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25 20:26:18| 人氣4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彼得前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彼得前書

介紹
彼得書信寫作的對象 (1)

彼得前書第一章
兩封書信的主題
那靈對信徒的描述
(2)
基督徒的份是寄居者,他們是有屬天基業的外人(3)
神的大能要保守為信徒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和寶保守在地上的基督徒
神藉著維持信徒心裏的信心而行事
(6-7)
將要顯現出來的救恩;聖徒在榮耀裏的顯現 (8-10)
經過苦難和試煉之後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他們未來的結局(8)救恩的恩典啟示的三個連續步驟 (10-13)
眾申言者所說與基督有關事件的預言,完全超越了賜給猶太人的福分;祂被棄絕也為魂的救恩開路
從天上降下來聖靈的見證;當基督被啟示出來的時候要完成祂所應許的事
這個救恩屬靈的性質“要顯現的”(5)
享受應許果效的權利是建立在順從,聖別和敬畏神的基礎上
(14-16)
應用在基督徒生活上每天的審判;為著我們救恩所需要合適的行事為人之巨大代價 (17-19)
藉著耶穌信入神;我們對神自己的信心和盼望 (20-21)
新的性情;藉著神聖言不能壞的種子重生 (22-25)

彼得前書第二章
話奶 (1-3)
建在在那活石上眾活石的殿(4-7)
基督對信徒的寶貴;不信的命運 (7-8)
儘管這民棄絕基督已失去了屬地的應許,但個別的猶太信徒卻獲得屬天的祝福相信的餘民享有的頭銜和權利;彌賽亞的順服是他們福分的基礎 (9-10)
神執行審判,回到祂不可改變恩典的定旨上
麻煩之谷成為盼望之門
雙重祭司職任:(1)亞倫“神聖的祭司職任”(5)
雙重祭司職任:(2)麥基洗德的“君尊的祭司職任”(9)
給基督徒的勸勉:他們成為地上的寄居者,走在向神忠信的道路上
(11-12)
基督徒在這個世界的道路,神允許屬祂自己的人因公義或基督的名在此受苦

彼得前書第三章
告誡妻子和丈夫 (1-7)
所有信徒都要在神眼中行事為人 (8-13)
認識神的同在是信徒壯膽與平安的秘密;無虧良心的必要 (14-16)
為行善或為作惡而受苦(17-18)
基督藉著祂在挪亞的靈向被逆的人宣揚(這些靈現在在監獄中)(19-20)
浸洗與洪水中的挪亞方舟相比較;基督的復活和升天給我們無虧的良心和屬天的基督 (21)

彼得前書第四章

神行政的一般原則;為義受苦與神的行政和審判有關(1-7)
我們要與外邦人的生活相反,將基督的死應用在向罪行上實際的死
基督寧願死而不願悖逆(1)
當基督徒願意去受苦的時候,肉體的意志就不能起作用 (4)
審判活人與死人(5-6)
萬物的結局就在眼前
(7)
耶路撒冷的毀滅:其結局和教訓
基督徒內在的地位;跟隨基督自己;
熱切相愛及其影響(8)
基督徒的款待 (9)
恩賜的責任 (10-11)
為基督的名受苦 (12-14)
神的子民需要以為他們自己的緣故受苦而得操練;神的管教(15-16)
審判從神的家開始 (17)
彼得書信中的“救恩”是什麼意思 (18)
神以祂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和祂在這裡寄居的子民 (19)

彼得前書第五章
[WU1] 勸勉同作長老的;彼得作為督受苦的見證人和將來榮耀的同享者 (1-2)
保羅的立場
為了牧長而照顧神的群羊
(3-4)
主對彼得完全的恩典;祂內心的渴望;祂的獎賞
勸勉和鼓勵長老
守神行政原的則(5-7)
勸勉他們對他們仇敵要保持清明和警戒;恩典的神呼召祂的子民來分享祂永恆的榮耀,並在這裏安定和加強他們 (8-9)
彼得寫信給基督徒當時他們的情況;基督徒的盼望和忍耐 (10-14)

介紹

彼得書信寫作的對象 (1)
1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的寄居者

彼得前書是寫給在第一節經文中所提到在亞西亞各省當中以色列分散人群裡的信徒。彼得後書宣稱自己是第二封信,發給同樣的人們:這樣,這兩封信目的是要寄給亞西亞的猶太人(也就是那些與使徒有同樣寶貴信心的人)。

彼得前書第一章

兩封書信的主題

彼得前書的教導是建立在屬天呼召的教導上(我不是說建立在屬地的教會上*{1},那不是這裡所說的對象),與猶太人在地上的福分形成對比。
*{1}我在此處添加“在地上”,因為彼得前書第二章提到耶穌自己所建造但尚未完成的教會,那裏說信徒
來到基督面前的眾多活石。

這封書信的對象是基督徒,尤其是猶太人中的基督徒,他們在地上是寄居者和外人。他們行事為人、比這個教導在本書信裏有更合適;更為廣泛的發展。主耶穌自己就是這裡的寄居者和外人,彼得以多樣多面的模型將祂的生活呈現在這裡。兩封書信從一開始到萬事的總結、都遵行神行政的公義,諸元素在其中藥被熱焰融化,並且在新天和新地裏有義居住在其中。前書著重在神看顧信徒的行政,後書著重在惡人受審判。
然而,在呈現屬天的呼召的時後,使徒必然把救恩呈現出來,就是魂的救恩與猶太人的暫時的拯救相對。

那靈對信徒的描述 (2)
2就是照著父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那靈得聖別,以致順從耶穌基督,並蒙祂血所灑的人:願恩典與平安,繁增的歸與你們。

以下是那靈對這些信徒的描述。他們是按照父神的先見蒙揀選的。以色列人是耶和華在地上所揀選的人民。在這裡,他們是父神所預知的。揀選他們的途徑就是藉著聖靈的聖別。他們確實被那靈的能力分別出來。以色列人是藉著規條被分別出來;但是這些因順從耶穌基督並蒙祂血所灑而被聖別的人,也就是,一方面和祂ㄧ樣順服,另一方面要灑上祂的血,因此他們在神面前是完全清潔的。以色列人為著遵守律法而被分別出來,當宣布律法的時候,死就成為出於律法權柄的制裁者,因為那血(設立律法之血)永遠無法使魂從罪裏得潔淨。

基督徒的份是寄居者,他們是有屬天基業的外人(3)
3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是當受頌讚的,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我們,使我們有活的盼望

這就是基督徒的地位。使徒願恩典與和平歸與他們,這是信徒所知道的福分。他提醒他們、神曾經祝福他們的福份,當受稱頌的神曾賜福給他們。相信的以色列人現在認識祂,不是以耶和華的性質來認識祂,而是以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和父來認識。
4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諸天之上的基業,5就是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得著所豫備,在末後的時期要顯現的救恩。

使徒以此為祂恩典的果子,這是在世界以外的盼望。而不是迦南人的產業,迦南人的產業是住在地上之人所想要的,是以色列人的盼望、是仍然不信之民的盼望。神的憐憫重生了他們,藉著耶穌從死裡復活,使他們有活的盼望。這個復活向他們展示另一個世界的福分,以及將人們帶進另一個世界的能力,儘管信徒曾經臣服於死亡:然而他將藉著復活,藉著救主的榮耀勝利,進入另一個世界那裏,有份於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並且不能衰殘的基業(4-5)

使徒不是說到我們與基督的復活。他認為基督徒是這裡的寄居者,受到基督自己復活勝利的鼓舞,藉著認識在信徒前面光明和幸福的世界,以及將他帶入那個世界的能力,這使他感到振奮。因此,這個基業是“存留在諸天之上”。在以弗所書中,我們在基督裏坐在天上,這基業是基督自己所承繼的一切事物。但事實上,基督徒也是地上的寄居者和外人。在我們寄居的期間,看見擺在我們面前這屬天的基業,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安慰,也做為我們必將進到這基業的憑質。
神的大能要保守為信徒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和寶保守在地上的基督徒

