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3 23:33:09| 人氣20,091| 回應9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1 收藏 3 轉貼0 訂閱站台

馨花朵朵:偉大母親節祝福!

 
 
感恩五月:《慈母吟》

人生一輩子, 母愛大如天。
十月懷胎苦, 哺育更辛艱。
日間三餐累, 夜半察被掀。

一旦兒病痛, 母親心似煎。
千禱早康復, 寧可己病傳。
待到上學去, 母心愈不閑。
時時問課業, 刻刻囑平安。
小兒不懂事, 尚怨母多煩。
戒尺打兒手, 心疼暗淚漣。
熬到兒成人, 又操婚姻難。
終於完親事, 慈母笑上顔。
喜有麟孫後, 歡樂猶心牽。
麟孫漸長大, 母親已老年。

青絲換白髮, 霜紋布眉間。
兒女多孝順, 老人晚年歡。
子孫滿堂笑, 慈母長壽綿。
兒若不知恩, 反道母不賢。
老母無奈何, 夜淚濕枕沿。

天下是非事, 唯母不可嫌。
子不嫌母醜, 女不嫌貧寒。
需知母恩重, 無母身何全。
自古崇孝道, 百善孝爲先。
今日汝孝母, 他日汝子還。
我今年亦老, 常思母恩緣。
平生無愧事, 但覺事母鮮。
夢中曾驚醒, 熱淚猶潸潸。
此番心際語, 吟與世人觀。

心中無所欲, 唯求高堂安。
偉大慈母恩, 寸心報春暉。
 
 
感恩五月:偉大「母親節」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在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是母親節。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

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
母親節,正式被慶祝的歷史,至今雖然才八十多年。 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後來到了十七世紀的英國,教會把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吸收,將之改為表達對耶穌之母瑪利亞的崇敬,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甚至後來人們加入教會的「受洗」儀式,訂在母親節這一天。象徵人們從教會Mother Church),重生 (rebirth)。

最有名的就是美國母親節的典故。
在美國,以寫「共和國戰歌」而聞名的女作家朱莉亞‧瓦德‧霍耶,曾建議在六月中選定某一天為「母親節」。由於美國內戰的爆發,許多母親嚐到戰爭的恐怖,及失去愛子的痛苦,朱莉亞極力鼓吹訂定一個節日以提倡和平。她的建議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採行。

一名叫賈薇絲太太的美國人,在西維吉尼亞州的格拉夫頓家鄉,籌組一個委員會,贊助「母親友誼日」的活動。這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把東部各州,那些曾在內戰當中,為南北雙方作戰的家庭結合起來。賈薇絲太太的計劃雖然獲得當地的支持,但是母親節的構想,卻一直到她過世以後才真正實現。

賈薇絲太太於一九○五年的五月九日〈當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死於費城;她是一名寡婦,跟著兒子克勞德及兩個女兒─艾爾辛諾和安娜住在一起;克勞德是個成功的商人,艾爾辛諾則幾乎雙眼失明。

安娜一直都很敬愛自己的母親,因此在媽媽死後,她就想找個方法,以表達對母親永恆的敬意,同時延續母親制定母親節的構想。 一九○七年,她寫信給格拉夫頓教堂的牧師,請他為已逝世兩週年的媽媽做個特別的追思禮拜。當天,安娜捐贈了五百朵媽媽生前最喜歡的花─白色的康乃馨,送給所有參加儀式的小孩和母親。

第二年,教堂便正式宣布,賈薇絲太太逝世的三週年忌日為母親節。但是當天她卻沒有出席,因為她正在費城忙著組織一個母親節委員會。 在該委員會的協助下,安娜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寫信運動。她寫信給數以百計的教堂、商業領袖、報紙編輯、政治家等,要求他們加入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的活動。

一九一○年,西維吉尼亞州州長回應了她的請求,並發表第一個母親節的宣言,要求所有的西維吉尼亞人,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佩帶白色的康乃馨上教堂。而奧克拉荷馬州及華盛頓州,也在那一年開始慶祝母親節。到一九一一年,母親節的禮拜活動便在全美各州舉行。

