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8 08:29:55| 人氣2,238|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南遊記(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攝於 2007/2/14 Wed 下午 4:47,七股、台鹽公司鹽山。兩個有懼高症(悅爸是否有懼高症,我是不太清楚啦)所以只在鹽山半腰怕怕地跟著兒女玩的爸爸。 :D



這些關鍵字要是當成標籤,早就超過一百字限制了:

會暈車的狗,高速公路服務區,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一家三口夜宿 DIY 王者之家,嘉義噴水雞肉飯,七股,台灣鹽博物館,鹽山,安平古堡,開台媽祖廟,二手FM10,維悅統茂旅館,樹德科技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台17線,黑面琵鷺保育區,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2/13 Tue 8:55am 出發,2/15 Thu 8:55pm 返抵家門。



2/14 Wed 早上睡飽了在萬家與她有短暫的聊天,她訓斥我(我樂於接受指正故將其誇張為訓斥 :D )「到現在還是搞不懂過動的定義」,這是實話,我是真的不太懂嘛!別說量我兒子,就算我看那明擺著就是讓填表人自由心證的 ADHD 量表,我也不能確定自己到底算不算過動啊。所以只好自稱分心兒--我認為我控制自己的能力還不錯,故不會表現出躁動(萬說,這是女性的特質能力,所以顯出過動症狀的以男性居多,但不表示女性過動的比例一定低於男性);分心,則不只我自稱如此(不然要拿什麼名詞來為這種明顯偏好同時進行多種不同性質事務或工作的特質?),青也這麼觀察 andie,andie 也這麼自我承認,青當然也是常常提醒自己注意過動特質、勿被過動所綁架而要充份利用其可利用之處(我是這麼詮釋她的啦--因為我自己也是用這個策略來善加利用我的分心症)。

2/14 下午和 diana 及我先生坐著喝鹽咖啡、鹽奶茶時又聊到過動與標籤的問題,我先生認為人類中某部份本來就會有這種特質,只是近代教育總在奢想把所有學生標準化/規格化,所以逸出該標準與規格者,顯得令教師(施教者)礙眼,所以被貼標籤。diana 覺得貼標籤顯出人心多麼狹窄與愚蠢。我則說,diana 可以盡量往正面想,至少人類已進化到體認出「人種多樣性」,雖然是用較負面標籤的方式為各種多樣性做標記,但至少「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發現到了及開始尊重逸出常軌者的人權了。


stone 於 Thu February 15, 2007 11:09 PM



鹽博館實在做得非常好!我大力推薦! diana 幫我一家三口買了優待的套票(一百元可以看/做/吃一共五樣東西),遠比鹽博館原本的門票全票一百元划算得太多;但即使買全額價的票,仍然可稱便宜、絕對不虧本。我個人認為它做得比科博館好。

看過類似的主題博物館只有坪林茶葉博物館,那家其實也已經不錯,只是不像鹽博物館這麼生動又豐富,結合各式媒材的努力更叫人打心底讚美。

說到各式媒材,這點我一定要記一筆。話說我進了鹽博館後很快就與 diana 家及我家另二人走失,因為本人看的第一件展品是打賭各位在其他博物館極難看到的資料形式--做成影音檔的台灣鹽口述歷史。鹽博館請人做了一套軟體介面,在二樓第一個廳室擺了約六部電腦,每部都只呈現其獨有(proprietary)介面,讓你可以從他們訪問了一百人、共兩千段影片(每段大概都不到五分鐘長)中,以各種方式進行檢索及挑選影片來看;每段影片都挑出數個關鍵字,方便閱聽人依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查閱檢索。

這套影音資料庫真是我看過最酷的博物館資料!