使徒彼得另外加上了一個無法估量的安慰。如果基業在天上為我們存留,我們在寄居時期將一直藉著神的大能所保守,直到最後我們可以享受它。何等甜蜜的想法!我們在這裏蒙保守,經歷所有的危險和困難;另一方面,在天上那裡的基業是不能玷污、並且沒有衰殘的可能。

神藉著維持信徒心裏的信心而行事 (6-7)
6在那時期你們要歡騰,儘管目前在諸般的試煉中,或許必須暫時憂愁,7叫你們信心所受的試驗,比那經過火的試驗仍會毀壞之金子的試驗,更為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顯為可得稱讚、榮耀和尊貴的

但是藉著屬靈道德的方式,這力量憑著運行在我們裏面的恩典保守我們,將我們的心固定在與神和祂的應許有關的目標上(彼得總是以這樣的方式說話)比較彼得後書一章4節。我們藉著信蒙神能力的保守。讚美神,這是神自己的能力;但是它是藉著心裡的信來維持,無視於世上一切的試探,超越這世界一切的玷汙,來維持這個信心,並用屬天的事物充滿它的感情。可是,彼得卻始終被神對這世界的道路所充滿,只注視信徒要在這救恩裏,在這屬天的榮耀裏,當它顯現的時候所享受的福份;當神藉著這個榮耀,在地上,在祝福裏、建立祂權柄的時候。這確實是屬天的榮耀,但這屬天的榮耀顯現的時候,要成為在地上建立神至高無上行政的方式,為了祂自己的榮耀和整個世界的祝福。

將要顯現出來的救恩;聖徒在榮耀裏的顯現 (8-10)
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入祂而歡騰,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9得著你們信心的結果,就是魂的救恩。10關於這救恩,那豫言你們要得恩典的眾申言者,已經詳細的尋求考察過,

這個救恩就是要在末後時期顯現出來的救恩。 “所豫備(5)” 這句話很重要。我們的使徒還說,這個審判已經準備好要顯現。基督親自得了榮耀,征服了所有的仇敵,完成了救贖。祂只在等一件事,就是神要把仇敵當作祂的腳凳。祂在高處、在權能者的右邊坐下,因為祂已經成就了在罪所在之處榮耀神的一切之事。這是魂真正的救恩,就是將屬祂自己的人聚集起來,這事尚未成就(彼得後書三章915節);一旦所有要有份的人被帶進來的時候,就不再需要等待救恩了,也就是說,那時蒙救贖的人要顯現在榮耀裏*{2};因此,也就不用再等待地上惡人受審判的結局,他們將藉著基督的顯現得到終結*{3}。那時一切都就緒了。這種思想在我們忍耐的日子裡,對我們來說是甜蜜的,但是當我們反思這審判時卻充滿了嚴肅(5)
*{2}聖徒在空中與耶穌相會的時候,那時他們要遇見祂的教導,與在地上教會有關的教導,都不是出於彼得的教導。他只談到聖徒在榮耀裏的顯現,因為他被神對地的方式所佔據,雖然他與基督教很有關聯。

{** See 2 Thess. 1:9-10.}
*{3}參見帖後一9-10}在那日,當主來,在祂聖徒身上得榮耀,並在一切信的人身上顯為希奇的時候,(你們也在其中,因為你們信了我們對你們所作的見證,)那些不順從祂福音的人要受刑罰,就是永遠沉淪,離開主的面,並離開祂力量的榮耀。

是的,正如使徒說的那樣,我們為這個救恩感到非常高興,這救恩要在末後的時期顯現出來。我們正在等待它的顯現。這是一個叫信徒得著安息的時候,一個屬於這地的祝福,一個祂所當得榮耀的顯現,祂是謙卑,為我們受苦的人;神在基督裡的光和榮耀照亮這世界的時候,首先是綑綁一切的邪惡,然後是驅走一切的邪惡。

經過苦難和試煉之後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他們未來的結局(8)
8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入祂而歡騰,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

這就是我們的福份:將要顯出在救恩裏豐沛的喜樂,而我們在其中總是歡喜的;但是,如果這是為了我們的益處,我們必然在多樣的試誘中經歷苦難。但這會只是很短的時間、很快就要過去了,只有輕微的痛苦,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臨到我們身上,當我們所等候的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在讚美,尊榮和榮耀裏,好叫信心寶貴的試驗,得到它的結果。這就是我們所有苦難和試煉的盡頭;照著神的智慧和我們魂的需要,與它們要帶我們進入超越和永遠的榮耀那巨大的結果相比,它們只是短暫而光明的。我們的心依戀耶穌:因為祂就要顯現了。

我們愛祂,雖然我們從未見過祂。雖然現在我們看不見祂,但在祂裡面,我們卻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這愛使我們下定決定並且建構我們的心,這愛使我們的心堅固並以喜悅充滿我們的心,然而一生之久這愛要與我們同在。祂在我們心中,充滿所有的榮耀。靠著恩典我必得著這個榮耀,我必要得著這榮耀;但是我愛耶穌,我的心渴望耶穌的出現,盼望見到祂(8)

此外,我們還要像祂,祂要完全得著榮耀。使徒可能會說:“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喜樂”。我們的心別無所求:如果一些輕微的痛苦對我們是必要的,我們會很樂意去忍受,因為它們是使我們得榮耀的途徑。我們可以因為想到基督的顯現而歡喜;因為把看不見的祂接受到我們心裏,我們就得到了魂的救恩。這是信心的目標和終點;儘管以色列人是神的恩惠的象徵,但它(我們所得著魂的救恩)遠比以色列人所享有暫時的拯救更為寶貴。

救恩的恩典啟示的三個連續步驟 (10-13)
10關於這救恩,那豫言你們要得恩典的眾申言者,已經詳細的尋求考察過,11就是考察在他們裏面基督的靈,豫先證明那要臨到基督的苦難,以及後來的榮耀,所指明的是甚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12他們得了啓示,知道他們供應這些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些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渴望詳細察看這些事。13所以要束上你們心思的腰,謹慎自守,全然寄望於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給你們的恩。

使徒繼續發展這救恩的恩典啟示的三個連續步驟,就是使我們從罪的苦難、結果和果子中全然和完全的拯救出來:眾申言者;從天上降下來聖靈的見證;當已經宣告的拯就完全應驗的時候,耶穌基督自己的顯現。

眾申言者所說與基督有關事件的預言,完全超越了賜給猶太人的福分;祂被棄絕也為魂的救恩開路

要緊的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猶太人的盼望,申言者已經預見並宣告彌賽亞被棄絕,必定為我們帶來救恩以及我們魂的救恩開路。他們再也看不見耶穌。因為屬地的份不是在祂第一次來而實現的;救恩要在祂最後一次來才顯現出來。但是這樣,魂的救恩才得以打開,整個救恩的範圍都要在即將顯現的榮耀中得以實現;因為救恩是魂裏屬靈的喜樂,在那位我們看不見屬天的耶穌裏面,祂在死裏已經完成了除罪的事,並且在祂的復活裏,祂照著神兒子的生命的能力,產生出活的盼望。我們憑著信心,接受這救恩,這是真正的拯救。但是這些還不是榮耀和外在的安息;當耶穌顯現的時候、這個救恩的確會發生,但與此同時,這魂已經憑著信心享受這完全的安息,並在盼望裏,甚至享受了這個榮耀的本身。

從天上降下來聖靈的見證;當基督被啟示出來的時候要完成祂所應許的事

如今,眾申言者曾宣告神的恩典,要為著信徒實現,甚至現在就將那救恩賜給這魂作為他的享受;並且他們曾搜尋眾申言者他們自己的預言,就是搜尋眾申言者從神的啟示中所得到的預言,試圖了解那靈在祂預先見證基督受苦之時,所指出是在甚麼時間病且是以甚麼方式。因為那靈藉著申言者都談到了它們,因此這些比以色列人暫時的拯救更有意義;因為彌賽亞要受苦。他們也發現,基督的靈宣告關於彌賽亞的這些真理,不是為著他們自己,也不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時代,而是為著基督徒。