欣喜萬分的安娜,決定組織「母親節國際協會」,於是從一九一二年開始,她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奉獻在提倡母親節的活動上。 她的努力,終於在一九一四年的五月八日開花結果,因為國會通過一項聯合決議,要求美國人在那一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懸掛國旗,以表達對全美國母親無比的尊敬和愛意。

第二天早上,安娜成為美國白宮的客人,親眼看著威爾遜總統簽署這項決議,總統同時還把那隻簽署的筆送給安娜。
到了一九二○年代,安娜已經把母親節這個觀念,深植在其他的四十三個國家。

現在每年的母親節,美國總統都會重新宣告這個節日的重要性,以紀念這位幾乎是獨自創立這個國際性節日的偉大女性──安娜瑪莉薇絲;而其他各國,也在當天紛紛舉辦各種節目活動,慶祝母親節。
 
 
歌頌母愛:孟郊《遊子吟》

《遊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蜜蜜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唐詩三百首》中唯一一首歌頌母愛的詩。

作者孟郊一生在艱苦中成長,堅持操守,耿介不阿,以耕讀自勵,他在三十歲以前,一直在家鄉下帷讀書。他登進士第已四十六歲。孟郊到五十歲,才出任溧陽(今江蘇宜興縣西)縣尉,著名的《慈母吟》,便是赴任後所作的詩,用以感念母親的培育,因此在詩題下自注:「迎母溧上作。」短短六句詩,表達對母親的歌讚;全文三聯都對仗,唐人稱為「小律」,也是六句的律詩;標題用《慈母吟》,也屬於樂府詩。詩中結句,用比興手法,寸草心暗示子女孺慕父母之心如寸草那樣有限;而母愛慈暉,恰似三春陽光,無所不在,詩中道出真摯的親情。
 
關於作者:孟郊
751年-814年,字東野,唐朝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
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余慶鎮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余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湜、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後,有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鍠、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闓運等。 

孟郊一生貧寒,但做人和做詩都不流俗。他的詩用字造句十分講究,內容多為感傷自己的遭遇,透露出清寒淒苦的意境。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游子吟》。

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後」,「學矯激於孟郊」(李肇《唐國史補》)。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

「郊寒島瘦」:
指的是對於唐代詩人孟郊 與 賈島作品風格的評論。見島瘦郊寒條。宋˙蘇東坡˙祭柳子玉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孟郊 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並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論詩三十首》)。

孟郊和賈島,都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詩人。兩人的詩都烙下了潦倒寒士淒苦生涯的印痕。「郊寒島瘦」已成為歷來的定評。孟詩思深意鍊,造語奇警。在藝術風格上,可以「雄驁生峭雅麗奇古」概括之。賈詩則清幽奇僻,情調悽苦,尤以鑄字鍊句見稱,相傳「推敲」一語就出於他的故實,因之在中唐末期為時人所鍾愛,乃至歷久不衰。

孟郊的詩,很受韓愈的推崇,當時的人已有“孟詩韓筆”的稱譽。孟郊自己的詩也說:「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戲贈無本》二首)可見韓、孟兩人的詩是各具特色、旗鼓相當的。

孟郊的一生,“拙於生事,一貧徹骨。裘竭懸結,未嘗免眉為可憐之色”《唐才子傳》。因此,他那些自述貧困窮態境遇的詩,也寫得十分動人。孟郊的詩,不僅寫出他貧病交加的淒涼晚景,也寫出了冷酷無情的世道人心。詩裏所寫的雖是他個人的境遇,但仔細體會,仍然可以看出其中的生活體驗和他那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有相通的地方。其他如“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為”《借車》,“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答友人贈炭》,都能用片言隻語寫出他難以想象的愁苦心情和貧困生活。

孟郊是以苦吟著名的詩人,他自述作詩的情景《老恨》:

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
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

上面所舉的那些瘦硬奇警、入木三分的詩句,都經過苦思錘煉。他的苦吟,有時也是為了追求奇險,但主要還是為了使內容表現得更深刻警辟,如他在另一首詩《贈鄭夫子魴》裏說的:

