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4 15:05:26| 人氣13,173| 回應5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9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五月馨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裡找
 
五月馨花:萱草
唐 孟郊《遊子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萱草萱草科植物。別名眾多,有「金針」、「忘憂草」等名。
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
所屬之黃花菜屬的拉丁文屬名源於希臘文
表示「一日之美」,以其花一朵多僅開一日為名,
從日出開至日落,隔日即換上另一、二朵綻放。
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
 
用於食用用途時,需摘下尚未展開、呈淡綠色的花蕾曬乾。
金針乃華人飲食中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食用通常是取用乾燥花蕾(呈金黃色),
煮成金針湯,或與仔雞等紅燒。
新鮮的金針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鹼的毒素,
必須經過開水焯制並用冷水浸泡後才可食用。
 
萱草的葉子則往往用來製,稱為「萱紙」。
在中國漢朝時,即有栽種的記錄,時已稱呼為「萱草」。
萱草象徵孩子對母親的親情,詩曰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即指萱草
在華人世界中視其為母親花,相對於歐美採用的康乃馨
宋朝詩人蘇東坡曾有詩:
「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撥,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其中的芳心就是指母親的心。
「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是以別名作「忘憂草」。
 
中醫藥效
萱草的根莖是中醫藥材,可消腫退火。
金針花則在有典籍記載為性味甘涼,具潤肺功能,鐵質相當豐富
《神農本草經》民國復古輯本:萱草,一名忘憂,一名宜男
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利心志,令心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

二十四孝: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二十四孝》

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 

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

 

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於西漢經學家劉向編輯的《孝子傳》。

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佛教變文《二十四孝押座文》,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二十四孝」作品。

南宋時期的畫家趙子固有「二十四孝書畫合璧」一圖。

元代學者謝應芳在《龜巢集·二十四孝贊》序中說的

「常州王達善所贊《二十四孝》,以《孝經》一章冠于編首。」

清代吳正修作《二十四孝鼓詞》:

「論起這二十四孝,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親嚐湯藥

劉恒,即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

劉恒對他的母親皇太后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恒。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 

劉恒親自爲母親煎藥湯,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

劉恒天天爲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恒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爲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

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嘗。

 

二十四孝滌親溺器
宋黃庭堅,號山谷,元祐中為太史
性至孝,身體貴顯 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洗滌溺器,未曾有一刻不供人子之職。
有詩為頌。
詩曰︰
貴顯聞天下,平生事孝親;
不辭常滌溺,焉用婢生嗔。

 

二十四孝哭竹生筍
在三國時,有一個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
從小就喪了父親,家裏十分貧寒,母子倆相依爲命。
長大後,母親年紀老邁,體弱多病。不管母親想吃什麽,他都想方設法滿足她。
一天,母親病重,想吃竹筍煮羹,冬天冰天雪地,風雪交加,哪來竹筍呢?
他無可奈何,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了半天,只覺得全身發熱,風吹過來也是熱的。 
他睜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轉青,再仔細瞧瞧,周圍長出許多竹筍。
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他把竹筍讓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
有詩頌曰: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二十四孝嚙指心痛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曾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 無措參不還,乃嚙其指。
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母,母 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
後人系詩頌之。
詩曰︰
母指方纏囓,兒心痛不禁;
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二十四孝拾桑供母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以異器 盛之。
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食。」
賊憫其孝 ,以白米三斗,牛蹄一隻與之。有詩為頌。
詩曰︰
黑桑奉萱幃,饑啼淚滿衣;
赤眉知孝意,牛米贈君歸。
 
二十四孝行傭供母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
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 欲劫之去,革輒泣告有母在。
賊不忍殺,轉客下邳,貧窮裸跣 ,行傭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畢給。有詩為頌。
詩曰︰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
告知方獲免,傭力以供親。 
 
二十四孝為母埋兒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
巨謂妻曰,貧乏不 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
及掘坑三尺,得黃金一 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有詩為頌。
詩曰︰
郭巨思供親,埋兒為母存,
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二十四孝恣蚊飽血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
家貧,帷帳夜, 多潛膚,恣取膏,雖多不驅之,恐其去以而噬親也,愛親之心 至矣。
有詩為頌。
詩曰︰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
恣取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二十四孝懷橘遺親
後漢陸績,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袁術,術出橘待之。
績 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 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有詩為頌。
詩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
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二十四孝棄官尋母
宋朱壽昌七歲,
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復出嫁,母子不相 見者五十年。
神宗朝棄官入,與家人訣,謂不尋見母,誓不 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已七十有餘。有詩為頌。
詩曰︰
七歲離生母,參商五十年,
一朝相見後,喜氣動皇天。
 