但是,基督徒雖然藉著基督在受苦後坐在天上,得著祂要再次榮耀歸來的啟示,領受了魂的救恩,卻還沒有得到啟示給申言者的那些榮耀。耶穌死後,藉著從天降下的聖靈,用神聖而平實的方式宣報了這些事:那靈只宣報了這一點,但還沒有賜下主將要顯現那榮耀的本身。因此基督徒必須束上他們自己的心思的腰,謹慎自守,並盼望至終得到(實際上)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要帶給他們的恩典。這是在神管理中三個連續步驟:預言與基督有關的事件,這完全超出了給猶太人的祝福;那靈所宣報的事;當基督顯現的時候所應許之事的應驗。

這個救恩屬靈的性質“要顯現的”(5)

5就是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得著所豫備,在末後的時期要顯現的救恩。

然後,使徒提出當基督顯現的時候,信徒必要有份於祂的榮耀;申言者所說的救恩,將在末日顯現出來。但同時,藉著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神重生了相信的猶太人、並給他們活的盼望;藉祂所受的苦難,使他們明白,即使在等待這榮耀顯現的期間,也要將它實化在耶穌的人位上,在以色列的救恩逐漸消逝並可能被遺忘之前,他們就能享受魂的救恩。確實,這救恩都將要以一切的豐滿“要顯現的”;但到目前為止,他們只在魂的方面擁有這個救恩。但是,當他們脫離了屬地榮耀的表顯,這救恩對他們來說就會有更多的屬靈特質。因此,他們在等待耶穌顯現的時候,要束上他們的腰,並感謝地承認他們擁有他們信心的結果(9)。因為他們是在與神的關係裏。
享受應許果效的權利是建立在順從,聖別和敬畏神的基礎上
(14-16)
14你們是順從的兒女,不要模仿從前無知之時所放縱的私慾;15卻要照著那呼召你們的聖者,在一切行事為人上,也成為聖的;16因為經上記著:「你們要聖別,因為我是聖別的。」

當藉著眾申言者的職事宣告這些事情的時候,神看的是基督徒,而不是眾申言者他們自己。他們應當及時將這個恩典傳給信徒;但同時,出於信心和魂,從天降下的聖靈為此作見證。它將要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把這個恩典帶來。耶穌基督的復活,是實現所有應許也實現給他們享受生活力量的保證,又使他們重生有了活的盼望;但是享受這應許的權利是建立在另一個真理上。為此,這個勸勉引導我們。他們要像順從的兒女一樣行事為人,不要再跟隨他們在愚昧無知的日子裡,帶領他們的情慾。正如經上所記,他們被聖別的主所呼召,在他們所有說話當中都要聖別。而且,如果他們呼喊父,祂不會理睬人出於假冒的尊敬,祂要按著每個人的工作來審判他們,所以他們要憑著敬畏,過他們寄居的時日。

應用在基督徒生活上每天的審判;為著我們救恩所需要合適的行事為人之巨大代價 (17-19)
17你們既稱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的為父,就當在你們寄居的時日中,憑著敬畏行事為人;18知道你們得贖,脫離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生活,不是用能壞的金銀等物,19乃是用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

在這裡讀者要注意,彼得不是談論魂的最終審判。從審判的意義上說,“父不審判任何人,乃將所有的審判都交給了子。”彼得在這裡所說的是,神的行政在這個世界上對祂的兒女所施行日常的審判。因此,經上說:“在你們寄居的時日中。”因此這是應用在基督徒生活上的審判。這裡所說的敬畏、並不是因著對救恩和救贖的不確定性。敬畏是建立在確定我們被贖回的基礎上;而具有無限的價值,這就是因為救贖我們的方法具有無限的價值,也就是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19),這無限的價值是我們在寄居的時期敬畏神的動機。我們因耶穌以祂的血為代價(18),從虛空的談話中把我們贖回來(19):我們還能繼續照著我們從被拯救出來那裏的原則來行事為人嗎?使我們得救的代價,要求我們要謹慎莊重的在父面前行事為人(17),我們盼望與父有交通,對我們來說,這是既是我們的權利又是我們與父屬靈的關係。
藉著耶穌信入神;我們對神自己的信心和盼望
(20-21)
20基督在創世以前,就豫先被神知道,卻在諸時期的末後,纔為你們顯現出來;21你們藉著祂,信入那叫祂從死人中復活,又給祂榮耀的神,叫你們的信和盼望都在於神。

然後,使徒將這個真理應用到他向他們說話的基督徒身上。在創立世界之前,這羔羊在神的旨意中已經被命定了;但祂在末後的日子才為著信徒顯現出來(20):這些以它們真實的性質呈現出來,他們藉著耶穌,就是藉著這羔羊相信神(21)。不是藉著創造使他們相信:雖然創造是祂榮耀的見證,但創造無法使良心得到安息,也無法說出天上的地位。即便在指導萬事的時候,這也不是靠著主宰權能,若是如此,會使神的行政陷於如此之深的黑暗之中。這也不是藉著神在耶和華的名裏,在西乃山上的啟示與違背律法有關的恐懼來實現的。

這是藉著我們相信的耶穌,神的羔羊;注意這裏彼得不是說在祂裡面,而是 “藉著祂” 信入神(21)。我們知道神是那位,當我們還是罪人,並死在過犯和罪惡之中,愛我們的神,並且賜下這位寶貴的救主來到地上,甚至進入我們所在的死地,有份於我們倒在這審判之下的地位,祂以神羔羊的身分而死。我們信入神,當耶穌為我們()在那裏的時候,祂的死使是為著我們,神以祂的能力使耶穌從死裡復活,並且榮耀了祂。

因此,在救主神裡面,祂是一位代表我們行使祂能力的神,使我們藉著耶穌相信,這樣我們的信心和盼望就都在神身上。使徒不是說在神面前的某件事上,而是說在神祂自己的身上。如果我們的信心和盼望是在祂身上,哪裡會出現懼怕神或不信任神的原因呢?這改變了一切。我們看待神自己的方式已經完全改變;這個改變建立在以下基礎上:在接納我們使我們從所有罪裏得著潔淨所建立神的義上;在耶穌裡得以完全祝福我們神的愛上,在藉著祂的能力使耶穌從死裡復活,並得著榮耀,就是祂祝福我們的能力上。我們的信心和盼望都是在神自己裏面。

新的性情;藉著神聖言不能壞的種子重生 (22-25)
22你們既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魂,以致愛弟兄沒有假冒,就當從清潔的心裏彼此熱切相愛;23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而常存的話。24因為「凡屬肉體的人盡都如草,他一切的榮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乾,花必凋謝,25惟有主的話永遠長存。」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話。

這使我們與其餘蒙救贖者建立了最親密的關係:因為我們都是同樣之愛的對象,蒙同樣的寶血洗淨,被同樣的羔羊救贖,對於那些藉著那靈,憑著接受真理,心被潔淨的人來說,他們成了溫柔兄弟之愛的對象,就是沒有假冒的愛(22)。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弟兄。然後,讓我們從清潔的心裏,彼此熱切相愛。但這是基於另一項至關重要的原則。這是一種在這情感上運行的新性情。

如果我們蒙羔羊的寶血所贖回而沒有瑕疵,那麼我們就是由神聖言不能壞的種子所重生,它是永遠長存(23)。因為肉體不過是草,人的榮耀就像草上的花。草必枯萎,花必凋謝,但主的話永遠長存(24)。這就是向我們宣講福音的話。這是永遠蒙福的原則。信徒不是像猶太人那樣照著肉體所生,享受短暫的權利和祝福,而是由不能壞的種子所生,這是一條生命的原則,就像神自己的話一樣不改變(25)。申言者在安慰神子民的時候就是這樣告訴他們的。所有的肉體,包括人民本身,都不過是枯乾的草。神是不會改變的,這話藉它不能改變的確定性,保全賜給神所愛的對象那神聖的祝福,在信徒心中作工、使生命像這話的源頭一樣,永遠長存不朽壞。

