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10 09:24:14| 人氣3,7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立夏閱讀:趙晨光《天子無憂》

 

立夏閱讀:趙晨光《天子無憂》
書名
:《天子無憂》

作者:趙晨光
女,1981年生,法律專業,後改修外國文學,並獲碩士學位。現於北京工作。雖未曾專修中文,但對古代文化一直大有好感,認為古文既為寫人,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文學載體,恰可體現古人身上之風雅正直。
2003年開始寫作,其樂無窮,最有趣味之事是把設想出的一個個人物還原於筆下,若能有讀者自作品中有所體會感悟,則是作者之至大幸運。

內容介紹:
滄浪水、深沉雪;相思寸灰、舉劍無憂
「這一劍,須借助七情六慾而行,我卻體會不出……」
《浩然劍》、《浪跡天涯》趙晨光 全新作品
第一劍與第一劍法的邂逅,撼動北疆的絕境傳說。
那年百曉生排的兵器譜出來之後,全江湖的人都嚇了一跳。
兵器譜上第三位,乃是出身江南君子堂的飛雪劍葉雲生,又有「江南第一劍客」之稱,此人品性正直,劍法高超,居探花一位並無人質疑。
兵器譜上第二位,則是崆峒派的高手晏子期。崆峒一派最強的五名高手,合稱「高山流水會子期」,而晏子期劍法之高,又遠勝其餘四人,在江湖上更是罕遇敵手。
而排行第一的人物,百曉生只給出了六個字——天子劍,易蘭台。
這六個字倒是人人都認識,問題是:這個易蘭台究竟是誰?
「一年之後,葉雲生的快雪時晴經天子劍提點,終於大成。」
「稍後,莫尋歡將在北疆發生撼動玉帥江澄的大事件。」
——浪跡天涯
武林新頁即將開啟,特別收錄趙晨光《浩然劍》至《天子無憂》武俠年表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17?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5

 

目錄:
一、獨自莫憑欄
二、干戈起
三、北域獨行
四、援琴鳴弦引清商
五、麒麟鬼
六、獵火照狼山
七、方死方生
八、深沉雪畔清涼月
九、啼笑因緣
十、故人來
十一、一寸相思一寸灰
十二、李代桃僵
番外:無憂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17?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5

 

作者序:王謝燕
《天子無憂》這篇小說,和我之前的其他小說有一點不同。儘管它本身也是一篇獨立的小說,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卻也是一個收束——

對於《浩然劍》、《清明記》這兩篇小說所處的時代的一個收束。
誠然,《天子無憂》中的主角並非這兩部小說中的任意一位,然而熟悉的讀者所瞭解的一些人物,比如謝蘇、江澄、燕然,在這部小說裡都會有一個交代。而在寫到這些人,尤其是寫到謝蘇的時候,心中更是有許多感觸。
再見啦,謝先生,《清明記》裡你還是吏部侍郎青梅竹;《浩然劍》裡你改了名字,成為了主角,羅天堡堡主口中的「謝先生」;而在《天子無憂》裡,終於要與你告別。屬於你的時代從此落下帷幕,下一代的主角,比如悠然公子莫尋歡、飛雪劍葉雲生,已經逐次登上了舞台。

讀過之前的《他日相逢》、《浪跡天涯》等書的朋友,大抵對莫尋歡這傢伙不會陌生,說起來,這傢伙也是我筆下人物中比較特別的一個。此人究竟為何,誠然單從某一篇小說中也可以看清其個性。然而他全部的人生軌跡,卻要從若干中篇與長篇裡,才能慢慢拼湊出來。

這種寫作過程很有趣,有一點類似於玩拼圖,好,《誰許一生悠然》裡,大家認識他的知己好友飛雪劍葉雲生了;好,《賀蘭雪》裡,大家知道在江湖上和他齊名的人是誰了;好,《古剎邪影》裡大家知道他的師承了;好,《浪跡天涯》裡大家知道他的雙重身份、紅顏知己和冒險經歷了,好,《天子無憂》裡——
《天子無憂》裡,就不事先告訴大家,還是一樣先賣個關子吧。
不過,可以保證的是,這一篇中的莫尋歡,將是關於他這個人,最大的拼圖之一。
儘管莫尋歡在這一篇的位置十分重要,但是真正的主角並不是他,而是之前在《浪跡天涯》中只提過一句的,兵器譜之狀元——
天子劍,易蘭台。
在提筆寫到這個人物的時候,我經常會想到一首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昔日繁華鼎盛,如今唯餘夕陽殘照。人世間變換如滄海桑田,令人感慨之極。從某個角度來說,易蘭台也是一隻「王謝燕」。在他身上,可說是經過了許多的變遷。

