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19 13:57:55| 人氣7,28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福虎生豐:人生的王道

 

稻盛和夫:《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

書名: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
 
作者:稻盛和夫
繼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曾創出京瓷和KDDI兩家名列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而是他是在日本企業家中,最能夠展現大愛思想的企業哲學家。
 
西元一九三二年生,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一九五九年成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一般稱為「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一九九七年轉任名譽董事長。一九八四年創辦第二電電(現KDDI)並擔任董事長,二○○一年轉任最高顧問。
 
一九八四年設立稻盛財團,同時設立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賞」,每年表揚對人類社會進步發展有卓越貢獻者。同時擔任專門培育年輕企業家的「盛和塾」校長。主要著書有:《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天下雜誌出版)、《稻盛和夫的實學》、《對成功的熱情》、及《生活的方法》等。
 
譯者:山田淑敏
出生於台北,關西大學商學系畢業,現任大阪府攝津市國際交流協會中文講師、教育局外籍學生課業指導老師。著有《日本人學中文系列教材》,譯有《謝長廷的生命美學日文版》(合譯)、《你看!優秀的人這麼想》(天下文化出版)、《銀座專業職人世界第一》(天下雜誌出版)等。
 
內容介紹:
日本從前的社會雖然經濟環境並不富足,但言行高超、氣度卓越,不凸顯個人主張,為他人著想的人卻俯拾皆是。也因為這些德行高尚的人的努力,日本經濟才會有今日的發展。但是,近年社會上屢屢出現的黑心食品事件、粉飾決算和股票內線交易等等,一連串的醜聞令人對企業的社會性意義打從根本起疑。
 
作者稻盛和夫認為這種種社會亂像,全是日本人在「質」的方面水準降低所造成的。因此他以自己最尊崇的明治維新志士--西鄉隆盛的遺訓為本,砥礪、反省自我的處世之道。希冀喚醒人們想起日本人原有的「美」與「高尚品德」。而稻盛在書中舉出西鄉的生活原則和思維,並非只適用於幕府末期和明治初期等古老的時代,也不是發黴的陳腐教條,而是在現代呈現荒廢的時勢中,顯得更加光耀可貴的教誨。
 
無法衡量的寬大氣度、清廉處世的坦潔胸懷、加上最可貴的無私之心,西鄉的人格魅力超越時代、不分國際直到今日依然明確指示出身為人類的我們應有的模樣。
 
1.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跟你分享對他很有幫助的「過正確生活所需的普遍哲學」他從創立京都陶瓷時期﹐就開始把日本明治維新時代偉人西鄉隆盛《南洲翁遺訓》放在身邊反覆閱讀,每次翻閱都能得到貴重的生活啟示。隨著經驗累積、人生年輪的增加,他從這本遺訓所得到的啟示,在心中愈發深刻。因為,西鄉的遺訓是從不逃避、正面面對人生苦惱所孕育而出,可以說是人類為了過正確的生活所必需的普遍真理。
 
西鄉好比吊鐘,輕輕地敲,就小聲的回應;重重地敲,就大聲回應。言下之意,看本書的讀者,能夠重重地、深刻地敲打本書,必能得到更大的回應。希望讀者從西鄉的金玉良言中獲得深刻的觸動與啟發,邁向人生的王道。
 
2.人生的王道有無私、考驗(度過辛酸、苦難,立大志)、立志、精進(工作專心致志,心靈提升)
3.優秀的企業家同時具有極端的兩面──強勁的領導,謙虛的胸懷
4.立志:「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 = 想法 × 熱誠 × 能力
人類最重要的畢竟是心性和想法,也就是一個人的高尚人格。
領導人的器量有多大,公司就只能成長到多大。
 
稻盛和夫:《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
 
導讀:尋找人生的王道
什麼是人生的王道?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這本《人生的王道──人該如何活著?》分十個章節無私、考驗、大義、大計、覺悟、王道、真心、信念、立志、精進等,不斷地層層地剖析人該如何活著的王道。

稻盛建議,人的一生要立志、且要不斷地精進。人生的旅程,既不能像噴射機那般立即飛抵目的地,也不會由於急著想跨越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隔閡,就能得以順遂。用盡心思獲得炙手可熱的成功,也會因不落實的榮華而難以持久,最重要的終究是走正道,一步一步向前進。

