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7 09:50:53 |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會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鄭石岩

生活是很現實的,

你必須接受許多挑戰,不斷解決所遭遇的困難。

人生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由自己來解,

你在職場或生活上的種種,都得自己去承擔。

即使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支持,

也必得由自己去尋求和安排。

願意為自己的學習、成長、健康

和事業等付出心力,就叫做負責。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

在承擔責任中生活才有保障,人生才有幸福。

誠如心理學家奧圖‧朗克(Otto Rank)所說:

我們要藉著創造的意志,去創造自己。

近來,我發現空虛頹廢的年輕人,有增加的趨勢。

也許他們從小被照顧過度,

沒有機會磨練責任感和面對現實的習慣。

當一個人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性時,

創造的意志就會被頹廢所取代,

並為任何事情找藉口,以致一事無成,

而變得更為消沉頹喪。

你想活得起勁,創造一點成就,就得腳踏實地去做,

並為自己負起責任。

這是我多年來從事心理諮商研究的心得。

誠如禪宗的一則公案:

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們一起行腳,在旅途之中,

他們談到承擔和行動的修持課題。

佛陀隨緣指著一處土地說:

「這裡適合建一座佛寺!」

隨行弟子中有一位帝釋天眾,

就拿了一株草插在那塊地上,

並說:「佛寺已經蓋好了!」

佛陀聽見了,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

很明顯的,帝釋天是及時行動者,

是願意承擔的創造者。

別小看從種一棵樹開始,

龐大的事物都是一點一滴慢慢締造起來的。

人必須負起責任,及時行動,隨緣學習,

才能面對無常變化的人生,

才有能力解決問題,創造豐足的生活。

我想到年輕時讀過電話發明人

亞力山大‧貝爾(Alexander G. Bell)的故事。

貝爾在二十四歲時,因家學淵源的影響,

從擔任聾啞教師,進而從事聾啞語言的研究。

多年經驗,他發現語音可以透過電流而傳輸。

這可以說是一個大發現,

於是在他二十八歲那一年,

去華盛頓特區拜訪了當時頂頂有名的物理學家

約瑟夫‧亨利(Joseph Henry),

想從他那兒獲得一些證實,

因為貝爾畢竟不是學物理或電機的。

交談中亨利肯定他的發現,於是貝爾問道:

「我是把想法公諸於世,

讓別人去做呢?還是自己來做?」

亨利斬釘截鐵地說:

「你有了發明的點子,就得動手去做!」

貝爾告訴他說:「有許多電機上的問題必須克服,

但我缺乏這些知識。」

亨利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說:

「學會它!」(GET IT!)

就因為GET IT這兩個字,

貝爾努力克服許多困難,發明了電話,

創造出科技發展史上的奇葩!

我們不一定是科學家,但要活得成功幸福,

又何嘗不是從動手做和學會它中去實現呢?

 

台長: 若無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