然而,無論經過了怎樣的事情,他身上的風骨,卻始終未曾改變。
在至今寫過的各位主角之中,易蘭台算是寄予了舊日情懷最多的一個。
他身上有著我所喜愛的、那些傳統而美好的東西。與之前的各位主角相比,《清明記》中的清明是行走於生死之間的殺手;《浩然劍》中的謝蘇,一生披荊斬棘,一生未曾辜負本心,卻也未免太過蒼涼;莫尋歡是江湖浪子,半生流離;民國武俠系列《隱俠》中的羅覺蟾,流著皇族的血又身為革命黨人,處於時代變遷之間,身上本來就會有許多新的東西。只有易蘭台,在寫下他時,會情不自禁帶一點舊式的溫存;而在展望之後的江湖路時,也會忍不住對筆下那個根本聽不到的他道一句:「江湖路險,望君珍重。」
而除此之外,易蘭台也或許是至今寫過的主角中,最可以嫁的一個了(笑)。
關於易蘭台,以及他身邊其他人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易蘭台的師父楚徭、滄浪水的天才劍客,一柄流水劍壓倒七大劍門的殷浮白等等,日後若有機會,望能為讀者一一展現。
最後,依然要衷心感謝明日工作室的劉叔慧小姐、編輯金喵以及為《天子無憂》一書付出辛勤工作的各位同仁;感謝司馬老師的推薦和奇魯先生的序言,感謝小子精彩的封面繪製;感謝身邊諸位好友,各位讀者,以及羊先生的支持。

趙晨光
2014年2月17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17?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5

 

推薦序:趙晨光的武俠情調
誰許一生悠然
金庸在倚天屠龍記裡描繪了流落在荒島的張翠山夫婦與金毛獅王(或許因孤獨及恐懼而)成為好友,張翠山夫婦生下一子,要博學聰明的金毛獅王替他取名。金毛獅王身世淒涼,於是替這孩子取名「無忌」。無忌,是希望這孩子無災無難長大的意思。
但故事之後發展,這個無忌離開只有父母和義父的孤島之後就多災多難。無忌為名者反多遭忌。

同樣的,神雕中的李莫愁其實一生都困於情愁。
小說中的名字,說沒有的就通常多有。名字只是希望,只是人生總是往往求之不得。
而趙晨光筆下則也有這樣一個名實背反的角色,而且可能是作者寫作以來跨越篇幅最多或許也用情最深的一個角色----悠然公子莫尋歡。說他是尋歡浪子,可是整套四部曲,也沒真見過他捻花惹草,說他悠然,但他可能是整套書中最忙的人物,忙到出場總是在拼命,忙到為了朋友賣掉自己。

好的作家總想告訴讀者:事情總不是像你想得這樣。至少在取名上,金庸與趙晨光皆如此。無忌莫愁,正言若反,欲與還休,又直入某種不立文字的幽微境界去了。
「天子無憂」做為「浪跡天涯」四部曲之後的單篇作品,同樣以悠然公子莫尋歡為中心人物,相較於四部曲這樣人物眾多,幅員廣大的豪邁作品,這本書輕輕鬆鬆只寫了三五個人物而已,但要比喻的話,浪跡天涯四部曲是豪華的吃到飽組合套餐,用料好菜色多,絕對可以滿足各種客人,但天子無憂比較像,我想到是豆腐乳。

豆腐乳單吃也可以,不過我想那大概是少數真的嗜吃者才有辦法,我曾經因為想吃豆腐乳,所以煮了清粥,煮了粥,難免又順便配點豆腐或醬瓜。我深深以為,這本天子無憂大概就是這樣寫出來的。我只能說在這本書中,莫尋歡是那味真正作者想探究品嘗的豆腐乳,無憂天子易蘭台是清粥,有了粥,索性又再多些配清粥的小菜就是。
吃到飽雖然好,為了細細品嘗豆腐乳的滋味而煮粥也是另一種難得美好。或許比吃到飽更難,吃到飽只要肯花錢到處有隨時有,煮粥細品豆腐乳在這快速的時代反而難能可貴。