二十四孝聞雷泣墓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名叫王裒的人,侍奉他的母親特別孝道。
他母親在世的時候,生來就很膽小,懼怕雷聲,王裒經常在打雷的時候,到母親身邊給其壯膽。 
母親去世後,王裒把他埋葬在山林中寂靜的地方、一到颳風下雨聽到震耳的雷聲,
王裒就奔跑到母親的墳墓前跪拜,並且低聲哭著告訴道:
“兒王裒在這裏陪著您,母親不要害怕。”
有詩頌曰: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
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二十四孝:刻木事親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勞之恩,刻木為像,事之如生。
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則出血。木像見蘭 ,又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將妻出棄之。
有詩為頌。
詩曰︰
刻木為父母,形容如在時;
寄言諸子姪,各要孝親幃。
 
二十四孝湧泉躍鯉
漢姜詩,事母至孝。
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 妻出汲而奉母。 
又嗜魚膾,夫婦常作之。召鄰,母,供食之。後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詩時取以供母。
有詩 為頌。
詩曰︰
舍側甘泉出,朝朝雙鯉魚;
子能恆孝母︰婦亦孝其姑。
 
二十四孝乳姑不怠
崔南山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
祖母唐夫人,每日櫛 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數年而康。
一日病,長幼咸集, 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婦之孝敬足矣。
有詩 為頌。
詩曰︰
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梳;
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二十四孝望雲思親
唐朝狄仁傑,從小家庭貧困,勤奮好學,後來做了丞相。
他爲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同僚,奉詔出使邊疆之際,母親得了重病,如果這樣離去,無法在身邊侍候,心中非常悲痛。
仁傑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後,特此奏請皇上改派別人。有一天仁傑出外巡視,途中經太行山。他登上山頂向下看著雲,對他的隨從說:“我的親人就住在白雲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沒有離去,禁不住流出了思親之淚。
有詩頌曰:
朝夕思親傷志神,登山望母淚流頻;
身居相國猶懷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二十四孝臥冰求鯉
晉朝時期,有個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他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繼母朱氏對他不慈愛,時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三道四,搬弄是非。
他父親對他也逐漸冷淡。王祥的繼母喜歡吃鯉魚。有一年冬天,天氣很冷,冰凍三尺,王祥爲了能得到鯉魚,赤身臥在冰上。
他渾身凍得通紅,仍在冰上禱告求鯉魚。正在他禱告之時,他右邊的冰突然開裂。
王祥喜出望外,正準備跳入河中捉魚時,忽從冰縫中跳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
王祥高興極了,就把兩條鯉魚帶回家供奉給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裏鄉村傳爲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
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
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二十四孝跪父留母
宋代,江南有一孝女名叫張菊花。
七歲那年,母親不幸病逝,父親續娶。
菊花沒有因此而分辨生養之別,對待繼母恭敬。
她的繼母卻居心不良。
一天,其父外出做生意,繼母乘機將她賣給人家作婢女。
事有湊巧,菊花的父親在回歸途中,偶遇菊花。父女相逢,悲喜交加。 
當父親問她爲何落此地步時,菊花含淚不語,生怕連累繼母,在父親追問下,不得已才告之。
父親聽後大吃一驚,當即將菊花贖了回來。三日後父女回到家。
其父見到後妻,十分惱怒,欲將其休掉。
菊花見狀,當即下跪爲繼母求情,父親終被其孝心感動,方才罷休。
繼母沒有生子。其父去世後,菊花對待繼母和父親在世時一樣孝敬、因此世人有詩頌曰:
一片奉心如石堅,一身被鬻亦依然;
情深跪動恕寬母,純孝並齊閔子騫。

 

二十四孝挨杖傷老
漢朝時,
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
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
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
他母親覺得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爲什麽哭泣?”
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
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知道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
所以傷心禁不住流下了淚水。
並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說明了他非常孝敬母親。
有詩頌曰:
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孝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孝經》
儒家講授孝道的書,全書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經」之一。
此書為孔子曾子敘述孝道之書,傳說為孔子親著,可見儒家對孝道的重視程度
孝經開宗明義章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由此可見儒家的孝道的觀念不只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只是孝道的開始。
孝經為十三經中唯一一本被皇帝御注的書,此皇帝即為唐明皇 
 
呂維祺《孝經或問》中稱:
「孝經為何而作也?曰,以闡發明王以孝冶天下之大經大法而作也。」
漢書藝文志上說:
「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
 