失敗也不沮喪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必有連續不斷的煩惱和傷心,但煩惱只會傷身,不能解決問題,也無助於解決工作上的困難。稻盛建議必須切斷心理上的惡性循環,停止刺傷心靈的煩惱。如西鄉隆盛(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和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在第二十七則遺訓所說,即使犯了連晚上也無法入眠的大錯,也不能受困於此而停滯不前。

為了讓人生更美好,稻盛一直用「六項精進」勉勵自己,也分享給他人。這六個項目分別是:
1 每天持續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
2 保持謙虛不傲
3 每日反省
4 感謝自己活在世上
5 累積善行和利他的行為
6.不去擔心或煩惱會影響感覺和感性的事

人生只有一次,稻盛堅信,提升心性、讓靈魂更美麗和每日的「精進」才是人生的目的,最值得誇耀的生命價值。

地獄和極樂
稻盛自年輕時代起,即受教於西片擔雪大師,某次,大師說法如下。
從前,有一位年少的禪僧問他的老師,「真的有地獄和極樂世界嗎?」老師不加思索立刻回答,「嗯,確實存在。」

年少僧接著問,「那麼,地獄和極樂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老師不疾不徐緩緩道出:
其實地獄和極樂世界根本沒有差別,只看一眼的話,看起來都一樣,但是住在裡面的人的心卻完全不同。
舉例來說,有個大鍋子,麵在熱湯裡煮熟了,鍋旁有一、二十個肚子餓的人,一隻手端著碗,另一隻手拿著一公尺長的筷子,接下來的舉動就有地獄和極樂世界之分。

是地獄的話,大家爭先恐後用筷子拚命想夾住麵條,但筷子太長,好不容易夾到麵卻無法放進碗裡,當然也吃不到,大家正亂成一團時,突然有人搶走對面的人筷子上的麵條,被搶的人生氣地說,「那是我的,你不能吃!」,搶的人惱羞成怒地喊,你說什麼,混帳……」。

其他人見狀而不甘示弱,搶成一團,演變成互相毆打,最後麵條散了一地,誰也吃不到一口。這就是被畫成「阿鼻叫喚圖」的地獄。

那極樂世界又是一幅什麼景象?
極樂世界裡,大家用一公尺長的筷子夾到麵條,就放進站在對面的人的碗裡說,「你先吃吧。」 接著,其他的人也同樣把夾到的麵放進對面的人的碗裡,整鍋麵一條不剩,大家都吃得飽。 換句話說,地獄和極樂世界都是因人的心相而生,實際生活中,儘管經濟已十分富裕,但想賺更多錢的欲望卻永無止盡,也永遠得不到滿足,這樣不能稱為幸福。

相對的,經濟上雖不充足,但有為人著想的溫柔愛心,對人生充滿希望的人,一定能感到幸福。人生,會因個人所持的心態而有地獄和極樂世界之分。

這個道理也呈現在現代社會。家庭、職場、企業、社會、國家的成員的心,會讓其所構成的集團組織呈現完全不同的景像。若是人人只考慮到自己,必然呈現荒廢的景象。若是和氣藹藹、互敬互諒,則會是豐富社會的景象。

由此可知,癥結所在乃是構成集團的每一個成員的心像。英國哲學家詹姆士亞倫把人心比喻成庭院,他說,「如果沒有在自己的庭院裡播下美麗花草的種子,必然會成為雜草種子的落腳處,而終將雜草叢生(中略)我們想過美好的人生,就要挖掘自己?心的庭院,剷除不純的錯誤想法,種植純潔正確的思想,不斷用心培育。」(摘錄自《原因與結果的法則》)

人如果能抑制煩惱,即能呈現出人類原本所有的美麗、善良之心,為自己和周圍創造出美好的世界。
 
稻盛和夫:《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
 
目錄:
前言
做為高尚的日本人與優質的日本
人類過正確生活所需的普遍哲學
 
第一章 無私
領導人應放棄私利與私欲,走正道
【遺訓第一條】翁云,居廟堂者
成功後驕傲自滿 近年的企業家
起用人才的關鍵,相信人會成長
 
第二章 考驗
度過辛酸、苦難,立大志
【遺訓第五條】翁作七絕
與其在後方擬定作戰計劃,不如上前線奮戰
【遺訓第四條】居萬民之首
成功也是一種考驗,一時的成功不能保證永遠
謙虛傾聽旁人的意見
【遺訓第十九條】自古,君臣自負
優秀的企業家同時具有極端的兩面
 