天地入胸臆,籲嗟生風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但是,他有的詩也寫得很平易近人,例如普遍傳誦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一般說來,韓詩比較氣象闊大,孟詩比較思力深刻。
孟郊詩中也有不少表現庸俗思想或封建觀念的作品,如《初於洛中選》、《烈女操》等。有的則虔誠地歌頌仙佛,如《列仙文》四首等。在藝術上,也有一些詩寫得艱澀枯槁,缺乏詩味。

孟郊詩在文學史上影響是不小的。中晚唐不少著名詩人都很讚美他的詩才。賈島《哭孟郊》詩說:「塚近登山道,詩隨過海船。」可見他死時詩篇已流傳國外。北宋江西派詩瘦硬生新風格的形成,也受他一定的影響。 
    
歌頌母愛:余光中《母難日三題》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一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聲有兩次
一次, 在我生命的開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
第一次,我不會記得,是聽你說的
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
但兩次哭聲的中間啊
有無窮無盡的笑聲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盪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曉得,我都記得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二 矛盾世界
快樂的世界啊
當初我們見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驚天,動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後我們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無言
關天,閉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論初見或永別
我總是對你以大哭
哭世界始於你一笑
而幸福終於你閉目

余光中 母難日三題之三 天國地府
每年到母難日
總握著電話筒
很想撥一個電話
給久別的母親
只為了再聽一次
一次也好
催眠的磁性母音

但是她住的地方
不知是什麼號碼
何況她已經睡了
不能接我的電話
「這裡是長途臺
究竟你要
接哪一個國家?」

我該怎麼回答呢
天國,是什麼字頭
地府,有多少區號
那不耐的接線生
卡撻把線路切斷
留給我手裡一截
算是電線呢還是

若斷若連的臍帶
就算真的接通了
又能夠說些什麼
「這世界從你走後
變得已不能指認
唯一不變的只有
對你永久的感恩」
 

關於作者:
余光中
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又多了評論與翻譯的兩隻手,有《文壇四臂觀音》美譽。1928-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后 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于台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 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后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 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大師余光中先生
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 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后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 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 不是希頓克靈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 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 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大師余光中先生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 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 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藕神祠》:《詞家三李》李清照

李清照:
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生於北宋神宗元豐田年-一O八一)。卒年不詳。 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曾官禮部侍郎,提點京東刑獄。是一個很風雅的官員。清照的母親王氏,是王拱辰的孫女,王拱辰是狀元,家學淵源。

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
對考古學極下功夫,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為金石考據家。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曾作宰相,山東諸誠人。早期生活優裕,和清照同年,他們是二十歲結婚的。那時,趙明誠還是太學生,係宰相之子,趙明誠在婚後曾做幾個地方的長吏,曾知萊淄兩州(山東)及湖州太守(浙江。但未到任),他家原相當富有,編著及刻印『金石錄』一書,全書共三十卷,大約耗掉了他們財產的大半。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丈夫趙明誠享年祇四十九歲。

丈夫病死後,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而且,就在那一年,江南局面也起了大變,金兀朮引大兵南侵,於建炎三年有月攻南京,清照又倉皇走上流亡之途。境遇孤苦。李清照晚年的生活非常悽苦,其居住的地區也很流動,大致在金華的時間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均是名人,她自已,也負一時重譽。但她的暮年是孤獨的,南渡君臣,在紹興之後已逐漸安定下來,大家在山明水麗的臨安享樂,女詞人行吟雙溪,不與當時的權貴同調。
甚至女詞人的卒年,在史書中亦無可考,據一般推斷,她大約活了六十歲。

李清照的情感,一種是女性的,反映在詞裏是清麗、活潑、纏綿、委柔婉,這在幼年和婚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點絳唇」的「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 」,寫出了少女時代的嬌羞:「減字木蘭花」的「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郎教比並看」,活是一幅新婚少婦向她丈夫撒嬌的自畫相。生命的最大快樂是愛,當明誠離開她時,這個不堪寂寞的少婦,不免黯然神傷,顧影自憐,寫出了像「醉花陰」、「一剪梅」、「鳳凰臺上憶吹簫」........這一類悽豔纏綿的作品,風格極近秦觀,卻又罩上婉約一派的色彩。

