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3 16:05:11| 人氣7,965| 回應3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傅聰的蕭邦‧華達的沙灘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觀賞阿涅絲華達(我知道,我以前都譯為艾格妮絲華達,Sorry!)的紀錄片新作《沙灘上的安妮》Les Plages d'Agnes時,在我的腦中、耳邊,不斷地重現前一晚在音樂廳欣賞的「蕭邦鋼琴演奏會」,演奏家是現代鋼琴詩人:傅聰。

 

雖然多年來,傅聰的蕭邦似乎越來越有被刻板印象化的感覺,但那晚的演奏還是讓我感動不已。因為我所看到、聽到的傅聰,已經遠不只是個技藝超群的演奏家,更是一個內在涵養廣闊又深不可測的藝術家,他所展現出的那股優雅莊重與氣定神閒,簡直讓許多善於製造高潮氣氛的演奏者,聽來宛如跳樑小丑一般。當他演奏A大調變奏曲『帕格尼尼的回憶』時,就像是個出神入化的魔術師,輕鬆地台上一站,沒有嘩眾取寵的招式比劃與廢話,彈指間就是一束鮮艷的玫瑰,袖口一擺就是隻蹦跳的兔子。而在下半場中,一口氣演奏完成的兩首夜曲(蕭邦生前最後的作品),既是盤埢著憂傷愁緒,又是那麼的沉靜超然,和前半場的夜曲呈現出大不相同的情調,到了第二首(op.62-2)的最後,那股華美、溫柔與甜蜜,更變得如初脫軀體的靈魂般,充滿對於生命與世間的不捨、繾綣與哀傷,簡直摧人落淚(正是大師口中的「淚眼望花」啊)。而我最讚嘆的,還是他所演奏的『船歌』,他就像是將一軸中國畫卷往前輕輕一拋,便緩緩地開展出來,不一樣的風景、不同的生命體會,在悠然的態度中,沒有一絲勉強地在眼前揭露,那樣的境界,不僅是詩意,還有些許禪意。

而我在欣賞陶醉的過程中,似乎也發現,高齡七十六歲的傅聰,坐在鋼琴前、彈著蕭邦的他,看起來並不像是在演奏,反而更像是在傾洩,彷彿他指頭上有個水龍頭開關,一旦坐定啟動,自然就會有音符源源不絕地流淌出來。因此,那音樂幾乎是不帶情緒、未經思考的,幾乎就像是發自潛意識般的直覺反射,行雲流水、不可扼抑。我想,正是因為幾十年來,這些音樂早就已經被他撫碰、理解到滾瓜爛熟,而其中的結構、內涵、意念、感觸,更早已讓他鑽入骨髓深處。簡而言之,蕭邦的音樂,本來就已經是他生命、身體裡的一部份(同時又有兩人生命經歷上的種種心戚戚的相似處),他所需要做的,只不過是單純地將他的這個部份,在聽眾面前釋放出來。

所以,這場演奏會只是個儀式,一個展示自己人生經歷與思想哲學的儀式。

而《沙灘上的安妮》,對阿涅絲華達而言也一樣,是個生命的儀式。




華達以倒退著行走的方式,回到了童年時玩樂的比利時沙灘、回到了躲避戰禍的塞特海邊,那兒也是她電影生涯的起源(《短角情事》La Pointe-Courte),她逆著河流北上巴黎塞納河畔,重溫學院時的青春,又直下柯西嘉的海港,笑談輕狂的自我放逐,她退到了與賈克德米共度顛簸六○年代的洛杉磯威尼斯海灘、飄蕩在兩人相互激發創意與依偎扶持的諾慕提島海邊...海浪沖蝕著沙灘,淘洗著生命的記憶。

「我回憶,故我存在。」...倒退著行走,才能看得清楚來時的路...

但是,阿涅絲華達在這「夫子自道」的生命追憶裡,卻並沒有流露出自溺的神情,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她更像是個裝置藝術的導覽員。不僅是過去拍攝的電影片段,被她隨意紛雜地拼貼在這部紀錄片中,隨著她的生活經歷,而如萬花筒般轉動出獨特的色調。而當她身處於好友與工作團隊們,特地在她故園舊地所搭建,一個個重現的、幻想的場景裡時,她也是一副瀟灑自在的模樣,甚至有時還刻意去拍工作人員的佈置過程,有時也露出宛如旁觀者(或是誤闖進其中的遊客)的笑容。

她會輕輕地拍拍數十年老友的肩並親暱地聊上兩句,她會在已逝的藝術家同僚照片前灑上玫瑰與秋海棠,她會去凝視賈克德米的墓地,她會扮裝和自己的兒女孫子快活地互動,她會拖著粗重的電纜再度經過熟悉的左鄰右舍,她會在充滿記憶的海灘,看著鏡頭、帶著笑意、有些笨拙地倒退著行走...她讓自己的生命,變成了一塊又一塊、彷彿以裝置藝術呈現的夢樣展覽場。

於是,你會發現,這樣的一部紀錄片,竟然意外地不帶有什麼情緒。沒有淚眼婆娑、雙唇顫抖,沒有設計好的驚奇或意外的轉折,沒有漫長的八卦訪談或歌功頌德,只是一派的自然輕鬆、彷彿信手拈來。影迷們或許想知道更多她作品的來由或花絮、媒體們或許想挖掘更多關於德米的死或關於名流私生活的秘辛、民運人士或許想看到華達以古諷今來表達對時局的看法...但卻都只有輕輕一筆,沒有過多的著墨。

然而,這部紀錄片卻是這麼樣的飽滿、感性、溫柔又睿智,甚至到達一種神奇夢幻的境界,它遠遠超越了紀錄或是傳記的表象,隱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一種生命的哲學。因為,這部電影,就是阿涅絲華達本身,既豐富精采充滿想像力,更吸納了多年累積的思想、態度與智慧。



所以,當已經年過八十的華達,自己帶領著觀眾去回顧、去撿拾,她生活軌跡裡殘留的那些美好片段時,當然無需窺奇、無需張揚炫耀,更不需要戲劇張力,她只需要站在那兒,輕輕緩緩地讓往日的記憶,從她的腦海裡釋放出來,那就已經夠教人著迷動容了。而唯一欠缺的,只不過是個儀式:用攝影機紀錄下來,在電影院中放映...

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又不禁讓我聯想起,西蒙波娃所寫的【再見,沙特】La Ceremonie des Adieux,因為毫無疑問地,賈克德米仍然是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最重要動機。在某個層面上,這個作品,或許也可以算是華達一系列向德米「告別的儀式」之一吧!

影片的最後,是一間用色彩斑斕的底片,一串串圍成四壁的小屋,正呼應了影片剛開始時,海灘上所架起的那一面又一面的各式鏡子:真實的景色(人生)中拼貼入反射的影子(電影)。而這或許,也正是阿涅絲華達為自己生命所下的定義。

看完電影後,我突然又發覺到,《沙灘上的安妮》其實並不只是個藝術家回顧生平的儀式而已,對我來說,它也許更像是阿涅絲華達隨意做出的一個輕柔的手勢,那俏皮的姿態,似乎是在悄悄地告訴這個世界說:我在這兒呢!

我在這兒呢!

(全文完)

p.s. 我知道,以我個人這麼淺薄的古典音樂鑑賞能力,居然敢寫傅聰的蕭邦,簡直是放肆無恥。我也很訝異自己的膽量,不過或許是因為我真的太激動了,所以,就稍稍容許我鬼扯幾句吧!

台長: 牛頭犬
人氣(7,965) | 回應(35)|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我的偶像 |
此分類下一篇:《魔法保姆麥克菲2:愛的大爆炸》Nanny McPhee and the Big Bang倫敦首映會
此分類上一篇:艾瑪的義舉

鄭俗
該怎麼形容你的筆觸呢.....(雙手抓頭髮)

我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喜歡你這樣以生理直覺反射出來反映的東西了!
(對不起 語焉不詳)

我想獻花給你
2010-03-04 03:32:31
版主回應
Dear 鄭俗
謝謝謝謝
寫關於音樂的東西,我是真的很心虛(臉上有陰影),
沒有什麼專業的想法,只是想到什麼扯什麼而已!
2010-03-05 00:03:13
和你聽同場音樂會的人
今年是蕭邦二百年紀念
你可以去看一本書"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
是波蘭史學家Adam Zamoyski寫的
看完之後會深深的感動你
對了!
蕭邦的ETUDE建議你可以在去聽Murray Perahia彈
蕭邦的練習曲早就超出技巧
練習著如何在技巧與音樂取得平衡點
只有技巧充其量只是"音樂匠" 而非"音樂家"阿
還有也可以去聽Rubinstein
他的蕭邦充滿了貴族的氣氛 引領你走進他深沉的內心世界(蕭邦母親是波蘭貴族)曲中常有高貴的色彩
例如:敘事曲一號
聽完傅聰他的音樂會 在捷運裡 我整個人充斥他的音樂
一直到睡前 久久不散 這也是他最具魅力的地方吧
回到家 我看著我的譜 試圖想做一些記號 想紀錄一些他音樂感人的地方 例如踏板的踩法 自由節奏的運用等等 但我失敗了
傅聰的音樂感動在於文化內涵
他被兩個深長的文明包圍 一個是中國 一個是波蘭
只有深深具有文化內斂的人 才可能表現出這樣的音樂
去聽聽早期的李雲迪吧
去聽他蕭邦大賽的現場
你會懂我在說什麼
靦腆溫暖的蕭邦
是我對他最美的印象
2009他來台灣 讓我失望了
2010-04-22 00:13:14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推薦
我會去找書和CD來欣賞,
我沒聽過李雲迪大賽時的演奏,不過他最近發的夜曲全集,
似乎沒有什麼太令人激賞之處,我真的也想聽聽那種靦腆溫暖的感覺。
2010-04-29 11:19:47
同上
去聽聽看!
演出人員:
鋼琴/ 波哥雷里奇 (Ivo Pogorelich)
演出曲目:
蕭邦:《夜曲》作品五十五之二、《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李斯特:《梅菲斯特圓舞曲》
西貝流士:《悲傷圓舞曲》
拉威爾:《加斯巴之夜》
2010/5/16
下午 07:30:00 台北國家音樂廳
我高中聽過一次
那時對他的印象不是太好 覺得曲風處理的怪異 無理
無法說動人
上大學換了新老師 老師對他的音樂十分讚賞
現在 重新給他一次機會
去看他如何發現普通人沒發現的音樂
專訪:
http://udn.com/NEWS/READING/X5/5580368.shtml

李雲迪蕭邦大賽現場不好找 如有需要 和我說就可以
2010-05-06 13:26:01
版主回應
嗨嗨!
二月份時就已經買好了蕭邦音樂節東西軍1+1的票(台灣的演奏者選的是嚴俊傑,今年好像也會去參家蕭邦鋼琴大賽,希望會有斬獲)
可以現場體會一下波哥雷里奇桀驁不馴的風格實在是很令人期待的事,
從蕭邦1844~45晚期的作品,到描繪惡魔與死亡的曲子,
感覺那個晚上應該會抑鬱陰森異常。
希望聽完演奏後能再和你聊聊,當然如果可以借我李雲迪的演奏更是再好不過了!
2010-05-06 16:12:24
同上上
OK 我要怎麼借你CD呢?
找一個會有交集的地點吧!