第三章 利他
利他是現代的良藥
用意志力抑制貪、嗔、痴三毒
【遺訓第二十一條】道乃天地自然之常道
勢如破竹的企業家也會身中陷阱
維持成功比獲得成功更難
【遺訓第二十二條】克己,難成於
人才非僅止於君子,時需小人方能完成大事
【遺訓第六條】用人之際
領導者人選應是品德高尚的人
愛己非善也
【遺訓第二十六條】愛己乃非善之首
【遺訓第二十四條】道乃天地自然之物
【遺訓第二十五條】對天而不對人
 
第四章 大義
京瓷以「敬天愛人」為經營理念
認清身為企業家的職責,奠立經營理念
耍弄權謀的成功不會持久
【遺訓第三十四條】計策非平日所用之物也
【遺訓第七條】事無大小之別
隨時自問「動機為善或為私?」
【遺訓第三十八條】世人所言之機會
 
第五章 大計
未加深思的政策讓國家陷入險境
【遺訓第二條】賢人百官不合,互不同途
提出明確的未來願景
【遺訓第三條】政之大體在於興文
國家領導人應明示日本的大計
【遺訓第八條】廣取各國制度
【遺訓第十一條】文明一詞,乃正道廣行之美稱
【遺訓第十二條】西洋刑法以懲戒為主
【遺訓第十六條】失節義廉恥
 
第六章 覺悟
不要命、不要名、也不要官位、金錢的人
【遺訓第三十條】不要命、不求名
剝削國民財富是本末倒置
【遺訓第十四條】百般事業皆由會計出納制度而生
【遺訓第十三條】減租稅,使民富
【遺訓第十五條】常備兵數亦應受會計所限
公務員是國民的公僕
【遺訓第三十一條】行正道者,不懼天下世人
 
第七章 王道
秉持正道勇敢面對交涉
【遺訓第十七條】行正道不畏國覆
關於遣韓使節論,西鄉的真意被誤解
【遺訓第十八條】言及國事
受世界尊敬、優質富國之道
【遺訓第九條】忠孝、仁愛、信義
【遺訓第十條】開智乃
 
第八章 真心
做一個真心至誠的人
【遺訓第三十七條】令天下後世心悅誠服
【遺訓第三十九條】世人多信有才事業即成
【遺訓第三十五條】於陰處謀事者
 
第九章 信念
有完善的規則和制度,也無法根絕非法行為
【遺訓第二十條】議制度方法
「心」和「想法」的「人生方程式」
【遺訓第二十三條】有志於學者
從知識到見識、從見識到膽識
【遺訓第四十一條】修身以正
 
第十章 立志
一切從「意欲」開始
【遺訓第三十六條】無志於聖賢
以誠行事,就能堅定立場
【遺訓第二十九條】行道者
萬民必行正道
【遺訓第二十八條】行道者無貧富貴賤之別
 
第十一章 精進
工作專心致志,心靈提升
【遺訓第三十三條】平日不行道者
經營是腳踏實地努力的結果
【遺訓第三十二條】志於道者,不期偉業
失敗也不沮喪
【遺訓第二十七條】察覺有過
不時反省,認真過活
 
第十二章 希望
以乞食之身重新認識自己
地獄與極樂世界因人心而有別
西鄉的教誨是心靈的教誨
【遺訓第四十條】犬隨翁獵追野兔
後記
「遺訓」在現代栩栩如生
西鄉隆盛年譜簡要  
 
敬天愛人:專訪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他不只是兩大世界級企業的創辦人,他是日本企業家中,最能夠展現大愛思想的「企業哲學家」。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在不景氣的年代格外珍貴。《天下》到日本京都,獨家專訪這位智慧長者,從趨勢分析到組織經營,深入了解他最壓箱底的經營祕密。作者:莊素玉  出處:天下雜誌 422期 2009/05
 