花掉的才是錢
還是要從金庸說起,金庸的武學體系,強調內力這個設定,內力是可以鍛練的,越高越好,任何武功在內力的加乘上都會有很大影響,高手之所以為高手,通常是內力高強或練有了高強的內功,大概除了浪子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之外,獨孤九劍破盡天下招式,還是打不過練了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而葵花寶典的根基只不過在於一套必先自宮的猛烈內功。

沒內力的終究玩不過有內力的,這是金庸的武俠體系。持盈保泰是很重要的,失去內力的洪七公也只能靠裝的嚇走沙通天。
可是在趙晨光的小說裡,傷了廢了往往還是高手,如清明記的謝蘇,或高手總也不把內力武功生命當一回事,如南北傳說兩浪子,悠然公子莫尋歡,銀血霸王槍,其實走的是拿命在換的路子(只是他是主角有威能老是換贏),另一位只在趙晨光短篇中出現過的浪子賀蘭雪更是毫不憐惜拿內力換了某個東西(詳見短篇集他日相逢),這種思維是很少出現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的。

這是一種更珍視活在當下的情景。金庸的武俠世界,是放眼未來的,明天要比今日更好,內力明日要比今日高,如同老一輩教我們累積財富,勤之外更重要是儉,能存下來的才是錢。但趙晨光的世界,往往卻描述在一個明日或許不會再更好的狀況,青春苦短易逝,眼下或許已經是人生絕美,此後碌碌,別無可期。錢沒有什麼,花掉的才是錢,為了當下。
為了當下並沒有不對,誰說明日永遠會更好?永遠追逐著明日或許不也很愚蠢?

珍惜每一個當下。
我想這是趙晨光武俠的特殊情調。

倫理關係的優位
套句電影艋舺的台詞:「我混的不是黑道,是義氣。」義氣最簡單的就是兄弟相挺,不管你做什麼,我都幫你支持你。
但事情往往沒這麼簡單,兄弟相挺是沒錯,可是為什麼挺這個兄弟不挺那個兄弟,兄弟和兄弟互相殘殺怎麼辦?(投名狀、艋岬不都說這樣一個結義兄弟互相殘殺的故事。)
順便說一下,結義兄弟互殘的悲劇在於,親兄弟是無法選擇的,老天爺給的,有可能天生你就和兄弟不合,但結義兄弟是自己選的,兄弟間互殘,除了原本的悲劇性之外,更增添了自我選擇的錯誤,這種錯誤不是能全部隔絕於自身之外,所以更加無地自容無法逃脫。

在浪跡天涯四部曲中,葉雲生和西南王手下第一高手風陵渡初識就被要求結義。葉雲生答應了,不過給了但書,但書是日後若知你為非作歹,我也將不顧結義之情,取你性命。
這結義結得比較像同盟,非關情感,只是交換,葉雲生心中未必把這個結義大哥當最重要的人(想必在莫尋歡之下,而莫尋歡和葉雲生就只是朋友相稱,無任何其他名份。)風陵渡心中最重要的還是主人和少主,這結義之情比較像一種保險,但不是傳統中那種結了義就得生死相隨的約束。

或許有人會覺得金庸小說中,段譽和喬峰虛竹等等結義也結得隨便,但至少我們知道段譽是真心喜歡喬峰和虛竹,而且段譽為人天真不知世俗常理,才會結義結得這樣隨意(喬峰倒是本以為段譽是公子哥隨口好玩)。像郭靖和蒙古那票結義兄弟師父等等決裂,都是需要有重大理由(國仇是金庸小說中最高的道德優位,所以可以打破兄弟相挺的道義),而且是需要進行正經嚴肅的儀式的。所以無論怎麼說,結義都是有很強的約束力,要正經對待之事。

可是在趙晨光的小說中,就淡化了這樣的約束力。或者在這部天子無憂中,更藉莫尋歡之口說出了,血緣上的兄弟又如何?朋友這種關係更重要之類的見解。
名份即權力。各種名份即定義了遠近親疏,親兄弟>=結義兄弟>>朋友。但現代人其實很多應該也厭倦這樣傳統親緣關係帶來的束縛,血緣是至高無上的嗎?趙晨光的武俠質疑了這一點,但毋寧更貼近現代,對於各種倫理的解構。
但同時也因為名份即權力,趙晨光筆下的最親密的好友關係都沒有特殊名份(甚至還是敵人,如羅密歐與茱麗葉),如莫尋歡與葉雲生,就只是朋友,別無他求。
對名份的漠視與隱退即對於權力的漠視與放棄,而對於權力的漠視與放棄即俠者最難得的本質。而這正是趙晨光的武俠寫情卻不失俠氣之處。