孝經一書,全文共為十八章,
將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士,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而就各人的地位與職業,標示出其實踐孝親的法則與途徑。
這是自古以來讀書人必讀的一本書,被列為「十三經」之一。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持。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訓天下,民用和睦, 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 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大雅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愛敬盡於事親, 而德孝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
在上不驕,高而不包。
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包,所以長守貴也。
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 蓋諸侯之孝也。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言滿天下無口過, 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此卿大夫子孝也。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
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故母取其愛, 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故以孝事君,
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 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是以其教不肅而成, 其政不嚴而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
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示之以好惡,而民和禁。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孝治章第八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聖治章第九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孝莫大於嚴父, 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
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
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
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
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其所因者本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
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
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君子則不然,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 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
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紀孝行章第十
子曰: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 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事親者,居上不驕, 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
為下而亂,則刑。
在醜而爭,則兵。 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五刑章第十一
子曰:
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 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廣要道章第十二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
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
敬其兄,則弟悅。 敬其君,則臣悅。
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謂之要道也。
 
廣至德章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室至而日見也。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
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
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詩云:
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廣揚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
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諫諍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
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
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昔者天子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
諸侯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國。
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
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故當不義,則天不可以不爭於父,
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感應章第十六
子曰: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
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
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德, 故上下能相親也。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喪親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
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 此聖人之政也。
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 陳其簠簋而哀慼之。
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 為之宗廟,以鬼享之。
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生事愛敬,死事哀戚, 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百孝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
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惜乎人間不識孝
  回心復孝天理還  諸事不順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動天
孝道貴順無他妙  孝
不分女共男  福祿皆由孝字得  天將孝子另眼觀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裡有孝語  孝婦面上帶孝顏
公婆上邊能盡孝
  又落孝來又落賢  女得淑名先學孝  三從四德孝在前
孝在鄉黨人欽敬
  孝在家中大小歡  孝子逢人就勸孝  孝化風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身價貴
  死後孝子萬古傳  處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動地和天
孝經孝文把孝勸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為孝  能孝
是好兒男
為人能把父母孝
  下輩孝子照樣還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窮莫怨天
孝子面帶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親在應孝不知孝  親死知孝後悔難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貴實行不在言  孝子齊家全家樂  孝子治國萬民安
五穀豐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貧和富  善體親心是孝難
兄弟和睦即為孝
  忍讓兩字把孝全  孝從難處見真孝  孝容滿面承親顏
父母雙全正宜孝
  孝思鰥寡親影單  趕緊孝來光陰快  親由我孝壽由天
生前能孝方為孝
  死後盡孝徒枉然  孝順傳家孝是寶  孝性溫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
  烏鴉反哺孝親顏  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獸實可憐
百行萬善孝為首
  當知孝字是根源  唸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夷無窮孝無邊  此篇句句不離孝  離孝人倫顛倒顛
念得十遍千個孝  念得百遍萬孝全  千遍萬遍常常唸  消災免難百孝篇
 
原為先賢所遺留,全篇共八十四句,全文有一百個「孝」字。
經白水老人韓公雨霖刪定後,從九○年代起,以兒童讀經為基石,
被廣為流傳,逐漸普遍各地。
白水老人成道後,社會賢達乃將〈百孝篇〉尊稱為《百孝經》。
 

五月馨花:陳芳明《沉睡》
 
跪在床前,我反覆摩挲母親暖和的手。已經有多少年,母子不曾如此緊密掌心貼著掌心。
這是血脈相連的稀有時刻,成年後第一次這麼靠近傾聽她的心搏跳動。
無聲的節奏,透過肌膚傳到肌膚。生命的最初,當臍帶還繫在母胎,我是不是也領受過這種靈魂的悸動?
那是黑暗而幸福的源頭,是永遠無法溯回的世界。如今,我輕輕握住的手,是母親昏迷之後的手。
她靜靜沉睡,彷彿有一個夢沉下去,沉下去,一直沉到窗外晚霞將盡。
 
抬頭望向夕照餘暉的天空,
高樓上方似乎有不知姓氏的神祇正俯視床前,是不是已經聽見我們母子之間的心靈私語?
已經沉睡月餘的母親,把自己關在身體裡面,緊緊鎖住所有的出口,毫不回應任何的呼喚。
關在外面的我,簡直是被棄擲在無邊的曠野。
言在口耳之內,情寄八荒之表。凡是能夠接受我祈求的神祇,應該都會聽到我內心的聲音。
 
在血管裡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多麼希望能夠接通她的血管。
住在裡面的母親也許已下定決心,堅決要切斷人間的憂慮、恐懼、驚惶。
或者,母親是不自願地遭到囚禁,惡作劇的神刻意要懲罰她的孩子。
我可以理解那樣的懲罰,自年少到此刻,我帶給母親的傷害,神都瞭若指掌。
我只是想知道,鎖在裡面的母親是不是不再受到傷害?
 