三月下旬的京都,時雨、時晴、時冷,還看不到整片的櫻花林。偶而在京都的主要河流,靠近四條通的鴨川邊,瞧見一、兩棵櫻花樹有早開的櫻花探頭。
 
在最熱鬧的四條通與烏丸通交叉口的稻盛基金會大樓裡,有日本「經營之聖」之稱的京瓷榮譽董事長稻盛和夫首次接受來自台灣媒體的獨家專訪。
 
走出電梯,和稻盛一樣的謙虛、樸實,以白色為基調的大樓牆上,最醒目的是毛筆字寫的「敬天愛人」,是稻盛創辦的京都陶瓷(Kyocera)的社訓。
 
從一九五九年四月一日創設至今,京都陶瓷一直是高收益、高度保有盈餘在企業內部的高資金力企業。二○○九年三月(日本會計年度是每年四月一日到三月三十一日)為止,京瓷營收已經破一兆一千兩百億日圓。今年仍應有盈餘。
 
一九八四年,稻盛利用不景氣時,所研發創設的第二大企業是第二電電(KDDI,日本綜合通信公司,旗下au手機通路連鎖店,市佔率居日本第二),二○○九年三月營收達三兆五千九百六十多億日圓,稅前利益達兩千一百七十七億多日圓。
 
此外,京瓷集團旗下還有一百八十九家子公司。繼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曾創出京瓷和第二電電兩家名列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而是他是在日本企業家中,最能夠展現大愛思想的企業哲學家。
 
京都賞:第二個諾貝爾獎
回餽社會要趁年輕。一九八四年,稻盛五十二歲時,也就是成立京瓷的第二十五年,他捐出個人財富六百多億日圓,成立稻盛財團(即基金會),設置了「京都賞」(kyoto Prize)。稻盛和夫一直以「為了人類,為了世界,做出身為一個人所能做出的最高的行為」自許,因此他捐設「京都賞」頒獎給對人類科學發展、文明的發展、精神深化、提高有顯著貢獻的人。受獎的人必須是謙虛、比人付出一倍以上的努力、努力鑽研。
 
稻盛相信人類的科學發展與精神深化必須平衡發展。他希望京都大賞對這兩方面都有卓越貢獻。 
京都賞可以說是第二個諾貝爾獎,每年分三個領域─尖端技術、基礎科學、思想和藝術,對世界有傑出貢獻者各選出一位獲獎,獎金五千萬日圓。
 
歷年來的獲獎者包括蝴蝶效應的發現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愛德華.洛倫茲(Edward Norton Lorenz)、環境保育人士珍古德(Jane Goodall)、哲學社會學思想家尤爾根.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社會學大師杭士基(Noam Chomsky),導演黑澤明(Akira Kurosawa)、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液晶顯示器發明人喬治.海爾邁耶(George H. Heilmeier)等。

稻盛也提供獎學金給中國大西部的貧困學生,條件是貧困、在西部上學、日後留在西部工作。
回饋社會的心,也起因自稻盛年輕時曾獲得日本一所大學教授所捐助的發明獎學金,讓他很受激勵與鼓舞。五十二歲那一年,他有能力時,他就去做了。
 
盛和塾:企業家的經營私塾
在設立京都賞的前一年─一九八三年,稻盛和夫設立了盛和塾,截至二○○八年十一月,全球共有超過五千名盛和塾的會員。參加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會員每年固定繳交六萬到十二萬日幣的年費,可以定期收到盛和塾的刊物及參加研討講課。每年七、 八月,定期參加盛和塾大會,親自跟稻盛當面請教經營的難題。
 
稻盛認為,現在要獨力存活於這個社會是非常辛苦的,即便是中小零售業的經營者,由於他們所努力維繫的是全體公司員工及其家屬的生活,稻盛認為這非常了不起。他讓盛和塾作為這些身負重責大任的經營者能夠彼此推心置腹、互吐煩惱、相互勉勵,進而鑽研精進之道的場所,也不斷地拓展活動範圍。
 