我可以借你書:"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
CD:Ivo Pogorelich 李雲迪 Rubinstein Perahia彈的蕭邦 讓你做比較
2010-05-07 01:30:57
又聽同場音樂會的人
板主:
為了避免一直同上上 同上上上 同上上上上...
我打"上"這個字會打到暈掉 還要算打了幾個 會瘋掉所以我改了名字

先別看我寫的
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可以嗎?

到現在還處於亢奮狀態 根本不想睡覺
明天我要到國家音樂廳演出 早知道我今天在廣場搭帳棚就好啦 省的回家
我有了他的簽名 就像紀辛簽名那樣(那場節目單是光面 我怕墨水未乾 一路從音樂廳捧回家) 這場是捨不得收好 一直放在桌上


穿黑衣黑褲 五指襪夾腳拖鞋 在國家音樂廳彈琴 只有他會做吧!
一開始 我並沒有發現他穿夾腳拖鞋 是凱欣發現的 還叫我看 我還否認是夾腳拖鞋 他要踩踏板 褲管一拉起來 哈~白色的拖鞋!
我想他穿五指襪是想夾住拖鞋吧!要不然一般襪子只會把鞋子拖著走 腳根本卡不進去

蕭邦:《夜曲》作品五十五之二:
其實一開始他的音色聽舒服溫暖的 而且音色變化十分多彩 就速度而言 他十分喜歡運用慢的速度去拉長線條 慢的令人無法了解 但是這麼慢 我卻聽到清楚乾淨的音響效果 這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一般來說 踏板只要慢的地方在加沒換好 沒有深淺變化就是髒 但是他卻已無比多種的深淺變化去盡可能詮釋蕭邦那敏感細緻的音樂 我進入了他的世界 慢慢的和他的音樂一同歌唱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我超喜歡她得音色 美麗的像完美的珍珠 小聲的處理我很喜歡 有時霧霧濛濛煙雨江南 我認為是弱音踏板不同深淺 造成的效果 很細緻 細緻到無話好說有時乾淨清晰 傳的很遠 那種感覺是一滴水打在石頭上 “咚”一聲 清晰乾淨 讓你屏住氣 等待下一滴 佩服到五體投地 其實蕭邦的音量一直不大聲 他是用小聲來做出許許多多音量的層次 Ivo Pogorelich 做到了 很感人 詮釋到那時候的蕭邦 還原了蕭邦彈琴的面貌
剩下明天表演玩在打 一定得去睡了 在不睡覺 明天演出會很悽慘
2010-05-17 02:01:42
版主回應
哈囉!不知道你也是演奏家,真是失敬,希望我胡扯瞎謅不會鬧笑話。
昨天一進會場時就看到舞台上一個穿原著民服裝的男人在教一個穿旗袍的女生演奏方法,
覺得很詭異,後來等傅先生身旁那個優雅的女士和他說話後起身離開,我才發現那應該就是波哥雷里奇本人(後來想想,不然還有誰敢在他的場子表演前在那兒耍大刀)
所以後來他穿著燕尾服進場,雖然穿著五趾襪和拖鞋,感覺已經沒有他戴毛帽時那麼不可思議了。

其實去聽這場是看明星的成份居多,因為之前聽過他的演奏CD,已經有點確定不太像是我的菜了,而昨天應該是驚嚇與驚喜交雜吧!
那首夜曲真的對我來說,有點被揉捏得不太像我所認識的樣子了,我可以理解你說的那種慢的藝術,可能單純是因為我的不習慣(我手邊有的幾個版本都和他差異挺大的),使得我沒能好好去享受沉浸,只是覺得那美麗的音樂線條被拉扯得快要鬆脫了。

鋼琴奏鳴曲的驚駭感更強,我可以理解很多演奏大師嚴厲排拒以感傷濫情的方式來彈蕭邦,但對我來說,有時也真是刺激過頭了。像第一樂章裡那如歌般的第二主題,實在是輕到讓我沒辦法滿足於那種被抽空的美感,我心裡簡直在吶喊,再給我多一點、再給我多一點。不過第二樂章的詼諧曲倒是讓我很驚喜,那滑動的音色又清亮又柔潤,漂亮得想閉上眼睛讓思緒全放空,舒服地溜進樂聲中,不過睜著眼看也是享受,看他的手指又輕又快地在鍵盤上撩撥觸動,也是挺神奇的經驗。不過第四樂章真是有點嚇到我了,那好像不只是澎湃激昂,已經有點接近歇斯底里的嘶吼吶喊了,我整個人緊繃到肩都聳起來,眉頭都鎖死了,演奏完後我還有點不知所措呢!

結果奏鳴曲一結束,我本來想休息一下舒展身心的,沒想到李斯特那陰沉又抓狂的梅菲斯特圓舞曲居然提前亮相,當場我擊倒...

下半場布拉姆斯的間奏曲和西貝流士的悲傷圓舞曲其實比較合我的胃口,有點壓抑但暗流著柔美與傷懷,有點抽象但氣氛又營造得很飽滿,是這場音樂會我最享受的時候。拉威爾的加斯巴之夜因為波哥雷里奇已經有經典演奏版本了,說實話我也沒聽過別人演奏,所以沒有太爆破性的感覺,很有德布西幻覺的水精靈,伴著中譯詩作來讀特別有感覺,現場聽絞刑台則特別有一種卡夫卡式存在主義的感受,到後來每一聲鐘響都敲得心頭震盪。火力全開的史加波顯然就是最後高潮,把一路悶沉下來的情緒釋放開來,難怪有人琴聲一歇就爆出掌聲,激動到不行。

很抱歉,實在聽過的音樂不夠多,了解也都很粗淺,只是拿自己當時的感覺來講講,實在有點厚顏無恥,讀了你寫的,真是覺得應該放開所有刻板印象再去聽一次,或許會得到更多的感動。

本來有小小掙扎一下要不要去給波哥雷里奇簽名的,然後我想起前陣子整理房間時掉在書櫃後面N年已經沾滿灰塵的米夏麥斯基的簽名人像,於是乖乖地去搭車回家。
2010-05-18 00:12:53
繼續
我是大學生 不是演家 跟我談論不要有壓力啦!今天是學校一年一度公演 我們唱海頓彌撒 唱完不到十點 又奔去逛西門町 吃宵夜 我買了一個很可愛的手機吊式 牌子是BU CUTE 很可愛唷!愛不釋手到極致 以致於差點趕不上時二點的門禁(硬是要玩到十一點多才甘願)

蕭邦跟李斯特其實是像敵人像朋友 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節 但是他卻將ETUDE op.10獻給李斯特 他很讚揚李斯特的高超技藝,將改革性音樂演奏的如此令人驚嘆!至於彈琴大不大聲而言 我是一個手非常小的女生 身高沒有160但是彈琴卻沒有因為手型而吃大虧(吃虧是有 聲音沒那麼厚 Ivo Pogorelich 大聲真的嚇死人 鋼琴就是管絃樂團 傳的又遠 我認為是觸鍵 用力的方式 我可以請問你 你認為他觸鍵方式為何?例如:上手臂肌肉帶動下手臂肌肉 手指只負責站好…之類的 我沒坐很前面 所以很好奇!)而且你聽 他很喜歡把同樣的音放在同一線條上 然後那條旋律線條是很清楚 不同色彩變化 說到色彩 你難道不認為他的和絃和聲有非常多變 每個和絃都有自己的個性 和聲是活的 拿波里和絃溫暖 功能和絃都走到該去的位置!分析分析在分析 找出所有蛛絲馬跡 讀譜讀譜在讀譜 才有可能阿! 我很佩服他願意花時間耐心去讀譜 有一個學派強調彈一首曲子需要讀兩百五十次譜 其實就學音樂而言 讀譜是靜下心來思考 作曲家要什麼?你聽到什麼?有時在練習過程當中 耳朵會被不好的聲音矇騙了 所以要停下來讓耳朵休息 給大腦一個乾淨的空間 重新佈局做音樂 我覺得很神 讀譜常常發現你練琴找不到的細節 這首曲子是蕭邦三十四歲寫的 三十幾歲的人 我實在想不出什麼形容詞形容 真要形容是”尷尬”兩的字吧 前途大概已定 但未必一片光明 事業未達頂峰 思想尚未成熟 又不如二十幾歲年輕人充滿幹勁和對事情的熱誠(這我的看法啦!)唯一有的頂峰是健康嗎?尚未中年發福?所以再他這時後寫下的作品 我不大知道如果是我 我如何詮釋?

