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2-08 21:53:30| 人氣7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現前地菩薩,是偽造的;顯現地菩薩,是正確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前地菩薩,是偽造的;顯現地菩薩,是正確的。
 
先來複習一下「佛之味」
  
(1)日能天王、火尊天王,是一組對仗。
   
(2)持國天王、增善天王,是一組對仗。
   
(3)廣目天王、多聞天王,是一組對仗。
   
(4)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5)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是一組對仗。
   
(6)驤象菩薩、獅吼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7)護法菩薩、持世菩薩,是一組對仗。
   
(8)除一切障礙菩薩、除一切憂愁菩薩,是一組對仗。
   
(9)善思義菩薩、善談義菩薩,是一組對仗。
   
(10)無盡慧菩薩、不虛見菩薩,是一組對仗。
   
(11)無垢意菩薩、無著意菩薩,是一組對仗。
   
(12)智幢菩薩、網明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智、明,同義)
   
(13)諦藏菩薩、空藏菩薩,是一組對仗。
   
(14)能仁如來、慈尊如來,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15)不動心如來、無量壽如來,是一組對仗。
    
(16)寶相如來、妙音如來,是一組對仗。
   
(17)開華如來、寶幢如來,是一組對仗。
   
(18)日月光如來、妙高相如來,是一組對仗。
   
(19)遍觀如來、遍現如來,是一組對仗。(毗婆尸佛、毗舍浮佛
   
(20)火尊如來、金仁如來,是一組對仗。(式棄佛、拘那含牟尼佛
   
(21)滅累如來、光藏如來,是一組對仗。(拘留孫佛、迦葉佛(錯綜格)
   
(22)圓滿如來、熾烈如來,是一組對仗。(提沙佛、弗沙佛
  
(23)燃燈如來、多寶如來,是一組對仗。
   
(24)滿願羅漢、如意羅漢,是一組對仗。(富樓那、阿那律)
   
(25)光藏羅漢、離欲羅漢,是一組對仗。(摩訶迦葉、須菩提)(錯綜格)
   
(26)知器羅漢、障云羅漢是一組對仗。(阿若憍陳如、羅睺羅)(錯綜格)
   
(27)採菽羅漢、麩掇羅漢是一組對仗。(目犍連、舍利弗)(錯綜格)
   
(28)牛嚌羅漢、馬舐羅漢是一組對仗。(憍梵波提、頞鞞)
   
(29)飯粟羅漢、飫稑羅漢,是一組對仗。(劫賓那、周利槃馱莎伽陀
   
(30)齊鹿羅漢、麝式羅漢,是一組對仗。(賓頭盧、離婆多)(錯綜格)
    
(31)歡喜羅漢、上首羅漢是一組對仗。(阿難、優波離
   
(32)文飾羅漢、語細羅漢,是一組對仗。(迦旃延、畢陵伽婆蹉)
   
(33)達悉羅漢、善容羅漢,是一組對仗。(拘絺羅、薄拘羅)(錯綜格)
   
(34)達明羅漢、善賢羅漢是一組對仗。(拘利、跋提)
   
(35)齊四羅漢、式例羅漢是一組對仗。(迦留陀夷、婆敷)
   
(36)如來、善逝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7)無上僧、無上士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8)明行足、天人師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9)世解、世尊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40)佛、雄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41)入流、無生,是一組對仗。(須陀洹、阿羅漢)
   
(42)一還、不來,是一組對仗。(斯陀含、阿那含)
   
(43)歡喜地、顯現地,是一組對仗。
   
(44)離垢地、發光地,是一組對仗。
  
(45)焰慧地、法雲地,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46)難勝地、不動地,是一組對仗。
  
(47)遠行地、善慧地,是一組對仗。
  
(48)聲聞乘、緣覺乘是一組對仗。(聽聞八梵音聲、覺悟十二因緣)
   
(49)悅耳聲、入心聲,是一組對仗。(八梵音聲之二)
  
(50)柔軟聲、和雅聲、深遠聲,是一組對仗。(八梵音聲之三)
  
(51)不女聲、不誤聲、不竭聲,是一組對仗。(八梵音聲之三)
  
