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21 13:34:03| 人氣1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國時代的黃忠使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黃忠─黃忠在三國之中是數一數二的使弓能手,也是蜀國五虎將之一。雖然是
年屆70的老將,但是其勇猛在五虎將之中,卻毫不遜色。已經是被視為長者之身,卻反而更加的鬥智煥發,在定君山敗取夏侯淵,為攻略漢中領下了第一的
汗馬功勞。

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有三國名將黃忠的墓。

  黃忠,字漢升,東漢末荊州南陽郡人。原為荊州牧劉表部下中郎將;劉表卒,曹操得荊州,為行裨將軍,屬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州江南四郡,黃忠歸順,後隨劉備入蜀。他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屢建戰功,曾任討虜將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劉備進兵漢中時,他在定軍山奮勇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因功遷征西將軍。劉備奪取漢中後,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黃忠遂與關羽等人官位相等;加上時為翊軍將軍的趙雲﹙地位低於前後左右將軍﹚,五人並為劉蜀集團名將,在陳壽《三國志》中合為一傳。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渲染,《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便把他們說成是劉蜀的「五虎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黃忠傳》,黃忠卒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後追謚「剛侯」。《三國演義》第83回寫他隨劉備伐吳﹙始於章武元年,即221年﹚,斬將破敵,不幸中暗箭而亡,顯係虛構,只是為了給他安排一個壯烈的結局。黃忠死後安葬何處,《三國志》沒有說明,但他卒於吳蜀夷陵之戰發生以前,故鄉南陽當時又被曹操佔據,自然應該葬於成都。至於墓塋的具體地點,由於一千餘年來史志失載,後人難以確知而已。

  清道光五年﹙1825年﹚,當時地名叫「雞矢樹」的農民耕地時發現一塊書有「黃剛侯諱漢升之墓」的墓碑,幾根人骨、一把劍和一塊玉,當即告知地主劉沅﹙字止唐,雙流人,清代著名學者,為現代著名學者劉咸榮的祖父,曾選授湖北天門縣知縣,不就﹚。墓碑上「諱漢升」三字誤,應為「諱忠」。這說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國時期的舊物,大概是唐宋以後人們為黃忠修葺墳墓時所立;但是,這也表明此處應該就是當年黃忠安葬之地。於是,學識淵博、名重鄉曲的劉沅便邀集鄉紳父老,共同捐資修復黃忠墓,墓旁新建黃忠祠。

  修復的墓高4米,周長約13米;墓園種植松柏,象徵一代名將英靈不泯。祠內塑有黃忠全身坐像,白髯長飄,精神矍鑠。當然,這「老將」形象也來自《三國演義》,因為歷史上的黃忠並未留下確切年齡,雖然關羽曾經稱之為「老兵」,但他並不一定年長於關羽。由於黃忠墓的修複和黃忠祠的建立,原來的「雞矢樹」地名逐漸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黃忠墓」。這種「地以人名」的文化現象,在中國歷史上真是不勝枚舉。

  自從黃忠祠、墓建成之後,每年清明時節,鄉民們都要在這裏趕廟會,祭祀黃忠,祈禱豐年。黃忠祠、墓由此而成為成都西郊一大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躍進」時期,「青年賽過趙子龍,老人賽過老黃忠」的口號流行於神州大地,黃忠祠、墓作為「正宗」的黃忠遺跡,也就堂而皇之地改名為「黃忠村」,一直相沿至今。

  1965年,為了修整公路,黃忠墓被挖開,墓園柏樹也被砍伐。這種今天人們難以理解的現象,在那「左」傾思想大行其道之時,簡直算不得一回事。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破四舊」的狂潮呼嘯而來,黃忠祠、墓更是難逃厄運,塑像被拆毀,匾聯被砸爛。幾經破壞,祠、墓幾乎蕩然無存,惟餘一空空棺槨,在暮色中向憑吊者泣訴「四人幫」的滔天罪行。

  當「三國文化之旅」日益受到重視之際,人們一再提及黃忠祠、墓。誠然,時代條件和社會氛圍不同了,黃忠祠、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迥異往昔。然而,為了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修復黃忠祠、墓。

台長: Jasper
人氣(1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