當場我就跳起來跑到樓下找服務台,問他們有沒有把這些口述歷史影音資料做成 DVD 或光碟出售。這簡單能以有或沒有來回答的問題,櫃台服務人員去電召來不知是該館哪一組的小姐來回答,並讓我大感意外地聽到一串亂七八糟的說法,我大致歸納如下:鹽博館在 2006/12 之前的兩年,乃由「鹽光文教基金會」取得 BOT 經營權(按:照鹽博館簡介小冊上的資料,應該是 OT 而非 BOT。OT 乃「操作管理-移交」之意),至於那些口述歷史是否全由該基金會進行訪談與後製,我無法由所聽到的資訊予以明確判斷(回答我問題的人似乎腦筋很不清楚,完全抓不住邏輯與重點);該基金會是否純因為營運鹽博館才成立,不得而知;該基金會現在還存在嗎?不得而知;2006/12 起的這兩年,取得 OT 經營權的,則是統茂集團(很巧,diana 幫我訂的旅館也屬於統茂集團),但統茂集團哪個部門負責鹽博館文史資料管理?不得而知;我可以與統茂集團的誰聯絡以提出建議呢?她說她不知道。接著她神速地以某藉口遁走了,留下我面對櫃台三位自稱是鹽博館編制內人員的男男女女,她們說我從開放架上拿的鹽博館簡介上印的還是鹽光基金會的資料,不過現在的門票上印的已經是統茂集團的資料了;但我拿的是套票,上面並沒有這個資料;她們翻看了半天門票上是否真寫的是統茂集團後,也沒有想印一張給我的意思、更沒有抄電話地址給我的意思。我想問她們到底鹽博館的管轄機構是什麼(是教育部?台南縣政府?還是什麼?!),又深怕她們連這個問題都答不出來而終於忍住了沒問。

看起來鹽光基金會做得非常非常好(如果前面提到那些口述歷史都是他們做的的話),但卻囿於什麼本國現今政府最惡質的商業手段,所謂的 BOT (及 OT)相關辦法,而不得不於兩年合約到期後換人來幹。好吧!現在換手已經兩個月了,顯然還有很多東西沒從前一手完整交接給後一手,試問統茂集團在這一任兩年的 OT 期間,真能有什麼大作為嗎?!

總之,他們莫名其妙跟我講了這一大串,其實我要的答案已經嵌在裏面了:答案是,這套文史資料並未出版。我問:是因為無法取得受訪者的同意與授權之故嗎?並不是。那是為什麼呢?為了我這一個為什麼,才扯出上面那一大套亂七八糟的經營權歷史;我聽得模模糊糊,好像意思不知是不是說:必須取得鹽光基金會授權、但如今並沒取得這個授權。

好啦!所以各位知道,這個這麼棒的博物館後頭,關於經營權的問題、竟然會有這麼一筆爛帳吧!

只希望 BOT 這種爛方法(台灣的各個 BOT 案我還沒看過一個可以算正派及陽光的,我是指根本績效不彰嘛),在未來這不到兩年內,不要把鹽博館變壞就好了。


stone
2007-02-16 Fri 03:01:19



我們 2/15 去黑琵保育區前,也在安平區開車慢悠悠晃了一圈(懶得下車走路),唯一想下車看看的德記洋行,卻不料前面的路正在修路,我們被口音像廣東人的在地老伯伯喝斥要調車回頭,他意思好像是說另外一邊還有路可進、可我們實在沒找到;只好遙遙看著一棟小白樓,猜測那不知是否就是德記洋行。

既然正好不得其門而入,那也就只好純光觀(光是觀看)。我們對付億載金城那片公園也只是開車繞一圈;對安平古堡,則是只在周記瞎捲害我在其店門口摔一大跤、摔得胃疼以後、diana 夫婦及我家二男體貼我自尊心受損嚴重、所以淺淺在側門口夜中看了兩眼而已。