來自中部濱海小鎮的母親,少女時代懷抱青春的憧憬到達高雄。
在戰爭烽火中與父親相遇相愛,結婚生子。戰爭結束後不到十年,她已是六個孩子的母親。
在三十歲以前,所有青春女性的夢全然遠離了她。
戰後台灣歷史的軌跡,幾乎就是她的命運縮影。
蕭條的年代,凡屬於夢,都確定要消瘦枯萎。
直到我遠行異域時,從未看到母親擁有悠閒餘裕的時光。
 
在她的孩子裡,我大概是最為桀驁不馴。
尤其在海外涉入政治風潮後,我帶給母親的不安、焦慮,幾乎不是任何語言可以說得清楚。
在封閉時期,所謂安穩生活,對每位身歷其境者都過於奢侈。
我卻在動盪的歲月,為她創造更多的苦痛。
當我回到台灣,母親張開寬容的雙手迎接。
記憶裡,她並未給我絲毫責備的語言。她沉默的神情,釋放了我內心的自責。
 
真正能夠與她平靜對話,已是我從政治退回學界的時刻。
常常與她坐在客廳,並肩望著窗外的陽光。
母親對我遠洋航行的經驗尤為好奇,似乎有意重建失落的記憶。
總是在我述說之後,
她會不經意透露自己是如何遭到監聽、調查、跟蹤。當她那樣說時,好像是在轉述別人的故事。
然而,我知道,帶給她傷害最深最巨的,正是我在遠方浮沉的時期。
 
我期待與她的對話,可以無盡止地延續下去。
那不僅僅是重建記憶,也是療癒加諸在兩人心靈上的傷害。
我的期待終於落空,心靈治療也隨之切斷。
殘忍的失憶症,開始襲擊她脆弱的身體,失憶症攜著母親遠行,走得那樣絕決,也順手掠走她的語言能力。
今年開春,寒流終於決定擊敗她。那樣毫不設防的重擊,使她進入昏迷狀態。
 
懷抱著殘缺的夢,母親沉睡在她的身體裡面。
我不知道她在裡面是不是還受到傷害,也不知道這是否她有生以來最安穩的睡眠。
不再言語的母親,睡得很沉很沉,與夕照一起沉下去,直到我被遺棄在茫茫黑夜。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五月馨花:龍應台《雨兒》
 
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
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
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
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
「對,那就是我。」
「喔,雨兒你在哪裡?」
「我在香港
。」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我昨天才
去看你,今早剛離開你。」
「真的?我不記得啊。那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再過一個禮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兒。」
「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啊。你現在在哪裡?」
「我在香港。」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到潮洲看她時,習慣獨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身體,
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燈關掉,只留下洗手間的小燈,然後在她身邊躺下。
等她睡著,我再起來工作
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
 
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
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
聲音愈來愈弱,神情愈來愈退縮,也就是說,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
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
我一邊寫,一邊說,「幹嘛那麼早起?給你弄杯熱牛奶好嗎?」
她不說話,無聲地覷了我好一陣子,然後輕輕說,「你好像我的雨兒。」
我抬起頭,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頭髮
,說,「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
她極驚奇地看著我,大大地驚訝,大大地開心:
「就是說嘛,我看了你半天,覺得好像,沒想到真的是你。
說起來古怪,
昨天晚上有個人躺在我床上,態度很友善,她也說她是我的雨兒,實在太奇怪了。」
「昨晚那個人就是我啊。」
我把冰牛奶倒進玻璃杯中,然後把杯子放進微波爐。遠處隱隱傳來公雞的啼聲。
「那你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她一臉困惑。
「我從台北來看你。」
「你怎麼會從台北來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過熱牛奶,繼續探詢,
「如果你是我的雨兒,
你怎麼會不在我身邊呢?你是不是我養大的?是什麼人把你養大的呢?」
 