盛和塾創立二十多年來,在全日本共有五十三個據點,甚至還擴展到美國、巴西和中國等海外國家。稻盛在盛和塾中,除了講授基本的經營哲學外,同時進行名為「經營問答」的經營指導。所謂的「經營問答」是會在他課堂上請學員毫不隱晦,赤裸裸地把他們在經營上直接面對的問題發表出來,然後針對這些問題,他會認真思考,並傾注全力提供建議。
 
原石磨成人格者
雖然稻盛和夫當今有這麼順遂的創業成果,但他曾經有過很困苦的青少年歲月。然而也正因為他曾用正面思考的方式與行動,克服在年少時就嘗過挫折的苦,使他深深相信:「人一生下來時,就如同一塊原石,一定要經過後天的磨練,才能磨出如同寶石的光輝般,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格者」。
 
而能否不斷試煉、磨練自己成為人格者,就是人會成功或失敗的分歧點。
他相信,能將試煉視為絕好成長機會,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他有限的生命旅途期間,不斷地磨練靈魂、不斷地修養自己,必然能夠享受豐實、無限美麗的幸福。
 
稻盛最佩服跟他一樣是九州鹿兒島同鄉的西鄉隆盛(日本江戶末期的武士和政治家)。小時候的西鄉隆盛並不起眼,曾跟著親友投入鹿兒島的錦江灣、卻又自行甦醒;之後,還曾被放逐到外島、住在滲水、滲風的小島牢獄之中。
 
在悲慘的逆境當中,西鄉隆盛仍然精讀東洋古典群籍,對於不斷提升自己的事並不曾懈怠過。西鄉熬得過苦難、把苦勞當糧食、努力地磨練人格、也獲得眾望,終於成為明治維新的功臣之一。
 
稻盛的青少年歲月也承受了許多挫折的試煉:包括戰爭、疾病(十三歲時感染結核病)、親人死亡、無法考上九州鹿兒島第一志願的高中(兩次考鹿兒島一中,沒考上)與第一志願的大學(大阪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家中窮到要稻盛放學後騎腳踏車去推銷紙袋,幫助父母做紙袋生意謀生。
 
因小時候家中十分貧窮,沒有一本書。一次去同學家裡玩,看到同學家書架上擺滿了文學全集,十分羨慕。回家問父親,「為什麼我們家沒有書?」父親說,「書能當飯吃嗎?」當時的稻盛還無法體會父親話中的心酸。
 
遇到挫折,下決心轉變心念
試煉往往帶來轉機。十三歲得肺結核臥病在床時,鄰居送他一本有關心態的書,對他的人生觀起了關鍵的打樁。書中的一段話是:「我們的心是一種磁石,如果負面思考,它會將我們周圍的刀槍、病魔、失業,以及各種災難吸引過來。也就是心病,才會生病。」一九五五年,稻盛和夫自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那一年日本經濟正處於人浮於世、經濟嚴重不景氣。
 
他花了很多時間才獲得京都老企業松風工業的工作。到了松風之後,發現那是家資不抵債、處於銀行托管的公司,員工宿舍更是破舊不堪,似乎隨時會倒塌。包括他在內、被錄取的五名大學生,後來只有他一個人留在松風工業。
 
年輕的稻盛鎮日以實驗室為家,一邊做陶瓷絕緣零件的研究,一邊在實驗室自己起火爐煮三餐。買些蔥、天婦羅渣之類,做出可口的醬湯,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從十三歲起的生病到二十三歲初入職場的嚴重挫折,稻盛和夫下決心轉變心態,全心投入工作,使自己的心成為一個可以吸收正面力量的磁場。
結果真的出現轉機。
 
一九五九年四月一日,由於他所研發的工業用陶瓷不受空降長官的認可,二十七歲時,以募來的三百萬日圓資金,稻盛帶著來自松風工業的七名伙伴,加上新招入的二十名社員,總共二十八個人,創設了京瓷。
 
人心要以大義來溝通
創業初期,稻盛連續好幾個晚上睡不好,終於想通「人心」是最重要的。要結合人心,必須把公司的經營哲學、做人的哲學、做事的道理,都一一釐清。
 
他體會到,「創設企業,不是只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包括現在以及將來,都要守護著員工及他們的家人的生活。」京瓷成立至今已經五十年,稻盛一直信守承諾。京瓷現任員工指出,京瓷每個人都是正社員,沒有臨時約聘人員,即使歷經去年全球金融風暴,京瓷也沒有裁員過。每一個京瓷人都可以在京瓷工作到六十歲退休。
 