唯一很喜歡也走了一圈的是安平古堡旁的開台媽祖廟(正確名稱不知),因內急,那與我嚴重八字不合的周記瞎捲不僅害我跌一跤卻仍然神情冷漠以待我,還連廁所都正好在清潔中不給我用;所以我靜靜欣賞完媽祖廟裏很精彩的浮雕石壁畫後,還很感恩地用了它的廁所。廁所所在位置那個小十字路口地面有紅光閃爍,我跟悅悅玩鬧說:前面有炸彈!防爆隊員出動!她則冷靜地告訴我,很多地方都有那玩意兒,晚上就會閃。上完廁所發現黛氏夫婦和我家老夫也在聊那玩意兒。 :D 有意思,聽說全台只有台南某些小路路口會裝那種警示十字標。


stone
2007-02-20 Tue 00:53:30


台長: stone
人氣(2,238)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我自己 |
此分類下一篇:高歌的江河
此分類上一篇:教與不教戲劇

stone
test 一下

很煩人的一排按鈕,害我不小心按到<我要檢舉>,結果一點動靜也沒有,不知道我是檢舉了自己什麼?不會害這篇被新聞台鎖碼起來變成黑名單吧?!
2007-02-18 12:35:07
有緣的前鹽博人美美
stone:
您好
無意間進入這個新聞台,很有緣,關於您提到的這個鹽博館的影音資料庫,是由台鹽公司在民國92年左右委託其他團體作的,當時鹽光的功能還只是台鹽公司退休人員的聯誼,93年後,為了鹽博二樓展廳的設計規劃,鹽光才有所謂的文史小組人員,這些人是後來鹽光經營鹽博時的主力人員,去年底當2年的經營權到齊後,鹽光也幾乎解散了。為何我瞭解這些,因為您所稱許的資料庫當年是由五個人作的,這五個人各自專長為科技史、地方文史、鹽業史及影像紀錄等,我,是其中之一。真的很高興您欣賞這個影音資料庫,它可是花了我們近兩年,數不清的會議、爭吵、田調才完成的。它應該是國內第一套全面性的產業口述歷史吧,當然以現在來看,其實還有許多待加強之處。您的疑問,我可以幫您做完整的回答,歡迎來信給我囉。不過這個資料庫實在太大了,要做成光碟恐怕不容易。何況這個資料庫一向是叫好不叫座,至少過去兩年我在鹽博工作的時候是如此的。不過也沒關係,當我看到受訪人的家屬與有榮焉的微笑或是聽到某個受訪人過世時,我都會想,這些努力是值得的。
2007-02-27 16:49:31
版主回應
美美,謝謝你的留言!!真讓我感到振奮,竟能與當初建置五人組的其中一人聯絡!!!

看了你的留言,我上網搜尋了一下,找到以下三篇我覺得可以分享給我朋友們的,其中兩篇出自 STS 社群、一篇是統茂集團接掌鹽博館的新聞稿。

由於今天身體不適,改日精神起來時再向妳請教!

祝 平安

stone
07/2/27 Tue 7:37pm
2007-02-27 19:37:56
stone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1&i=242&t=242

台灣鹽博物館印象記
作者: 傅大為
日期: 2005-2-6 18:44


一個星期前,從高雄回新竹途中,去參觀七股的台灣鹽博物館,剛好碰到正式的開館日。因為開車時沒有按照標準的路線,所以東西繞了一陣子,倒是有機會順便看看七股一望無際的近海平原農村狀況,似乎人車較少,相當空曠宜人。

後來終於與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方俊育碰面,是我們 list 上的朋友,事情就變得比較簡單起來。我們很快就驅車看到了兩座有點像白金字塔的建築所合併起來的博物館。這是模仿鹽山的形狀嗎?等一進入博物館後,馬上就覺得空間很大,與進入開羅沙漠中金字塔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博物館的名稱既然叫「台灣鹽」,台灣當然是重點。所以我們看到不少附近鹽田生活情境的影片、很有趣的鹽田一日生活的短劇(方俊育編)、還有由過去鹽田退休人員來導覽的曬日鹽田之生產過程。

既然海水中的鹽靠日曬蒸發水氣而得,這有何技術可言?不然,有不同的技術傳統,而且其中的細節也很重要,與一年四季的生活也緊扣在一起。例如鹽堆放成鹽山後,碰到下雨,如何處理?已經蒸發很多水氣的滷水田,碰到下雨,又如何處理?鹽田本身要如何規劃?就一整片海塘來進行全面日曬,還是鹽田要分成很多階梯、很多小塊?另外,鹽田的底部要如何構成比較好?