(52)一切智得無所畏、一切漏盡無所畏,是一組對仗。(如來四無所畏之二)
  
(53)說障法無所畏、說聖道無所畏,是一組對仗。(如來四無所畏之二)
  
(54)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一組對仗。瑜伽師地論卷37、雜阿含667經)
      
「佛之味」,在以上54組對仗中,充分彰顯。
   
何謂「佛之味」、「佛之句」、「佛之義」,
     
「菩薩十地」,是「中國佛教」耳熟能詳的「佛之句」。
   
就如同「小乘四果」的對仗「不照順序」,「菩薩十地」的對仗也是「不照順序」。
   
「能仁如來」刻意「不照順序」,乃是為了強調
(1)「佛之味」的存在。
(2)「佛之味」有別於「佛之義」、「佛之句」。
   
如果「小乘四果」、「菩薩十地」的對仗,完全「照順序」,
世人便無法察覺「佛之味」的存在。
   
無法察覺「佛之味」的存在,便會誤以為「大乘非佛說」。
   
遠行高遠的德行。行 ㄒㄧㄥˋ
善慧地:美好的智慧
智、慧、明、達、覺,五字同義。
善、賢、行、德、聖,五字同義。行 ㄒㄧㄥˋ
  
遠行地、善慧地,組合成如來十號之「明行 ㄒㄧㄥˋ 足」,
彰顯了「佛之味:文飾(裝飾之文)、嚴辭(嚴密之辭)」。
   
達明羅漢、善賢羅漢,也是組合成如來十號之「明行 ㄒㄧㄥˋ 足」,
相同的文字風格,證明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出於同一人(佛)之口。
 
「大乘佛教」的「顯現地菩薩」,已被「邪教金剛乘」篡改成「現前地菩薩」。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行」,
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執著,一切智、自然智,即得「顯現」。
  
這是「瞿曇沙門死亡,能仁如來現世」的第一句話,「中國佛教」信徒皆不陌生,
但是,
「顯現」二字,已經被「邪教金剛乘」篡改成「現前」。
「德行」二字,已經被「邪教金剛乘」篡改成「德相」。
今天大家在網路上,幾乎只能查到「現前」,幾乎查不到「顯現」了。
   
行、德、善、賢、聖,五字同義。
智、明、達、慧、覺,五字同義。
智慧、德行,組合成如來十號之「明行 ㄒㄧㄥˋ 足」。
   
現前:顯現於眼前。
  
所以,「現前」不等於「顯現」。
  
現前,一般指「有形之事物」。
顯現,指「有形之事物」或「無形之事物」。
 
「智慧」這個詞彙,屬「無形之事物」。
所以,漢人的文字習慣是「智慧顯現」,而不是「智慧現前」。
  
證、得,在佛教中,同義。
顯、現,在中文裡,同義。
「不能證得」、「即得顯現」,是一組對仗,彰顯「漢人」的文字習慣。
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其他所有版本,沒有對仗,「不是漢人」的文字習慣。
   
來複習一下「漢人」的文字習慣「同義字並列」:
除一切障礙菩薩、除一切憂愁菩薩、歡喜羅漢、善賢羅漢、達明羅漢、式例羅漢、
上首羅漢、圓滿如來、熾烈如來、歡喜地、顯現地。
   
來複習一下「邪教金剛乘」、「原始佛教」的文字習慣「非同義字並列」:
除蓋障菩薩、除憂暗菩薩、慶喜羅漢、仁賢羅漢、現前地。
 
「現前地」這個東西,出自「華嚴經卷37(實叉難陀)」中「金剛藏邪神」之口,
有關「金剛藏邪神(金剛薩埵)」,
   
范成大《枕上二絕效楊廷秀》
枕前百忍忽紛然,舊學新聞總「現前」,現到天明無可現,依前還我日高眠。
 
以上這首詩,是「偽詩」。
  
(1)枕「前」...現「前」,「現」到...依「前」,這就是所謂的「詞窮廢言」。
(2)「現」前,「現」到天明無可「現」,這就是所謂的「詞窮廢言」。
(3)到底是「百忍」還是「舊學新聞」?前後不一
 