四十七歲後,她的生活,陷入悲劇的命運之中,極目破碎的山洞,悵望淪陷的故里,悼念死去的丈夫,不禁百感交集。她的風格,又由清麗婉約一變而為悽愴沈痛,近於蘇辛豪放一派。「感懷詩」的「南渡衣冠思王導,北來消息少劉琨」;「武陵春」詞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聲情激越,和李後主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樣的奔放,已不似純粹女性的作風了。

清照的求知慾很強烈,由於學習的努力,胸懷的瀟灑,理想的高超,這些內在的因素反映在詞裏,自然空靈悠遠,博大崇高,形成獨立自足的小天地,如「攤破浣溪沙」的「枕上詩篇閒處好,門前風雨晚來佳。終日向人多蘊藉,木犀花」,寫詩人面對著枕上的詩篇和眼前的景物,娓娓地傾訴自己的情感,清遠閒適,又如「漁家傲」的「天接雲濤連海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這般神祕的氣氛,詼詭的描寫,使你感到意境無比的靈寄,出於詩人超乎尋常的想像,不就是屈原的「天問」嗎?憑豐富的想像力,把靈魂提升到最聖潔、崇高的領域,這種作風,南唐二主以後,只有東坡、稼軒才有此本領。

李清照不僅善於運詞,最難得的是憑她卓越的天才,自造新詞,自立新意,建立了一種迴環頓挫婀娜多姿的詞體。如「聲聲慢」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一連下了十四個疊字,真是如珠走盤,古今所無。調名「聲聲慢」,她便將這些疊字雙聲連成一氣來象徵聲聲慢,造成蕭瑟寂寞的氣氛,暗示自己的情感。此外,她善於運用人人能懂的白話,配合美妙的音律,寫出內心微妙的情緒,用得特別新奇,富有文學的創造性。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並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

李清照
在詞壇獲得極高的稱譽 。因此,有人把她和李太白、李後主(煜)並舉,稱為詞家三李。四庫全書提要云: 『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及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保而存之 ,為詞家一大宗矣。』李清照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後人稱為「易安體」。李詞的主要特點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經歷寫詞,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從而擴大了傳統婉約詞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內涵。二是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里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一代才女:《詞家三李》李清照

如夢令.春曉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這是一首惜春的詞。女主人原希望以沉醉、濃睡來排遣春的情懷,當侍女捲起簾兒時,還抱一線希望,試問一聲,正如王了翁所說「一問極有情,答以依舊,答得極淡,跌出『知否』二句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凄婉,卻又妙在含蓄」(《蓼園詞選》)。

這首小令的基本手法是通過極其精煉的細緻入微形成鮮明的對照。「知否?知否?」兩句是這首詞格律上的要求,但是詞人寫來十分自然,貼切地表現了女主人婉惜的微慍的心情,可謂渾然天成。「綠肥紅瘦」語新意雋,膾炙人口。

醉花陰.重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本題又作《九日》或《重九》。首兩句寫白天的愁悶漫長,「佳節又重陽」三句寫夜晚的孤獨寂寞,「東籬」兩句寫黃昏後獨酌的幽苦。無論什麼「賞心樂事」,都不能使詞人舒心,這就顯示出離別愁苦之深重。在層層渲染後,詞人正面點出相思銷魂蕩魄之苦。「莫道」三句描繪形象生動,言情蘊藉,深情苦調,為千古名句。

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釣。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 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也是一首抒發離情別緒的名作。全詞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情思婦-詞人的自我形象。開頭五句便描繪出一個事事慵懶的閨中少婦,以「冷」、「翻」、「慵」、「任」幾個字將週圍的景物都染上無情無緒的精神色彩。接著倒敘離別的情景,「欲說還休」真實地表現了離別時的複雜心緒。詞人輕輕點出離懷別苦後,又以側筆寫「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筆法婉轉曲折,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下闋放筆寫別離,「休休」以重言加重語氣,「這回去也」表明分別已非一次,「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苦語痛極。「武陵人遠, 鎖秦樓」,從離人雙方著筆,心上人的遠離與詞人的寂寞恰成對照,從而轉入抒情主人公痴情痴態的描摹,以無情流水的同情,含蓄地表現詞人深沉的相思之情。