然後還有生活面,為何需要鹽警?是哪些人、為何需要盜鹽?為何海水需要在各層小鹽田中移動?促使海水移動的動力為何?我們在這裡看到了有趣的小風車、把一車的鹽高高舉起然後傾倒的特別卡車設計。還有風車設計者如何保護他的專利?鹽警平常在農家四周檢查些甚麼?最後還要涉及到為何鹽要專賣?從清代、日治、到戰後國民黨的鹽政為何?為何過去叫鹽民、後來改稱鹽工?鹽工如何背鹽?在鹽田中為何赤腳、滷水中的腳皮若破了,如何處理?最後,一擔鹽挑起來有多重?博物館裡有真實的鹽擔讓你挑。我勉強挑起一重擔,差點沒閃到腰、頸部肌肉酸三天!:)

所以,我們會很驚訝,看似極為簡單的「海鹽靠日曬而得」的道理,在技術、日常生活、與社會的細節裡,有那麼多可以考慮的。台灣鹽博物館,用十分STS的角度,呈現了一個十分有趣而多面相的日常生活科技。不過在性別面相上,倒還可以加強。我們好像看到,過去一個男鹽工的薪資,可是女鹽工的兩倍,但是細節並不清楚。

除了這些外,在博物館的二樓,有許多電腦軟體,仔細介紹了台灣鹽的歷史生產。甚麼時代在甚麼地方生產、甚麼地方不適合生產、用甚麼技術等,都有仔細的介紹。我們很驚訝的發現,高雄市的鹽埕區,過去也和七股這邊一樣,也是鹽田!另外,博物館裡面有兩三百位老鹽工、鹽地居民受訪者的訪談錄音與影像,參觀者可以透過電腦隨意參考。另外有訪談摘要的全文索引等,恐怕對於研究者而言,也是十分有用的。

據俊育說,過去從台鹽所保存下來的相關文件檔案,其實在博物館中相當多,整理起來耗時耗人力,他希望鼓勵有興趣的研究生可以考慮來博物館中,一面整理檔案,一面寫論文!

其實,我們在國外博物館中所看到的一般對「鹽」的介紹,要到第四樓時才看到。鹽的開採、鹽的科學、世界(含中國)中鹽的分佈等等。因為這裡的重點是台灣鹽,所以其他各地各種開採的鹽,介紹就簡略很多。例如中國的井鹽技術傳統,四樓上有許多有趣的器材、技術物,但是就比較難理解。中國歷史裡鹽的開採,博物館的記載也比較例行化,應景般的提了天工開物,但卻沒提夢溪筆談中有趣的討論。不過即使如此,關於歐洲過去鹽的重要,博物館透過字源學,也點出許多可以繼續深入的有趣的題材。

例如,聖經中的名句「你是世上的鹽」、英文的薪水 salary、羅馬的軍人soldier 等字,都與過去的 salt 鹽一字有關。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路其實主要也是輸鹽路。在過去的歷史裡,鹽對人類文化的發展,遠超過我們今天的想像,我不知道有甚麼博物館能夠充分的顯示這一點。中國古代文化常以中國西方、西北、乃至古代絲路為重點,相當的遠離海洋。所以在這些古文化裡,鹽的文化與意識,如何在文化的各個角落中充分展現(不只是如何開採的技術而已),真有待博學者能夠對我啟蒙!

