繪製中國傳統題材的經典代表之作。
 
清朝 郎世寧作品 聚瑞圖 軸 絹本設色  173畛86.1公分

郎世寧現存紀年最早的作品。
畫中描繪一只青瓷弦紋瓶,瓶中插著並蒂蓮花、蓮蓬與稻穗等象徵吉祥的植物。雖自元明以來就有這類祥瑞瓶花圖式,但此畫幾乎不見任何勾勒,色彩的敷設也極具光影效果,與西洋寫生觀念較多符合。畫中青瓷瓶與台座均以詳實描繪,可以在清宮收藏中追索真實對應的物件。
 
《八駿圖》,捲軸式的絹本畫,縱高139.3公分,橫約80.2公分,雍正時期所繪(1723年-1735年)

這幅八駿圖即以宮廷中的御馬為對象,一棵巨大的柳樹,郎世寧完全以西方的繪畫方法畫出古木的癤瘤空穴,和文人畫重意境的畫法完全不同,人物和馬也和近代照片一樣寫實,這樣的畫法被當時文人畫的保守派譏為「雖工亦匠,不入畫品」,但深受帝王支持,也開始影響到民間,為中國畫注入了新的血液。

關於郎世寧:
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的聖馬塞蘭諾(San Marcellino),青年時期在卡洛科納拉(Carlo Conara)學習繪畫與建築,並在1707年左右加入了熱那亞耶穌會。1715年前往中國。期間曾於澳門學習中文、並以「郎世寧」作為漢名。

郎世寧在一生大半待在中國,歷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計約有50餘年。
1715年到中國時,被康熙以藝術家的身份召進宮中,曾協助圓明園的規劃設計,他引進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開創的明暗寫實畫法,並改用膠狀顏料在宣紙上作畫,也就是今日的膠彩畫作法,他曾試圖要求康熙開辦學習用西方透視原理來繪畫的繪畫學校,但不被採用,後來與中國學者年希堯一起出版了一本《視學》,是中國第一部透視學專著。

1757年,乾隆曾為郎世寧舉辦七十歲大壽,證明他在宮中頗受禮遇及恩寵。晚年亦為乾隆及其妃留下不少的肖像。最後郎世寧1766年在中國去世,官至三品再追賜封為侍郎銜。享年78歲。葬於滕公柵欄。

今日郎世寧的畫作在中國畫拍賣市場中是相當高價的作品,2000年他的《蘋野秋鳴》賣出價是1765.5萬港幣,是當時第二高價賣出的中國畫。

郎世寧的代表作品有《八駿圖》、《聚瑞圖》、《嵩獻英芝圖》、《大閱圖》、《百駿圖》、《弘曆及後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後世藝評家認為他畫馬最為傳神。
 

台長: 讀.冊.人
人氣(6,702) | 回應(8)|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藝術映像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藝術:書畫之美
此分類上一篇: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 陸游與唐琬

讀.冊.人
郎世寧
是牽手非常鍾愛的一位畫家。
故宮博物院慶祝八十二週年院慶,推出一系列展覽,首先登場的「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特展,展出典藏郎氏畫作,質量俱豐,本圖錄配合大展同步出版《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 ,是喜愛繪畫朋友的選擇,值得推薦。

此次;
不論是展覽或是配合出版《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邀請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發現郎世寧,看見繪畫的「新視界」。
2007-11-09 12:25:52
小林醫師
我小時候最喜歡朗世寧的畫
也許小時候喜歡很寫實的畫風
另外就是他的工筆畫很有西洋風
當時到北京故宮還特意買了他的百駿圖縮小捲軸
看到這一篇文章
還真希望十二月上台北開年會能有時間參觀故宮喔
2007-11-09 16:48:55
版主回應
小林醫生您好:

感謝您的留言與分享

原來您也是同好
關於;《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展覽;希望您可以趕上時間去看看

但是;
配合展覽出版的《新視界—郎世寧與清宮西洋風》.如果您喜歡麻煩您將地址給我; 自己很願意效古人寶劍贈英雄 .
將此書機給您過目 ,畢竟自己去故宮是舉手之勞而已.

知音難求 !
2007-11-12 09:47:57
jolie
我也是個喜歡看書的人
況且
是不用錢的書
ㄏㄏㄏ
2007-11-10 11:42:57
版主回應
jolie 您好:

感謝留言與分享.

歡迎愛書之人, 常來走走;
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讀書不難,能用為難。
2007-11-12 09:49:52
陳穎申
這位人士還滿厲害的
他畫的畫都好棒ㄚ
令人大開眼界
希望到時候我也有空去看展覽
2007-11-10 14:12:54
版主回應
穎申小友 您好:

希望您,
看完展覽後 ;記得分享您的收穫. 感恩!

郎世寧
(1688─1766),誕生於義大利米蘭,十九歲時,加入熱內亞耶穌會成為修士,研習油畫及建築。一七一四年,被耶穌會派遣到中國傳教,康熙五十四年(1715)抵達北京,以擅長繪畫服務於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長達五十一年。郎世寧在清宮致力於中西繪畫的調和,教導油畫,此外,也參與圓明園歐洲式建築的設計,更為教會向乾隆皇帝爭取保護教友。

今日郎世寧的畫作在中國畫拍賣市場中是相當高價的作品,2000年他的《蘋野秋鳴》賣出價是1765.5萬港幣,是當時第二高價賣出的中國畫。

郎世寧的代表作品有《八駿圖》、《聚瑞圖》、《嵩獻英芝圖》、《大閱圖》、《百駿圖》、《弘曆及後妃像》、《平定西城戰圖》等。後世藝評家認為他畫馬最為傳神。
2007-11-12 09:53:40
芷凝
您的用心
讓我驚艷
這麼多文字數字您是怎麼po上來的呢
2007-11-10 20:07:32
版主回應
芷凝您好:

保重!

希望您的用心也受到友人的肯定.

很高興看到您的分享與留言 ,邀請您常來走走;自己很佩服您的用心與文采.
2007-11-12 09:55:54
呆兒
☆∴ ╱∴ ☆∴ ☆ ∴ ∴ ☆
∴ ☆ ∴ ☆∴  ∴ ╱ ∴ ☆        
 ˍ▲ˍ    
 ╰┬╯ 
  ║   
  ║   
  ║  ╭╮ ╭╮  
  ║  ╰(`.`)╯  
 ╔╩╗ ~(&quot)。(&quot)   
═╩═╩══════假日愉快囉~
2007-11-11 13:28:10
版主回應
Thanks
2007-11-12 09:56:16
又何子
妳的用心 詳細的說明
很棒 你真的很棒
--------又何子
2007-11-11 18:46:17
版主回應
又何子您好:

感謝您的留言與來訪.

喜歡就好!
很高興認識您, 邀請您常來走走.
幸會 !
2007-11-12 09:57:48
jaco
閱讀你的文章
學得不少知識
真是幸福的事
^^
2007-11-12 10:15:25
版主回應
Dear jaco 您好:

感謝您的肯定 ,自己愧不敢當.

只要您幸福,歡迎您常來感受; 好嗎?
2007-11-13 17:05:2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