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18 00:32:33| 人氣11,691|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3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暑閱讀:如何看懂書法

 
小暑閱讀:如何看懂書法
 
書名:如何看懂書法(另附《侯吉諒臨〈蘭亭序〉六種》)
 
作者:侯吉諒
他是詩人、畫家,同時擅長書法、篆刻和散文創作,已出版三十多本書籍。他曾在台灣、美國、日本等地舉辦過數十次書畫展。師承江兆申先生。二○○四年受邀至華盛頓展覽,同時應邀至美國國務院、馬里蘭大學演講並示範。
 
他熱愛古典傳統藝術,著迷科技時尚美感,他的文學風格精緻凝練、長於變化,多次獲得「時報文學獎」;並以長詩作品<交響詩>榮獲一九九六「年度詩人獎」。他不斷創造美麗動人的藝術,同時大力推動台灣的書法教育。
 
首創以數學、幾何、物理、力學來解析書法觀念及賞析,於《如何寫書法》(木馬文化)一書中,公開他的書寫秘技;將他的創作心路歷程,點滴記錄在《神來之筆》(爾雅)散文集中;他在《如何看懂書法》(典藏)強調「書法不只是用毛筆寫字,而是肩負著文字、文學與文化的傳承、心靈的寄託。」期許讓更多喜愛書法的人,建立正確的基本概念,進而享受寫書法的樂趣。
侯吉諒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hjl
侯吉諒詩書畫印 hjl-art.blogspot.com
內容介紹:
不會寫書法,也能「看懂」書法!
◎面對書法,如何欣賞?你的態度和方法正確嗎?
◎書法有篆、隸、行、草、楷五種字體,你知道要如何欣賞嗎?
◎歷史上最感人的三大行書,如何在書體風格與內容上完美的結合?
◎蘇東坡、趙孟頫兩人寫的〈赤壁賦〉風格差異那麼大?其中的關鍵是什麼?
◎學書法要如何臨摹?有什麼訣竅?又要從哪些作品開始?
◎為什麼書法不能只強調視覺的效果,而我們又如何看懂書法中的意境與心情?
 
現在是學書法最好的年代,我們完全有條件將書法寫得比古人更好!
很多人想學書法,但始終踏不出第一步,或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學書法不能只學寫字的技術,還要學習如何使書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所謂色聲香味觸法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觀念想法,都在書法的潤澤當中,而後書法必能成為生活中美的享受。
 
書畫大家──侯吉諒老師,為您打開欣賞書法的一扇窗!
書中老師運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搭配豐富的書法作品,精準又簡單有力的呈現,讓您可以輕鬆地欣賞書法美學況味、文學趣味與歷史情懷,不但讀之有味,更能在品讀過程間,自然而然細細參悟蘊含於書法的精妙奧義,是您一窺書法堂奧必讀的一本入門書。
 
本書特色
◎百餘張作品的超詳細圖解,帶領你快速理解書法之美。
◎從字體的結構到文學作品的臨摹,漸進的欣賞層次,讓你輕鬆看懂書法。
◎另附《侯吉諒臨〈蘭亭序〉六種》從原作大小到放大版本的臨摹,全彩高清筆法共128頁,每件作品的筆墨紙等材料工具也同時記錄,可作為臨摹的最佳參考。
 
目錄:
序文 書法的文學與美學
卷首語
 
第一章 進入了解書法的第一步
不懂書法的三個原因
三個漸進的欣賞層次
書法不只是視覺藝術
並不是用毛筆寫字就叫書法
書法的功能從記事到抒情
書法跟文學的互相輝映
最好的書法都是文學作品
〈蘭亭序〉表達了文字之美
練《十七帖》不能不懂內容
學習書法的基本功課,是要把內容弄懂
 
第二章 書法字體的功能與美感
漢字字體的演化與特色
小篆的發明
三個決定漢字結構的數學因素
古典藝術的典型
小篆的書寫工具可能不是毛筆
隸書的定義
隸書最重要的藝術特徵
隸書開啟了後代的書法藝術
行草的發生
行草是速寫技術的生活應用
毛筆的使用更為自由和變化
唐朝草書的突破:張旭、懷素
草書的寫作和欣賞都很不容易
楷書的完成
唐楷最容易誤會
楷書過度強調「學書法的方法」
楷書的實際應用並不普遍
 
第三章 書法必懂的三大行書
書寫者的本性流露
寫字當下所表現的是個人本性
〈蘭亭序〉:美的極致見證
書法驗證了魏晉風流
〈蘭亭序〉太多奇妙的玄機
筆鋒落處,直見性命
〈祭侄文稿〉的國仇家恨
〈寒食帖〉的隨意寄興
〈寒食帖〉凝固了當年蘇東坡的生命境界
黃山谷於「無佛處稱尊」
 