我坐下來,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我掌心裡,看著她。
她的眼睛還是很亮,那樣亮,在淺淺的晨光中,
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輕時的鋒芒餘光,還是一層盈盈的淚光。
於是我從頭說起,「你有五個兒女,一個留在大陸,四個在台灣長大。
你不但親自把每一個都養大,而且四個裡頭三個是博士,沒博士的那個很會賺錢。
他們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裡滿是驚奇,她說,「這麼好?那……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今年幾歲?結婚了沒有?」
我們從盤古開天談起,談著談著,天,一點一點亮起,陽光就從大武山那邊照了進來。
有時候,我讓女傭帶著她到陽明山來找我。我就把時間整個調慢,帶她「台北一日遊」。
第一站,洗溫泉
泡在熱氣繚繞的湯裡,她好奇地瞪著滿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轉盯,然後開始品頭論足。
我快動作抓住她的手,
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著一個女人,大聲笑著說,「哈,不好意思啊,那個女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車,紅五號,從白雲山莊上車。
一路上櫻花照眼,她靜靜看著窗外流蕩過去的風景,
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顏容,和窗外的粉色櫻花明滅掩映;她的眼神迷離,時空飄忽。

到了士林站。
我說,「媽,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坐在這裡,給你拍一張照片。」
她嫻靜地坐下,兩手放在膝上。
剛好後面有一叢濃綠的樹,旁邊坐著一個孤單的老人
「你的雨兒要看見你笑,媽媽。」
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 
 

五月馨花:龍應台《共老》
 
我們走進中環一個公園。
很小一塊綠地,被四邊的摩天大樓緊緊裹著,大樓的頂端插入雲層,底部小公園像大樓與大樓之間一張小小吊床,盛著一點青翠。
淙淙流水旁看見一塊凹凸有致的岩石,三個人各選一個角,坐了下來。一個人仰望天,一個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樹,矮墩墩的,樹葉油亮茂盛,擠成一團濃郁的深綠。
 
這三個人,平常各自忙碌。
一個,經常一面開車一面上班,電話一個接一個,總是在一個紅綠燈與下一個紅綠燈之間做了無數個業務的交代。睡覺時,手機開著,放在枕邊。
另一個,天還沒亮就披上白袍開始巡房,吃飯時腰間機器一響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和朋友痛快飲酒時,一個人站到角落裡摀著嘴小聲說話,仔細聽,他說的多半是,「屍體呢?」「家屬到了沒?」「從幾樓跳的?幾點鐘?」然後不動聲色地回到熱鬧的餐桌。
人們問「怎麼了」,他說,「沒什麼。」大夥散時,他就一個人匆匆上路,多半在夜色迷茫的時候。
 
還有我自己,總是有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風景,想不完的事情,問不完的問題,愛不完的蟲魚鳥獸花草樹木。忙,忙死了。
 
可是我們決定一起出來走走。
三個人,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行走,身上沒有一個包袱,手裡沒有一張地圖。  
然後,我就看見牠了。
在那一團濃郁的深綠裡,藏著一隻濃郁深綠的野鸚鵡,正在啄吃一粒綠得發亮的楊桃。
我靠近樹,仰頭仔細看牠。野鸚鵡眼睛圓滾滾地,也看著我。我們就在那楊桃樹下對看。
 
另外兩個人,也悄悄走了過來。
三個人,就那樣立在樹下,仰著頭,屏息,安靜,凝視許久,一直到野鸚鵡將楊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嘩」一下飛走。  
我們相視而笑,好像剛剛經過一個祕密的宗教儀式,然後開始想念那缺席的一個人。
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
我看見他們兩鬢多了白髮,因此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裡。
我在心疼他們眼神裡不經意流露的風霜,那麼———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捨?
 
只是,我們很少說。 多麼奇特的關係啊。
如果我們是好友,我們會彼此探問,打電話、發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懷。
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牽掛,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
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面命,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緊緊纏繞。
 
但我們不是。
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
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
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
聚首時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擇,
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們這個年齡,已經了然在心。
有時候,我們問,母親也走了以後,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
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於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麼簡單,因為,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裡看得見當初。
我們清楚地記得彼此的兒時—老榕樹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紙窗、雨打在鐵皮上咚咚的聲音、夏
夜裡的螢火蟲、父親唸古書的聲音、母親快樂的笑、成長過程裡一點一滴的羞辱、挫折、榮耀和幸福。
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樹上折斷了手。
 
南美洲有一種樹,雨樹,樹冠巨大圓滿如罩鐘,從樹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遙。
陰天或夜間,細葉合攏,雨,直直自葉隙落下,所以葉冠雖巨大且密,樹底的小草,卻茵茵然蔥綠。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公尺,但是同樹同根,
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五月馨花:龍應台《目送》
 