李斯特:《梅菲斯特圓舞曲》讚!我也被擊垮了 這首曲子像流行歌曲一樣 被彈爛了 可是他給的感受就是撞擊 這首曲子特殊的節奏韻律 那是學不起來 模仿不起來的 就像傅聰的馬厝卡 文化內涵堆積 時間的粹練 是挺像瘋子在彈的啦!很重 很無法了解 我也很吃驚 我還沒想出他到底想怎樣? 等我想到在說!
對了 我猜你聽音樂會前沒有讀譜 事後也沒有分析 也沒有歸納整理 純粹聽完就結束(有點沒禮貌的問題) 我只是想知道看完你的言論我有猜錯嗎?
剩下明天說 我明早八點有課
2010-05-18 01:46:59
版主回應
嗨嗨!沒錯沒錯!妳猜得一點也沒錯!我其實是沒做什麼功課就去聽演奏的,所以寫的也都只是直覺反應式的印象。
鋼琴學沒幾年,現在還會不會讀譜也不知道,所以對古典音樂,其實一點兒也沒有深入的鑽研,就只是土法煉鋼地買CD聽CD,覺得喜歡的鋼琴家,就多聽一些他的演奏,有機會就聽聽別人怎麼詮釋,就純粹用自己的喜好程度來理解好或不好,有點像是拿古典音樂當流行樂來聽啦!有相關的樂評就讀一讀,看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感覺,有人推薦就接觸一下,不合胃口就跳開...大致上是這樣。因為這樣,我其實也很少會和人討論古典音樂相關的事物,耳朵也不是挺靈敏、對音樂的理解力也應該大有問題,很可能還拿了平庸的版本當作圭臬。不過這也算是一種自得其樂的欣賞方式。
遇到妳這樣的高手,真是獲益良多,所以才厚顏無恥地把自己的淺見說出來(說實話隨便亂講自己不懂的東西是很不適當的),希望妳不要見笑。
對了!妳所描述的三十幾歲人的心情,讓我很有感觸...
2010-05-18 17:03:53
西貝流士 德布希
西貝流士:《悲傷圓舞曲》我討厭他的詮釋 沒有為什麼 討厭是不需要理由的!
拉威爾:《加斯巴之夜》 沒錯 這就是經典版本 可是Ivo Pogorelich反映了一個非常重點的事情 也是德布希的創作理念 在德布希創作完”海”並於首演時 有人問他:你認為演出成功嗎? 他回答:失敗! 因為我看不見海 我聽不見海 我聞不到海 這就是德布希的創作理念 在各個感官上 都要有氣氛 效果 而Ivo Pogorelich做到水波粼粼的感覺 我真的感覺到一種流動的水波 其實這個很難很難 因為每一台鋼琴不同 踏板也是 有的右邊踏板可以分到七層音色 左邊三層 史坦威這種好琴真的可以做到 連我都踩的出來七層 何況是大師? 但是場地像國家音樂廳 回音比較大 你彈的跟觀眾聽到的 絕對有差別 例如我昨天晚上唱歌 是聽不太到聲音 傳出去到回來 有秒差XD 假使我在家練到了 可是出門用不同琴 效果就不一定佳 但是前天他做的真的很好 很令我驚訝 是一種感動的感覺 震驚那個效果怎麼可以好成這樣?! 假使我來彈 用學校的史坦威一定不會這麼好 琴藝不佳 琴又很差(那史坦威早就被學生彈成YAMAHA了 不是YAMAHA不好 而是史坦威真的很細緻 很敏感 他很容易操控 但是如果觸鍵比較重的人 又不懂放鬆 也挺容易彈暴掉 聲音變的很死 不舒服) 他彈到最後 好像有彈斷絃 很低音的 那邊的弦只剩一根 所以彈斷掉就沒聲音 我一直聽到敲到外面包弦的鐵絲圈 不知你有聽到嗎? 他的鍾聲很具有穿透力 透出每一條線條 超像鐘聲 這首曲子很大很大 我完全連想都不敢想要彈 不論是體力還是耐力 技巧 本身的成熟度都不夠
我知道的大概就是這樣 也不是很成熟的意見 二十歲的小孩 大概就只能找出這樣了 要是我的老師 可能可以在和我討論更多 我很期待上鋼琴課 真的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我很開心可以跟你討論 聽聽不同領域的人(你應該是非音樂系的吧?)怎麼聽音樂 怎麼想音樂?
對了 你有喜歡誰的曲子或是哪個音樂家? 可以在來討論研究 畢竟音樂圈很小 封閉 可能有很多主觀的想法 像我想的可能和你差十萬八千里遠 但是只要你認為你講的是合理 有根據的 就ok的!
2010-05-19 00:57:25
版主回應
謝謝妳的分享,真是獲益良多。
其實像我這種很粗淺、只是聽音樂當娛樂的人,並不會想到關於琴音色、空間迴音、踏板、觸鍵、理解譜等等非常深入的細節,知道這些之後更是會覺得裡面的學問實在非常高深(我覺得我談論音樂就有點像是坐在我診間外的阿婆在聊痛風或是脊椎炎,總覺得好像隨便是誰看兩眼、講兩句話就可以了解的問題,其實裡面包含的學問細節真是學都學不完),也更會讓我想要好好探究其中的奧秘(不過這把年紀要重新開始彈鋼琴應該不太可能了)。而且我耳朵真的不是太靈敏,真的沒有聽到有絃斷的聲音。
大學的時候還挺喜歡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年紀更長後則開始對莫札特有比較多的共鳴,現在最著迷的應該是舒伯特吧(可能是從那部電影《鋼琴教師》開始),對我來說,他的音樂真是美麗又神秘難解到一種奇妙的程度,或許和他內向、壓抑又沒自信的性格有關吧。我最喜歡的鋼琴家現在是內田光子,音色美得沒話說,她的詮釋方式又比較節制內斂,或許不那麼浪漫,但給我很穩定舒服的感覺。
2010-05-20 11:24:23
西貝流士 德布希
我是很愛音樂所以唸音樂系 很有熱情和熱誠 甚至不管如何 工作?前途?未來?好像考慮的比較少 雖然爸媽很支持 一路栽培我讀上來 但是有一天我的學伴問我:你以後要幹麻?我回答:不知道(還回答的很順!)我問他:他說:醫學系只能當醫生 要不然呢? 我又問他:那你有熱誠嗎?醫生就是奉獻!奉獻!奉獻! 當你宣讀了醫師就職宣言 你不認為那是使命?用你的雙手 奉獻給受病痛折磨的人 那是多麼感人的一幕嗎? 現在輔大 長庚 馬偕 都有醫學系 比前十年多了很多醫生 使的醫生的量已經不缺 甚至街頭巷尾都有診所 顯示的醫生已逐漸飽和 但是願意為病人付出心力真心誠意關心病人 站在病人最有力的角度思考的醫生卻永遠不嫌少阿!或許是他回答的讓我覺得有點宿命 好像考上了 人生也定局了! 但是在學醫的過程當中 真的是無比艱辛 可能很多壓力會把你對醫學的熱誠消磨殆盡 但是別忘了 只有醫生才有這個資格 做出這麼偉大的奉獻阿!(莫名其妙的感慨)
最近看一本書 “死亡的臉” Sherwin B. Nuland寫的 把死亡當一種藝術 有點重 可能可以當安眠藥 今年北醫好像有請他去做校慶演講 推薦給你看看囉!
對了 可以問你嗎?你最近影評寫很少耶 怎麼了?是失去對電影的熱愛?還是比較忙阿?
2010-05-19 00:59:34
版主回應
我覺得妳真的很幸運,找得到自己的興趣與熱情,而且也有家人願意支持妳,不在乎這個功利社會的眼光(大家總是認為,大學就是個簡便的職業訓練所,像個生產線一樣,配置好了出來就是一個可以用的產品,醫學系更是像這樣)。關於做醫生這件事,我原本有太多想說的,不過到後來發現,說再多也只是牢騷而已,就跟大部份生命裡的事物一樣,沒有什麼真理,反而充滿了矛盾,所以現在也不太喜歡談了。

最近比較少寫電影的原因是,因為院線電影看得比較少,也沒什麼特殊有感觸的。現在網路上的「影評」多到讓人不可思議,如果寫得都一樣,何必要浪費時間多寫這麼一篇,只有覺得自己看到了某些可能挺有趣的、不太一樣的點時,才會想寫一寫。而且每寫一段時間,就會覺得自己不斷地在重覆,看到自己都覺得厭膩了,與其這樣挖自己已經了無新意的舊東西,不如多去接觸擴展新的領域,或是深入點理解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所以現在,寧可自己多看看書,自己私下寫寫東西,或許有那部電影又讓我覺得振奮,或是又體悟到什麼新的觀點,或是純粹寫的衝動又回來了,就會又開始寫了。
2010-05-20 11:58:26
你是醫生喔?!(恍然大悟)
抱歉 我真的不知道你是醫生(後知後覺到了一個極致) 你看什麼科阿?骨科嗎?

如果用你的論點來看 我是幸福的 但是在求學過程中 我的家人遭受了一些異樣眼光 從小我的腦袋就有洞 國字寫了一整頁 隔天考試還可以不會 數學更不用說 國中就常常個位數字 而且我當時讀的國中是以管樂班名義的升學班 可想而知 我家人的心情 後來我用術科成績推甄上了高中 並且取得術科費用全免 大學四年半獎(學費省一半) 才讓我的家人比較抬的起頭來
2010-05-21 00:58:32
連著的
你說對了 世界很功利的 我常覺得人們帶著一個假的面具出門 何時能夠把面具卸下來?當卸下面具之後的那個你 別人認得嗎? 畢竟在社會上 有太多太多包袱 使的你不得不帶上假面具 我這樣比喻好了:在還沒結婚之前 你不滿意工作 可能手一拍 老子不幹了!結了婚 拍下去的速度會慢一點 有了小孩 你可能不敢拍了 因為包袱 小孩誰養?使的你收起原本的想法低頭坐你不樂意做的事
就我認為 我對音樂的付出不少 我才剛進來讀大學時
老師只收研究生和博士班 大學收很少 我才大一 常常沒辦法反應很快 改好老師說的事情 我甚至可以明顯認為他不喜歡我 我的課上很少 一下就下課了 可是別人不會 甚至我成績都是前二名 也一樣 甚至大一結束前 還叫我換老師 但我沒有 因為我覺得他可以給我很多新東西 所以我苦苦哀求他收我 一直到大二 我開始換了方式 我認清了事實 我反應慢 但是我可以幫忙他做很多事情 例如他要升等 我去幫忙整理資料到晚上十一二點 不敢有怨言 他音樂會我還特別下新竹翻譜 就這樣 我的鋼琴課才慢慢有一點襏雲見日的感覺 或許爲自己所愛付出 是值得了 是無怨無悔 卻很艱辛
這半年 我的手肌腱炎 持續一兩個禮拜就回中壢看病(我家住中壢 我只是上台北讀書)對我而言 是一個很黑暗的日子 學音樂不能練琴 如同貝克漢腳斷了 很痛苦 曾經痛到手快舉不起來 連沒事都會陣陣的痛
在看病的過程 搞的清楚狀況的會教我熱敷 運動之類的 搞不清楚的 就直接叫我不要練了(這最快好 但我代價是讀大五)一直這樣打針吃藥 持續到現在 每次我去看診的過程 明明早上八點半的診 醫生總是拖到過十點才來(扯到我想幫他改看診時間) 一個視病如親的醫生應該不會那麼做 因為他一定捨不得讓像他爸媽年齡一樣大的病患等他一兩小時(骨科超多老人)雖然他是很有經驗的醫生 這麼做我還是覺得不大好(或許他真的有事 但是可以改他的門診時間從十點到兩點阿 為什麼不可以? 又不是每個醫生想看病時間都一樣 雖然那是一家有四五位醫生聯合看診的診所) 但如果回台北看 我人生地不熟 大一點的醫院又等很久 是個困擾我的問題
ps不必費心思猜哪一家 或是哪個醫生 純屬我的不愉快~
2010-05-21 00:59:02
版主回應
嗨嗨!有時候覺得世界真小,巧合到真是不可思議,我大概可以確定妳的骨科醫師應該就是我老闆(我和妳相反,我家住台北但工作在中壢)。造成妳的困擾我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畢竟老闆這麼做應該是有他的理由,我可能也知道一些原因,但不好替他辯白,不過他真的是一個超好的人,也是個超好的醫生,所以即便時間上挺困擾人的,但病人也總是會多到滿出來。現在專職門診後才發現,我和病人之間的溝通能力其實很有問題(可能我還是不太適應那個地區的人的思考模式),有時病人覺得很不滿意,我也覺得自己盡了力卻得不到理解而感到有點惱羞成怒,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對我來說還是很大的問題。

現在越來越覺得,沒有什麼是理想的工作或理想的生活,想要獲得什麼就必定得要忍受失去些什麼,像妳想要練好琴,就必須要面對肌腱炎的痛苦,我想要得到更多屬於自己的生活,就必須理解自己不可能有什麼學術上或事業上的成就,只有平淡單調的工作,生活就是不斷地bargain,差異只是付出的代價能不能忍受,換回的東西是不是還算值得而已。必須戴上面具,有時候可能只是怕被人看到自己絕望與落寞的真面目吧!