彼得前書第二章

話奶 (1-3)
1所以要脫去一切的惡毒、和一切的詭詐、並偽善、嫉妒、以及一切譭謗的話,2像纔生的嬰孩一樣,切慕那純淨的話奶,叫你們靠此長大,以致得救;3你們若嘗過主是美善的,就必如此;

他們因此被洗淨,並由這話所生,所以要脫去一切詭詐,偽善,嫉妒,毀謗(1);成為新生的嬰兒,尋求這能理解的奶,以便成長(因為這話是孩子的奶,正如這話是生命的種子)(2);如果我們真的感到主是善良而充滿恩典,我們就要以一切單純的方式來接受它(3)。我不是來到西奈山(在那山上,主神在火中頒布祂的律法,因此他們再也聽不見祂的聲音了),主也不是從那裏向我們說話。如果我嚐過並理解主是在恩典裏行事,祂的愛是向著我的,並且祂的話是這恩典的發表,即使祂的話傳遞了生命,我也會渴望喝這理解的奶,信徒所享受的奶與他的單純成正比;那向我所宣告美善話語的就是恩典,並且我所需要的那位神,祂是所有的恩典,祂充滿了恩典,以恩典行事,並且以這種性質向我顯現祂自己,這個特質使祂永不停止向我保持著,使我與祂的聖別有份。

建在在那活石上眾活石的殿(4-7)
4你們來到祂這為人所棄絕,卻為神所揀選所寶貴的活石跟前,5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成為聖別的祭司體系,藉著耶穌基督獻上神所悅納的屬靈祭物。6因為經上記著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7所以祂在你們信的人是寶貴的,在那不信的人卻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我現在認識主自己了:我已嚐過祂的所是。此外,這個過程仍然與猶太人的律法條件相對,儘管這件事是詩篇和眾申言者所宣告應許的應驗(這復活也在屬天的盼望之外向信的人清楚的啟示出來)。現在他們自己成為屬靈的殿,神聖的祭司職任(5)。他們來到那活石這裏(4),祂的確遭受世人的棄絕,卻是神所揀選並和寶貴的,並且他們要像眾活石建造在祂身上(5)。使徒喜歡使用 “活”這個字。因為父已向彼得啟示耶穌是活神的兒子。除了彼得以外、沒有其他人承認祂是如此,主告訴他,在這塊磐石上(也就是有生命能力神的兒子,祂彰顯在復活裏人位上,宣告祂就是這塊磐石)祂要建造祂的教會。彼得憑著他的信心有分於這活石的性質。然後在這裡(彼得前書二章5節),他把這個性質擴展到所有信徒身上,並展示建造在這活石上的殿,這活石是神親自安放它,作為祂所揀選和寶貴主要的房角石。凡相信祂的人都不致於感到羞愧(6)*{4}

*{4}我們可以這麼說(僅在此段)在這段經文中,彼得符合新約關於教會的教導,並且符合新約關於建造的教導,而不是符合與身體或新娘有關的教導;那是基督所建造(殿或教會),不是與祂聯合的(身體或新娘)。所以保羅也在以弗所書二章2021節中將這個真理呈現給我們。從這個觀點來看,儘管教會在地上繼續進行著,但這是基督的工作並且是持續的過程;與人的幫助無關,基督說,我要建造;保羅說,它在增長。彼得說,活石進前來。不可將教會與人類用木,草和禾秸來建造的,當成相同的建築混淆在一起;儘管神所設立外在的事物,像以往一樣,所留給人的責任,很快就被敗壞了。個人是藉著恩典建立,並成長為聖殿。所有這些都與馬太福音第十六章有關。哥林多前書第三章是有關於人們在服事上的責任,而教會則是從另一種觀點來看。身體完全是另一回事;這個教導在以弗所書第一至四章;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和其他聖經段落裡都有說明。}
20被建造在使徒和申言者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作房角石;21在祂裏面,全房聯結一起,長成在主裏的聖殿;22你們也在祂裏面同被建造,成為神在靈裏的居所。(弗二2021)

基督對信徒的寶貴;不信的命運 (7-8)
7所以祂在你們信的人是寶貴的,在那不信的人卻是「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8又是「絆腳的石頭,並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信從,就在這話上絆跌,他們這樣絆跌也是豫定的。

現在,不僅在神眼中這塊石頭是寶貴的,並且在信的人眼中,雖然信徒的信心就像擁有它者一樣軟弱,然而信徒所看到的和神所看到的是一樣的。對於不信的人來說,這塊石頭是絆腳的石頭和跌人的石頭(7-8)。不信的人因著不信從就跌在這話上,因為他們是被命定成為這樣的人。並不是說他們被任命為犯罪或被定罪,但是這個不相信又不信從的猶太族類,長期以來的叛逆,並不斷高舉他們自己來反對神,注定要在恩典之主身上發現祂自己是跌人的磐石;他們被絆跌並跌在對信心來說是救恩的寶貴石頭上。他們的不信注定要發生這個特定的絆跌。

儘管這民棄絕基督已失去了屬地的應許,但個別的猶太信徒卻獲得屬天的祝福

相反的,信徒以最超越的方式進入享受所賜給以色列人的應許裡。恩典以及神的信實,在耶穌的身上帶給信徒應許的應驗,祂是為著神真理成為受割禮之人的執事,要應驗所賜給先祖的應許。而且,儘管這民已經棄絕了祂,神不會剝奪給他們的祝福,他們就是那些不顧在信心上和心裏種種困難,他們順服於他們信心上的順從,並緊緊聯於那位被這民藐視之主的人。他們不能得到以色列人與這民在地上的福分,因為這民已經拒絕了祂;但是他們可以充分地被帶進接受祂的子民與神的關係裏。這福分現在所顯出屬天的性質,並不會破壞他們照著應許蒙神的悅納;只要他們照著恩典進入它裏頭(祂的子民與神的關係裏)。對於這民,作為一個民,已經失去了它(與神的關係);不僅很早以前就因著不順服而失去了,而是現在因著棄絕祂更是失去這個福分,祂就要在恩典裏回來,要將應許的功效帶給他們。

相信的餘民享有的頭銜和權利;彌賽亞的順服是他們福分的基礎 (9-10)
9惟有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體系,是聖別的國度,是買來作產業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祂奇妙之光者的美德;10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是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憫,現在卻蒙了憐憫。

因此,使徒將“聖別的國度”的性質運用在蒙揀選的餘民身上,這是以順服為條件,把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的頭銜賜給他們,但在這裡,那些頭銜都是與彌賽亞有關,他們所享有的這些頭銜是建立祂的順服和藉著他們對祂的信所得著的權利上。
但是,使徒繼續說,相信的餘民他們的權利是建立在彌賽亞身上,使徒並將何西阿的宣告應用在他們身上,這宣告是與以色列和猶大有關,就是在末後的日子,他們得以重建在福分的豐滿裡,享受與神的那些關係,就是恩典要在那個時候要將他們帶進去的這些關係裏。

他說:“惟有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體系,是買來作產業的子民。(9)”這些幾乎都是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的話。他接著說:“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是神的子民;從前未曾蒙憐憫,現在卻蒙了憐憫。(10)”這些是何西阿書第二章的話。這些話以最要緊的方式向我們提出來,福分就是建立在這些原則上。在出埃及記裡,如果百姓完全聽從神的話,他們就要得到這些福分。但是以色列人沒有聽從,反而悖逆和硬著頸項,去追求外邦神,拒絕那靈的見證。然而,在他們不忠信之後,神親自在錫安放了一塊石頭,這是一塊主要的房角石,任何相信祂的人都不會感到羞愧。當以色列人在各方面都失敗,並且在順服的基礎上失去了一切的時候,神要藉著恩典,藉著耶穌、將最初在順服的條件下應許賜給他們的東西。這樣,一切對他們都是穩固的,這就是恩典。
神執行審判,回到祂不可改變恩典的定旨上