華安上小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著手,穿過好幾條街,到維多利亞小學。
九月初,家家戶戶院子裡的蘋果和梨樹都綴滿了拳頭大小的果子,枝枒因為負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樹籬,勾到過路行人的頭髮。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場上等候上課的第一聲鈴響。
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媽媽的手心裡,怯怯的眼神,打量著周遭。
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是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裡,
我無比清楚地看著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
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
華安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
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我看著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我送他到機場。
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
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
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
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時他在對街等候公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
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
一會兒公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只立著一只郵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
博士學位讀完之後,我回台灣教書。
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父親用他那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長途送我。
到了我才發覺,他沒開到大學正門口,而是停在側門的窄巷邊。
卸下行李之後,他爬回車內,準備回去,明明啟動了引擎,卻又搖下車窗,頭伸出來說:
「女兒,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子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子。」
我看著他的小貨車小心地倒車,然後噗噗駛出巷口,留下一團黑煙。
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裡,一口皮箱旁。

每個禮拜到醫院去看他,是十幾年後的時光了。
推著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
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
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
護士接過他的輪椅,我拎起皮包,看著輪椅的背影,在自動玻璃門前稍停,然後沒入門後。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
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
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
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五月馨花:慈母吟

人生一輩子, 母愛大如天。
十月懷胎苦, 哺育更辛艱。
日間三餐累, 夜半察被掀。

一旦兒病痛, 母親心似煎。
千禱早康復, 寧可己病傳。
待到上學去, 母心愈不閑。
時時問課業, 刻刻囑平安。
小兒不懂事, 尚怨母多煩。
戒尺打兒手, 心疼暗淚漣。
熬到兒成人, 又操婚姻難。
終於完親事, 慈母笑上顔。
喜有麟孫後, 歡樂猶心牽。
麟孫漸長大, 母親已老年。

青絲換白髮, 霜紋布眉間。
兒女多孝順, 老人晚年歡。
子孫滿堂笑, 慈母長壽綿。
兒若不知恩, 反道母不賢。
老母無奈何, 夜淚濕枕沿。

天下是非事, 唯母不可嫌。
子不嫌母醜, 女不嫌貧寒。
需知母恩重, 無母身何全。
自古崇孝道, 百善孝爲先。
今日汝孝母, 他日汝子還。
我今年亦老, 常思母恩緣。
平生無愧事, 但覺事母鮮。
夢中曾驚醒, 熱淚猶潸潸。
此番心際語, 吟與世人觀。

心中無所欲, 唯求高堂安。
偉大慈母恩, 寸心報春暉。
 

五月馨花:母親節的祝福!
 
朋友您好:
 
我是台長;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一年一度的感恩心。
祝福天下偉大的母親,人平安,體康泰。  
 
每個家
因為偉大的女主人而溫暖;
因為負責的男主人而幸福。
夫妻就要像一雙筷子,誰也離不開誰,離開了就失去價值與意義。
不分貧富貴賤,什麼酸甜苦辣,都能在一起品嘗,才是真正的福氣。
自己是幸運的,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比一位多一位偉大的母親,自己兩個兒子是幸福的。

緣分;真的是一種微妙的東西,
好比千里情緣中的那根牽扯著的細線,它使心與心的距離靠近。
人生就像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人意表。沒有什麼可以地久天長,
緣分的線一旦斷了,母子(女)與夫妻情緣也是如此;只能無奈再無奈。
幸福並非與生俱來,是知足和珍惜的堅持,成就了這樣的圓滿。 
 
再貴重的禮物,
都比不上孩子平安來得重要。
再嘮叨的叮嚀,
都只是母親無私的關心而已。

珍惜,就在今天,我們所擁有的緣分。
莫待;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紅色的康乃馨是感恩,白色的康乃馨是思念。

 
願天下身為人子(女) 與人夫的朋友,
不論現在人在何處,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別忘了! 家中勞苦功高的牽手與高堂,愛她,請讓她們知道。


一份衷心的祝福!
給我每位來訪的朋友,

願天下勞苦功高的母親們,
快樂母親節!母親節快樂!

台長: 讀.冊.人
人氣(13,173) | 回應(55)| 推薦 (49)| 收藏 (1)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墨墨傳情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端午:雷峰塔下芳魂送,真情至愛留人間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愛情:靈犀心相印,莫負有情人

顯示全部55則回應

tom
讀冊先生
依然這樣熱情
真是感動呀
謝謝你
2009-05-05 21:12:33
莎賓娜
祝所有的母親身體健康,
母親節快樂~
2009-05-05 22:44:46
小洋子
ㄟ.....問你喔
平鋪的白紙和一張充滿皺折的白紙
你比較喜歡那張啊?那為什麼啊?