「每個社員都是公司的寶,都是公司的財產,」稻盛曾這麼說。稻盛以「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心理兩方面幸福的同時,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貢獻」,等利他的大義,來做為京瓷的哲學。
 
這些經營哲學,主要是取自稻盛很佩服的鹿兒島英雄西鄉隆盛的人生哲學─敬天愛人。天指的是道理,守住道理就是敬天─譬如要光明正大、公正、公平、正義、努力、勇氣、博愛、謙虛、誠實等。愛人,指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同胞,要以仁心愛人。
 
做任何新事業,稻盛一定要先自問有沒有敬天愛人?譬如一九八四年他要跨足通信事業新領域時,他一直問自己是否為私利?還是要提供顧客更便宜的通訊費?
 
稻盛認為,京瓷雖以高成長、高收益體質、高技術開發力為外人所稱道,但是他認為京瓷最強的是京瓷創立期開始的價值觀共識,員工的心緊緊相連、相通。社員都變成公司的伙伴,以此作為企業經營的基盤,每一個個人都能發揮他潛力以上的成果,發揮集團的效果。
 
經營企業的原理原則
稻盛認為經營企業一定要根據一定的原理原則,建立有效果的組織與經營系統。
 
徹底的顧客導向
無論研究、製造、販賣等方面,京瓷徹底做到顧客導向。很高興、很喜悅地接受顧客的要求。 
京瓷也很喜歡展開新事業,目前總共有一百八十九家子公司。稻盛指出,挑戰新事業的姿勢要先鞏固好。譬如要優先考量的資金力、行銷力、技術力,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充分的條件必須是果敢挑戰的姿勢。
 
熱情、正面的想法比能力還重要
稻盛一直信奉的成功方程式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熱情×能力。他認為要實現夢想,一定要讓你的夢想、強烈的意志、熱情深入你的潛意識。但是稻盛強調熱情要往正確的方向走。熱情的方向歪了,雖然一時成功,卻也常是往後失敗的陷阱。
 
稻盛和夫說人生避不開逆境,有逆境才有順境,才有幸運,而且只有在逆境中抓住機會,才會出現順境,不幸才能轉變為幸運。
 
稻盛說他人生的每一次挫折,都是上蒼對他的考驗。他一向相信「現場有神靈」,「答案永遠在現場」。 
但稻盛和夫強調大義,遠勝於志向。志向指的是個人目標,大義則指的是,共生的事物。企業家把企業做大之後,如果延續以前的小志向,就很難把公司帶進大格局,如果用大義來鼓舞自己和激勵員工,就可以激發出真正的勇氣。
 
成功之後,對一個人又是另外一種試煉。稻盛和夫也說,一個人成功之後,開始為他的地位驕傲、名聲陶醉、財產沈溺、怠墮努力?還是以成功為糧食,追求讓自己更氣宇軒昂的目標、更加謙虛的努力?兩種態度與行為的結果,會使得他日後的人生有天與地的差別。
 
也正因為一直強調、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境界,稻盛和夫的氣質看來十分潔淨、高雅。
無論是在京都鬧區的基金會,或郊區的總部大樓,京都大學裡所捐助的教研大樓,也都展現一致的素樸、典雅而大方開朗的品味。
 
心量多大  人生境界就有多高
走出京都大學稻盛所捐建的大樓一角─京都賞圖書館,眼前清淨的藍天,似乎訴說著那個從九州鹿兒島而來,一個人到京都、面對著困境重重的周遭,逆轉思考、奮力向前,相信志願有多大、品格有多高、愛心就有多大的稻盛和夫做到了。半個世紀之長,憑藉看不見、摸不到的哲學與價值觀,稻盛的道路耐人追尋。
 