放棄才是成就
有兩婦人爭奪嬰孩,請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裁決。所羅門王說,拿劍來把小孩劈成兩半,一人一半。一個婦人說,那我放棄不要了,所羅門王說,這婦人是小孩真正的母親。
放棄內功,放棄名份,放棄追逐自我犧牲,似乎是趙晨光筆下俠客最迷人的風景,但從謝蘇的一意蕭索,到了莫尋歡的放浪自傷,似乎更多了些厚度,讓人更加期待,趙晨光下一步的蛻變。

奇魯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17?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5

 

書摘:一、獨自莫憑欄
那年百曉生排的兵器譜出來之後,全江湖的人都嚇了一跳。
兵器譜上第三位,乃是出身江南君子堂的飛雪劍葉雲生,又有「江南第一劍客」之稱,此人品性正直,劍法高超,居探花一位並無人質疑。
兵器譜上第二位,則是崆峒派的高手晏子期。崆峒一派最強的五名高手,合稱「高山流水會子期」,而晏子期劍法之高,又遠勝其餘四人,在江湖上更是罕遇敵手。
而眾人最為矚目之人,兵器譜上排行第一的人物,百曉生只給出了六個字——

天子劍,易蘭台。
這六個字倒是人人都認識,問題是:這個易蘭台究竟是什麼人啊?
江湖上幾乎沒人聽說過他,這人究竟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出自何家門派、有過何等戰績……這一切的一切,統統無人得知。
唯一能看出的,乃是此人的兵器應該是劍。不然,何以得「天子劍」之名?一年之後,滄海山莊莊主燕予遙新得了一把龍文古劍,乃是有名的神兵。他便以此為由,召開了一場品劍大會,邀請天下間有名的劍客,說到底,其他人等尚在其次,重點還是在這位易蘭台身上。

照燕予遙想來,既是有名劍客,焉有不愛名劍的道理?其他人也都是這般想法。多少江湖客抱著先看劍後看人的想頭前來參加品劍大會。那龍文古劍果然是不凡之物,劍鞘古意盎然,劍身青光熠熠,鋒銳無比。在場諸人,無不驚嘆。
晏子期與飛雪劍葉雲生也參與了這場品劍大會,兩人皆是用劍之人,雖然各有稱手兵器,看到這把名劍也不由心嚮往之。

晏子期讚嘆數聲,轉身向葉雲生問道:「葉公子,你可有見到那易蘭台?」
葉雲生搖搖頭,「並未見到。」神色中十分遺憾,他性情坦誠,又極好武,頗想藉這次機會與易蘭台切磋一二,惜乎不得。他嘆口氣道:「想是這位易先生有事無法前來。」
晏子期冷笑道:「這位易先生倒是好大的架子。」他轉身而去,身形如玉樹挺拔,背上長劍束的杏黃穗子與淡藍道袍的一角一同飛揚風中。
葉雲生又嘆了口氣,未曾得見易蘭台,他真心覺得惋惜。
品劍大會在傍晚結束,葉雲生告辭離去,燕予遙直送到門前。
「燕莊主,後會有期。」葉雲生拱手告別。
燕予遙笑道:「日後若見到好劍,再請葉兄前來品評。」
葉雲生笑應了個「好」字,忽然一把扇子敲上他的肩頭,一個帶幾分憊懶的聲音笑微微道:「哎呀,這把龍文古劍,我可還沒有見到。」
葉雲生一回首,卻見一名身穿淺碧衫子的青年站在他身後,眉眼帶笑,氣度清銳,猶如一枝含笑的青竹,他不由驚喜,「阿莫,你來了。」
青年笑嘻嘻道:「可不,雖說來得晚,倒也趕了個末席。葉子,那龍文古劍端得如何?你見沒見到那個天子劍易蘭台?」
這青年乃是葉雲生的知己好友,江湖上有名的浪子莫尋歡。本來今日這場品劍大會,葉雲生欲邀他一同前往,但莫尋歡言說自己有事,便跑了個蹤影不見。葉雲生本沒料到他會現身,歡喜笑道:「易先生並未前來,但能見到那龍文古劍也不枉這一次,那柄古劍實是不凡之物,很應讓燕莊主帶你去看看……咦,燕莊主,燕莊主呢?」
燕予遙本來在他身側,可現在卻不見蹤影。葉雲生正在詫異,忽聞身後有人冷冷道:「葉兄,閃開。」
葉雲生不知何意,下意識便向旁邊一閃,只聽嘩啦啦一陣水響,聲音清脆,力道奇準,那正是滄海山莊有名的綿雲勁,連綿不絕又堅不可摧,此刻盡數化在水中,統統潑到了莫尋歡身上。