這個順服的問題,也就是以色列不順服的問題,藉著恩典、並藉著基督的順服,祂是神在錫安所奠定的基礎,得到解決了。但是,這恩典的原則豐富的超越了罪,藉此表明,人的不順服並不能挫敗神的旨意,因為這恩典是在不順服完成之後進來的,這個原則對悔改的罪人成為重要的榮耀和安慰,在此藉著引用何西阿的話,以令人驚奇的方式得到確定。在申言者的這段話中,表明以色列不僅有罪,而且已經受審判。神已經宣告,他不再寬容(就著祂對十個支派的忍耐來說);以色列不再是祂的百姓(就著祂對不忠信之猶大的審判來說)

但是在審判執行之後,祂回到祂不能改變恩典的定旨上,並離開以色列如同離開被遺棄的妻子,並給她亞割谷,意思是麻煩谷,從前亞干就是在這谷裡被石頭打死,這是不忠信的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頭一個審判,為要帶來盼望之門。因為審判變成了恩典,神重新開始新的原則。好像以色列又從埃及出來了,但是這是基於全新的原則。祂以公義,審判,恩典,憐憫,以及這些都是祝福,永遠將她許配給自己為妻。然後,祂稱她為“路哈馬”或“憐憫的對象”。和“阿米”意即“我的子民”。

這些是使徒所使用表達的方式,適用於相信耶穌的餘民,祂是百姓的絆腳石,但是祂是神賜給信徒主要的房角石。這樣,這條件就被除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在不順服之後,而且經過充分和確定神恩典的審判之後,得到的福分,這是建立(只適用於信徒)在基督這人位,順服和基督的工作上。

麻煩之谷成為盼望之門

這恩典的發表中看到亞割是令人感動的。這是以色列在應許之地因被禁戒之物玷汙自己而受到頭一次的審判。並且同樣在那裡神賜下盼望。恩典戰勝了公義,這是完全真實的事例。並且這件事要在基督裏以最超越的方式發生。神的審判在祂裡面成了盼望之門,罪惡和審判都永遠的過去了。

雙重祭司職任:(1)亞倫“神聖的祭司職任”(5)

就著這屬靈能力的顯明而言,基督徒生命有兩個部分,是由這雙重祭司職任產生的;其中一個回應基督目前在高處的地位,另一個回應祂在地上榮耀的顯現,就是亞倫和麥基洗德的祭司職任。因為照著亞倫的豫表,祂如今在幔內;此後,祂將成為寶座上的祭司,這將成為祂在地上榮耀的公開彰顯。因此,眾聖徒要操練“神聖祭司職任”(第5節),好獻上讚美和感謝的屬靈祭物。這是基督徒甜美的權利,因此他們要盡可能地親近神!祂獻上自己為祭給神,確定的被神接受,因為這是藉著耶穌將他們獻上給神。

基督徒生活的這部分是首要的,最超越的,最活潑的,是另ㄧ個的來源(是它在地上的發表);是最超越的,因為在操練它的時候,我們立即與我們情感裏神聖的對象有直接的關係。這些屬靈的祭是藉著聖靈的行動反映出我們所享受的恩典;藉著聖靈的行動使我們的心回轉向神,由超越的眾恩賜(信望愛)所推動,我們是它(眾恩賜)的對象,也被所賜給他們的愛所推動。這心(藉著聖靈的能力)反映在恩典向這心所啟示的一切裡面,並照著我們藉著這些途徑對祂自己的認識,使我們前來敬拜萬有的創造者和賜予者;這樣的心是我們有份於屬天迦南地的果子,是獻給神的祭物;我們的心是魂進到神的面前來讚美和敬拜祂的途徑。

這照著類似亞倫祭司職任,神聖的祭司職任和耶路撒冷神所居住作為祂家的殿。

雙重祭司職任:(2)麥基洗德的“君尊的祭司職任”(9)
9惟有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體系,是聖別的國度,是買來作產業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祂奇妙之光者的美德

使徒所說第二個祭司職任的目的是要彰顯祂的美德,祂呼召我們從黑暗出來,進入祂奇妙之光。如我們所見,這個描述取自出埃及記第十九章。那是個蒙揀選的世代,聖別的子民,君尊的祭司職任。我只提到麥基洗德的祭司職任,以表明君尊的祭司職任。猶太人中間的祭司可以接近神。神已經為自己建構了屬祂的人民:他們要彰顯祂所有的美德,基督將在祂榮耀的日子完全了讚美。基督徒現在被呼召在這世界上也要這樣做。他要在這個世界上複製基督。這是他人生的第二部分。

讀者要注意,本書信的第一章將基督徒描繪受到盼望推動,但仍處於試煉之中,這是對信心寶貴的試驗。第二章信徒藉著信心,把他作聖別和君尊祭司職任的權利呈現出來。

給基督徒的勸勉:他們成為地上的寄居者,走在向神忠信的道路上 (11-12)
11親愛的,我勸你們作客旅和寄居的,要禁戒屬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魂戰鬪的;12你們在外邦人中,要有佳美的品行,好叫他們在何事上譭謗你們是作惡者,就在何事上,由於親眼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眷顧的日子榮耀神。

此後(彼得前書二章11節),使徒開始他的勸勉。不管基督徒有什麼權利,按著他的身份,他總是被視為地上的寄居者;而且,正如我們看見的,使徒腦海中的對象是神不變的行政。但是他首先針對內在的事警告他們,反對敗壞產生的根源,(以這行政看來)因為那會羞辱神的名,甚至會帶來審判。

使徒這些談話要信徒在外邦人中間作誠實的人。基督徒是稱為神名下的人。對祂的名懷有敵意的人們,他們的心思想要使祂的名蒙羞,他們藉著自己所行不受良心控告的惡行歸咎於基督徒,而同時又抱怨(彼得前書四章4節)他們不要與基督徒走在同樣過度和混亂的狀態裏。基督徒只需要跟從向神忠信的道路。在神臨到這些誹謗主的人們的那天,他們的意志要被破碎,並且他們的驕傲要因神的臨及而屈服,儘管他們誹謗主,但他們要承認,藉著已經進入他們良心的這個善工,承認神曾在這些基督徒中行事,承認祂曾出現在他們中間。

基督徒在這個世界的道路,神允許屬祂自己的人因公義或基督的名在此受苦

使徒在對信徒進行簡短但重要一般性的勸誡之後,使徒提到基督徒與這個世界有關的行事為人,一方面神監督所有的人,但在這世界上,無論出於公義還是為了基督的名,祂都允許屬祂自己的人受苦,但他們永遠不應該因為犯罪而在世上受苦。接著他指出基督徒的道路。
13你們為主的緣故,要服從人一切的制度,或是有權位的君王,14或是君王所差遣報應作惡者、稱讚行善者的官長;15因為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行善,以籠住愚妄無知者的口;16你們是自由的,不可用自由遮蓋惡毒,卻要作神的奴僕。17務要尊敬眾人,愛眾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18作家僕的,要在凡事上敬畏服從主人,不但服從那良善和藹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服從。19人若因著對神的感覺而忍受憂愁,受寃屈之苦,就是甜美的。20你們若因犯罪挨拳打而忍耐,有甚麼可誇耀的?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而忍耐,這在神乃是甜美的。

為了主的緣故,他要服從人的法令或制度(13-17)。他要尊敬所有人,以及在上位的,好叫沒有人有任何攻擊他指責他的機會。他要順服主人,即使他們是壞人,也要服於他們的惡待。如果他只順服善良和溫柔的主人,那麼一個世俗的奴隸也會做同樣的事。但是,如果他做得好,他受苦並忍耐地忍受了,這對神來說是可悅納的,這就是恩典。因此這是基督的運行,因為我們蒙召原是為此。 (18-21)
21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22祂沒有犯過罪,口裏也找不到詭詐;23祂被駡不還口,受苦不說威嚇的話,只將一切交給那按公義審判的。24祂在木頭上,在祂的身體裏,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向罪死了,就得以向義活著;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25你們好像羊走迷了路,如今卻歸到你們魂的牧人和監督了。
基督也曾這樣受過苦,祂從不用指謫威嚇人的話回應那些褻瀆祂的人,而是將祂自己交託給按公義審判人的主(21-25)。我們屬於祂。祂為我們的過犯受了苦,好使我們從罪行中得救,我們就可以向著神活著。這些來自猶太人的基督徒,他們曾像羊一樣走迷了路*{5};現在他們被帶回到他們自己魂的牧人和監督(25)。但是,這些勸告完全表明,基督徒不是一個屬於這世界的人,而是擁有自己走過這世界道路的人:然而,這條道路是在這世界的和平道路上!
 *{5}我想是這是出自詩篇第一百一十九篇最後一節的引喻。使徒不斷地將猶太的基督教徒放在蒙福的餘民的根基上,只是把它改為魂的救恩。}
我如亡羊走迷了路;求你尋找僕人,因我沒有忘記你的誡命。詩一百一十九176