京瓷集團 攻佔各領域
旗下一八九家公司,京瓷事業版圖跨足零件、設備、機器以及服務、網路等 
京瓷集團重要業務
1.精密陶瓷
2.半導體零部件
3.電子零部件
4.汽車零部件
5.機械工具
6.顯示器
7.薄膜產品
8.通信設備相關
9.珠寶應用商品
10.太陽能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小檔案
年齡:1932年生於日本鹿兒島
學歷: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
地位:京瓷、KDDI創辦人,京瓷榮譽董事長,在日本素有「經營之聖」美譽。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
1932年1月30日-,日本實業家。京瓷第二電電(現為KDDI)創始人。
 
簡史
生於日本鹿兒島縣。就讀於鹿兒島市立鹿兒島玉龍高等學校,後於1955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曾就職於生產高壓電流絕緣體的「松風工業」工作。1959年,在京都設立「京都陶瓷」公司(現為「京瓷」),起初員工僅有8人。10年後,公司在日本的股票市場上市交易。公司依靠著在新型陶瓷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逐漸成長為全球大公司。1984年,稻盛和夫設立電信公司「第二電電(英文縮寫為DDI,是日本大電信公司KDDI的前身之一)。
 
稻盛名下產業集團的銷售總額達1兆2000億日元。1984年,設立財團法人稻盛財團,並創設了京都獎。此外,也創立了以培養年輕一代經營人士為宗旨的「盛和塾」。其廣為人知的經營管理手法被稱為「阿米巴式經營法」。稻盛和夫與日本民主黨代表小澤一郎交往甚密,其也是熱心的民主黨支持者之一。2008年9月21日小澤再度當選民主黨代表時,稻盛和夫作為嘉賓參加了有關儀式。
 
2005年,擔任立命館小學校兒童顧問委員。
其妻朝子夫人,是被稱為「韓國農業之父」的禹長春的四女。
 
名言
人生・工作的結果 = 思考方式發放 × 熱情 × 能力 
所謂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資質;所謂「熱情」,是指努力的意願或熱心等後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學、思想、倫理觀等生活的姿態等人格因素。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為能力和熱情只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從負100分到正100分為止。
 
樂觀地構思,悲觀地計劃,再樂觀地實行。
在構思階段,為了產生新的點子,需要有樂觀的精神。在具體的確立計劃的階段,需要考慮到所有的風險,慎重細心地制定嚴密的計劃。到了實行的階段,只需要按照想的去做就行了。
 
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 。
這裡所謂的「燃性」,是指對事物的熱情。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對事物開始採取行動,將其活力和能量分給周圍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躍起來的人的影響,能夠活躍起來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從周圍受到影響,但也不為所動,反而打擊周圍人熱情或意願的人。
 
經營12條
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
確立具體的目標
懷有強烈的慾望
不甘人後地努力
儘可能提高銷售額,儘可能壓縮成本
價格的決定就是經營
以堅強的意志決定經營方針
燃燒的鬥志
對待事物要有勇氣
經常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誠實待人
帶有樂觀開朗的心態向前看,抱著夢想和希望,擁有坦誠的心
 
頭銜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經營協議會委員
財團法人稻盛財團理事長
財團法人日獨文化研究所理事 財團法人
京都大學教育研究振興財團理事
財團法人日本經濟研究獎勵財團評議員
社団法人日本躾之會副會長
財團法人松下政經塾顧問
財團法人大河內紀念會顧問
財團法人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副理事長
社団法人京都モデルフォレスト協會特別顧問
財團法人花と緑的農藝財團評議員
財團法人鹿兒島縣文化振興財團理事長
上賀茂神社崇敬會顧問 京都福祉法人盛和福祉會理事長

台長: 讀.冊.人
人氣(7,282) | 回應(2)| 推薦 (4)| 收藏 (0)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福虎生豐:領導之道
此分類上一篇:福虎生豐:紫色森林,築夢幸福

讀.冊.人
稻盛和夫
繼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敬天愛人」,是稻盛創辦的京都陶瓷(Kyocera)的社訓。

他曾經有過很困苦的青少年歲月。他相信,能將試煉視為絕好成長機會,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他有限的生命旅途期間,不斷地磨練靈魂、不斷地修養自己,必然能夠享受豐實、無限美麗的幸福。
2010-01-19 14:03:54
梅庭過
推薦一下 這個作者 很不賴
大陸也是暢銷書來的
2010-01-23 06:59:3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