第四章 臨摹是一種深度的閱讀
工具、材料、技術、風格
寫字的方法,古今是相同
練字要有基本概念,有些可練,有的不可練
蘇東坡用單勾枕腕斜管寫字
蘇東坡最好的書寫條件都用在寫信
蘇東坡親筆寫的〈赤壁賦〉
看書法要去看的是書法作品本身
蘇東坡怎麼會將〈赤壁賦〉寫得如此板呢?
蘇東坡寫〈赤壁賦〉的用意
因為尊重而多了謹慎
趙孟頫寫的〈赤壁賦〉瀟灑多了
極為精彩的〈東坡二賦〉
蘇東坡的筆跟文字完全結合在一起
蘇東坡特別讓人喜歡
趙孟頫開創文學名篇的大量書寫
從趙孟頫開始寫別人的文學作品
重新認識趙孟頫的重要
趙孟頫是全才型的藝術家
趙孟頫超唐入晉的成就
〈鵲華秋色圖〉用筆墨表達對故國山水的眷戀
趙孟頫的榮華富貴與隱忍寂寞
天生貴氣的趙孟頫
書體與情感
清朝書法的「返祖」風潮
書法字體與情感表達是相關的
隸書書寫的動作更貼近情感的波動
必須留意書寫風格與內容的搭配
書法字體的「表情特色」
書法的可貴,就在於創造性的無限可能
書法字體本身,的確有相當強的表情
〈裴將軍詩〉風格強烈
要真正了解一件作品,就是要把它寫到像
蘭亭筆法〈春夜宴桃李園序〉
書法與新詩
新詩寫作自由、書寫格式嚴謹
「新詩書法」不應只是用毛筆抄新詩
沒有技術、沒有藝術
技術純熟是書法藝術的先決條件
應該要把一種字體搞懂弄通
掌握用筆的技術,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
穿越時空的抒情
如果沒有書信,書法史會嚴重缺失
書信書法有探索不盡的消息
 
第五章 生命的線條
不了解書法,就和文化絕緣
學習書法的正確觀念
寫書法之困難,超乎常人想像
要學書法,就得先認識書
讀書法史是了解書法的正道
在初級的課程中,學習常識才是正確的
書法的太平盛世
寫好書法能做什麼?
書法是了解並深入中國文化最好的入門
文明的高度發展,必有社會的高度需求
隸書是承繼篆書發展的字形
楷書是唐朝在政治上進入理性主義的反映
無論楷書還是草書,追求的都是完備而嚴格的規律
草書是線條的解放
嚴格的規律才能成為標準
宋朝的書法家著重個性的發揮
元代書法、繪畫則更向心理深處發展
明朝書畫充滿甜美、溫潤的文人風格
明末書法用筆張揚、性情強烈
清朝的復古,也有極大創意
「揚州八怪」的個人風格勝過了法度
電腦時代的書法盛世
 
書摘:書法的文學與美學
不寫字,不一定不懂書法;會寫字,也不一定懂書法。
很多人書法學了很久,卻仍然看不懂書法,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學書法的方法不對。
學書法,除了學「寫書法」,還要學「看書法」。
除了字體工整、形式整齊,你看得懂一件書法的好或不好在哪裡嗎?


除了一眼即知的美,許多書法的美需要學習才能欣賞。
面對書法,如何欣賞?你的態度和方法正確嗎?

這樣學書法就對了
然而現在有很多人學習書法,卻沒有正確的觀念。
學習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觀念,有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正確的態度,有正確的態度,學習的方法才會正確,所以,沒有正確觀念,一輩子也學不好書法。

學習書法,至少要包含兩件事:一、認識書法,二、學會寫書法。
而大部份人學書法,指的都是「學會寫書法」這件事,但「學會寫書法」很困難,沒有一千小時(每日一小時、持續二到三年),很難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術。許多人學寫書法通常無法持續一千小時的練習,因為他們可能誤以為,寫書法是很簡單的事,學個基礎就可以自己任意發揮了。

卻不知,書法可能是人類所有「動手」的活動中,技術最困難的,邏輯思考最細膩的,因為毛筆是軟的,如何控制毛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控制毛筆有多難?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有精彩的描寫:(張無忌)這日無事,想起父親外號「銀鉤鐵劃」,於是拿了一本碑帖,習練書法,盼能傳承父志。豈知毛筆在手,筆毛柔軟,雖運起九陽神功加乾坤大挪移手法,也難以操控。

在金庸小說中,九陽神功是天下至剛的氣功,乾坤大挪移手法是天下至巧的武功,而張無忌還身兼天下至柔的太極拳,有了至剛、至巧、至柔的功夫,卻依然無法控制毛筆,可見寫書法之困難,必然超乎常人想像。