行香子.七夕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里。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這首詞的抒情方法很別致:
通過牛郎織女的離情別恨,來抒寫人間情侶的離愁相思。「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描寫了人間七夕的夜景,接著用一句「正人間天上愁濃」,把人間天上的離愁聯繫起來,並詳寫了牛郎織女每年一次的七夕相會。詞人感嘆相逢之艱難,想象牛郎織女難以窮盡的離情別恨,擔憂風雨會給他們的相會帶來障礙。這首詞,詞人從靜謐的人間七夕想到風雨不定的天上七夕,抓住七夕這一難得相會的時刻來寫別恨,是精美巧妙的構思。 

武陵春.春曉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祗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此詞作於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避亂金華時。第一句截取「風住塵香」的場面表現春盡,眼前的景色與詞人的厄運相似,美好的春色被惡風掃蕩無餘,幸福的生活被戰亂全部斷送第二句含蓄地表現了女詞人情緒的惡劣。三四句則是縱筆直抒胸臆,以極其精煉的語言高度概括了自己悲苦的心情。

景物依舊,人事全非,這是一切愁苦的緣由,因此以「事事休」來表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接著又以「欲語淚先流」這一外部形象來表現無法傾訴的內心痛楚。下闋宕開,寫泛舟春遊的打算,然後又轉到「愁」。「祗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將無形的愁化為有分量的形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全詞「欲」、「先」、「聞說」、「也擬」、「祇恐」幾個虛字用得極好,將事物間的關係,詞人思想感情的轉折變化,十分準確而又傳神地表現出來。 

孤雁兒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沉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此詞是悼念亡夫之作。通過日常生活中觸景生情的描寫,發抒悲涼悽苦的感情。香斷爐寒與情懷如水,情景交融。梅花初放的景色,本應使人喜悅,但詞人卻用「驚破」、「多少春恨意」來發抒感情。「驚破」二字用得很妙,表面上是寫驚破梅心,梅花初綻,實際上詞人被輕快的笛聲驚醒,笛聲勾起她對往事的回憶。本詞抒情有層次,哀情由淡而濃。從「無佳思」到「情懷如水」,到「春恨意」,到「千行淚」,到「腸斷與誰同倚」則是痛極之語,但是下面詞人將斷腸的感情及時收住,以「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收束全篇,其孤苦悽涼可想而知。所以,末三句不僅回到詠梅這一題材上來,而且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尋味。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此詞寫詞人歷遭國破家亡劫難後的愁苦悲戚。開頭三句,有層次表現詞人尋求、失望,因而悽悽慘慘戚戚的心情。突兀的開頭,使詞人的愁情第一次迸發出來,接著是比較平緩婉曲的藉景抒情,以晚風、淡酒、歸雁、黃花、梧桐、細雨,抒發種種愁情,到「獨自怎生得黑」,感情漸趨強烈,最後一句則是將無邊無際的愁情推向高峰,為全詞作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

本詞在語言上的成就歷來為論者所贊賞。首先表現在疊字的運用上,開頭三句全為疊字,卻毫無雕琢的痕跡,自然妥貼地表現了詞中的情和景,因此這首詞被譽為是「情景婉絕」的「絕唱」。其次是口語的運用,如「最難將息」、「獨自怎生得黑」、「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以淺俗之語入詞,發清新之思,令人嘆絕。
 
 
五月馨花朵朵開:母親節祝福!
 
朋友:

我是台長;
天下的媽媽都是偉大的。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一年一度的感恩心。

一個家;
因為一位偉大的女主人而溫暖,
因為一位負責的男主人而幸福。
夫妻倆;好比像一雙筷子,誰也離不開誰,離開了就毫無價值與意義。
不管是木頭、竹子、象牙、黃金製的,不分貧富貴賤,什麼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品嘗,才是真正的福氣。

有一位偉大的母親,自己是幸運的。
比一位多一位偉大的母親,自己兩個兒子是幸福的。

一份提醒 !
給天下身為人子(女) 與人夫的朋友,
不論現在人在何處,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別忘了!家中勞苦功高的牽手與高堂,記得愛她,要讓她知道。

緣分;真的是一種微妙的東西,
好比千里情緣中的那根牽扯著的細線,它使心與心的距離靠近。

人生無常,緣分的線一旦斷了,
母子(女)與夫妻情緣也是如此;只能無奈,無奈再無奈。

珍惜,今生我們能擁有的緣分。
莫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紅色的康乃馨是感恩,白色的康乃馨是思念。

再貴重的禮物,
都比不上孩子平安來得重要。
再嘮叨的叮嚀,
都只是母親無私的關心而已。

一份祝福!
願天下勞苦功高的母親,
快樂母親節!母親節快樂!