有時候我也不確定現在自己是不是快樂,不快樂的時候感覺得很清楚,快樂的時候意識卻變得越來越模糊了。特别是上了年紀之後。

不知道妳最崇拜的鋼琴家是誰?妳最喜歡的作曲家是誰?希望妳能很快地克服肌腱炎的困擾(如果要我說的話,我認為只有不斷地嘗試與反覆痛苦無趣的自我復健治療才能克服職業性的網球肘),希望有一天能夠聽到妳的演奏。
2010-05-21 23:20:29
真的嗎?是在鈺展嗎?
真的嗎?是鈺展嗎?

我要和你說我最喜歡的作曲家是拉赫曼尼諾夫 史克里亞賓 普羅高菲夫 蕭邦 貝多芬後期(奏鳴曲OP.90之後) 至於喜歡的演奏家 則是常常變化 因曲子而定 至今沒有一個人我真的覺得每一種月派都詮釋的OK 的
例如:顧爾德彈BACH 布蘭德爾彈BEETHOVEN 瑟金(只有奏鳴曲OP.109) 魯賓斯坦彈蕭邦 傅聰(蕭邦) 拉赫曼尼諾夫彈拉赫曼尼諾夫(有錄音 黑膠的那種 音質不佳 但可以感受到深厚功力) 若真的要說我是FANS的大概是紀辛吧!我非常讚賞他的練習態度 他之前來彈蕭邦練習曲 技巧渾然天成 更不用說音樂性 他心靈很健康 很陽光 (不像波哥雷里其 不一定人人接受)他每一場音樂會在台灣我都會去聽 還有雅布隆斯卡雅 女王般的特質 他是俄國人(紀辛也是 我喜歡的音樂家作曲家偏俄派 因為俄派在高三之前只練練習曲 所以技巧訓練相當紮實 至於因為冷 作曲家設計的旋律線條又長又美 例如: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2.3號在這種薰陶之下 產生的鋼琴家自然是非常注意線條 旋律變化 色彩)

至於你認為溝通這個問題 我到認為是你的個性耶 你的個性應該比較內向 放假也不大想一群人過 比較想一個人過 了解你的人 會懂你的個性 從你喜歡的作曲家可以看的出來 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拉赫曼尼諾夫 舒伯特個性都比較偏內斂 沉默寡言 不是善於與人接觸的 其實中壢這個地方的人很好相處 只是他們不大常善於做決定 你如果給他三種治療方案 他會愣住 不知道選哪一種 不如你直接選好 告訴他優缺點 省的冷場 你尷尬他也尷尬 而你老闆是那種誰都可以打成一片的”快熱型”你可能就試著問你的病人醫些非關醫療的問題吧 衣服品牌 小孩… 亂找話亂聊 比較親近病人吧!(有一點強你所難嗎?)
至於寫影評 我倒是認為 雖然現在的影評很多 但是時間是最嚴厲的篩選者 只要你的東西夠好夠有內涵夠獨特 它才可能留的很久而且受到大多數人贊同 舉例:自古以來 世界上音樂家何其多 為何只記得巴哈 貝多芬之類的 那才是經典 受一個一個世代的人認可
2010-05-22 21:55:22
版主回應
最近忙翻了...
我有紀辛前兩年那套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集,相當有氣魄的演奏,比起內田光子(她那套好多好多年前了)來說應該更接近貝多芬的精神吧!不過就個人偏好而言,我可能比較喜歡收斂一點的調調。
妳真是很厲害,居然可以從我喜歡的音樂就猜出我的個性來,而且還真是非常接近。我的人際關係向來有點問題,我很難和人打成一片,而且講話又小聲(只有在我看診時才比較會大聲點說話),加上我不喜歡做決定,所以常會叨叨叨個沒完希望病人直接說出他希望什麼樣的治療,可能還需要蠻長一段時間我才能慢慢讓自己和患者有比較好的互度吧!(不過聊些私事確實對我來說非常困難,我連讚美好朋友的髮型和穿著都會不自在了,何況是幾乎不認識的病人)

有時真的會覺得寫影評好像是一種廉價的消費行為,自己沒有創作,卻對別人的創作挑三撿四的。所以我現在除非喜歡的電影,盡可能不會寫些難聽批評的話來罵我不喜歡的電影,一來浪費時間(花時間看就已經夠倒霉了還要花功夫寫字罵它),二來有點貶低他人以成就自己的酸腐文人味道(不過翻譯翻得爛又做作,就無關創作的事,那是一個人工作心態上的大問題)。寫影評要寫成經典應該少之又少,因為連電影都被當成消耗品了,做為電影附庸的影評,就更卑微了。
2010-05-27 16:48:48
再忙 也要照顧好自己
板主:
你還好吧嗎? 在忙也要顧好身體喔 千萬別累壞了!
方便請教你一個問題嗎?(拜託別猜是誰 我打出來其實有點怕會害到他 我們的秘密喔~)
我上週回家看手(因為唱完彌撒把藥丟在音樂廳) 所以我只能回家重拿藥 但是因為之前你老闆開了一個月的藥給我 導致我掛號(健保)掛不到 只能拿藥 要不然要看自費 一進診間 醫生就先問我:你是要拿藥?還是看自費?還是改代碼?老實說 我也不知道 所以我就只好一直保持沉默看他 結果他就幫我檢查 還打了針 還教我用網球按摩肩膀(這很有用 網球成為音樂系小朋友的新玩具) 這樣才185元!我是有愣一下(自費不是都四五百嗎?) 但也沒多想 回到家 我仔細看收據 才發現只有藥品費 而沒有診察費 我在猜是不是他是用拿藥的方案 但還是幫我檢查 而且沒收我診察費 如果是這樣 我下次看到他要和他說聲謝謝!(醫生心地也太善良了吧!)還是我誤會了 其實自費就這樣便宜?

貝多芬 我建議你聽布蘭德爾 我高中超愛他的

對了!你為何想聽嚴俊傑

我可以請教你嗎?你知道哪裡還有可能租到或找到絕代寵妓這部片嗎?
西音史看了一點 只餵了了解寵姬的生活模式和與當代關係 我挺想看完

最近天氣多變 出門要記得帶雨具和薄長袖喔
2010-05-28 01:08:11
版主回應
謝謝!謝謝關心,
最近還真的蠻容易疲倦的。而且還覺得越睡越累。
我最近有空時算了算,一般如果診療費加上針劑藥品與技術費加起來,自費應該要超過600元才對,所以應該是只跟妳收了藥品費而已,呵呵!你真的不必太感謝他啦,因為那位醫師太菜了,所以這類行政方面的事情往往應該都是護士小姐幫他決定的(我覺得他問那些拿藥自費改代碼的問題應該是在問護士小姐的),所以應該也不真的是因為他太善良之類的啦!不用擔心他啦!

我高中大學時有買過幾張布蘭德爾的,那時純粹是看側標很吸引人才買的,我記得應該有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會選擇嚴俊傑演奏會,主要原因是1.一定要買配對的華人音樂家表演、2.嚴俊傑有出過演奏專輯(雖然我沒買過也不知道他的表演我會不會喜歡)、3.他的外表還不錯,至少視覺上賞心悅目(我承認我會去聽米夏麥斯基和內田光子的演奏會一部份是因為三宅一生的服裝)。妳喜歡他的演奏嗎?我發現好像那天得要請假才能去聽,12月,還挺遙遠的。

台灣正常的DVD管道要買《絕代寵妓》好像有點困難,買中國的版本(妳知道我的意思嗎)可能比較容易一點,我都是在網站上買一些台灣買不到的DVD,查了一下還真的有妳要的這部,妳或許可以去看看,不過好像要買16塊美金才可運送。
http://www.moviehours.com/goods.php?id=1614
2010-06-01 16:54:58
人可以睡就睡 別和床過不去
實在太謝謝你了~ 找到片子我真的超開心的(YOU ARE SO NICE)
最近忙到一種像瘋子發瘋的境界
快要考期末考了 術科考完換學科
明天考室內樂
下週四考鋼琴
我要彈一組巴哈組曲中的兩首 一首蕭邦練習曲 一首蕭邦詼諧曲 德布希快樂島
考完約四十分鐘再賠上半條命 酷吧!
鋼琴主修很嚴格在於 曲子多 又都背譜 一緊張手忙腳亂(雙手沒在一起 還跟踏板分開) 然後你發現你彈爛 又更緊張 又更慘(惡性循環) 主修被當 等著讀大五吧!
然後 我要徹夜寫曲子 當沒靈感時 想到頭破 啥也沒有 靈感通常來的不是時候 例如現在(早上我催他 他都不出來) 現在一寫 就天亮了 然後太陽公公出來了 我又得去練琴
所以 人可以睡就睡 別和床過不去 能睡就是福阿!
還有 喝檸檬水(不加糖)的會比較有精神 我自己試過 效果極佳(不過我是為了減肥 就喝檸檬水和不吃澱粉 有效 有精神只是附加價值)
嚴俊傑 你去聽吧 我不會去聽 先不給你太多印象 試著認識一個從沒認識的演奏者 華人我買陳毓襄 畢竟曾經同師門過 六月 王羽佳要來 我也會去聽 我非常喜歡的新秀6.30國家音樂廳 可以聽聽看
過一陣子 我在把我覺得我喜歡的作曲家演奏家和人格特質寫出來 你那天問我 我覺得寫的很零散 但我非常確定 我們的品味差太遠了(內田光子的音樂 我覺得好淡 口味不夠重 有些小品這麼做OK 不是每一首適合)
我發現一件事耶 你喜歡明星的點好怪喔 例如艾瑪 我真的覺得他是一個沒姿色的老女人 身材不好 屁股又很大 很沒吸引力(純屬我的想法 你喜歡就好)
貝蒂蜜勒也是 不過他唱歌是真的很好聽 很有內涵 辨識度超高 很特別 又具個人魅力(很少有人能詮釋兩種相反風格的曲目類型) 他的歌我主修電影配樂的同學很愛 常做改編或是加入在他的電影當中 可是當你和我說 你去聽米夏麥斯基和內田光子的演奏會一部份是因為三宅一生的服裝 我又覺得你是個正常人 還是你是個很矛盾的正常人?
下次換介紹你閹人歌手 我最近研究這個
你可以告訴我你是哪位醫生嗎?
留言板不方便 就給我提示 我試著猜猜看
2010-06-03 01:59:38
版主回應
嗨嗨!請不用猜啦,我現在不在妳常去那家診所,我已經在年初換到另一個點去幫忙了!

