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2 18:47:43| 人氣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承擔責任part3 責任與疾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責任與我們的疾病息息相關,但許多人往往會對這一點視而不察或刻意忽略,以致無法為自己的生活及疾病付出應有的責任。

    我從平常人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先說明好了。每個人都知道喝酒及吸菸有害身體,但這世上還是有許多人不願戒掉這個不良習慣。誰都知道運動有利身體,但能持之以恆運動者有幾人?我們在從事這些錯誤的生活型態時,其實就已經是在為自己的健康作出不負責任的選擇,這個道理再淺顯不過,但大多數人還是無法避免掉。這現象不是很奇怪嗎?

    接下來讓我們從心理諮商角度來看責任與心理疾病。

    首先談憂鬱症。關於憂鬱症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叫作「學習來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這是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所提出。這個理論是說憂鬱患者因為在早期生活時學到自己無法控制結果﹝亦即獎賞或處罰﹞,所以會變得不相信自己有行動的力量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影響其經驗世界。簡單的說憂鬱患者就像是宿命論者,認為自己失去了控制自己周遭的世界的能力,所以變得悲觀又無自信。

    學得的無助感是心理學上經過實驗驗證的理論。簡單說明如下:若將一隻狗放進通了電流的籠子裡,並在每次給予食物時通上電流,經過幾次電擊後,狗就會不再覓食,放棄了自己。

    塞利格曼發現憂鬱的病人對噪音所作的實驗反應與狗的反應差不多。

    宿命論者慣於相信自己無法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負責,卻會為此付出慘痛代價,嚴重者就會得憂鬱症。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第二種類型心理疾病「無辜的受害者」。這是一種責任的轉換型態:否認。這種人常常自認自己是不知不覺被捲入的人。

    無辜受害者類型是逃避責任的典型反應,因為逃避面對責任,所以對所有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都採取疏離遙遠或無辜受害的態度,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結果自然是無法與任何人建立正當的關係。

    把責任轉換到別人身上也是責任的一種否認型態。例如一個失敗婚姻裡的先生或妻子,不願承認是彼此感情出了問題,以致婚姻生活令人窒息,彼此又失去了性慾。採取否認型態的夫妻雙方可能選擇將問題歸諸於:吱吱叫的彈簧床、怕孩子聽到等等理由,這些都是否認面對婚姻失敗責任的典型反應。

    否認責任最嚴重的類型是:失控,也就是暫時的精神失常。在這種類型中,有的人會進入暫時非理性的狀態。舉例來說,面對出軌的先生,有些妻子可能會出現類似發瘋或歇斯底里的情形,讓伴侶感到害怕甚至驚嚇,進而達到報復或傷害的目的。

    失控有時是為了得到照顧,這種類型的病人因為渴望得到特別的關心及照顧,嚴重時甚至會失控到「退化」的情況,甚至需要住院。

    以上是由責任與疾病角度來談問題,最後讓我們從治療角度思考。

    責任與疾病這個議題從治療角度來看其實是非常殘忍的。我們不妨這樣思考,人誰無自尊,如果能夠,誰願意生病?尤其是那些受了嚴重傷害的人。這些病人的際遇本就非常可憐,治療師若又殘忍的指責他們不能為自己問題負起責任,不等於是對病人的二度傷害。所以這是每個治療者都必須面對的困難及矛盾,卻又是不得不作的事,考驗著每個治療者的智慧。

台長: daisy
人氣(1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