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09 12:10:53| 人氣6,2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願景工程:羅穎怡歷練12部門, 她當上國泰總經理

 
願景工程:羅穎怡歷練12部門, 她當上國泰總經理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一頭俐落短髮、一襲花洋裝、一雙銀色高跟鞋、一臉親切笑意。羅穎怡大學畢業就進國泰航空,十七年歷練了十二個部門,如今是國泰台灣暨韓國區總經理;說她像鄰家女孩也沒什麼不對,因為她剪掉長髮前,還會在臉書詢問好友意見,完全是Y世代年輕人做的事。
 
年紀輕輕就當上台灣區總經理,關鍵在於羅穎怡有著和傳統不一樣的思維。
「為什麼什麼東西都要靠學校教?」她質疑,企業要找有潛力的年輕人,「是要找對的人,有對的態度」,「愛不愛工作、做人愛不愛計較,都不是學校能訓練出來的。」她認為,過度依賴學校教育,反而會讓年輕人無形中形成了綁手綁腳的框架。
 
她說,這樣的想法,來自教育過程,她童年念了十三年全英語教會學校,校風很自由;爸媽也很開明,鼓勵子女多學些不同的東西。羅穎怡喜歡讀英美文學,但數學、物理、化學的成績也很好,等到學校教育要分流的時候,羅穎怡選擇的標準很簡單:「念什麼才會讓我開心?」後來她考上香港大學念經濟。
 
「台灣的社會太計較一個人念什麼科系!」她說,在國泰航空有沒有MBA學位根本不重要。國泰航空有一群「見習管理人員」,是未來主管的接班梯隊,裡面有人學英國文學、有人念政治,甚至有人大學主修是犯罪行為、動物行為。羅穎怡表示,公司看重的是員工的態度、學習、溝通能力,以及團隊精神、適應能力、領導能力。
 
國泰航空如果要挑員工當主管,不是看誰最聰明,而是看誰最有領導能力,如果一個員工專業能力很厲害,卻不懂得尊重別人,也不會是公司要的主管。
 
她認為,學習能力就是「什麼都要喜歡,不要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如果年輕人受學校教育框限,反而是扼殺了自己的環境適應能力。學校應該營造學生可以發揮創意、想像力的空間,而不是一味規範;所謂適應能力,「就是把你丟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你也可以應變。」要培養這種能力,她認為,要走出父母、學校的保護範圍,多出國看看不同文化的年輕人在想什麼。
 
羅穎怡大學畢業就進入國泰,但她在公司的經歷,遠超過MBA學位所能給的。她待過工程部,也參與過航權談判,任職過收益管理部門,也策畫過航線;她參與飛機採購,也待過貨運部門。
 
羅穎怡還在大陸、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台灣等外站擔任主管,如此年輕就歷練過這麼多單位,在國泰航空並不常見。雖然沒有拿學位,但羅穎怡還是利用公餘到美國史丹佛大學進修短期課程。
「不要短視,做事求好而非求快」,是羅穎怡給年輕人的建議。羅穎怡認為,年輕人如果想在職場上有競爭力,把態度、專業、語文能力等基礎打好,機會自然會找上門。
主人翁:羅穎怡(香港)
經歷:
大學畢業進入國泰,現為國泰航空台灣暨韓國區總經理。
給年輕人的建議:積極創新,擴大視野看世界,擁抱酷炫夢想。

台長: 讀.冊.人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