謝謝妳推薦布蘭德爾,之前總覺得他那種老學究的氣質會有點小悶,最近把他的貝多芬奏鳴曲挖出來聽,感覺很不同,果然老了心境也有轉變。最近也就去買了他1998還是1999年和拉圖合作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全集,十分驚豔,或許貝多芬對布蘭德爾來說,就像蕭邦對傅聰一樣,已經研究大半輩子到已經快變成反射動作了,這個錄音真是超乎想像的輕,甚至有點兒軟,並不恢宏與澎湃,對我來說,這樣沉潛圓熟的表現方式,其實是愉快而且感動的。

我是聽了內田光子的舒伯特奏鳴曲後才開始喜歡她的(以及舒伯特),也因此燃起對莫札特的熱情。內田的舒伯特完美地抓住了那種欲語還休的羞澀、帶有不確定感的自我壓抑,以及難以抗拒的洶湧熱情與浪漫情懷,別的演奏家的表現或許音色更美、條理更清晰、情緒更豐富,但我覺得內田的演奏最接近我所感受的舒伯特。

我的喜好其實還滿單一的,就是壓抑內斂的、表裡不一的、曖昧性的,所以像是阿格麗希或是李希特(還有前陣子的波哥雷里奇),大概就完全不是我的菜。

我想或許就因為我本身的性格就充滿矛盾或衝突,所以我喜歡有強烈對比性的表演者,像艾瑪,她明明是個活潑又外放的人來瘋型明星,但她最厲害的卻是詮釋壓抑內斂的角色,而且轉折及層次之細膩,並不是方法演技派演員能及的。像貝蒂,她的明星特質便是同時具備有誇張喜感瘋狂與低沉感傷自嘲兩種極端混合。像內田,她在演奏時表情動作之誇張,簡直像在孵蛋或是起乩(連彈莫札特都是),但她的音樂卻一點也不激烈或歇斯底里,反而謹慎細緻得不得了。至於三宅一生,我是覺得他的衣服實在誇張得很有趣,在演奏會這種正經兮兮的場合,演奏者穿三宅一生實在有種跳tone的感覺。

本來11月想去東京聽內田光子,不過票已經賣光了(日本是不是所有表演賣票都是秒殺啊),所以作罷。不過聽說年底DECCA會幫她出莫札特的20&27號鋼琴協奏曲現場錄音,還有舒曼演奏專輯(就她目前表演的曲目來看應該會是幻想曲和大衛同盟組曲)真期待!
2010-06-08 17:40:36
明天要考主修 我好害怕~
老實說 我沒準備好 週一上主修 還上到哭
你能想像 十個評審看你彈琴嗎?
焦躁憂慮 驚慌失措 我找不到形容詞了
這是成長過程 好艱辛
有種逃避的衝動 但我知道不可以
需要支柱 需要安慰
我同學只要是主修鋼琴的 都焦頭爛額
我需要一種安慰 可以讓我平靜 但我找不到
赤裸裸的展現 展現一切 優點缺點 壓力心情
我真的笑不出來 像發瘋一樣 我越來越了解梵谷幹麻割耳朵
因為我想挖掉眼睛 這樣就不用看譜 不用背譜
無敵害怕德布希 音色音色 變化變化 踏板 故事情節
我要彈到像波哥雷里奇那樣 一聽就懂是描寫什麼
拉威爾德布希同屬印象樂派 所以詮釋常被拿來比較

至於你說舒伯特 你應該先去聽藝術歌曲(他這更有名 約有六百首之多) 而非鋼琴曲 而且 我不能接受他得梅毒 性伴侶太複雜 這種事情 我覺得很噁心
先去聽最熟悉的野玫瑰(Heidenroslein) 魔王(Erlkönig) 告訴我你聽完魔王之後 覺得是幾人合唱?(看你耳朵好不好)
給你一個網址http://www.naxosmusiclibrary.com/home.asp?rurl=%2Frecentadditions%2Easp
帳號:TNUA 密碼:TNUA 聽古典音樂不用錢
可是要打英文曲目(中文無法) 所以你想聽誰的 在和我講 我來拼給你
我發現你很愛鋼琴曲 為何?
是因為小時候彈過嗎?(這好像非理由)
我最愛的樂器是大提琴 我下次介紹一連串曲子 供你欣賞 讓你知道這個音域最像人聲的樂器有多美!
莫札特 你有看過阿瑪迪斯那個電影嗎? 裡面非屬實 有點戲劇到太強烈 下次介紹安魂彌撒(下次要做很多事情 等我一下 明天就結束了~)
對了 我考上中等教育學程(就是修完具備當國高中老師資格) 一個系只收五個 我是其中之一 開心~ 雖然筆試只有三十幾分(滿分一百 大家都考六七十 又證明我腦袋有洞) 面試九十五(滿分一百) 我其實搞不懂為何上榜?很奇怪~
對了 還有布蘭德爾 下次要來分析一下他的奏鳴曲 我教你讀譜 這樣很清楚每個音樂家想的方向 和他所了解的音樂 和他為何擅長?
2010-06-09 23:37:14
曲目介紹
我還是不確定 我推薦的你會不會喜歡 我盡力!
我給你的曲子 都很大一組 其實不一定是聽誰彈 重點也可以放在作曲家的旋律 和聲 寫曲特色 時代風格等等 一整組的曲目 我會挑出認為好聽 或你你接受度可能較大的 試試看~
巴洛克:
Bach:English Suites (Murray Perahia彈)我自己喜歡BWV807 BWV808這兩組全部 特別是BWV807
Bach:French Suites這還好 曲子沒有English Suites那麼大 但非常經典
Bach:Well-Tempered Clavier
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Glenn Gould彈)
Glenn Gould 的巴哈都可以去聽 非常推 他有出一組12CD的全集 找找看
Bach: Mass in B Minor(我買的是卡拉楊指揮柏林愛樂 是在大陸買的 所以不確定台灣有賣嗎?) 他是管絃樂加人聲(合唱團) 聽了心情會很平靜 看書的時候當背景音樂 挺合適的
Domenico Scarlatti:Sonata in E, K.380
他有五百多首Sonata 老實說 你亂邊一首 然後考試騙評審說這是Scarlatti Sonata誰都不知道 尤其是我大一下考Scarlatti Sonatas 我同學彈的連CD都沒錄 之冷門 我相信他背譜少一段 也沒人知道
K.380 推薦Ivo Pogorelich彈 他彈的真是好 給他一個機會 重新認識他 音色變化之豐富 你知道嗎?!彈琴音色變化有多難 從指尖到指腹 每一個音 每一條旋律 我有一次彈巴哈 英國組曲BWV808 前奏曲 上課時老師修主題 巴哈把主題分成高音中音低音三次 我彈高音時有那個效果可是低音怎麼彈都不對 後來老師說 低音弦比較常 所以你彈的時候音值要常一些 多用一點指腹和力氣 才會像高音一樣的效果 連弦長都會影響耶 不可思議~
至於Domenico Scarlatti Sonatas 自己找找 好聽你也可以和我說 畢竟五百多首 有點多
古典浪漫現代 有空在說

內田光子 我會去找CD聽 你講到我決定靜下來好好聽他的音樂 重新思考 人會變的 每個時期所喜愛的 有時當我找出曾經喜歡的演奏家 在重聽 竟然發現 我之前是發瘋嗎? 怎麼會喜歡他的音樂? 當然也有歷久不衰的啦!像紀辛 顧爾德 霍洛維茲
2010-06-14 00:01:45
我考完了 輕鬆自在等放假~
巴哈在補一個
Bach: Organ Works-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應該是這樣 我有點怕拼錯 管風琴曲)
至於韓德爾 韋瓦第 普塞爾...我不介紹了 我不喜歡這時期 所以這樣啦!
其實巴哈的鍵盤樂器曲是給大鍵琴 而非鋼琴 我已你可以找找大鍵琴的演奏 大鍵琴琴鍵較小 觸鍵較輕 聲音很顆粒 沒有圓滑奏 因為用襏弦的 搞不好你會喜歡! 但我覺得你喜歡管風琴機率更大 包你感動到痛哭 之前國家音樂廳有人彈 我覺得無法形容 巴哈的作品很神聖 你感覺你是直接與上帝溝通(不管是不是教徒) 莊嚴無比 你去音樂廳起碼兩次 應該都沒看過那個樂器有人動他(知道我說啥嗎?就是那個"背景")

最近看診狀況(和病患的溝通)好一些嗎?
其實上次幫我拿藥打針(就是鄭醫生 上次說的那位)
他明明看的很好 人又很細心 他會把所有他想的到的方法都跟你講 而且很有耐心 你可以感受到他是真心對待病人 只是太害羞了 門診經驗有點少(我猜他專職門診不超過一年半 我只給他看那麼一次 不知準嗎?)他其實會是個很棒的醫生 缺時間磨練跟經驗 不確定病人真正要些什麼(我覺得問題也是溝通)慢慢的我相信他的病人數會越來越多!
你也加油喔!
真心誠意祝福你 有朝一日克服問題 成為一個很優秀的醫生
2010-06-15 00:31:39
版主回應
感謝感謝!巴洛克真的是離我最最遙遠的音樂,妳的介紹剛好可以成為我最好的入門引導。最近確實想要到大陸書店去買舒伯特的鋼琴譜來對照著CD聽,說不定我整個理解與觀感會完全改變呢!舒伯特的歌曲我確實也很喜歡,從費雪狄斯考到博斯崔吉都也都有收藏,只是現在好像對人聲比較沒有感覺,而比較著迷於鋼琴的聲音,感覺好像沒有一種情緒或一種氣氛是鋼琴表現不出來的,就好像《交響情人夢》裡說的,鋼琴本身就自成一個交響樂團(是這樣說的嗎?),光是只有鋼琴演奏就可以讓人驚心動魄、催淚斷腸。我也曾去聽過大提琴和小提琴獨奏會,感覺好像就有那麼一點孤單的感覺。

