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07 00:23:27| 人氣2,60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何飛鵬專欄:先學會做人

 
何飛鵬專欄:先學會做人
台大朱敬一教授說了一個故事,極具啟發性,值得廣為推廣:
九六年行政院教改會議,邀請一位台大教授前去演講,演講後某一位意識形態僵硬的教改委員想逼表態,問到:「×教授,你所描述的教改目標,是要把我們的小孩教成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在場所有人十分錯愕。但這位教授回答:教育的目標是要教我們的小孩學會做「人」,學會做人之後,他自己會選擇要做台灣人或中國人。

這個故事,解答了我心中長期的困惑。
為什麼在台灣,有許多事,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有理說不清?為什麼許多知名企業家,經營龐大的事業,但卻做一些不可思議的違法之事?為什麼政府官員、專業人士,會背棄專業倫理,做出荒唐事,而且面不改色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許多人忘記做人的基本道理。
跳過做人的道理,直接進入想做什麼人?從意識形態來說,忘記先學會做人,直接問想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以職業而言,忘記先學會做人,直接進入想做商人、做律師,甚至更直接進入想做賺大錢的人。以公務員而言,忘記做人的道理,直接進入想升官、想做大官。當我們直接進入現實的、狹隘的、世俗的、經濟的個人終極目的之後,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道理,就被束諸高閣了。

理論上,人要先學會做「人」,這是全社會公眾層次的目標,做人的基本道理也很簡單,所有從小老師教的、父母說的、學校要求的「老生常談」的道理都是,諸如:誠實、守信、勤勞樸實(王永慶家訓)、禮義廉恥、孝悌忠信、本分紀律,每一個人都還可以寫下更多你記得的話語,這些都是社會安定進步的基本要素。任何時刻、任何情境每一個人都不能違背這些道理
,這就是所謂的「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當然做人的道理也可以很生活、很平實,如不偷、不搶、不說謊;謙虛、禮貌、守信用、講道理等。這些都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普世價值,沒有任何人可以任何理由抗拒、違背這些做人的基本原則。
 
但是當大多數的台灣人跳過大眾領域的「做人」,直接進入個人期待的角色扮演後,族群的利益、個人的利益優先,這些利益一旦與「做人」違背時,講的就不是人話了,做的就不是人事了!

悲哀的是,台灣政治光譜兩端的藍綠雙方,都有忘記「做人」的問題,他們黨同伐異、護短攻敵,用角色與立場思考問題,是非不明、黑白不分,台灣社會當然就有理說不清了。

而商人、律師、醫師、官員也一樣急功近利,要發財、要升官、要出名,必要的時候,所有的手段都會用上,謹守做人的道理,看起來是愚昧、是僵硬。送紅包、走後門,背棄專業倫理,都變成理所當然,這也就是目前台灣呈現出來的亂象!

聰明的台灣人,別急著做什麼人、別急著扮演什麼角色,先學會做人吧!

台長: 讀.冊.人
人氣(2,604) | 回應(4)| 推薦 (8)| 收藏 (0)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人生:管理春秋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自慢5:切磋琢磨期君子
此分類上一篇:何飛鵬專欄: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悄悄話)
2012-04-07 00:34:02
不善表達
做人,看起來簡單實質上要做到我個人覺得很難,生活上有太多誘惑使我們直接進入個人期待的角色。
台灣現在有太多的不是人,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我覺得是教育,很多說台灣人才一屆不如一屆,這是個警訊,就算有人才也都往外走,如何改善這現象是我們該要省思的。
做人如文章所說的可以很生活很平實,可是現在的環境太多虛委、慾望..等,使得人往往變成不是人。
勿忘本,越光鮮亮麗就藏著同等的虛委與慾望。
2012-04-08 16:13:16
讀.冊.人
人心就像一個杯子,
裝的快樂多了,鬱悶自然就少,
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然就少,
裝的滿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
裝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
裝的寬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
朋友你希望你的人生充滿著什麼?
2012-04-09 18:51:07
讀.冊.人
‎10歲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
30歲後的相貌,是自己修的。
表情是瞬間的相貌,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
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
世上除了生死之外,
其它都是小事。
2012-04-24 12:34:3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