台長: 讀.冊.人
人氣(20,091) | 回應(94)| 推薦 (41)| 收藏 (3)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墨墨傳情 |
此分類下一篇:人間情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分類上一篇:真愛閱讀:有情人間四月天

顯示全部94則回應

原好
余光中老師的詩
美到令人掉淚
獻上白色的康乃馨.....
2008-05-10 11:11:10
版主回應
賦別/鄭愁予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2008-05-14 16:51:00
蜜芸兒
感謝你所帶來的祝福跟感動
蜜芸兒收下囉!
我們也一起來祝福全天下的媽咪
母親節快樂囉!呵呵!
2008-05-10 11:40:32
暗夜靜默
應該祝福全天下的母親
天天歡欣
少煩憂多喜樂

文安 ^_^
2008-05-10 13:25:56
香水百合
台長很用心
希望大家在這感恩的五月
跟媽媽說聲:謝謝
2008-05-10 13:35:04
店長
天天都是母親節
也祝你平安喜樂

浴佛節~母親節~天使節~ 大家快樂!
2008-05-10 13:35:21
打開心門.勇敢出發
Hi 讀冊人,

看得出來妳的一份用心和努力,改天慢慢再來品茗。
2008-05-10 16:36:05
寒煙
心情低落
介紹一本好書吧
2008-05-10 18:59:01
版主回應
書名《慕尼黑白》:陳玉慧女士的新作品。
2008-05-15 08:47:35
Momo~
親愛的台長
謝謝您的好文分享!

母親是偉大與溫馨的
將您的文章貼在我的網頁與大家分享
讓朋友都能欣賞你的文采
2008-05-11 08:50:10
白蘋
謝謝您!!
也祝您天天開心^_^
2008-05-11 09:00:12
小朱媽媽
讀.冊.人您好:
果然是“閱讀人生心情筆記台長“
從母親、家庭、夫妻
都被您詮釋的淋淋盡致
也祝福您
母親節愉快
2008-05-11 18:42:36
旅人
母親節快樂
晚安
2008-05-11 22:15:31
mi ya ko
祝天下ㄉ媽媽..母親節快樂^^
2008-05-11 23:37:16
版主回應
me,too
2008-05-31 08:49:44
太初
感謝
除了在母節當日帶著台長滿滿的祝福
過一個豐碩的母親節外
也讀到許多母親節相關的典故
令人動容
看來多讀點冊
也滿好的
祝福台長
2008-05-12 21:34:02
藍天語
謝謝讀冊人的來訪及留言

年少輕狂,不懂得珍惜母親給予的關心
以往每遇母親節,只是想著如何幫母親慶祝
後來為人母親,深深體會『子女是母親的心頭肉』
母親節如何慶祝只是一個形式
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
心裡有沒有存放著『母親』
並且隨時注意母親的需要

我想,
一個母親最在意的禮物並非是昂貴的
而是子女的陪伴與關心。
2008-05-12 23:05:49
白小黑
謝謝你的母親節祝福問候~
本人近日工作較忙碌
今日才回訪
也祝您平安
2008-05-13 11:58:30
版主回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到中年啊
萬事惟好靜
紅塵那愛恨情痴
只是惘然的南柯一夢
再讀的已不是詩-
2008-05-14 16:47:52
涵靜
古典吉他演奏----傳說
Andres Segovia - Asturias (Isaac Albeniz - Leyenda)
Andrés Segovia (1893-1987) - Asturias
http://tw.youtube.com/watch?v=qxE6NCnr7vM&feature=related
http://tw.youtube.com/watch?v=9efHwnFAkuA&feature=related

http://tw.youtube.com/watch?v=kqr3x4bPGkI
http://tw.youtube.com/watch?v=tktfBSh-v1U&feature=related

世界的改變 總在悄然之中
令人無法察覺
因為多數人追逐的是現在
僅有少數人思考的是未來
唯有駕馭遠見者
才能成為影響未來的
關鍵少數”
2008-05-13 16:37:28
Calvin
晚安~

歹年冬,

天災人禍多~

祝願大家都平安~
2008-05-13 20:19:17
版主回應

亡者早超生!