恭喜妳完成考試,還考上教育學程,家庭親友的壓力應該小了不少吧!我從來不知道可以從事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是什麼感覺,或許只有很少人可以真正親身體會吧。

最近有點一頭熱地忙自己手邊的事,努力地想要完成點什麼,電影也沒看、關於電影的文章也一直沒能完成,加上暑假快到了醫師請假的還不少,好像一連兩個星期都處於混亂的代班生活當中。其實工作就是這樣,總是少不了抱怨,溝通的問題我想是沒那麼快可以改善的,其實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心態上要改變,因為許多人來求醫並不是想尋求一些病況的解釋或是解決的方法,往往想要的是可以一試見效的靈丹妙藥(而且很多人在就診前就已經從親友那邊獲得了自認為是的診斷,要你照著他的意思治療),有時真是會有些挫敗,甚至憤怒。我想妳說的那位醫師知道妳的感覺的話一定會很高興,我們都要慢慢地繼續磨練下去,才能夠真正懂得每個病人的心,畢竟讓病人信任,其實治療就成功一半了。
2010-06-15 16:51:28
以下事情都是這學期發生的 博君一笑(1)
工作很多又很忙 我來講笑話好了:
從期末考過後 沒有練過任何一首曲子
老師:星期二上課(晴天霹靂 這是考完的第一次上課)
但是星期二早上八點四十五分
老師:妳有沒有練琴
我:有,一點點。
老師:多久?
半小時,星期日彈過一次貝多芬
老師:然後?
我:沒有了
老師沒有生氣 就叫我練琴
我就在琴房彈了半個小時
然後就休息(話說考試前我都天天練四小時 前一週假日都六小時)
之後
老師:明天早上八點半來上課
我心理想:明天早上八點半上課 晚上有事 我也不可能練琴
所以結論是 我練琴總時數也只多了半個小時.........
也就是 練一個小時
然後 我又要上課了…
星期三早上八點半上課
老師:妳要先彈什麼?
我從巴哈開始彈。
老師:好。
開始彈~我背譜 老師開始找我巴哈的譜。
我:老師,我沒有譜。
老師:蛤?(驚訝!!!)
我:我從考完完就把譜放在中壢了............
老師:那妳怎麼練?
我:國小的印象…
老師…

學姊的惡夢:
主任不能幫學姊上鋼琴 就請一個老師代課 這個老師很可怕 每次都要學生從頭到尾彈一次(彈太爛還會趕學生走 大吼大叫搞到眾人皆知) 但是 大家也知道 畢業音樂會完誰要練琴?所以 當主任給的功課是一份新的譜的時候就只能視奏 主任早已經習慣 學姊沒練琴 尤其是畢音完 研究所考上了 然後他也習慣老師不會生氣 所以當然沒練琴
但是代課老師 可不會原諒她沒練琴.........
所以 她一直看著譜 一邊發抖 等代課老師來 這個時候
學弟打電話來
學姐:妳中午有沒有空配伴奏

醒了......
嚇得她一身冷汗的夢(如果是我 我也會嚇死)
這才真的是
惡夢!!!!!!!!!!!!!!!!!!!!!!!!!!!!!!!!!!!!!!
2010-06-18 00:23:04
以下事情都是這學期發生的 博君一笑(2)
首先 不用恭喜我考上教育學程 因為我還是很笨
我來敘述一下:話說教程考試那週正值期中考 也就是我考學科到週五 週六考教程 前一晚 我還打算和同學A租片(反正電影看完不過兩點 離天亮還有四小時 離考試有六小時) 所以我們就列印了自傳(教程需要)還列印了考試講義(別懷疑 考前一天開始讀書不奇怪) 弄了很久 回宿舍我開始看電影 這時B找我 要看我的自傳 我找半天 才發現印了一半 一半沒印到(無言) 這時過門禁了 我只好拜託我沒門禁的男同學幫我印 然後開窗戶塞給我 我在等的時間就只好完臉書(還不讀書!!!)
塗鴉牆:
我同學:XXX好笨 洗衣服不帶洗衣精 我還留言笑他
換我洗衣服 我還得意的把整衣櫃所有衣服搬出來洗(也就是衣櫃全空 因為我想說有的放很久 乾脆全洗) 非常慶幸帶到洗衣精 一回來 拿自傳 我同學B敲我問說准考證啥顏色 我:藍色 又開始讀書 之後洗澡睡覺
隔天一早 我開衣櫃 驚!!!!!!!
衣服呢?????

在洗衣機裡 我忘了晾...
所以我穿海灘褲(睡褲)去考試
我被所有系上班上考教程的嘲笑
B同學:從墾丁回來阿?(超過份)
結果等大家開始拿出准考證 他嚇傻了 因為他拿一張藍色收據出門...
結果眾人又恥笑他 我笑完之後 發現我沒帶筆(不用說規定的藍筆 是一支都沒帶 只好跟後面學妹借)
好不容易 他請監考老師等他 她奔回去找 順便拿要考試的講義 回來之後 C同學:不是只考作文嗎?這什麼?!(音樂系的都笨笨的! 你領教到了嗎?)
考完之後 開始交自傳 歷年成績(每學期都要)我只印到上學期成績 我同學沒印成績 另一同學印好放家裡
老師:趕快去想辦法 等你們二十分鐘(他無言到爆吧...)
考試評語出了(成績還沒 我也想知道第幾名?) 若想看看專業教授怎麼想 我可以選經典打給你看 巴洛克時間分期和各時期作曲家在打給你 例如巴哈分就分三期(威瑪 哥登 萊比錫)
至於 找到喜歡的工作 感覺就是
盡你可能做到最好 且樂此不疲
這是我在練琴感受到的 家教有時也有這種感受
擇你所愛(如果不能) 愛你所擇(你和大多數人一樣 先選工作 才慢慢接受它 最後才喜歡它帶來的成就感 也很好)
代班的事情 換角度想 互相幫忙 你十一月要出國 別人一定也會幫忙你阿(你十一月玩久一點好了)
撐過就OK
早點休息!
2010-06-18 01:06:45
等~我還沒打完 分段打 省的全部不見
我週四開始放假 一直放到九月中 請來羨幕我!!
不過我比較羨慕你 大學讀七年 放七個暑假(也太開心了吧!)
不過要找事情做 以免變幽魂 整天在家飄來飄去
去台南找同學 宜蘭衝浪 花蓮撿石頭(七星潭 超美)
大學同學來中壢大吃大喝(中壢我想不出好玩的 還是你知道哪裡好玩?) 籌辦一個夏令營 練琴 大三開音樂會 以上就是我的暑假大綱

巴洛克時期(1600~1750) 基本上 很少學者同時認定一個時期是那麼一致(通常會有一兩年誤差 畢竟歷史是漸進的改變) 尤其是結束年齡(1750)以巴哈過世為界限
早期:1580~1630
中期:1630~1680
晚期:1680~1750
等等 我們要定麥當勞 我先訂吃的!
2010-06-23 00:21:35
巴洛克簡介 繼續
早期:1580~1630
減少MONODY(單旋律歌曲)代表作品 1601年卡契尼音樂歌曲集 簡化和聲 BASSO CONTINUO由兩種樂器(如大鍵琴家大提琴)一同演出
代表作曲家 蒙台威爾第
中期:1630~1680
調性取代調式 1680年作曲家們已經習慣調性作曲
晚期:1680~1750
和聲學理論(拉摩創造和聲書) 賦格式成立(巴哈WTC)
以上是我用我的話說明 簡單的分期介紹 有看不懂得麻煩跟我說

最近還很忙嗎?
夏天到了 要多喝水 才能常保健康喔!