別忘了,詞窮廢言、重覆廢言、同義廢言、無義廢言,是漢人最痛恨的「四廢言」。
   
歡喜地、顯現地,是一組對仗。
   
(1)離垢地、發光地,是一組對仗。
(2)滅累如來、光藏如來,是一組對仗。
(3)離欲羅漢、光藏羅漢,是一組對仗。
  
這三組對仗,都是把「光」和「另一個負面意義的字(垢、累、欲)」作對比,
相同的文字風格,證明了「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出於同一人(佛)之口。
   
「不動地」的特色是「由福智力之所湧起」,
「不動地」與其他諸地不同,不是一種「動」,而是一種「湧」,故名「不動」。
「不動地」,「不用力」便前進,所以「能仁如來」使用「湧(不動)」這個字。
    
「不動地」與「不動心如來」,二者意義不同。
不動地」是指「不用力」,所以不需要接「受詞」。
「不動心如來」是指「一心不亂」。
「不動如來」,缺少「受詞」,為「無義廢言」,是「邪教金剛乘」所創造的東西。
  
聲聞乘、緣覺乘,合稱「二乘」,是「小乘佛教」、「原始佛教」皆很熟悉的詞彙。
聲聞乘、緣覺乘,在「原始佛教」中稱為「Sāvaka」、「Pacceka」。
  
聲聞乘、緣覺乘,是一組對仗。
  
「小乘佛教」與「原始佛教」的「二乘」,意義不同。
 
「小乘佛教」的聲聞乘:聽聞「八梵音聲」。
「小乘佛教」的緣覺乘:覺知「十二因緣」。
   
「原始佛教」的聲聞乘(Sāvaka:傾聽者。
「原始佛教」的緣覺乘(Pacceka:各各獨行者。
  
八梵音聲:悅耳聲、入心聲、柔軟聲、和雅聲、深遠聲、不女聲、不誤聲、不竭聲。
  
悅耳聲、入心聲,是一組對仗。
 
柔軟聲、和雅聲、深遠聲,是一組對仗。
 
不女聲、不誤聲、不竭聲,是一組對仗。
   
一切智得無所畏、一切漏盡無所畏、說障法無所畏、說聖道無所畏。
   
一切智得無所畏、一切漏盡無所畏,是一組對仗。
  
說障法無所畏、說聖道無所畏,是一組對仗。
  
雜阿含667經惠施、愛語、行利、同利。
瑜伽師地論卷37: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遍滿之施。
愛語:喜好之語。
利行:利益之行。
同事:類同之事。
  
雜阿含667經,出現「詞窮廢言」,違反「佛之味」,顯然已被「原始佛教」篡改。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一組對仗。
     
AD410,東晉高僧「法顯」,到達「獅子國(斯里蘭卡)」,並在此居住2年,
求得《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雜藏經》。
AD412,「法顯」回國,「未」翻譯《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
  
「只」翻譯《雜藏經》,「未」翻譯《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
透露著「詭異」。
極可能,「法顯」在「獅子國(斯里蘭卡)」並沒有見過這3本經律,
極可能,以上這段是「偽史」。
   
AD412AD511,
「原始佛教」一派循著「法顯」的回國路線,來到中國,滲透「小乘佛教」,
「法顯」無意間「引狼入室」也。
「原始佛教」花費100年的時間,將小乘佛經偽造篡改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樣子。
雖然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小乘佛經是「偽造版」,但也不致於全部都是偽造的。
因為「只有100年」,時間不太夠。
不像「邪教金剛乘」花費940年的時間(AD971AD1911),
偽造篡改所有的「大乘佛經」及「中國佛教史」,時間很充分。
       
AD511,
地球上再無人認識「採菽、麩掇、牛嚌、馬舐、飯粟、飫稑、齊鹿、麝式」八羅漢,
「小乘佛教」滅盡。
請複習
   
AD520,「達磨禪師」會晤《斷酒肉文》的作者「梁武帝」,是名「祖師西來意」。
AD520,「達磨禪師」特來認證「梁武帝」為地球上最後一位「小乘佛教」信徒。
   
                                       風百旋,寶塔高吟貫九天。
   
                                               華一色,佛座密嚴窮八極。
   
                                                                                           輪雙炯,欄網煜爍絕七重。

台長: 疾風行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