傷者早康復!

天災不在, 天府再現。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兩岸一家親,何需分彼此。
2008-05-14 16:46:09
藍月
脫離父母是生長的開始
成為父母是成熟的歷練
回顧父母是永恆的命題
2008-05-13 20:30:27
版主回應
湖水共長天一色,天水一色映人心,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心底種下一棵開花的樹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

此刻天空月華高掛
空氣中混雜著白色七里及曇花香
靜謐的夜
儘管時、空不復
今天的自己
想讀詩---
2008-05-14 16:17:04
淘氣精靈
讓人百看不倦的文章.....push....
2008-05-14 19:26:32
版主回應
人間有情,
緣分永遠在哪裡;
問題在我們如何看待它。

兩袖相擦也是累世的緣分。

人與人的相遇,
像一陣風,吹起一粒種子;
恰好不偏不倚的落在自己心理。

然後;
不期然地開花結果,
終成廝守一生的神仙伴侶。

風因為森林而停留,
海浪因為潮汐而停留,
流星因為許願的人而停留,

人為了什麼而停留,
你會為誰而停留;一生一世不悔。
2008-05-16 10:18:01
Angel
謝謝你的祝福。慈母吟把我拉回小學時,每大早上唸三字經的回憶,時光到流。
2008-05-19 00:00:51
版主回應
珍惜,
今生我們能擁有的緣分。

莫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2008-05-19 14:51:34
诗词天地
母爱最伟大,大爱无言,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以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她的孩子,令人感动不已。
2008-05-19 02:33:25
版主回應
是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面對天災無情,
盡最大的能力來保護,用身體築起一道母愛的盾牌來守護。

臨死前的叮嚀,

孩子!
如果您還活著,記得媽媽愛你。

是令人動容而感動的無私母愛
2008-05-19 14:57:27
牧羊人
台長的慈母吟寫得真棒!
2008-05-27 23:53:23
版主回應
Thanks
2008-05-31 08:45:06
Emma
祝福天下所有母親健康喜樂
2010-04-28 14:07:06
版主回應
一份祝福!
願天下勞苦功高的母親,
快樂母親節!母親節快樂!
2010-05-05 21:07:35
寒冰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清不在.有一句話寫得真好.人生第一次大哭.是妳告訴我.最後一次大哭.妳已不知.奉勸有父母健在之人.須盡孝道.百善孝為先.因吾28.29父母相繼過世.至今已18年.祝版主闔家快樂
2010-05-03 09:45:11
版主回應
寒冰您好:

希望朋友節哀,人生往往都是如此,失去之後才後悔。
相信在天上的朋友雙親,一定不希望看到朋友悲傷,希望朋友珍重。自己先父已經離開多年,堂上只剩高齡慈萱,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老人家,日日無病無痛,雖知是奢求,只能一心勉力為之。
2010-05-05 21:14:06
弄墨
怪哉!你怎會有那麼多時間經營部落格?
每次來閱讀,都覺得像在看論文,
雖然豐富厚實,卻無暇字字推敲,
只能走馬看花,再加上表情驚愕,
就揮揮衣袖的走了!
怕留言,又給您平添一事煩咧!?
2010-05-04 22:09:50
版主回應
弄墨 您好:

誠如朋友留言所提,這是自己之幸,也是不幸?
自己因為工作因素,週一至週五人在北部服務,因此有充裕的時間翻譯、寫教育訓練講義與看書。雖然一和無法兼顧家人,因此有更多的時間於工作投入與興趣。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相信;每個偶然的機緣。都是;必然緣分的開始。朋友來訪倒履相迎,自己也常去朋友的園地學習,因此請朋友無須客氣,留言何來麻煩之理。選擇怎樣的朋友,就選擇怎樣的人生。
2010-05-05 21:25:23
好攝客-------小煌
我要祝天下ㄉ媽媽..



