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04 17:24:58| 人氣14,72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驚魂記」:扭曲的視角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影頻道重播希區考克導演的經典「驚魂記」。
即使看過本片多次,仍被影像深深吸引著,而且,隨著看片次數增加,對它益發喜愛。

年輕女子Marion臨起貪念,帶著客戶的4萬美金捲款而逃,夜宿郊區Bates旅館。
旅館老闆Norman是個害羞的大男孩,第一眼見到美麗的Marion,便心生好感。
Norman有個控制慾強的母親,因忌妒兒子對別的女性產生好感,趁Marion洗澡之際,將她殺死。為此,Norman傷心不已,卻又不得不幫母親善後。
Marion失蹤後,她的姊姊Lila協同妹妹男友Sam,一起追尋其下落。
而Marion的老闆,則派了私家偵探Milton訪查。
Milton發現Marion曾在Bates旅館落腳,直覺認為這個旅社大有問題,他電話告知Lila將深入調查,之後卻音訊全無。
心急的Lila和Sam來到Bates旅館查探,究竟,少有來客的旅社、害羞的Norman、暴躁的Norman母親....,藏著怎樣的祕密?

(有人不知道「驚魂記」的故事嗎?如果擔心踩地雷,那.......閃人吧~~)




「驚魂記」的畫面構圖是我喜歡電影的主因。
女主角Marion在浴室殞命一場戲,多角度的攝影鏡頭切換,說著兇手心境的狂暴與異常。
後來,私家偵探Milton上旅館探訪Marion下落,他跟Norman要求調閱訪客登記簿,Norman雖不願意,未免打草驚蛇,只能乖乖將訪客簿奉上。
畫面上,攝影機先以平視角度注視Milton(一般視角),切換到Norman時,他歪著頭側看登記簿,鏡頭改以仰角、由下往上拍攝,只見其偌大的臉龐佔據畫面許久時間,不自然的動作與不尋常的視角,讓畫面流露出詭異的氣息。
這類突兀的構圖,在「驚魂記」中隨處可見,一方面操弄觀眾情緒、一方面暗示Norman內心世界的扭曲。
另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段子,Norman於母親屋內同母親說話(雙重人格的對話),攝影機沒有跟著Norman入房門,反而徘徊在房門口,搖擺俯視著未緊閉的門縫。
既吊足觀眾的好奇(期待能在門縫中窺見些端倪)、又因視角的怪異,而產生不舒服、不適應的感覺。
這場戲故意不讓觀眾一睹Norman母親臥室,不單是導演故弄玄虛(不想太早破梗),還有當Marion的姊姊Lila闖入Norman母親臥室時,導演希望觀眾能感受到她的恐懼。(觀眾成了劇中人物,一起探索未知的密閉空間)
因為無知,梳妝台上的口紅、壓扁的床鋪....,全部都染上不安的戲味。
厲害的導演拍驚悚片,即使不用誇張音效、血腥畫面嚇唬觀眾,一樣可以讓人情緒緊繃到底。




「驚魂記」有個令人難忘的角色:Norman。一名可悲、可憐、又讓人打心底害怕的人物。
飾演Norman的Anthony Perkins,天生一副好人臉,看起來溫和無害,講話時害羞靦腆,這樣的人,很難跟殺人兇手做印象連結。
可是,Norman越是溫和,觀眾越是覺得不對勁。
有一幕戲拍的甚有味道,Norman為毀屍滅跡,將Marion的車子推入無人沼澤中。
畫面一方是車子咕嚕咕嚕下沉、另一方,卻是Norman吃著零食的冷靜神情,彷彿只是「單純」地看著事情發生。
車子下沉到一半,突然卡住。這時,Norman的神情才有變化,他先是左右探看四周、看有無其他人跡,接著,他面對車子露出不解的神情。
未久,車子又繼續下沉,Norman露出放心的微笑,繼續吃他的零食。
完全沒有殺人後的自責,只有擔心被抓包的擔慮,這樣的人,讓我很毛。
影片最後,Norman被抓去警察局,雙重人格中較強勢的一面(母親)完全佔據了另一面性格。
他(她)跟警察要了條毛毯禦寒,一個人安詳地坐在牢獄一角,此時,一隻小蒼蠅飛到Norman的手上,他未有任何反應,畫面響起Norman的內心獨白,他(她)說:「一個母親告發自己的親生兒子,雖然是件悲哀的事情。但我不能讓他們(警方)覺得我犯下殺人罪。他們會將Norman帶走、關起來。他一直是個壞孩子,他甚至想跟警方說我殺了那些可憐的女孩們和那個男人(偵探)....。我才不會像Norman牆上的鳥類標本一樣,乖乖地坐以待斃。
我就坐在這裡,動也不動。我要讓他們瞧瞧我是怎樣的人,看著吧,我甚至不會動手去趕手指頭上的蒼蠅,喔,他們會看到這一幕,他們會明白,他們會說:看那個可憐的女士,她連一隻蒼蠅都捨不得傷害呢....。」
獨白結束時,鏡頭緩緩移近Norman的臉龐,他面對鏡頭,仰角45度、眼珠上吊、嘴角露出冷笑.....!!!
沒錯,這個經典的惡魔神情,被後人模仿很多次了。(「沈默的羔羊」的漢尼拔,特愛這個角度!!)
假如我生在60年代,在不知道劇情的情況下觀賞「驚魂記」,應該會被Norman最後一幕的神情給嚇到冒冷汗吧。

1998年,Gus Van Sant導演重新翻拍「驚魂記」,為尊重原版,不僅劇情跟舊版一模一樣,連畫面的構圖、剪輯也幾乎相同。
可是新版「驚魂記」還是被罵的體無完膚。一部戲的靈魂,想完整複製到另外一個時空,總會有落差啊。
我並不討厭新版本,顏色很美、畫面也很美、演員亦不差。
但我實在沒法喜歡Vince Vaughn飾演的Norman。這是全片最大的敗筆。
Vince一站出來,就很有威脅性,高大、陽剛、很有男子氣概。(即便他很努力揣摩陰柔的一面~~)
相較之下,Norman氣質裡,亦正亦邪的模糊,才有讓觀眾對角色產生既憐憫、亦恐懼的奇妙反應。
嗯,寫到這邊,腦海莫名其妙跳出一個演員的臉......若有導演想拍「驚魂記」的華語版,那麼男主角可以找....香帥鄭少秋先生,哈哈哈哈哈,我覺得他的氣質跟Anthony Perkins有點相似哩。

好電影絕對禁得起觀眾一再反覆咀嚼與回味。
若各位在電影台看到「驚魂記」重播,不妨停下手邊工作,欣賞一下這部歷久彌新的經典好戲吧。

台長: hatsocks
人氣(14,723)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英美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G型教主」:眼見不能為憑。
此分類上一篇:「2012」:人性探討,僅是配菜。

Mis.
潛水好久第一次留言。
我很喜歡《驚魂記》,但上次跟同學一起看的時候他們一直覺得謀殺的片段很好笑......是大家對於電影裡面推陳出新的死法感到麻痺了嗎?

希望下次可以重播《迷魂記》或《鳥》
:)
2009-12-05 18:54:43
版主回應
呵呵,或許大家關心的點不同。
我看謀殺場面,會注意構圖和剪接的手法,近年的虐殺電影,殘殺場面都沒那麼精彩哩。

鳥之前在第四台播很多次哩,近期比較少看到是真的~~呵呵~~:-)
2009-12-07 09:10: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