更可惜的是,大部份的人學書法,只學寫,而沒學認識書法。
要學書法,就得先認識書法,這些書法史的常識或知識,可以不必找老師學,自己讀書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這些常識就去學寫書法,難免會發生很多錯誤,然而大部份學書法的人,並沒有學「認識書法」,教書法的人,通常也不教「認識書法」這件事,或者沒要求學生要去「認識書法」,結果,花了很多時間去學寫字,但可能對書法還是完全沒有該有的認知和常識。 
 
「認識書法」是指一般性的書法知識,包括書法史、名家風格、各種字體、以及書法美學。 但是,「認識書法」要讀對書,許多談書法美學的書,除了形容詞一大堆,就是說故事,以及感性的解釋,這類書讀再多,也不會懂書法。

學習任何東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系統性閱讀。市面上有很多書法史的書,內容大同小異,但這才是了解書法的正道。找一本文字敘述清晰、圖片豐富的書法史,花幾天時間好好讀幾遍,應該就可以具備基本的知識了。

但書法史不容易讀,尤其是秦漢以前的書法發展,對不熟悉的讀者來說,可能會很枯澀,甚至不知所云,因為太古老的文字不容易辨認,更不容易了解並欣賞其中的美感、所以很多人在讀書法史的時候,往往在先秦書法這裡就停住了,從此書法史就被置之高閣。

讀書法史,如果沒人帶領,那麼從唐宋開始是比較理想的,因為唐宋的書法名家風格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名字也是大家比較知道的,熟悉是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從唐宋開始,就很容易把原本生硬的書法史讀下去。
為什麼文學會是書法最核心的美學元素?
書法跟文學的互相輝映,這才形成了書法完美形式跟內容的結合。如果只能舉一件作品來說明中國書法可以達到的最高成就,無疑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蘭亭序〉成為書法中的瑰寶委實有太多奇妙的玄機,以後世書法所發展出來的形式看,〈蘭亭序〉甚至並不具備「觀賞書法」的任何要件──它不是書法家有意要寫來流傳後世的東西,也不是魏晉時期流行的名士間互相聞問酬答的尺牘,也不是官方歌功頌德、用來昭垂典範的碑文,而只是王羲之酒後微醺時信手寫就的草稿。

永和九年(西元三五三年)王羲之與諸多名士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修禊」,以青瓷流觴飲酒,孫綽等二十六人當場賦詩三十七首記勝,王羲之用鼠鬚筆在烏絲欄蠶繭紙上起草,為這次聚會的詩作寫序,文章不長,才三百二十五字,卻有多次修改,據說王羲之因此酒醒之後重寫多次,卻都不及原稿。

酒後寫字往往可得佳作,杜甫〈飲中八僊歌〉「張旭三盃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正說明酒後更能夠放開心神的拘束,可以沒有顧忌的盡情揮灑,可以讓書寫的狀況更為靈動自由。而王羲之〈蘭亭序〉的境界尤高,因為它根本就只是一篇草稿,手到之處皆是當時全神貫注的心思意念,正是身心暢然、了無牽掛,於是筆鋒落處,皆是直見性命的真情。

可是有多少人仔仔細細地把〈蘭亭序〉看過一遍?如果沒有,那等於是把一個寶藏放在面前,視而不見!
蘇東坡怎麼會將〈赤壁賦〉寫得如此板呢?
記得高中時,我讀到〈赤壁賦〉這段:「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使我的心整個都糾結起來了。〈赤壁賦〉是一篇充滿場景、感情的美文,照理來說,寫這樣的文字,書法的筆法應該是要富於變化的。可是,蘇東坡怎麼會將〈赤壁賦〉的字體寫得如此板呢?難以理解。

後來,讀到蘇東坡自己在這件作品後面的字,才終於了解為什麼。東坡寫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出以示人,見者蓋一二人而已。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短短的文字交代了蘇東坡寫〈赤壁賦〉的心情,非常重要。讓我們完全明白蘇東坡爲什麼要用那樣的字體寫〈赤壁賦〉。

蘇東坡那時經過烏台詩案被關,貶到黃州,他心中非常恐懼,不敢跟朋友來往,基本上是處在很低調的處境,很害怕、很惶恐的階段。所以,當時蘇東坡雖然寫出了千古名篇〈赤壁賦〉,卻不敢讓人家知道。讀到這裡時我恍然大悟,覺得很震撼。我們現在寫出一篇好作品就能投稿,或立即在部落格發表,從沒想到過,那時候的蘇東坡是如此這般的心境。

所以,當時蘇東坡雖然寫出了千古名篇〈赤壁賦〉,卻不敢讓人家知道。讀到這裡時我恍然大悟,覺得很震撼。我們現在寫出一篇好作品就能投稿,或立即在部落格發表,從沒想到過,那時候的蘇東坡是如此這般的心境。