彼得前書第三章

告誡妻子和丈夫 (1-7)
1照樣,作妻子的,要服從自己的丈夫,好叫那些甚至不信從主話的,也可以不用主的話,藉著妻子的品行,被主得著,2這是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你們敬畏中純潔的品行。3你們的妝飾,不要重於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衣服,4乃要重於那以溫柔安靜的靈為不朽壞之妝飾的心中隱藏的人,這在神面前是極有價值的。5因為從前那仰望神的聖別婦人,也是這樣妝飾自己,服從自己的丈夫,6就如撒拉順從亞伯拉罕,稱他為主;你們若行善,不怕任何的驚嚇,便是撒拉的兒女了。7照樣,作丈夫的,要按情理與妻子同住,因為她是比你輭弱的器皿,是女性;又要按她應得的分敬重她,因為她是與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好叫你們的禱告不受攔阻。

同樣,作妻子的也要以一切謙卑和純潔服從丈夫,以便如果丈夫還不信從這話,可以叫這話藉著它的果子可以為這話的功效作見證,甚至能夠取代這話本身。她們要安靜、忍耐和溫柔地倚靠神的信實,而不要懼怕看到仇敵的能力(比較腓一28)。

作丈夫的也要以相同的方式與妻子同住,他們的感情和關係是受到基督徒知識而不是人的激情所管治。丈夫要敬重妻子,並與她同行,正如他是與她ㄧ同承受生命的恩典。

所有信徒都要在神眼中行事為人 (8-13)
8總之,你們眾人都要心思一致,同情體恤,弟兄相愛,心存慈憐,心思卑微。9不以惡報惡,或以辱駡還辱駡,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分。10因為「那想要愛生命,看見好日子的,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脣不說詭詐的話;11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竭力追逐;12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祂的耳垂聽他們的祈求;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13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苦害你們?

最後,眾人都要照著和平與溫柔的靈行事為人,帶著這些(和平與溫柔的靈)與他人的來往,他們自己就是這些福分的繼承人,當他們彼此背負,他們就會得到這樣的靈。藉著追隨那些善良的,使舌頭受到敬畏神的支配,好避免邪惡並尋求和睦(11),他們要在安靜裡在神的眼裡享受現今的生命。因為主的眼目看顧義人,祂的耳垂聽他們的禱告(12)。但主的面反對那些行惡的人(12)。而且,如果他們只跟隨善事,誰會傷害他們呢?(13)

認識神的同在是信徒壯膽與平安的秘密;無虧良心的必要 (14-16)
14你們就是因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15只要心裏尊基督為聖,以祂為主,常作準備,好對每一個問你們裏面盼望因由的人有所答辯,16且要帶著溫柔和敬畏,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譭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的人,因你們在基督裏的好品行,感到羞愧。

因此,這就是神的行政,祂以這些原則監管這個世界的進程。不過,現在它還不是防止一切錯誤直接和立即的行政。邪惡的力量仍然在地上運作;那些受邪惡激動的人表現出對公義的敵視,並藉著撒但所產生的恐懼來行動。但是,信徒憑著給主放在魂裡祂的地位,仇敵激起的恐懼就不復存在。如果內心認識神的同在,信徒的心會在仇敵的面前顫抖嗎?

這是信徒在承認基督的時候,他們可以壯膽與平安的秘密。然後,仇敵的工具會設法將我們打倒,並以他們的虛假壓過我們;但是信徒在對神同在的認識,要驅散那些虛假的人,並摧毀他們所有的力量。依靠祂同在的能力,使我們準備好以溫柔而神聖的敬畏,對每一個問我們裡面盼望因由的人有所答辯(15)

對於所有這些美德,信徒必須有一顆無虧的良心(16)。我們可能對神懷有不好的良心,我們要求神赦免並憐憫我們;但是,如果我們的良心不好,我們就無法抵擋仇敵,我們會怕牠。一方面,我們怕牠的惡意;另一方面,我們已經失去對神同在和力量的認識。當我們在神面前行走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不怕。因為我們的心是自由的:我們不必去為自我考量,我們只要思想神;對手要為錯誤地誣賴那些行為舉止無可指責的人而羞愧,並且他們也要反對那些只能把仇敵忿怒帶來的人,因為仇敵的忿怒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恥辱(16)

為行善或為作惡而受苦(17-18)
17如果神的旨意要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18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死,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為要引你們到神面前;在肉體裏祂被治死,在靈裏祂卻活著;

也許神會覺得讓我們受苦對我們是有益的。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為行善而不是因為作惡而受苦(17)。使徒為此給我們感人的動機:因為基督也曾一次而永遠的為罪受苦;那對我們就夠了;讓我們只為義受苦(18)。為罪受苦是祂的工作。祂做到了,而且永遠地完成了;至於祂在肉體中的生命,祂因此被治死,但祂要照著神聖之靈的能力而活著。

基督藉著祂在挪亞的靈向被逆的人宣揚(這些靈現在在監獄中)(19-20)
19在這靈裏,祂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20就是向從前在挪亞豫備方舟的日子,神恆忍熱切等待的時候,那些悖逆者宣揚;那進入方舟,藉著水安全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

隨後的這段經文給聖經的讀者帶來了難題;但是,如果我們理解神之靈的對象,這個題目對我來說似乎是很簡單。猶太人期待著彌賽亞有形有體的出現,祂要拯救這些人民,並將猶太人提升到屬世榮耀的頂峰。但是我們知道,祂沒有以這種方式出現,相信的猶太人由於他們所信的彌賽亞不在這裡,並且祂還沒有拯救祂的子民,他們不得不忍受不信者嘲笑和仇恨。信徒擁有他們魂的救恩,他們也認識在天上的耶穌。但是不信的人卻不在乎那個。因此,使徒引用了挪亞的見證。來證明相信的猶太人的人數很少,只有照著那靈,基督才是他們的。

藉著那靈的能力,祂已經從死裡復活了。正是藉著同一位靈的能力,祂沒有帶著有形的身體,去向諾亞日子的靈宣揚。因為這個世界是悖逆的(就像使徒時代的猶太人一樣),所以只有八個魂得救;就像信徒們現在只是一小群羊一樣。但是悖逆之人的靈現在被關在監獄裡,因為他們沒有聽從基督藉著祂的靈在挪亞的日子,在他們中間出現,向他們宣揚。像現在這樣,神的恆忍等待著猶太民族;那結果將是相同的。它必然這樣。
*.達秘對這段經文的理解是在挪亞的日子,基督藉著祂的靈出現在那個時代裡,並且向悖逆的人宣揚。其他解經家認為基督進入死,在他的靈裡到陰間向那些被拘禁在監獄裡,挪亞時代的悖逆者的靈,傳揚祂完成的工作,不但為挪亞的工作作見證,也為將來他再臨的時候,預先作見證。

這樣的解釋是確定的(比假定基督的靈在在陰間傳揚給自洪水以來一直被困在那裡的魂那種解釋更好),藉著創世記中說的:“我的靈就不永遠與他相爭;然而他的日子還有一百二十年。”也是說,祂的靈要在挪亞的見證中奮鬥一百二十年,並且不再(與屬肉體的)爭鬥。現在,只有這幾個人得救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因為他只提到他們),主要在他們死後為見證奮鬥。此外,我們可能會注意,在考慮這“在諾亞的日子基督的靈”個發表的時候,我們只使用了彼得著名的短句;因為正如我們所見過的,他說:“在申言者裡面基督的靈。”

