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8 14:04:05| 人氣1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年 台灣心 八掌情(曲水流觴八掌情) 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化的力量,思潮的形成,有如氣候的蘊釀,缺乏媒介時是各各獨立在各地的個體。環境條件、意念、形勢會形成動力,主體還是在於人。

  「除八掌溪惡水知名」2007年秋天發想,最初小小的心願如種子,隨後磁場中心、引力逐漸匯入更大的力量,形成強度不斷增加的思潮。這過程中,人心和大自然中的溫度和流體般,互相激盪。這個階段人人之心靈已不是個體,而是被社會思潮激勵著,潛能同時運動著,所迸發出新的精神文明,這就是相似於歐洲中古文藝復興運動。

  河流自古是世界各地文明的發源地,關心八掌溪的朋友們,願接受潛能的挑戰,締造屬於八掌溪子民的新文藝復興運動。今年的活動經過多方奔走協調,開創了許多的突破性與經驗,掀開一場最刻苦與堅強卻是最豐富的八掌情歷程。

  八掌溪畔追思祈福彌撒禮,追思亡者,同時也未八掌溪沿岸生民祈福,暝陽兩利;河流文化的意涵透過教育現場來實踐;產業,環保,生態,更有鼓勵低碳旅遊的核心價值,外縣市朋友八掌溪畔深度學習計劃……幾乎是民間社會力展現的極致。

  文化藝術活動本應超越黨派與藍綠之爭,然而很可惜,在台灣處處可見文化藝術資源被政治力介入,過高比率的文化資源用於統治者的人脈和意識形態。執政黨和地方政府都不應忘記,國家預算都是台灣人民辛辛苦苦交的稅金,不能只對執政黨人脈大方,對台灣在地性文化藝活動刻薄。

  我們的鄉土,我們的溪流我們來珍惜;我們的歷史,我們的社會我們來呵護。聽風,吻雨,葬花,醉墨,品茗……年年期待八掌溪管芒花盛開,也讓我們看看什麼樣的人只會鬥爭和分贓,什麼樣的人卻能和八掌溪站在一起。


台長: 人居草木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