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10 23:15:41|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二十一課 教戰手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題解】
本文說明台灣早已多年不再戰,唯今獨留選戰。台灣選戰奇巧激烈砲火四射舉世無敵,選民應當懂得學習攻防之道、戰備之技以求自保。


夫當今選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多黨派而不知選誰,吵吵鬧鬧無一可靠。此其患已見(1)於今,而將更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老蔣退兵遷台回不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秋冬之隙(2),致民反攻大陸以鼓舞,教對岸投奔自由賞金萬兩之方,使島民習於保密防諜之間而不亂,使其白色恐怖於斬刈殺伐(3)之際而不懾。是以雖有二二八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4)。

及至後世,用海基之議,以去兵(5)為王者之慎節。海峽既定,言反共必被人笑之。解嚴之後,選戰興起,而民已習於買票賄賂;卒(6)有國民黨敗選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7),攜金逃走。政經衰敗、政黨謀權之際,選舉豈能救乎?且眾候選人安於口水之樂(8),豢於謠言攻擊之間;其狼心鼠氣,難銷耗鈍眊(9),痿蹶(10)而不復振。是以區區台聯(11)一出而乘之,敗選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12),族群分裂,而台灣因以微(13)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選戰。角頭派系之所以花千萬綁樁腳者,豈不笨哉?而其當選後必貪污寵渥自己更甚於千萬。至於市井小民,終歲鬱卒,選期必更加痛苦,此其故何也?夫選舉變態攻擊之際,此疾之所由生也。選戰時期,謠言力作,婚外情暴露,其形骸之所衝犯(14),良心被狗血所浸漬(15),輕(16)政見而狎(17)公理,是故選民根本不能服。而勝選之人,處於重屋(18)之下,出則賓士,動則白球(19),色則變態,語則亂蓋。凡所以靡爛之氣,莫不備至。欺人太甚,唯選民之過,利用民意,則貓鼠入立院矣。是以善造勢者,能使攝影鏡頭釘牢;步趨動作,使其四體衝撞於新聞之前;然後可以剛強力健,涉險而不傷。知名度亦然。

選舉口水之日久,天下之人,無奈搖頭,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20)。論政治之事,則縮頸(21)而股慄(22);聞賣國賊之名,則掩耳而不願聽。而候選人天天造勢火拼,以為不生事擾民,漸(23)不可長。此民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24)?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25)矣。今國家所以分泛藍泛綠二色者,歲以擾亂計。執政者有限,而在野者無厭,此其勢必至於戰。戰者必然之勢也。不先於我,則先於彼;不出於南,則出於北。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民怨不能免也。

選舉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奸(26),使選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27),則其為患必有不測。故曰:台灣選舉,知鬧而不知閉嘴,能吵而又能咬,此台灣之亂也。是故欲使立委民代尊尚武勇(28),模糊憲法;爛人之在官者,教以黑道禮節(29);性騷擾不敢承認者,授以房中之術(30)。每歲終則聚於郡府(31),分贓圖利,貪污枉法,而行之既久,則又言論免責權保護。則選民可時時於電視上看笑話又想哭焉。然若立委諸公人人簡樸勤政,則民將不安,則此又為選舉之一病也。夫台灣選舉如果理性和平,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32)而驅之戰。夫無故而擾民,雖有小怨,然熟與夫一旦之危哉?

今日台灣每逢選舉,人民苦而多怨,欺騙百姓,而邀(33)其選票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台灣選戰優良者,惟我而已。如使選民皆習於兵,彼知有所敵(34),亦難以破其奸謀,而折(35)其驕氣。利害之際(36),選民豈不亦甚明歟?

【注釋】
1. 見:音ㄒㄧㄢˋ,同「現」。

2. 秋冬之隙:如光輝十月裡的「雙十節」、「台灣光復」,必有「四海一心團結自強晚會」等等。

3. 斬刈殺伐:做戰時用兵器互相砍殺。

4. 驚潰:驚慌潰散。

5. 去兵:解除武裝:

6. 卒:突然。

7. 訛言:散佈謠言。

8. 口水之樂:互相吐來吐去。

9. 鈍眊:勇氣消竭。

10. 痿蹶:委靡不振。

11. 台聯:李登輝復出政壇後自組的政黨。與統聯客運沒有關係。

12. 不暇:來不及。

13. 微:衰。

14. 衝犯:侵犯。

15. 浸漬:受狗血而溼透。

16. 輕:漠視。

17. 狎:輕視。

18. 重屋:樓房。

19. 白球:高爾夫球。

20. 閨門:內室之門。

21. 縮頸:縮起脖子,喻害怕。

22. 股慄:兩腿發抖。

23. 漸:音ㄐㄧㄢ,逐漸。

24. 歟:疑問詞,意同「嗎」?

25. 不然:不正確。

26. 奸:狡詐。

27. 出身而蹈死地:命人民冒生命危險與敵人作戰。

28. 尊尚武勇:尊崇武事。

29. 黑道禮節:對立院的大哥要懂得尊重。

30. 房中之術:男女敦倫、增強性能力之事。

31. 郡府:國會。

32. 不教之民:沒有受過訓練的人民。

33. 邀:同「要」,脅迫,要狹。

34. 敵:匹敵,對抗。

35. 折:挫。

36. 利害之際:利與弊的分別。

【課後研討】
1. 想想看,為什麼那麼多的候選人都在騙選票,而當選之後老百姓的生活依然要靠自己,那我們是否可以向候選人要求「精神補償」?

2. 「選舉=讓選民不舉」、「候選人造勢=公權力去勢」這兩句話能否成立?

3. 是不是因為選舉就等於讓選民不舉,所以才有候選人說要讓大家硬起來?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