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9-04 01:57:25|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婚姻勿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時今日的香港經濟, 可謂有目其睹, 在這個社會問題的陰影之下, 香港的電影業亦跌入了谷底。從前, 電影人可以賺大錢, 現在卻變負資產; 電影創作者的身家暴跌是可以想像到的。因此我們在這十年前後的電影中, 無論是製作成本、質素(這點不應該和成本成一定的正比的...痛心...)和內容都可看到箇中分別。在九十年代初時, 香港經濟還是很好, 香港人的生活素質很高, 人人都稱這小島為「福地」, 在九十年代初的電影, 很多時間都是描寫中產階級的生活。

《婚姻勿語》是1991年的作品, 導演李志毅就是一個給人很中產的感覺的導演, 而且充滿優皮式笑料, 例如《流氓醫生》、《風塵三俠》等, 幽默得來格調較高, 甚有特色。而《婚》片表面上是一部描寫婚外情的電影, 但字裡行間都流露著中產的味道, 首先男女主角都是有事業基礎的人士, 男主角的興趣是音樂(jazz), 而女主角一直希望買屋(應該說是換屋), 二人住在別墅式的屋內, 在第一場二人的對談中所提到的「環遊世界」、「移民」等item, 都是很明顯的中產元素。在電影史中, 中產階級許多時候都是批判的對象, 在《婚》片中亦然。

《婚》片故事描寫一對夫婦(梁家輝、葉童)分居後的生活, 帶出男女之間複雜的愛情關係, 藕斷絲連。故事開始時, 夫婦二人生活平淡, 但暗地裡, 丈夫兆仁受不了女強人妻子可兒的專制, 偷偷的和鋼琴教師Paula搞上了。兆仁向可兒「攤牌」之後, 故事的正文才開始。二人剛分開時, 兆仁感到內疚, 而可兒則不知所措, 幸好二人皆有好友(爾冬昇和關之琳)為他們分憂。後來, 二人都各自開始了自己的新愛情, 但內心卻不自覺的掛念著對方, 大家心中都有復合的意思, 但覆水難收, 要重新開始, 談何容易。(叫人想起杜魯福的《婚姻生活》(Bed and Board, 1970))

《婚》是李志毅的處女作, 劇本亦是出自他手筆, 劇本寫城市人的愛情關係非常細膩。在男女之間「合則來不合則去」的觀念上, 《婚》拍出了男女在這觀念之下的迷網, 尤其係心理轉變方面, 男女雙方都受著很大的痛苦。

在道德上, 梁家輝出軌不忠, 是事件的發動者, 而且作為男性的角色, 更有不負責任之嫌, 但在《婚》的世界中, 人物都是夾在中西文化之間, 梁家輝的家庭背景是舊式的(從一場不顯眼的飯局中可見), 而他在和妻子分居後感到內疚, 又不時向妻子噓寒問暖, 一方面希望贖罪, 另一方面亦狠不下心, 表現出男性懦弱的一面, 而在「攤牌」的一場中, 梁家輝完全處於被動的狀態, 可見導演筆下的這個男主角(hero)是何等無能, 而無能得來更是有血有肉, 很富真實感。

說說葉童, 她在《婚》片的表現非常精彩, 婚前婚後的心理變化很大, 由強硬霸道到失去自信, 由「捨不得你」到「普通朋友」, 幾個階段都演得出色。葉童亦憑《婚》獲得了該屆的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葉童是筆者一位很喜愛的女演員, 她總是有一種東方女性的特別美態, 外表不太美, 但舉手投足間卻流露出一份古典的女人味, 例如她在《和平飯店》中的表現, 即叫筆者想到慧雲李(Vivian Leigh)。

對於中產階級「合則來不合則去」的觀念, 導演在片中加以批判。在《婚》片中, 基本上每一個角色到最後都是失敗者, 包括覓得如意郎君的葉童, 電影最後一個鏡頭中, 各自展開新生活的梁家輝和葉童吻了一下, 葉童說了一句:「OK?」, 鏡頭漸漸fade out, 二人表情無奈。「合則來不合則去」, 是否真的那麼瀟灑? 在那一刻, 觀眾和男女主角都感受到很無能為力的痛苦, 愛還是不愛? 愛了是否就是面前那個? 相信fade out之後, 故事還是會發展的, 男女之間的千絲萬縷, 九十分鐘豈能足夠表達?! 這個ending對我來說是十分經典的。

台長: FRANK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