台灣鹽的網站,可看資訊與不少有趣圖片:www.twsalt.org不用說,對於中南部的朋友來說,年節假日,我強烈推薦這個博物館:)

最後,多謝俊育當天對我們一行高雄朋友的熱情導遊與招待!

大為
2007-02-27 19:43:40
stone
http://sts.nthu.edu.tw/board/read.php?f=11&i=244&t=242

Re: 台灣鹽博物館印象記
作者: 方俊育
日期: 2005-2-7 13:45

很高興傅老師喜歡台灣鹽博物館,
還幫我們寫了這麼棒的介紹文,
相信會幫助博物館進帳不少! : )

許多list上的朋友,
在去年這個時候都曾被我告知鹽博館即將開館,
但是非常抱歉地,遲至最近才正式開館,
這當然不是我的錯,
其間過程曲折離奇,
有興趣的朋友可私底下聊聊。

台灣鹽博物館為公辦民營性質,
上次看了郭中一老師對於公辦民營博物館的一些不滿,
心中一直惴惴不安,
希望郭老師有機會到鹽博館看看,
給我們一些批評與建議!

以及,鹽博館並不是「台鹽」的博物館,
雖然最近少數白目媒體不斷地以台鹽博物館稱之,
或以為台鹽公司就是鹽博館的經營者,
都是錯的,
鹽博館目前由鹽光文教基金會取得兩年的經營權,
雖然這座博物館剛開始真的是台鹽蓋的,
雖然我們也一直要跟台鹽公司「要」點錢贊助博物館,
雖然最近也有人有意無意地製造鹽博館是由台鹽退休人員所經營的說詞,
但是,鹽博物館真的不是光靠所謂的對鹽業很熟悉的人,
就可以經營的,
這就是我們搞博物館正名的原因,
不叫「台灣鹽業博物館」,而叫「台灣鹽博物館」。

傅老師提到,
我們希望能在過年後向文建會申請幾筆獎學金招募研究生從事相關研究,
一方面可以來幫忙我們整理文獻物件,同時也能善加運用本館鹽業典藏纂寫論文,
list上的各位研究生們如有興趣到鹽博館從事研究,
或老師們需要相關文獻或老照片,也歡迎與我聯繫。

我們list上許多人都對鹽博館的誕生很有貢獻,
魏聰洲更可以說是鹽博館的產婆了,
傅老師提到鹽博館電腦區非常有趣的數位鹽田以及口述歷史區,
都是他的構想,不過非常可惜,(可惜是對鹽博館而言 : ) )
他在鹽博館開幕前就負笈法國,
或許請他說說自己的想法。

另外,因經費不足,
本館網頁由南台科技大學同學協助建置,
目前尚未完全,測試當中,
請大家勿嫌簡陋!

最後,在傅老師的精彩導覽之下,
相信各位list上的朋友會對鹽博館產生興趣,
台灣鹽博館竭誠歡迎各位的蒞臨!

俊育

還有,林崇熙老師在上星期五也首度在開幕之後去參觀鹽博館,
還做了一位觀眾調查,
他或許也願意談談對鹽博館的看法。 : )
2007-02-27 19:44:08
stone
http://www.twsalt.org/ezfiles/salt/img/img/29987/salt1.htm

統茂旅館集團正式接管台灣鹽博物館公告


鹽緣相傳 換〝統〞續〝光〞


統茂旅館集團在2006年12月21日正式接管台灣鹽博物館 ,統茂旅館集團進駐後精心策劃,元月份已開始展開博物館內部分展區的換展工作。延續並呼應2006年文建會所大力推動的社區文化守護計畫相關活動,今年度台灣鹽博物館的特展區,將就全臺鹽業文化資產守護情況與各鹽場目前尚存的鹽業文化遺址、殘跡、鹽業文化資產的守護範圍與指涉範圍,甚至是計劃對鹽業文化資產守護員的招募與培訓工作,並進行一系列的平面展示與3D影音記錄。