晚安:)
2009-05-05 23:39:16
mi ya ko
母愛真的很偉大
謝謝台長的叮嚀和祝福^^
2009-05-06 00:12:27
原好
謝謝你~~啊~~
已經沒有勇氣再去想這個節日了
但重溫這故事
是件好事!
2009-05-06 00:17:44
紅軍
讀.冊.人 平安
今年,我繫白色康乃馨~多貼幾字~對不起,台上精湛,沒讀完~

〔時序:五月第二個禮拜〕

昨,凌晨
您,從日曆不經意的走來
走來撫我,我的心跳
您說,這只是翻開五月的
第一個禮拜,而這一天
連天上雲氣,還是悠悠
遠遠,盪盪

小知名續翻,掛在牆上
早註定要下雨的一綑紅字
就清清楚楚,掛著臉譜
急需的雨,而且要淋下多雨
才夠天空響盡幾個霹靂
以趨趕,趕走心底那幾條蚯蚓吧
繼續翻鬆五月,五月第二個星期日


後記:
好了,好了,詞窮才盡,這夜本不該屬於我,還是晾給孩子的媽~

我問,問媽安歇否~就是這樣~

(這是媽媽走後,第一次的母親節~也是生下寶兒,小知名的第一次媽媽節~很難想像要怎過?怎度?這對我來說,都是一條漫漫長路~)
2009-05-06 00:30:06
淡路
原來大人您一直都明瞭...
還請大人多多見諒
希望這也是最後一次了!

也祝福您全家闔府健康
並敬祝家中辛勞的母親:
佳節愉快~
2009-05-06 10:11:55
徐磊瑄
謝謝讀冊人的來訪。
雖然我不是一個母親,但還是希望自己的跟全天下的母親,
母親節快樂!

感謝你的貼心,有空的話再常聊喔。
2009-05-06 10:19:47
芷凝
大哥午安感恩諄諄叮嚀
大哥細心儒雅
想必令堂也是溫柔賢淑
祝您即將到來的母親節快樂
順祝大嫂安康愉悅
2009-05-06 12:41:34
judy
謝謝你的祝福^^

也祝福~全天下母親~*
2009-05-06 13:54:43
任我行
親愛的讀書人~~

每到佳節就會收到您文情並茂的留言,您真的好像巧克力~SWEET啦!

小行是親親小媽,我也超希望我的兒子和女兒能夠因為遇到我,而覺得幸福,哈哈!

這兩天我都問馬諦斯:「母親節要到了,你該送個什麼禮物給媽咪吧?」

後來我想想又跟馬諦斯說:「算了算了,你已經天天送媽咪禮物了~~因為你真的〝可‧愛〞極了。」

哈哈,祝福親愛的讀書人的母親大人、夫人、媳婦兒身體安康,母親節快樂!!

︿_︿
2009-05-06 14:05:42
jaco
母親節快樂
^_^
2009-05-06 16:28:04
淡路
大人您好:
之前我看了韓劇李祘
其中有一段是他們的君王有一位後宮娘娘
生下了一位兒子
爾後君王決定立這位兒子為世子
但是受到老論派的極力反對
主要是當時有非常嚴重的階級觀念
而這位娘娘正是賤民出身
(她是原圖畫茶母...後來考上圖畫署畫員)
其身份不被認同
連同與君王生下的世子也被排斥
甚至有老派論還當著這位小世子面前
講到他是賤民之類的話語
這點我就覺得有點怪...
就算世子之母親是這樣的身份
但畢竟也已為後宮
況且世子的父親又是一國之君
當時他們可以這樣大肆批判小世子的出生
不是等於對君王不敬嗎?

還有是不是以前的朝鮮
女方若身份低賤
就算是與兩班貴族生下的小孩
是會隨母親原先的身份一樣無法改變
而變不了同父親一般成為貴族?

很不好意思
只能在這請教讀冊大人了...


