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20 22:42:03| 人氣3,8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鮑魚二三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大陸鮑魚頂著馬祖鮑魚搭機大舉來台,此事,是繼去年試銷嘗到甜頭後的衍生事件。

 

  古早江戶時期,日本鮑魚、海參、魚翅這三樣的海產乾物,是與清朝貿易的主要出口商品。包裝海產乾貨這類的東西,沿用裝米、裝炭同類的草編袋子的「俵」(たわら,tawara,由稻草、蘆葦或芒草製成的捆包)來包裝,因此以「俵物三品」為統括。

 

(俵物三品為中國菜中的高級食材,清朝對日本輸入的需求與日俱增,時因日本與中國貿易絲綢及漢方藥藥材,導致金、銀、銅外流問題嚴重,日本因此頒布《海泊互市新例》鼓勵「俵物諸色」的出口(諸色是指黃銅器、鍍金器、描金器、伊萬里燒陶瓷器等)。俵物的價格因為較高自然不能肆無忌憚的進貨,清朝商人便會以昆布填充剩餘的船艙空間,而昆布的海帶是中國內陸百姓普遍缺乏碘的最佳補充物質此外還有寒天、鰹魚乾、魷魚絲等海產物)

 

  這些的海產,不難看出海島民族賤取如珠玉,由此可見大陸民族貴出如糞土,不言而喻!物換星移如今中國大陸以海洋牧場的概念,將鮑魚倒是變成一般市場的大眾食材。

 

  改革開放以後,距離馬祖北方約百來公里的福建霞浦縣,是解到了「名產」與「特產」的不同,耕牧大海搏擊風浪,民以大海為耕,商憑鮑魚為市。夏天採用陸路運往山東榮成愛蓮灣避暑,等到冬天一大批一大批的鮑魚再以海運方式回到福建霞浦縣過冬,一年兩趟,兩年四趟,飼養鮑魚的海水溫度保持在適宜的24°C上下,就這麼以南北接力的這種方式,歷經數十寒暑如斯的在養殖鮑魚

 

  至於今日品種經過改良過後的鮑魚體質變得堅強太多已不同以往方式舟車勞頓大費周章,北調南運,是直接可在霞浦縣域的海灣圈養。鮑魚價格因此也掉落到十塊錢三頭套句台灣俗語簡直是”俗甲若狗屎也不為過!

 

  記得有位住在貢寮的藍姓友人說過,小時候她們帶的飯包盒裡不是鮑魚就是龍蝦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果真不假,絕無誇大。產地經濟與國際分業,拿捏得好與否確實是需要控管,量入為出或量出為入,不能打著自由經濟旗幟漫無章法一味挨打,即便鐵打的身子長期這樣也是堪不得的。

 

(大陸鮑魚大量進入台灣以往要是拿著這樣的紙袋恐怕不輸什麼LV柏金包…看看車輪牌 現在會是掉價成為車輛牌了,對吧?要是這樣,新北貢寮的鮑魚養殖戶們,改換門庭嘗試養殖鮑魚珍珠不知會如何)

 

  吃鮑魚的攀比心態若在經濟循環的過程中成為氣候大家勢必也就捧著大筆現鈔來買一邊用鮑魚賺進銀兩一邊用鮑魚收割韭菜

 

  古代鮑魚原稱鰒魚,中國歷史上最喜此物之人是住在長安的王莽,以及挾漢獻帝從舊都洛陽遷都到許縣(河南許昌)的曹操。此二地方顯然遠離海邊,新鮮不可得情況下,鮑魚勢必得要經過深加工方行。以往沒有著冰箱(天工開物書上是這般寫道)內地人想要嘗鮮,又該怎麼辦呢?鰒魚因此是與陰乾工藝的這個「鮑」字有關。

 

  周朝諸侯之一的齊國位於山東半島,春秋時期的齊國第十五代國君齊桓公收買人心的最佳御土產即為當地海邊可輕鬆採得的鰒魚了。他的一位名臣鮑叔牙是研發出乾鮑魚的鰒魚,不僅可以當場吃也可帶回家去,換言之,容易攜帶經久不壞。如此讓各地諸侯追捧起這樣的東西來,齊國的鰒魚遂逐漸成為知名品牌的鮑魚了

 

  香港人他們吃鮑魚極為講究有句話說千金難買兩頭鮑」這裡指的兩頭鮑,可不是兩人合吃一頭鮑魚,是說兩頭大小相同的鮑魚乾每頭約為300公克,合計剛好約為一司馬斤。一司馬斤等於605公克相當於16兩,與一台斤等於600公克差無軒輊。至於計量鮑魚單位的「頭」也像司馬斤一樣,仍舊沿用古老春秋時期的單位。鮑魚乾約是鮮鮑魚1/10的重量,要是一個人吃了一頭300公克的鮑魚乾,也就足足嗑了3000公克的大鮮鮑魚啊!

 

  再來!乾鮑魚還有糖心乾鮑的頂級貨色,當與鵝掌、金華火腿、滷雞、 雞湯…用著文火熬上兩天兩夜,糖心這樣的發酵物會變成非常黏稠的湯汁,口感相當奇特。至於說起糖心它是製作晾乾燜煮過程中產生的,形狀像似一個元寶,極品美味的糖心乾鮑,自然受到饕客們的追捧。

 

(貝角稱呼的鮑魚珠,圖片摘自網頁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鮑魚不僅可食其肉,牠的內臟韓國人則煮成鮮美的鮑魚粥,還有看似堅硬無比的硬殼,日本人還能將其剝削成細薄的絲片,穿插編織進入和服的絲線之中,造成燦爛無與倫比的圖案反射。當然的,鮑魚這樣的單殼貝甚至可做親貝用來養殖鮑魚珍珠;另外,牠的殼是漢藥石決明的材料,主治平肝潛陽、清肝明目。整身都是寶的鮑魚,可別暴殄天物。

 

  鮑魚通常往淺海區棲息要有是藻類的地方牠們集體就在那裡躺平貝殼內層帶有藍綠這般異彩珍珠質的紋路起因於食物的海帶或是龍鬚菜。如果海帶吃的多就呈綠色,龍鬚菜吃得多則是紅色,這般年輪好比記錄著牠的成長歲月。

 

  自鮑魚身上採得的鮑魚珠以往都是天然形成的,但受到牠是靠斧足做縱橫行走的緣故,於有限空間中,珠形受到擠壓往往長成角或牙這般的圓錐狀,因此在日本文書試多見「貝角」這種稱呼。目前,技術人員嘗試先在殼上頭挖洞,再植入珠核的方式進行養殖,似乎還頗有成效。

 

延伸閱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arawayseed711/post/1379450838

目前市場交易的各種天然珍珠

台長: 蔡蟳
人氣(3,8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珠寶 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鮑魚遠親的蛞蝓
此分類上一篇:螺紋珠 變形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