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9 16:03:49| 人氣3,1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行雲流水的義式管絃魔法師】薩巴塔

義大利指揮流派在樂壇的影響力,發展到二十一世紀早已不可忽視。回想,當年可是在托斯卡尼尼出現後,才替義大利指揮在樂壇寫下開創奠基的新頁。在二十世紀早期,除了托斯卡尼尼之外,賽拉芬以及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1892-1967)也都是不可忽視的指揮大師,三人也成為義大利指揮流派早期的鐵三角。

薩巴塔1892年出生在義大利的特里爾斯特,從小學習鋼琴與小提琴,之後進入米蘭音樂院學習指揮與作曲,作曲老師是奧里費切(G. Orefice),當時他為了打好基礎還另外學習大提琴、豎琴、單簧管、雙簧管、伸縮喇叭、打擊樂器等的演奏,1911年獲得該校的金質獎章畢業。

同樣的,早期他也是以作曲家的身分闖蕩樂壇,1912年還曾為史卡拉歌劇院寫過一齣名為「馬基諾」(Il Macino)的歌劇,一生留有兩齣歌劇與不少交響詩。不過他被譽為最成功的作品「Juventis」,卻被美國樂評人大衛霍爾在1948年評為,「僅是理查史特勞斯式的內容,配上普契尼式的浪漫。」

薩巴塔也早在1904年二十二歲時,就展開指揮活動,他先在米蘭指揮業餘樂團演出。之後,1918年被蒙特卡羅歌劇院聘為首席指揮,在這個職務上一直待到1929年,期間指揮演出大量歌劇。而1925年他更首演過拉威爾的歌劇「兒童與魔法」(L’enfant les sortileges),1927年首度訪美。

1929年薩巴塔擔任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藝術總監與常任指揮,1930年首度在史卡拉歌劇院登台,演出普契尼的歌劇「西部姑娘」。他在史卡拉除了義大利歌劇外,也演出德奧歌劇,甚至像德布西的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薩巴塔掌管史卡拉歌劇院直到1959年才辭職。由於當時托斯卡尼尼到美國掌管紐約愛樂與NBC交響,因此史卡拉歌劇院的一切,這段期間都被他所掌控。

同時,薩巴塔也向全世界伸出藝術觸角,1936-1937年在維也納擔任過一年指揮,1939年在拜魯特歌劇院指揮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1943-1945年他遷居到羅馬。1946年戰後的4月21日他前往英國擔任倫敦愛樂的首席指揮,並推出過一系列的貝多芬交響曲音樂會,其中尤以第九號「合唱」最為精采。

1952-1953年他應邀到卅爾茲堡音樂節,之後曾經因為心臟病,1953年9月26日宣佈暫時退出指揮台。不過,1954-1956他依然被任命為史卡拉歌劇院的藝術總監,病後復出,在1957年2月18日於米蘭大教堂演出貝多芬第三號交響曲「英雄」第二樂章,悼念剛逝世的托斯卡尼尼。

1959年他率領史卡拉歌劇院訪問倫敦與愛丁堡,成功演出威爾第的「奧泰羅」、「法斯塔夫」。晚年薩巴塔因為前往紐約發展受到冷落,因此相當早就引退,1964年12月10日他過世於聖瑪格麗達‧里古雷,享年75歲。

儘管少年的脊隨炎的後遺症,讓薩巴塔的行動有些不便,但在他的眼神,音樂就像魔法般有著絕對迷人的特質。薩巴塔的指揮風格兼具細膩與熱情,屬於典型的義大利式,不過,也有人認為他管絃手法太過華麗,運用太多誇張的表情與彈性速度。但薩巴塔的確是位記憶力超強、耳朵敏銳的指揮,他在練團時相當嚴厲,經常會訓斥歌手與樂手。

而他的即興風格與彈性速度更是媲美福特萬格勒,EMI的老牌錄音師大衛賓克奈就曾說,「薩巴塔與福特萬格勒,都是最能掌握音樂氣氛的大師。」他的管絃音色明亮柔和,能夠做出極纖細的聲音,但極強音又更勝一般指揮,令人印象深刻。

薩巴塔曾為Cetra、Decca、HMV、Polydor等唱片公司錄音,不過大多都是78轉,其中最精采的當屬1953年與卡拉絲、史蒂法諾合作灌錄的普契尼歌劇「托斯卡」,這款錄音獲得企鵝三星戴花、以及日本唱片藝術首獎等殊榮。

另外必備的薩巴塔錄音還有的威爾第的「馬克白」(卡拉絲主唱,史卡拉歌劇院,1952年錄音)、「法斯塔夫」(提芭蒂、卡羅素主唱,史卡拉歌劇院,1951年錄音)、「安魂曲」(提芭蒂主唱,史卡拉歌劇院)也都相當精采。另外,雷史畢基的「羅馬之泉」、貝多芬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西貝流士的交響詩「傳說」(En Saga),莫札特「安魂曲」等也都不容錯過。薩巴塔還另外擅長德布西、拉威爾、華格納、理查史特勞斯等人的管絃作品。



莫札特「安魂曲」
薩巴塔(Victor De Sabata,1892-1967)指揮羅馬與杜林管絃樂團與合唱團
Naxos 8.111064


1941年當莫札特逝世一百五十週年紀念之前,市面上僅有三套莫札特「安魂曲」的錄音,無論錄音效果或是演出卡司都不夠精采。

因此,當義大利指揮大師薩巴塔率領三百位傑出的義大利歌手,與150位義大利廣播管絃樂團的演奏家,在音效極好的羅馬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演出錄下這首作品時,這場演出備受各界矚目。因為,這個絕對「義大利式」且充滿悲劇張力的詮釋版本,明顯勝過先前Joseph Messner、Harl McDonald、Bruno Kittel這三位指揮的錄音。

不過因為大戰原因,這套唱片一直拖到1949年6月才首度在美國發行LP,儘管如此依然引起樂迷一陣搶購,薩巴塔可說寫下了莫札特「安魂曲」唱片錄音的新頁。

台長: 歐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