我鋼琴全班第一名!
很開心 那天彈的狀況 我是不滿意的
以我個人要求:在聽的到的部分是應該盡全力要求 因為要留點分數給聽不到的部分扣阿(聽不到的部分 評審老師廳的到阿)
如果想知道評語和我當天每一首詳細彈的狀況 在和我說 悔過書我是打好了(老師要看) 順便PO給你看就可
還記得我每次考完 成績不論多好 第一名也一樣 他都說:還是有相當多的缺點 除了考運好之外 沒有別的因素使你第一名 立刻把錯誤缺點寫下來 以便改進
比如我這次踏板用的很有問題 我聽音樂時時就要留意每個演奏家踏板的使用 在彈琴當中 我是針對德布希的曲子做練習 他的踏板運用之高超 音色是靠踏板的深淺還有弱音踏板(左腳踩的)做變化 堪稱一絕!(他的曲子不能接受的人 聽沒一分鐘就睡著了 建議你的病人若有失眠 請他聽德布希) 就先練他的曲子是是看 使的耳朵日益靈敏 才不會踏板沒踩好 自己反應不過來 無法立刻調整
2010-06-25 02:00:51
版主回應
恭喜恭喜,無論如何第一名都是很大的肯定,不過妳和妳老師顯然對妳自己都非常嚴格,居然要打悔過書,真是殘忍,不過這也是很有效的自我檢討方法吧!
感謝妳關於巴洛克的介紹,對於一些樂理的了解實在還是有點困難,而且好像還沒到可以悠然融入巴洛克的年紀(內田光子說她要七十歲才開始彈巴哈),所以還是感到有點距離,不過我會依照妳的介紹去找一些來聽的。
雖然說把聽古典音樂當成生活的配樂好像有點不應該,但是最近真的覺得有些音樂很適合特定的作息,像我開車時聽莫札特好像就比較不容易亂發脾氣,運動健身時聽貝多芬好像會有一股奇妙的動力,寫東西時還是舒伯特最棒了,會覺得寫得十分暢快(好不好是另一回事)。最近鳥事還不少,可能要聽聽拉赫曼尼洛夫才能反應我內心的悲愴忿慨...
2010-06-28 17:13:46
我找不出話來說這種感動
昨天晚上我聽了王羽佳的音樂會 聽完之後亢奮到我回家 那是一種感動 年輕的感動 我好像找到了一些些的活力 尤其是手傷的這8個月 吃藥吃藥 打針打針 復健復健 我怕了!
他的演出讓我找到一絲動力 年輕 手傷養好 沒有什麼是達不到的
23歲的小女生 彈彼得羅西卡 斯克里亞賓練習曲前奏曲 蕭邦奏鳴曲 舒伯特(李斯特改) 紡車邊的葛麗卿 水上之歌 魔王 史卡拉第奏鳴曲 因為你沒去 所以我不打算一首首寫出評價 就你最喜歡的舒伯特而言 李斯特改編的版你聽過嗎?他彈的音樂把鋼琴美聲派達高峰 分層次的將伴奏與旋律線條用不同音色表達出來(非常的困難 你能想像鋼琴模仿聲樂 這最難模仿 另外還彈伴奏 三聲部同時進行)用最快的速度找來聽(王羽佳處理的真好 一定會感動你到放下手邊所有事情 專心看他彈 聽那世界少有的感動) 巴洛克先放一邊 那等你70歲以後再說
你真的很可愛耶 把古典音樂當配樂 我自己嘗試運動聽貝多芬 等火車聽莫札特還真的有功效(等火車真的氣死人)
關於讀譜的部份 我想知道你怎麼讀? 讀譜是門大學問 一輩子也學不完...
對了!你的心情有好一點了嗎?如果不開心就說出來吧 或許我幫不上忙 我可以聽你抱怨 說一說心情應該就會比較好吧!
最近忙著辦營隊幾乎剩週五早上有大空檔可以回去看病 這樣就看不到你老闆的診了 話說這八個月裡 已經熟悉到我ㄧ走進去就叫的出我的名 我不用敘述病情就可以順利看好診(他都用壓的 然後就知道我這週練琴多少 騙不了他 酷!)原本很擔心要重新適應一個醫生 重新溝通 他還要能諒解我不能不練習(而且大量練琴)特別看了一下週五早上門診表 鄭至皓醫師 這是個令人信任的名字!
2010-07-01 10:27:26
F LISZT THE SCHUBERT SONG TRANSCRIPTIONS FOR SOLO PIANO
我那天去找譜 你喜歡的舒伯特 其實是李斯特改成鋼琴最好 大陸書局有賣
F LISZT THE SCHUBERT SONG TRANSCRIPTIONS FOR SOLO PIANO (I)綠色皮 606元 DOVER版(魔王 紡織邊的葛利卿) 有三冊
2010-07-07 17:06:23
版主回應
本來也想去聽王羽佳的演奏,不過得上班,只好作罷,或許該去買她的CD聽聽她表演的魔力有多驚人。說到買CD,最近發狠買了布蘭德爾的舒伯特鋼琴集,不過對我來說好像並不怎麼迷人,聽了幾片,有種說不出的局促感,實在很難興味盎然地一直聽下去,我想可能是我中內田光子的毒太深,然後我又找出了村上春樹極推薦的安斯涅版本,才突然有一種鬱悶全紓解的感覺,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演奏,以前聽還沒覺得有這麼精采。後來回頭去聽內田的版本,又覺得安斯涅真是太理性正面與沉穩了,對我來說內田的流動感、神經質與欲吐還休,感覺比較像是舒伯特的味道。但我想還是得讀讀譜會比較了解舒伯特想怎麼說,而不是光靠自己猜想。這禮拜我會去大陸書店找找有沒有我最愛的第21號奏鳴曲的譜。如果有什麼問題再請教妳(可能都是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最近就是工作又有點新的調整,反正我每次要適應稍稍的改變都會讓我悶上一陣子,我想過一會兒也就好了。台北電影節連一部都沒看(其實也不能說沒看啦,換一種方式而已),還真是有點小悶。
2010-07-07 20:14:56
舒伯特
布蘭德爾彈舒伯特 我是沒買過 但是用猜的就知道應該不好聽 布蘭德爾基本觸鑑比較重 所以舒伯特這種比較美聲的東西 可能聽起來壓力會很重 令人窒息 至於舒伯特這個暑假應該是不會彈 我的觸鍵也比較重 所以我試過非常難聽 我聽到都快發瘋了 沒有別的原因非得彈他 我是絕 對 不 彈!!!最近在彈巴哈的觸技曲 蕭邦練習曲 史克里亞賓練習曲(他帶給我ㄧ種奇妙的感受 無法用言語形容) 暑假難得悠閒 想當時期末趕曲子趕到我想罵髒話 讀書讀到眼睛快瞎了 加上我坐不住 實在很痛苦 現在只要練琴 做我舒服開心的事情
對了 你都怎麼打發看診中間的時間阿(例如12點到2點半的時間) 需要我介紹方給你去嗎?
看了一部片蘇西的世界 你看過嗎? 我第一次看二輪片(2片100) 原本是兩部片 但是我要趕回家幫學生上鋼琴 只看一片 我哭點很低居然看到哭…他觸到了我某一個脆弱的點 很可怕的地方我還會呼喚和我一起看片朋友的名 導致他再也不要和我看片了!(原諒我 我從小到大去電影院看電影不到五次 從來沒有跟男生單獨去看過 每次大學聯誼 男生一聽到音樂系就會把電影這行程改成音樂會… 我才不要!!! 我要看電影!!!)
OK!有讀譜的問題就問我吧!
2010-07-11 19:09:40
王羽佳 聽聽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JRfImhtjq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1fgo7hp-Ko
我非常喜歡 推薦給你聽聽囉!
感冒了 很不舒服 這種天氣感冒很蠢我知道 細菌很強把我搞到坐立難安 只要鼻子一發作整個人就不用做事
學開車也請假 營隊籌備也停 家教勉強上著 吃藥眼睛又腫起來 耳洞穿到發言(有什麼藥治發炎嗎 請告訴我急需!!!)
衰阿~
2010-07-13 14:11:16
版主回應
穿耳洞發炎要趕快用抗生素,一般診所醫院去看都會開給妳口服的,
要盡快處理避免感染擴散,如果會過敏就換種抗生素,連帶抗過敏的藥一起吃,
多喝點水多休息吧!
最近生活有點小混亂,還在適應中...
2010-07-14 17:01:31
F.Schubert:Piano Sonata B flat major No.21 D960
F.Schubert:Piano Sonata B flat major No.21 D960
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先寫作家名字(名字簡寫 姓全寫) 曲名 調性 作品編號這樣才是正式的寫法 順便和你說一聲囉!
我聽了內田光子的CD 如果論音樂 不論肢體動作的話 相當細膩 就是一個"成熟的小女生"在彈琴(這形容詞有點怪...)女生彈琴特有的細膩 有點害羞 有點矜持 但很甜美(這不是小女生才會有的表現嗎?)他把男性作曲家當中最曖昧的感受表現出來 他的舒伯特可能我要經過暗戀10次才能表現出那種感覺吧 不是感動 而是一種舒服的感覺 音樂就是要這樣給人舒服愉快的感受 我在想是不是個性加上身材 他不胖 也沒有練一些重量訓練的運動 所以指間超敏感靈巧 聽完他彈琴 我在想 我是女生嗎?!
最近練習 感覺偏比較重量級的曲子 硬是要練些什麼東西 反而忽略細緻的感受
2010-07-16 16:24:36
我都忘了問你 內田光子的CD你最喜歡哪一張?
我都忘了問你 內田光子的CD你最喜歡哪一張?或哪一首?

最近很努力的學開車 看手就忘了腳 我都快瘋了!要是油門跟踏板一樣令我熟悉就好

運動時 我推普羅高菲夫魔鬼的暗示 op.4 no.4 談最好的是紀新 他那時候來台灣 安可彈這首 就項一出自導自演的戲 高潮由他控制 起伏由他決定 是我目前學這首曲子當中 聽最棒的一次(只有現場 好像他來台的音樂會沒發DVD) 你可以找找看 保證你效率多三倍

還有一人 我覺得你一定會喜歡 鄧泰山
不限曲目 找一下吧!