浸洗與洪水中的挪亞方舟相比較;基督的復活和升天給我們無虧的良心和屬天的基督 (21)
21這水所豫表的浸,現在藉著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浸並不是除掉肉體的污穢,乃是向神訴求無虧的良心。22耶穌基督既已進入了天,就坐在神的右邊,眾天使和掌權的、並有能的,都服了祂。

然後這些靈被關進監獄,因為他們沒有在挪亞的日子聽從基督的靈(比較彼得後書二章5-9節)。使徒為此加上了浸洗與洪水中諾亞方舟的比較。諾亞藉水得救;我們也是;因為浸洗之水代表死,正如洪水可以說是代表這世界的死。現在基督已經過死而復活了。我們也在浸洗裏死了。但這就像方舟,因為基督為我們受了死的苦,並且在復活裏從死出來,就像諾亞從洪水裡出來ㄧ樣,從此開始在復活的世界裏過新的生活。現在,基督已經過了死,為罪行成就平息了;我們在靈裏經過死,就像基督為我們實際所做的那樣,將我們所有的罪行都留在死裏;因為祂復活了,不再有罪行,因為祂在十字架上除掉了罪行。
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界,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界,卻保守了傳揚義的挪亞一家八口;又判定了所多瑪、蛾摩拉的罪,將二城毀滅,焚燒成灰,給那些想要過不敬虔生活的人立為鑒戒;只搭救了那常為不法之人的淫行抑鬱的義人羅得;(因為那義人定居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不法的行為,他的義魂就天天感到痛苦。)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煉,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
彼得後書二章5-9節)

而且這些是我們的罪行。因此,藉著復活,我們有了無虧的良心。我們在靈裏經過,就是浸洗所表徵的死。這賜給我們平安能力的是出於基督的復活,在祂完成贖罪的工作之後;藉此復活使我們有了無虧的良心。

現在這就是猶太人必須學習的東西。基督升到天上,一切執政的和掌權的都被帶來順服於祂。祂在神的右邊。因此,我們在地上不是有彌賽亞,而是有無虧的良心和屬天的基督。

彼得前書第四章

神行政的一般原則;為義受苦與神的行政和審判有關(1-7)

1基督既在肉身受過苦,你們也當用同樣的心思武裝自己,(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與罪斷絕了;)2好使你們不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肉身中度餘下的光陰。3因為已過隨從外邦人的心意,行邪蕩、情慾、醉酒、荒宴、羣飲、並不法可憎拜偶像的事,時候已經彀了;4在這些事上,你們不與他們奔入同樣放蕩的洪流中,他們就以為怪,譭謗你們;5他們必向那豫備好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交賬。6為此,就是現在死了的人,也曾有福音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傳給他們,好叫他們在肉身中照著人受審判,在靈裏卻照著神活著。
7但萬物的結局已經臨近了,所以要清明適度,並且要謹慎自守,以便禱告

從本章開始到第7節末,使徒繼續談論神行政的一般原則,勸告基督徒要按照基督本人的原則行事,這將使他避免因著行事為人被神的行政定罪,當等待他所服事的基督再臨審判世界的期間。正如我們在上一章結束的時候所看到的那樣,基督得著榮耀,祂隨時可以審判;而那些因被激怒而起來反對基督徒,以及被自己的激情所帶領,卻不關心即將來臨之審判的人,將不得不考慮他們拒絕作他們救主的那位審判官。

在這裡,可以看出,這是為義受苦(彼得前書二章19節;彼得前書三章17節),與神的行政和神的審判有關。原則是這樣的:他們接受,並跟隨世界和這民所棄絕的救主;他們像寄居者和外人一樣,在義裏跟隨祂聖別的腳步,離開這世界的敗壞。在平安裏行事為人,追隨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人的攻擊;仰望從高處照顧萬事之主安息在義人身上的眼目。然而,在平常的生活的關係裏(彼得前書二章18節)以及在與人交往中,他們要受苦並承受顯然的不公義

。現在神審判的時候還沒有到。基督仍在天上;因為祂在世上被棄絕,所以基督徒的職責就是跟隨祂。當這行政顯現的時候,就是基督要執行審判的時候。同時,祂從前在地上的行事提供了神的審判認可的模式(彼得前書二章21-23節;彼得前書四章1節及以下的經文)。

所以他們要行善,為此受苦並要忍耐。這是討神喜悅的事。這就是基督所做的工作。如果神看為合適,他們要因為行善受苦而不是因作惡受苦。基督(彼得前書二章24節)承擔了我們的罪,為我們的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受苦(18),使我們這些因罪而死的能向義活著(彼得前書二章24),並為要把我們帶到神自己面前。基督現在在高處。祂正準備審判。當審判來到的時候,神行政的原則將要顯現並勝過一切。

我們要與外邦人的生活相反,將基督的死應用在向罪行上實際的死

彼得前書第四章的開頭需要一些更詳細的說明。基督的死在那裡將實際的死應用在罪行上;這是與外邦人的生活形成對比的情況。基督在十字架上(使徒暗示前一章第18節)在肉體中為我們受苦。實際上,祂是在祂屬人的生命裡死了。我們必須用同樣的思想武裝自己(1),不要照著我們舊人的意願有任何生命的活動或熱情,而要忍受肉體的苦,永遠不要屈服於肉體的意志(2)。罪就是肉體的意志在我們裏面的活動,是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意志。當這意志活動的時候,罪的原則就在那裡;因為我們應該順服。神的旨意應該成為我們屬靈道德生活的源泉;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們現在掌握了善與惡的知識,既然肉體的意志不順服神,那個肉體的意志就在我們裡面,我們必須要嘛以神的旨意為唯一動機,要嘛照著肉體的意志,因為後者總是在我們裏面。
基督寧願死而不願悖逆(1)

1基督既在肉身受過苦,你們也當用同樣的心思武裝自己,(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就與罪斷絕了;)

基督來為了要順服,祂選擇死,為萬事受苦而不是悖逆神。因此,祂向罪而死,而罪從來沒有一刻進入祂的心。對祂而言,祂受的試探已經達到了極致,即使當死帶著對罪和審判忿怒的性質,祂寧願選擇死也不願悖逆神。這杯雖苦,祂還是喝了它,而不願意不完全履行祂父的旨意,並且榮耀祂。祂受到了徹底的試煉,並且在試煉中得以完全,那些從外面來並尋求想要進去攻擊祂的那些試誘(因為祂沒有內在的試誘)始終被祂排除在外;試誘從未進到祂裏面,祂的意志也從未向試誘走去;祂從未離開順服,或離開人裏面神聖思想的完全性質;並且藉著死,藉著肉體中的受苦,祂已完成這一切,完成永遠除罪的工作,並且永遠進入安息。因著祂曾徹底受了試誘,並且在萬事上與我們一樣受過試誘(來四15)*{6},就是在關於信心試煉和屬靈生命的爭戰上受過試誘。
*{6}希伯來書四章15節並非如欽定本(KJV)所翻的“只是沒有罪”雖然那樣翻譯可能是真實的,而是應該翻為“與罪分別(達秘譯本)”。我們受誘惑,被自己的情慾引開神。基督經歷過我們所有的困難,所有的試探,但祂自己裡面沒有什麼能引誘祂犯錯,祂肯定是遠離試誘的,在祂裡面沒有任何回應試探。}
King James Bible
For we have not an high priest which cannot be touched with the feeling of our infirmities; but was in all points tempted like as we are, yet without sin.

Darby Bible Translation
For we have not a high priest not able to sympathise with our infirmities, but tempted in all things in like manner,
sin apart.
Recovery version
也翻為 without sin.