整年度的重頭戲不僅只以鹽業文化資產為主題的特展內容,同時也增添以「季」為期的主題式特展,如日治時期台灣與整個東亞區域間的鹽業發展史特展、戰後的台灣鹽業發展史特展等等,上述兩個主題也將是96年度下半年度台灣鹽博物館積極準備籌畫與改版的特展內容之一。
在活動部分,延續2006年「鹽光文教基金會」經營期間,曾受文建會與台南縣政府的補助與推動下,舉辦許多與鹽博館周邊鹽村聚落有關的振興地方產業計畫與相關活動,其中尤以醃漬美食風味再造活動最受親睞。未來,亦將在本年度中,以「季」為期的方式進行更多且更為密集的相關活動,促進並振興周邊的聚落產業。

在產學合作上,除了台灣鹽博物館研究典藏部門持續由行政院文建會資訊小組補助進行的鹽業文物與史料數位典藏計畫外,本年度二月間,即將與樹德科技大學古蹟維護系師生,共同在鹽博館廣場前舉辦一系列「認識台灣傳統建築、古蹟保存與鹽業文化生態有關之動、靜態策展活動」,同時配合開幕時的特殊傳藝表演、現場的磚雕教學、全國性的「遊古蹟.畫古蹟」兒童寫生活動,將使整個過年期間台灣鹽博物館的館內外活動帶入最高潮。

未來,統茂旅館集團仍將以台灣鹽博物館視為文化產業觀光相結合的平台,不僅結合博物館周邊所有相關景點的休閒旅遊相關事業,配合台南縣政府及觀光局雲嘉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開發外,同時也結合「鹽光文教基金會」先前所進行並整合的鹽業文化資源,將整個台灣鹽博物館的各項資源及功能得以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台灣鹽博物館現已「換新統續舊光」新的開始新的感受,歡迎大家攜伴同遊。
2007-02-27 19:45:33
美美
關於您收集到的第二篇文章
作者方俊育,也是當初口述歷史五人組的其中一人
至於他文章中提到的出國的魏先生,就是當時我們的業主,真的要感謝他當年的堅持與固執。
身體不舒服要多休息喔,我會把您的讚賞讓其他人知道。請教不敢當,算是認識一個好朋友囉!
2007-02-28 16:33:33
版主回應
昨下午去看牙,護士小姐聽我糗自己曰:過了一個生病農曆年時,想也不想就說:那是因為你睡太少了。讓我非常驚訝,三年前的此時我常到他們診所報到修牙,難道她那時已知我睡眠習慣很壞?!有當場被抓包的感覺,呵呵。

所以非常感謝妳又提醒我,應該多休息。:)


那天在網上找鹽博館資料時,真是很意外看到傅大為老師這篇精彩的導覽,方先生的回應再加上妳提到的一點、也讓我更能揣摩當時你們這第一組建置及經營人馬所遇到的狀況。傅兄我首先是在 STS 社群的另一個版面,翻譯工作坊,認識的(不能說認識啦,也不過就在網上對話過兩三次,非常不合,而已 :D ),他是該版版主,但我對他的某些管理作法不認同。但就事論事,我認為他的這篇鹽博館文章寫得極好,甚至鹽博館應可考慮徵求他同意、將他的文章印在館刊或簡介上,因為實在可以幫助我等老百姓、快速抓住在鹽博館裏「應該看什麼,可以怎麼看」的訣竅。

如果妳對統茂集團還有些許影響力(或至少也許有可能有聯絡,例如他們也許需要向前一手經營的專家們問些問題等等),是否可幫忙將我的建議向他們轉達?一是我認為很可好好善用傅老師這篇文章,二是拜託!懇求!衷心期盼:想辦法把那套台灣口述鹽史影音資料出版,好嗎?(真的是幾千萬個拜託懇求啦~~)
2007-03-01 06:02: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