好好一個翠竹般的青年,霎時變成一隻落湯雞。
燕予遙抱著手站在滄海山莊門前,身前站著一眾家人,手中各執水盆。
莫尋歡抹一把臉上的水,苦著臉道:「燕莊主,這是做什麼?」
燕予遙冷冷道:「你有臉問?還敢來滄海山莊?」
江北賀蘭,江南尋歡。江北一個賀蘭雪,江南一個莫尋歡,都是江湖上的有名浪子,風流之名傳揚天下。
當年燕予遙的小妹也曾為他傾心,燕予遙最疼這個妹子,知道她看上了莫尋歡被氣得半死,還好這段感情最後無疾而終,燕小妹嫁人也有數年,未想燕予遙卻一直記著這事。
莫尋歡雖然風流放任,卻知分寸,眾人面前不提燕小妹一字半句,只笑著一抖袖子上的水,抬起來嗅了嗅,「還有些胭脂香氣,燕莊主,承讓。」
回答他的,是繼續潑過來的兩盆水。

莫尋歡晃晃頭,摘下髮上的一片菜葉,這才一驚,「洗菜水?燕莊主,你好狠啊……」
燕予遙冷笑,「你再不滾,下一次連洗菜水都不如。」
葉雲生在一邊看不下去,說情道:「燕莊主,你氣也出了,可否提供一個房間,讓阿莫換件衣服?」
莫尋歡也說:「對!麻煩您再給我準備桶洗澡水,薰香我習慣用佛手,當然別的也不是不成。」
葉雲生聽他這麼說,不由無奈,心道你這樣說話,燕莊主怎能不生氣?
果然燕予遙怒衝衝道:「沒有!」他又轉向葉雲生,嘆道:「葉兄,你好好一個人,如何結交這個魔星?」說罷,一甩袖子走回滄海山莊,一溜拿著水盆的家人也跟他走了進去。
葉雲生看看一身透濕的莫尋歡,也真是無可奈何。
說起來,葉雲生出身江南君子堂,是個一等一的端方穩重之人,和莫尋歡這等放任疏狂的浪子恰是一天一地,可偏偏就是這兩人相交莫逆,令江湖中人大惑不解。
莫尋歡抖抖衣襟上的水,嘆氣道:「若是先前女孩子的洗面水倒罷了,這洗菜水可如何使得。葉子,我去找個地方洗洗,再換身衣服。」他解下包裹,連同隨身攜帶的月琴一併遞過,又自包裹裡翻出一套天水藍的長衣,揀了一條腰帶出來。
葉雲生見那條腰帶正中鑲嵌一塊美玉,暮色中難掩其晶瑩潤澤,心中暗想:阿莫這小子,這兩年越發的講究了,單這塊玉便是價值不菲,他是哪裡得來?
莫尋歡卻將其看得尋常,他將包裹隨便一掩遞過去,「你幫我拿著。」
他包裹掩得馬虎,一把短劍從其中掉落出來,葉雲生彎腰拾起,見是這柄短劍鑲金嵌玉,雕飾精美,劍鞘上刻了三個篆字「金明雪」。
莫尋歡所用兵器乃是銀血霸王槍,葉雲生笑問道:「你怎用劍了?」
莫尋歡看他拿起那柄劍,眸子裡波光一轉,卻笑道:「無意間弄到玩的,不如徐子的小樓劍遠矣,我也不用它,你喜歡送你?」
葉雲生自然不要。