午安好~
2009-05-06 17:03:53
淡路
對了!
忘記告訴大人
在這裡的留言版
這兩天左邊有被切掉一些邊界
所以靠左邊的字就看不完全
不知您看到的是否還是正常畫面?
或就像我講的那樣呢....
2009-05-06 17:06:28
念念ting
子欲養而親不在,羨慕至親還在之人,希望他們懂得珍惜父母恩。
2009-05-06 20:59:58
無楚
母親節快樂
母親在母親節裡
不知快樂否
我不懂,亦也無知

父母親汲汲營營為了家庭付出所有
漸漸地,父母親年華老去
行動在不知不覺之中,緩慢了
挺不直的身軀,漸弱漸趨彎腰駝背
在一天天的過往之中,日趨嚴重

歲月催人老,望見日漸蒼白的容顏
兒女卻是無法去幫忙承擔身弱病苦
在一個生老病死的人世間裡
無可奈何的人生

在一個母親節來臨的日子裡
如何才能表達出,為人子的心意
也許只是一天而已,至少還算是有心

在忙碌的生活中,祝福
母親節快樂
2009-05-06 23:17:31
徐磊瑄
讀冊人,晚安。

你沒有造成我的困擾。
你的文字質感細膩溫柔,讀來讓人感到舒服。
我已將你加入好友連結嚕。
2009-05-06 23:32:26
秋風
母親節快樂
天下有是與不是的父母
2009-05-07 13:52:17
阿鋼
願天下勞苦功高的母親們,母親節快樂!
2009-05-07 14:46:23
ling
收到您的祝福了
特來致謝
也祝福您健康平安喜樂~~
2009-05-07 17:31:16
曉嵐
想告訴讀冊人,這篇文章開始所寫的歌詞有點錯誤,正確的歌詞我貼在下列,這首童謠大家應該都會唱,音樂網址我也貼上,歌曲所押的是詞林正韻裡第八部的韻字。(對了,這留言版偏了,最左邊會少一個字)。

..................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投進了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沒有媽媽最苦惱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開媽媽的懷抱
 幸福哪裡找
..................
 歌曲網址如下:

 http://www.gequdao.com/song/isvi/csviw.shtml
2009-05-07 21:55:58
一一
感謝大師的祝福
也祝福您所愛的人幸福~
晚安~
2009-05-08 00:41:44
旅人
拜讀大文
方知母親節又快到了
先祝母親節快樂
2009-05-08 00:45:10
shuzhen
油桐花拍得好美
謝謝分享這麼感性的篇章與溫馨的祝福
也願您與家人們喜樂如意
2009-05-08 01:37:23
朵荷
讀冊人 早安

謝謝你帶來文章共賞
在沒有母親的母親節裡
這篇文章看得朵荷眼角發酸
在此 朵荷也祝你母親節快樂
^_^
2009-05-08 10:15:34
大哥大 ~ 午安
好快又到了週末 彷彿還浸淫在五月雪紛飛的林蔭裡

謝謝您的佳文美圖
也敬祝您 闔家平安歡樂
2009-05-08 11:01:10
昨夜微霜
母親節快樂!
2009-05-08 11:47:21
《李林》
五月十日是母親節!!記得為親愛的媽咪挑選個愛心禮物啊!!不然就給個深深的擁抱也很棒^.^!!

這裡的文、圖內容和資料都很棒!!連回應都很優喔!!
2009-05-08 16:58:42
明~~~慧
大哥晚安~~
謝謝您的祝福

也祝福大哥全家幸福快樂健康 日日是好日^_^
2009-05-09 04:06:16
涼涼
祝尊夫人

母親節快樂!
2009-05-09 09:21:39
JoMa
也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2009-05-09 11:09:18
飛腳
閱讀人生筆記臺長,感謝你來訪的母親節祝福!內心真的很溫馨和暖。自小獨立也面對不少逆境,習慣獨來獨往,早已不隨俗,個人不太注重家庭生活,現在很少和家人齊聚用膳啦,不過藉以母親節來臨之際,還是會和家人爭取出外吃晚飯,希望如願。

衷心祝福你和家人母親節一起愉快共度天倫之樂!
2009-05-09 14:32:09
秋謙
感謝您溫暖的祝福與豐富的分享
也祝福您母親節快樂~~~^^
2009-05-09 22:46:01
斷章
謝謝您的分享~~^^
亦祝福您與家人母親節快樂~~
^^
2009-05-10 09:10:16
X96
認真拜讀了 感謝分享 呵呵 也祝母親節快樂
2009-05-10 10:03:21
楊風
敬祝母親節快樂!
2009-05-10 15:42:46
鹿港攝影新聞台
《午安喔》
2009-05-11 11:27:44
JJ
看到此文,不由得想起柯旗化夫人.
看到此文,不禁想起花東山野的金針花海.

媽媽的故事,都是很好的傳記文學.
2009-05-11 12:16:20
Nancy
先父已去世多年
如今跟家母相依為命
深感孝順應及時
莫待「子欲養而親不在」
2009-06-08 12:34:22
(悄悄話)
2015-05-04 11:47:2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