母親節快樂^^
2010-05-07 22:06:26
旅人
母親節快樂
夜安
2010-05-09 00:50:38
昨夜微霜
母親節快樂!
2010-05-09 10:12:07
楊風
寸草萌青巒
慈容
遠山春暉
舐犢恩情重
淚眼鬱鬱
霧濃

牽來一頭牛
敬祝母親節快樂!
http://mypaper.pchome.com.tw/yallen33
2010-05-09 10:25:14
瑪友友
祝普天下母親都快樂幸福!
2010-05-09 12:16:18
讀.冊.人
朋友您好:

我是台長讀冊人。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一年一度的感恩心。
祝福天下偉大的母親,人平安,體康泰。
每個家因為偉大的女主人而溫暖;因為負責的男主人而幸福。自己是幸運的,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比一位多一位偉大的母親,自己兩個兒子是幸福的。

緣分;真的是一種微妙的東西,好比千里情緣中的那根牽扯著的細線,它使心與心的距離靠近。人生就像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人意表。沒有什麼可以地久天長,緣分的線一旦斷了,母子(女)與夫妻情緣也是如此;只能無奈再無奈。幸福並非與生俱來,是知足和珍惜的堅持,成就了這樣的圓滿。

再貴重的禮物,都比不上孩子平安來得重要。
再嘮叨的叮嚀,都只是母親無私的關心而已。
珍惜,就在今天,我們所擁有的緣份。莫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紅色的康乃馨是感恩,白色的康乃馨是思念。
願天下身為人子(女) 與人夫的朋友,不論現在人在何處,五月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別忘了!家中勞苦功高的牽手與高堂,愛她,請讓她們知道。

一份自己衷心的祝福!
祝福每位來訪的朋友,願天下勞苦功高的母親們,快樂母親節!母親節快樂!
2011-04-12 21:43:18
小熊
母親真偉大
2011-04-14 07:16:37
旅人
今年的母親節
快到了

來請安
看您

午安安
2011-04-30 16:07:34
WitchVera
祝 安安
2011-05-02 11:34:10
Momo~
當了母親 才知道母親的偉大!!
2011-05-02 20:11:14
讀.冊.人
【媽媽好】
曲:劉宏遠 詞:李雋青
電影《苦兒流浪記》(1958) 的插曲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媽媽懷裡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那裡找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媽媽懷裡 夢裡也會笑
不論是紅色的康乃馨 或是 色的康乃馨,我們都曾經享有過這樣屬於母愛美好的幸福。

幸運的自己家中高齡82歲的慈母依然健在,這讓自己始終以感恩的心情迎接每天的日出,更珍惜與有限的分分秒秒光陰。

對於母親的好,
自己用一輩子的時間也說不完,就像自己的內人一樣,生命中的唯一就是孩子,這種願意為孩子連性命都可以犧牲的母愛天性,是再多的感謝都不足以來表現母愛的偉大,身為人子只有用一生去體會方能明白與感恩。

在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接近,
給來得及的朋友,一個機會。
給來不及的朋友,一個安慰。
祝天下偉大的母親平安快樂!
2011-05-05 21:54:49
讀.冊.人
自己人生這次的旅程,是幸福的。
因為有一位善良的母親,付出生命全部的所有來愛自己的小孩,雖然自己深深明白,比母親厲害的女子很多,但是再沒有人像您如此無私付出,謝謝您!我的母親大人,雖然您已經年邁白髮蒼蒼,不再健康與美麗。因為有您的愛,我的人生如此獨一無二。辛苦您!我這輩子最歉疚的偉大女性,您偉大的名字就母親。
2013-04-27 01:42:00
(悄悄話)
2013-05-04 14:50:03
讀.冊.人
人生旅途中,每一本書都如良師益友般的無聲知己,陪伴自己每個漫漫深夜。因為每一份友誼的溫暖,度過人生旅途的低潮與不順遂。每一個偉大的日子,提醒自己需要感恩。今年也不例外,一份祝福給我親愛的媽媽,母親節快樂!
2013-05-12 23:09:39
讀.冊.人
當我老了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
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
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
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
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
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
請不要責備我。

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
請不要嘲笑我。
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
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
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
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
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
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才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
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
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2014-05-09 15:43:49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