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4 23:17:53| 人氣1,8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書報報:《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力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usanCain(蘇珊坎恩)在2012年出版了《安靜,就是力量-內向者如何發揮積極力量》,原著書名為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作者在書的序言自己這樣形容說:「其實我從長大成人以來,我一直都在書寫這本書的內容。」因為作者自己就是內向者,為了解答和探究自己因個性內向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及挑戰,她讀了非常多心理學及其他相關論文,更訪談相關專家及的研討內向者,還親身參加貴得要死成長研習營,這一切努力只為了為自己和其他內向者,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道。

  本書首先描述在美國及西方國家,外向是主流。作者講的外向人個性有以下形容詞的特質:行動派、熱情、誇張、八面玲瓏、合群、主導性強、活潑、願意冒險、喜歡大家注意自己……。相對內向的人大多認為自己符合以下特點:經常自省、理性、低調、多愁善感、嚴肅、常沈思、喜歡回顧、內在導向、溫和、冷靜、謙虛、獨行俠、害羞、臉皮薄…..。內向與外向分類非絕對,而是比重多與少問題。作者特別指出心理學家目前共識是內向的人喜歡少量外界刺激,外向者則喜歡大量外界刺激。內向者喜歡安靜環境,鬧烘烘的環境會讓內向的人覺得恐懼,想要逃離這種威脅。外向者動作很快,會快速下決定,也比較會一心多用,比較願意冒險,喜歡追逐快感、金錢和名位。內向者動作較慢,比較小心,他們喜歡專心做一件事情,有過人專注力,通常不太在乎財富和名聲。當然本書引用榮格的話重申:「沒有純粹的內向者或外向者,這樣的人是要關到精神病院的。」

  本書花了很多篇幅引證在美國外向是文化主流,包括哈佛商學院訓練課程、在美國舉輕重福音教派、美國主要企業徵才所希望找到人才是:外向、有趣、充滿活力。流利表達能力和良好社交能力被認為是最重要人才評量標準。乍看這種以外向文化為主流用人標準及文化氛圍並無任何不妥,但作者提出特別指出內向性格特質與眾不同優點,足以彌補只重視外向性格文化缺失。如果沒有內向者,這個世界就不會有萬有引力、相對論、追憶似水年華…..。在美學和理論領域,多半由性格內向佔有領導地位。在需要團體做決定時,外向者如果可以聽內向者的意見,結果會比較好,特別是內向者力能預見問題存在。書中以華爾街恩隆案及次貸危機舉例,正是忽略恐懼、不確定和懷疑,讓那些甘冒風險積極投資的人掌握太多權力。書中引金融界人士說:「二十年來,幾乎每家金融機構的DNA組成都….太危險了。」造成金融海嘯危機。

  我覺得本書綜合心理學界研究成果,提出很有意思三個觀念,值得玩味:

一、內向是天生的,這世界約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人,性格是屬於內向的。

二、內向者無須自卑,更不用要把自己變成外向者,內向者天生我才必有用,翻開人類發展史證明,內向者對人類文明及文化有不可取代重要且特殊貢獻。過度重視外向者,特別打壓內向者,並非正確。

三、 如果你是內向者,請正視你內向者特質,找到自己頻率和節奏工作和做事。同時也了解到外向者與內向者在思考方式及做事方法與自己不同。內向者與外向者都需要學習認識彼此差異,並學習如何傾聽對方聲音,互相學習和諧共處。 

   本書特別可取的地方是作者非常善於說故事,例如195512月羅莎.帕克斯勇於拒絕讓位給白人,引爆美國史上著名由金恩博士帶領黑人民權運動---蒙哥馬利巴士事件。蘋果電腦發明人沃茲尼克,要歸功他是內向的人,才能歷經多少個獨處夜晚,終於在1975629日晚上十點左右,他在鍵盤上敲打幾個按鍵之後,字母便出現在他面前電腦螢幕上,那台就是他發明第一台可攜式個人電腦。政客總統小羅斯福如何受其內向,良心夫人伊蓮諾影響,創造一個美好時代。

 

  作者自己就是個內向者,而且深受主流文化重外向者,輕內向者特質文化主流所迷惑。寫作本書除了自我救贖意義,更為內向者獨一無二特質及優勢,以及如何與外向者互動溝通,作了一個嚐試性探索。本書說道寫這本書不是為了唱反調,製造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對立。而是希望透過本書讓內向者了解自己強項才能,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上,發揮自己強項能量。生活要過得好,秘訣是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好好是善用自己天性。

 

  讀完本書,我蠻確信自己其實就是不折不扣內向者,喜歡一個人獨自工作,喜歡一個人悠哉游哉,更勝於參加熱鬧吵雜活動。我從本書得到啟示是:安安靜靜,也可以是一種很有力量生命型態,我的內向性格,其來有自,不需要去刻意抹煞,或給它任何負面評價,甚至不用為此有罪惡感。我就是我,如果我願意,根據書中所提到「流動裡論」,我還是可以在我有興趣及拿手範圍,增加我外向性格裝備,例如在自己能力圈,做外向性格會做的事如演講、談判、說服…..等等。想起以前求學階段常被老師批上:「安靜、循規蹈矩」之類評語。意謂平凡、乖,沒有自己主見。讀完本書後,我反而對自己這種內向特質甚感欣慰。「安靜」,代表我是內省性很強的人,這種人可是社會安定力量呢!「循規蹈矩」可說我自制力強,不易屈從於流俗。

   如果您是喜歡探求人性,對人好奇的人,本書從內向性格耙梳近代心理學,及透過電腦斷層對腦所發現人類行為新研究,雖然本書所提出答案未必是定論,但至少讓我們對「內向性格」有了另一番不同看法。完全印證了中國人常講的「沈默是金,雄辯是銀」這個文化價值。

台長: 貓頭鷹
人氣(1,8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好書報報:「續•在森崎書店的日子」
此分類上一篇:好書報報: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和正義的攻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