心情好點沒?
還那麼混亂嗎?
2010-07-20 10:41:58
版主回應
感謝妳的CD,記得幾年前還有帶家人一起去小巨蛋看過那齣音樂劇,除了小巨蛋音響太破爛的缺失外,我真的挺感動的。
我最喜歡的內田光子錄音,就是妳之前聽的那張第21號鋼琴奏鳴曲,聽了許多演奏家的詮釋,我還是覺得內田的演奏最具流動感與情緒張力,也最接近我所想像的舒伯特。
最近鄧泰山還發了不少張錄音,我會去找來聽。
因為前陣子在聯合報上讀了一篇專欄,覺得自己實在不應該盲從虛榮地只聽大牌演奏家的表演,所以今天還去演奏廳聽了一場新秀的鋼琴演奏會,當然和名家的演出有點距離,但其實還是挺不錯的,多在現場聽演奏,其實真會把耳朵練得比較靈敏一點,而且用實際的買票去鼓勵有潛力的演奏家,遠比等他真的變成台灣之光後才開始錦上添花來得有意義得多了。
工作量好像突然變大許多,有點疲倦,但應該還是會慢慢習慣。
2010-07-25 23:33:29
真的感謝你讓我脫離噁心無比的蠟療
真的感謝你讓我脫離噁心無比的蠟療 因為那鍋蠟很多人使用 雖然復健師有叫大家洗手 但是一定有人沒洗乾淨 我泡下去年到我手上的不是芬芳無比的玫瑰花瓣 而是頭髮和灰塵...然後隨著蠟黏在我手上15分鐘才能去除 這也就是我憎恨的原因 你真的超可愛 幫我把蠟療改熱敷 結果我ㄧ拿上去 復健師看了一下 非常驚慌的說:妹妹 這樣你身上會有四個熱敷耶 可是我們最多只能給你3個 怎麼辦?我也不知怎麼辦 只能說隨便你們怎麼辦 照著遊戲規則玩就好!
2010-07-27 19:41:45
你最喜歡生命中哪個時期?
鐘樓怪人的CD其實是勾起我的高中回憶 我高中好像他們第一次來 我很想去聽 可是沒錢 後來我同學買了CD 燒了一片給我(對 你那片是盜版燒盜版 希望你的音響不挑片) 我們還一同查出所有歌詞 利用數學課閒聊兼翻譯 還自動換位子 變成坐一起 翻譯好還給我的豎笛老師檢查(我的豎笛老師流法多年)還記得花了很久時間 很多堂課沒吹到豎笛(反正副修在家也很少練 每次去都在視譜) 高中是我人生當中最歡樂的歲月 書包很輕 只有鉛筆盒跟化妝包 偶爾有國文英文課本 要上鋼琴課就多帶一疊譜 剩下課本都放抽屜 從期初放到期末 跟我家很不熟 國文每一篇都玩默背 一組一組背 最慢扣平均10分 每個人都卯起來背 師說 醉翁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好多文章是在這時期背完 而且隨便都接的下去 老師還讓我們看倚天屠龍記 原文的紅樓夢 水滸傳(都要考試喔)我的國文是在這時候最優秀 作文還被拿去當範本 在各班傳閱 因為音樂系全部都只採計國英 所以我最愛數學課了 數學老師是教導我們學校數理班也就是醫科班的名師 他敎2班 一班數學最好一班最差 他自己都很不能適應 有一次週考考完 他來上課 問:90分舉手 沒人 80分舉手...一路問到30分 都沒人舉手 我同學:有分的舉手 這樣比較快(老師以為他在數理班)每次數學課很輕鬆 就是像幼稚園那樣分組摺多邊形 摺19 23...這種奇怪的圖形 摺一個100分(很好賺耶)還有使用圓規畫圖 例如雪人 胖子的臉之類的 在用彩色筆塗色 一張100分
有一次期中考題目很難 監考老師把每一題的公式寫在黑板上給全班 想要幫大家忙 但是我們連公式都套不進去(考試超痛苦 我有把握的只有寫名字而已) 在猜幾題多選 填充題就像猜明牌那樣亂選數字 這樣也有分數 我媽從不管我 有分數就好(他的名言)
週末早上去台北上鋼琴 那時的鋼琴老師是某大學系主任 老男人 敎的很好 每次都讓我收獲滿滿 還燒超多CD給我 我的CD都他燒的 包括上次和你討論的內田光子(不要罵我使用盜版 我有聽音樂會 也給演奏家賺票房)現在換了老師 還是常常去他家拿CD 他會把某首曲子很多人彈燒成一張 讓我比較 訓練我的耳朵 然後寫心得 在討論如何做到 是很愉快 我熱愛鋼琴 被音樂感動的時光 忘卻路途遙遠 琴譜很重 擠火車老師學費很貴(一堂一小時4000的)不愉快 當時考試貝多芬奏鳴曲111 第1樂章 拉赫曼尼諾夫奏鳴曲第2號 第1樂章
2010-07-27 19:49:10
繼續
音樂會和CD都是我自己打工賺錢出的 我比較偏愛現場 那才真實 感動人 寧可接受赤裸裸的不完美 也不要錄音CD冰冷的假完美
你最喜歡生命中哪個時期?
應該不是高中吧 考醫學系不可以過的這麼歡樂
加油啦 老闆應該很愛你 才給你很多工作(給他愛上好像不大好..) "能者多勞"只能這樣想囉
2010-07-27 19:51:50
版主回應
最近買了聽普萊亞的CD,音色真是美又滑到無法形容,目前聽過的蕭邦就屬他最迷人。連貝多芬的鋼琴協奏曲都可以彈得音符光圓透亮,真了不起。
我實在想不出我人生那個時期最快樂,總覺得我都一直在抱怨,心情不好看什麼也不順眼。高中的生活幾乎快要沒記憶了,國中可能好些,不過留有的印象好像也都是憤怒不愉快居多。
九月內田光子要出新的CD了:果然是舒曼的大衛同盟舞曲和幻想曲。我挺期待她能繼續把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都錄完。
2010-07-31 16:48:09
2010年最喜歡的鋼琴曲子(依序排列)
只限於最近的心情和感覺 過一陣子就不一定是這樣子囉!
1. L.v.Beethoven:Sonata No.30 in E major op.109
2.F.LISZT: Rhapsoide Espaghole
3. F.Chopin:Etude No.1 in Ab Major op.25
4.S. Rachmaninov: 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5.S.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6.S.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7. C.Debussy: L'Isle Joyeuse
8.J.S.Bach:Toccata No.3 in f# minor BWV910
9.S.S.prokofiev:Suggestion Diabolique op.4 no.4
10.W.A.Mozart:Sonata in D major KV330
希望沒有筆誤 1跟2我想超級久 內心交戰又猶豫 貝多芬贏了!
我也想知道你的前10名
我跟你一樣 我也覺得普萊雅的蕭邦音色好到沒話說 4.22我有PO文在上面 但還有魯賓斯坦 是一種貴族般的氣質
論普萊雅而言 我不得不從里玆鋼琴大賽談起 一九六三年正式舉行 它吸引人的並非高額的獎金 而是它能提供一連串和各大樂團公開演奏的機會 相對的也提高了得獎者的知名度 採初賽、複賽、准決賽以及決賽四階段進行 初賽的曲目 第一組:海頓 莫札特和貝多芬的奏鳴曲 第二組:蕭邦的作品 第三組:任何一首史卡拉第奏鳴曲 德布西練習曲或巴爾托克練習曲作品十八中的任一首;取十六名進入複賽 複賽的曲目包括一首十九世紀作曲家作品 和一首二十世紀作品,之後將有八名選手進入准決賽 而准決賽的曲目也第一次分成兩部分 首先是自選的獨奏曲 最後的決賽依照慣例是一首大型的協奏曲
里玆鋼琴大賽曾經產生過那些優秀的鋼琴家:
我說幾個你可能會喜歡的 還有其錄音
Michel Dalberto 日本Denon公司所錄的舒伯特鋼琴全集
內田光子 這是你的愛 我就不講了
普萊亞 蕭邦練習曲 聽到CD壞了 耳朵炸開都沒關係 至今是我聽過最美的蕭邦練習曲 如珍珠掉落玉盤中 顆顆分明乾淨
2010-08-03 11:07:53
為什麼要逼迫我留兩篇? 繼續
我第一次聽是大一 我的主修老師叫我買CD 心不甘情不願的買了 一聽之下 我的耳朵像是被上好凍頂烏龍洗了一遍 我一次次的讀譜想知道為什麼 可是好難知道他為什麼想到那麼多作曲家的巧思?我只看到他想的成果 還有一次是上學期我彈巴哈英國組曲A小調哪一組 當我真的找不到作曲家的還有什麼線索要從譜中告訴我的時候 我回去聽他彈 或許是歷練 或許是個性 他又再度告訴我很多很多作曲家真心要的東西 我掉下眼淚 那樣的巴哈是我聽過顧爾德之後 最令我感動的一次 久久不能忘懷...
去買吧!
巴哈:鋼琴組曲 第二 三四 號 郭德寶變奏曲 英國組曲全(分3張 先找你最喜歡什麼在買 我是英國組取那張)
不得不提 他的手曾因割傷而2度停止錄音 後來錄的蕭邦練習曲那真的是奇蹟 完全不像手剛好的人彈的 買吧!必定要收藏!
里玆鋼琴大賽是英國辦的2012會有一次 你可以在去英國聽現場 他出了許多以非技巧聞名而真正以音樂聞名的音樂家 最有名是普萊雅 他也有出舒伯特D958、959、960你聽完再討論這個
對了 你買舒伯特的譜了嗎 我可以借你 反正我真的不會再彈舒伯特了(我死心了) 看你要哪個版?在和我說囉!真的不用不好意思
2010-08-03 11:31:44
我的駕照一定要考過 但是我不會在路上危害大家安全
我快崩潰了...
路邊停車 倒車入庫 S型 上坡起步 直線加速
我做倒車入庫就忘記路邊停車(直接開過關卡) S型開上去開始壓線 一路壓到底 倒退回來繼續壓 警鈴持續的響著 大家都在看是誰開的這麼爛?
油門煞車搞不清楚 總是踩錯 我知道暴衝很危險
P檔永遠打成R檔 一直後退都不知道
紅綠燈闖過去 平交道不停
最扯的是 上坡起步 步驟:先踩煞車 拉手煞車 輕踩油門 手煞車放 往前開
我是:先踩煞車 拉手煞車 打R檔 大踩油門 手煞車放 往後退 順便尖叫
請保佑我考上駕照
2010-08-13 17:16:15
版主回應
呵呵呵...開車我也不是專家,我考上駕照後十多年沒開,是到最近被打鴨子硬上架才終於開得上路。以我的經驗來說,只要一覺得狀況開始讓我手忙腳亂就寧可停或慢下來(高速公路當然不行),提醒自己看清楚周遭狀況再重新開始。
我之前已經有到大陸書店買了舒伯特的譜,目前還跟著樂理的書一起慢慢研究,最近又有了點雜務要做,比較沒精神專心。
最近都在聽普萊亞的CD,真是悅耳養神的好伙伴!
2010-08-13 17:30:40
讀譜的要素
1.和弦:搞懂大小增減三和弦 七和弦屬七大小增減半減七(基本的)
拿坡里 增六(德 法 義三種)這比較難 浪漫時期才用的到
2.和聲:講起來相當複雜 規則多又長 一般音樂科班的從國中開始學習至大二
推Tonal Harmony: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這是新版) 小雅應該有賣 當時我們全班一起訂 好像不用3000就買到 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和聲工具書 講的很詳細又適合初學者 一開始把所有定義都寫的很清楚 至今捨不得丟掉
小雅音樂公司: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82-1號3樓 古亭出來 經過師大 就看到了 專賣原文書還有進口譜 你可以去逛逛 不買東西都值得
3.音階:大小音階(自然 和聲 曲調 現代) 音程(簡明樂理 題目寫到你手爛掉或魔法樂理)
4.曲式學:輔大是用我們自己系上教授劉志明神父的著作 好像蠻多音樂系用的
還有西洋音樂與風格
5.鍵盤和聲:鍵盤和聲的喜悅(成田剛 著 盧昭洋 譯)
6.西洋音樂史:了解時代背景 才有可能了解作曲家的音樂和想法 進而了解演奏者的詮釋處理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by D.Grout and Claude Palisca 6th,w.w.North.2001 還有西方音樂圖驥 講的很清楚 但你中文要夠好(翻譯書都這麼可怕嗎?)
7.對位:中古時期巴洛克音樂常用的手法 到貝多芬都還有在用(著名的Hammerklavie) 我不知道我學的過程是老師教的好 還是對位他教太簡單?迷迷糊糊就學會了 課本根本沒帶回家過 是用劉志明:嚴格對位
8.曲式分析
會了這些基本知識 就有一塊穩穩的基石 幫忙你踏入音樂博大的世界中 了解作曲家所想 所思 所感 他在曲子中放的想法才有可能被你發現 才可能讀譜讀出東西
2010-08-14 11:43:32
congratulations!
經典留在FB
2010-08-19 19:53:05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2:42: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