莫尋歡笑道:「替我看好包裹。」轉身欲走,又回身笑道:「葉子,我看你也別在這裡等了,免得燕予遙又火大,前方不遠有個十里亭,等下我們在那裡碰頭如何?」
葉雲生答道:「好。」
他離開滄海山莊,沿著官道慢慢向十里亭走去。
此時已黃昏,曠野的天空籠罩成一種奇異而秀美的藍紫色,浮雲如織,清風似霧,葉雲生深吸一口氣,只覺唇齒間瀰漫著晚春花朵濃郁而甜美的芬芳。他抬起眼,看見一隻早至的蜻蜓翩翩飛入了路邊的草叢中。
遙遙處,他已經看見了十里亭在夕陽中的隱約剪影。
葉雲生又走幾步,忽然一怔,卻見十里亭之中,有一個人臨風憑立。
這個人身形高挑,神態秀麗而從容,一身湖水色的衣衫在暮色中清楚如畫,腰間佩一塊墨玉君子長佩,看到葉雲生走近,手扶朱欄,微微一笑。
他負手而立時有種凜然之感,一笑間卻全然是晚春的馥郁氣息,葉雲生看著他的面容,不知為何竟覺熟悉,想想卻又不對,他分明是第一次見到這個人。
那人看到一身白衣的葉雲生在暮色中漸漸走近,一笑之後,收攏手中摺扇行了一禮,「請問這位可是葉雲生葉公子?」
這句話雖是問句,卻更是確認口氣。葉雲生便道:「正是。」
那人微笑道:「葉公子好,在下易蘭台。」
葉雲生大為驚訝,向前幾步,右手下移,易蘭台以為他欲扶劍柄,卻見葉雲生一撣衣上塵土,恭敬回了一禮,態度誠懇而毫無做作。
易蘭台暗自頷首,心中甚是激賞。

夕陽欲墜,天際一片金黃,葉雲生走入亭中,「易先生,今日滄海山莊的品劍大會,你為何未來?」
這話問得直率,易蘭台不以為意,道:「實在抱歉。一來,我今日恰逢有事;二來,我亦不慣人多之處。」
葉雲生道:「可惜!今日本有許多人等著一睹易先生風采。」
易蘭台微微一笑,並不答話。

葉雲生又道:「久聞先生劍法高超,今日有幸,葉某冒昧,欲與易先生較藝一番。」他沉溺劍學,雖無爭競之意,卻有切磋之心。
易蘭台笑道:「不瞞葉公子,我今日在十里亭,正是為了等候葉公子這一句話。」見葉雲生有些詫異,他續道:「我一早便聽聞葉公子切磋之意。我雖不慣與人相處,但葉公子劍法既高,為人又慷慨正直,且是真正醉心劍術之人。旁人可以不見,唯獨葉公子這一番美意,卻不可辜負。」
夕陽的光芒映上葉雲生的衣角髮絲,白衣上光彩熠熠,他大笑出聲,「好!」一躍出亭,飛雪劍明白出鞘,一道灰白光芒將無限夕陽一分為二,正是他得意劍法「陰晴雪」的起手式。
「易先生,請!」
易蘭台笑意未改,驟然起身,未見他如何動作,身形一展竟已到了十里亭外,這份輕功實是驚世駭俗。他雙手一展,兩道劍光同時出鞘,原來他所用兵器卻是雙劍,「葉公子,請。」
二人初次相逢,這第一招多存了試探之意。葉雲生飛雪劍與眾不同,劍刃並不若一般寶劍鋒芒如雪,而是呈一種灰白之色。此刻他陰晴雪揮灑而出,劍身光芒吞吐不定,劍氣蓄勢待發。易蘭台左手劍橫出擋過,輕描淡寫化解陰晴雪攻勢,右手劍相繼而出,劍式舒展,猶若丹鳳振翅。

一招對過,二人對彼此實力皆有認知,葉雲生不再試探,晦暗劍芒流轉周身,十里亭周遭如陷霧中,他這套陰晴雪自幼習練,二十年來未曾間斷,此刻對手既強,發揮得更是淋漓盡致。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Johnsonkuo/products/0010630717?utm_source=Johnsonkuo&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405

 

台長: 讀.冊.人
人氣(3,799)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生:人間書房 |
此分類下一篇:立夏閱讀:布蘭登.山德森《 審判者傳奇》
此分類上一篇:立夏閱讀:戲蝶與葬花,大觀園青春記事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