蘇東坡說他寫〈赤壁賦〉是因為「欽之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但蘇東坡當時心情是「多難畏事」,意即:最近災難很多,很害怕再有什麼意外發生。「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也就是說,欽之如果愛我的話,一定收起來,一定不給別人看。

當傅堯俞寫信向蘇東坡要他新寫的文章時,蘇東坡就用最恭敬的態度把這件作品抄給他,最恭敬的態度就是最恭敬的書法,所以蘇東坡寫〈赤壁賦〉是用接近楷書的風格書寫出來,因為他很尊敬要贈送的對象,下筆之時就多了一些謹慎。

寫好書法能做什麼
問題是,寫好書法能做什麼呢?
對退休老年人而言,書法是最好的養生妙法;對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而言,書法是最佳的舒壓管道;書法是了解並深入中國文化最好的入門。


中國文化是台灣無法分割的文化基礎,而書法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不認識書法,就無法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懂書法才能理解自己的文化基因,不了解自身文化,就不會珍惜自己的過去,也很難開展未來。

書法作為文化的基因,在電腦時代更必須被重視和提倡。
事實上,我們身處學習、親近書法最好的時代,以前只有少數人才能接觸的國寶珍品,現在可以用極其低廉的價錢買到精美的印刷品,甚至只要連上網路,任何關於書法的資料皆垂手可得。

在電腦、網路普遍使用的時代,書法正要開啟一個新的文化太平盛世。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1727

台長: 讀.冊.人
人氣(11,691) | 回應(7)| 推薦 (13)| 收藏 (1)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藝術映像 |
此分類下一篇:閱讀映像:《女朋友。男朋友》
此分類上一篇:閱讀映像:《我可能不會愛你》

現代人學習書法的動力已日漸薄落,其實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賞析,尤其中國字又是如此的美好,只要有心,處處都是書法文字,瞧!家家戶護的春聯就是一種,曾經沿路去探訪各家的春聯,感覺它代表著這家主人的方格,只是又有多少人會去在意這小細節呢!喜歡書法,以前如此,現今依然。

^_^
2012-07-18 09:11:22
版主回應
晴您好

感謝朋友來訪與珠機留言
如朋友所言那春聯確實是一幅幅讓人駐足的留連
因為時代變遷與教育方式緣故
確實讓許許多年輕生命無法領略書法之美
間接也失去寫書法時那修身與敬心的機會
得空時總興起台北故宮欣賞書法行
短短的時光卻總是身心收穫滿盈囊
2012-07-27 17:19:24
Lazybone
很有趣 懂得鑑賞才能入門
謝謝推薦

(您用的第一張圖是顏真卿的作品
我之前聽蔣薰老師介紹過
是一直好喜歡 好感動的作品!)
2012-07-18 10:58:40
版主回應
Dear Lazybone 您好

朋友好眼力
果然名師出高徒
2012-07-27 17:21:01
好攝客-------小煌
感謝分享
原來還有這樣寫書法啊
2012-07-18 11:33:52
版主回應
好攝客---小煌您好

感謝朋友來訪與留言
如美食需要高明的大廚與品味的鑑賞家
好作品流傳千古更需要懂得欣賞者共鳴
一如千里馬之伯樂
一如伯牙之鍾子期
相得益彰
缺一不可
2012-07-27 17:27:37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2012-07-19 14:42:27
astraes
國小有書法課,國中週記有一處規定用小楷寫,到了高中便再無任何有關課程,結果我的字愈寫愈醜,不過也因為有小時的書法打底,至少還能見人!!!
2012-07-21 19:35:20
版主回應
Dear astraes 您好

感謝朋友來訪與經驗分享
正所謂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因為朋友有書法打底的緣故
相信文書行文總能筆隨意走
任何成績總歸功於努力付出
2012-07-27 17:31:46
品墨
我個人比較喜歡宋四大家書法
尤其是黃山谷及蘇東坡
字體個性比較強烈
2012-07-30 08:42:30
讀.冊.人
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此聯書法古茂沉雄,體兼隸楷,法於魏碑,存隸書孑遺,有​隸楷之謂。運筆渾厚,風格蒼古質樸,體現出深厚的碑學基​礎。書於「嘉慶改元春王正月」,末款識「鐵硯山房正書」​。嘉慶元年(1796年),鄧石如時年54歲。

下聯本幅右下有清康有為跋一段。
無鑒藏印記。康有為在題跋中稱:「完白山人篆分固為近世​集大成,即楷書亦原本南北碑而創新體,筆力如鑄鐵,畫法​尤厚。」
2012-08-09 12:03:52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