當基督徒願意去受苦的時候,肉體的意志就不能起作用 (4)

4在這些事上,你們不與他們奔入同樣放蕩的洪流中,他們就以為怪,譭謗你們;5他們必向那豫備好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交賬。

現在,對於我們自己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這是同樣的事。如果我在肉體中受苦,那麼肉體的意志肯定就無法付諸行動;並且我在其中受苦的肉體、實際上是死的,使我不再與罪*{7}有任何關係。然後我們就可以從罪中得著釋放,我們受盡了肉體的害,這樣我們就可以得著安息。如果我們滿足於遭受苦難,那麼意志就不能行動;就事實而言,罪已不在那裡;因為受苦不是我所願,這是恩典在新人裏,照著基督的形像和心思所行的事;使我們從舊人的行動中得著釋放出來。舊人起不了作用;我們離開舊人得到安息;因為我們受夠了舊人,舊人不再活著,舊人成為我們仍在地上、還在肉體裏的提醒,舊人不會遵行神的旨意,新人才會遵循神的旨意。
*{}彼得停留在(}的影響;保羅一如既往地往罪的根部裡去,詳見羅馬書第六章。}

我們花費一生去照著外邦人的意志而行的時間已經夠久了(彼得仍然對受割禮的基督徒說話),並且外邦人犯下了使他們上癮的過份行為,而他們卻質疑基督徒拒絕這樣去做的原因;出於這個原因他們說基督徒的壞話。但是他們必須向準備好審判活人與死人的主耶穌交代(4)

審判活人與死人(5-6)
5他們必向那豫備好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交賬。6為此,就是現在死了的人,也曾有福音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傳給他們,好叫他們在肉身中照著人受審判,在靈裏卻照著神活著。

猶太人習慣了對活人的審判,因為他們是神的行政在地上的中心。但我們對死人的審判更加熟悉,而這事還沒有確定地啟示給他們。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要順從這個審判;因為這正是為了這個目的,神的應許在他們活著的時候賜給他們,好叫他們要嘛在靈裏照著神活著,要嘛為著他們在肉身裏所行的負責而受審判。

因為每一位聽見這個應許的人,都會產生其中之一的結果。因此,對猶太人來說,死人審判的發生與擺在他們面前的應許有關。因為這個見證是從神來的,要把所有聽見它的人都放在他們該負的責任之下,因此他們要以人的身分受審判,並向神交代他們在肉身的行為,除非他們藉著向他們說話的能力,得著生命而脫離肉身裏那個生命的地位;因著那靈的大能應用在他們身上;使他們藉著他們所領受的屬靈生命,得以逃離肉體。

萬物的結局就在眼前 (7)
7但萬物的結局已經臨近了,所以要清明適度,並且要謹慎自守,以便禱告。

現在萬物的結局就在眼前。使徒在談到與神的見證有關重大責任原則的時候,請信徒注意和肉身賴以生存所有相關這些事的結局這個嚴肅的思想。這個結局近了。要注意,彼得在這裡不是說主的降臨是要接屬祂自己的人,也不是說祂要與他們一同顯現,而是說當主按著神的道路發出嚴肅制裁的那一刻,那時肉體一切的避難所都要消失,所有出於人的所有思想都要永遠消滅。

耶路撒冷的毀滅:其結局和教訓

關於神在行政上與這世界的關係,耶路撒冷的摧毀雖然還不是使徒所說的“結局”,但其意義重大,因為這件事摧毀了彌賽亞本該擁有的行政,就是使祂在地上做王的寶座,並且祂將來必要掌權。

神照管萬物,照顧屬祂自己的子民,連他們的頭髮都數算過,使萬事為他們自己最高的益處效力;但這是在祂不再擁有的世界裡面所發生的。因為不僅在尼布甲尼撒時代是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掃羅時期就已經這樣,神在世上直接的行政被擱置了;但是本該在這事上掌權的彌賽亞也被棄絕,祂在復活裏站在天上的地位,這就構成了這封書信的主題。

耶路撒冷的毀滅(在那時候發生的)甚至連神行政的痕跡最終都被掃除了,直到主再來以前。在人該負的責任基礎上,地上的人民與神的關係就此結束。神總體行政取代了前者(人與神的關係);這個行政的原則永遠都是一樣的,但是因為耶穌在地上受過苦,這個行政原則仍然允許祂的肢體在地上受苦。並且,在審判之前,惡人要逼迫義人,義人必須有忍耐。對於這民而言,這些關係一直要持續到耶路撒冷被毀為止。猶太人作為一個民、擁有令人無法置信的盼望,他們也被審判傾覆了。使徒在這裏用一般的方式講話,著眼於萬物終結這個嚴肅真理的影響,因為基督仍在“準備好審判”;如果這審判受到延遲,那是因為神不願罪人死亡,因此祂延長了恩典的時期。

因著我們看到這結局的一切內容,我們就應該保持清明,謹慎才能禱告。我們應該向神有個願意受操練的心,神是不變的,永遠不會逝去,並且要保守我們經過正在逝去之環境裏種種的困難和試誘,直到即將來臨的拯救之日。我們不要被眼前可見的事迷惑,必須勒住己和意志並與神交通。

基督徒內在的地位;跟隨基督自己;熱切相愛及其影響(8)
8最要緊的,是彼此熱切相愛,因為愛能遮蓋眾多的罪。

這就將使徒帶到基督徒的內在地位上,就是信徒他們之間的關係,而不是與神和這世界普遍的關係。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要跟隨基督自己。祂給他們第一件事就是要熱切相愛;不僅僅是要恆忍,恆忍可以防止肉體任何忿怒的暴發,而且還要有愛的能量,藉著將愛的性質印在基督徒彼此相處的所有途徑上,愛的能量實際上能將肉體的作用撇在一邊,把神聖的同在和行動顯出來。

現在,這愛能遮蓋眾多的罪(8)。他在這裡所說的不是最終的赦免,而是著眼於神現在所注意到的,就是祂目前與祂子民之間行政的關係;因為我們現在與神有關係。如果教會發生變化,如果沒有什麼愛,如果基督徒之間的交流充滿狹隘的心,難以解決現存的惡,那麼在神面前彼此的錯誤就會一直存在:但是如果有愛,它既不會犯錯也不會怨恨任何錯誤,只有赦免這樣的事,這愛只會在錯誤之中找到操煉的機會,那就是成為神所看顧的愛,而不是神所看見的惡。即使有不法的行為(罪),愛也會遮罩在它們(罪行)身上,犯罪者還是被教會的善帶回來,並且得著恢復;使罪行從神的眼中被除去,被遮蓋了。這是引自《箴言》十章12節的話:“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我們有寬恕他們的權利,就是洗我們兄弟的腳(比較雅各書五章15節和約翰壹書五章16節)。我們不僅要寬恕,而是藉著愛照著神的性情將教會維持在神面前,好叫祂能祝福教會。
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5:15)
人若看見他的弟兄犯了不至於死的罪,就當為他祈求,將生命賜給他,就是給那些犯了不至於死之罪的。有至於死的罪,我不說當為那罪祈求。(約壹5:16)
基督徒的款待 (9)
9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基督徒應該全力以赴地互相款待。這是愛的表現並且要繼續維持愛:我們彼此不再是外人

恩賜的責任 (10-11)
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將這恩賜彼此供應,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11若有人講論,要講神的諭言;若有人服事,要按著神所供應的力量服事,叫神可以在凡事上藉著耶穌基督得榮耀。願榮耀權能歸與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在操練恩典後,接下來是運用恩賜。一切都來自神。每個人都領受了恩賜,他就應該在恩賜中服事,作神諸般恩典的管家(10)。賜給恩典的是神;基督徒是神的僕人,為著神擔負著管家的責任。他要以直接的方式將所有歸給神。如果他說話,他就要說神的諭言。也就是為神說話,而不是從他本人說話。如果有人在短暫的事上服事,就讓他以從神那裡來的能力和本事這樣行事,因此,無論有人說話還是事奉,神都可以藉著耶穌基督在萬事上得榮耀(11)。使徒補充說,願頌讚和權能歸與祂(11)
為基督的名受苦
(12-14)
12親愛的,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為要試煉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3倒要照著你們有分於基督苦難的多少而歡樂,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喜樂歡騰。14你們若在基督的名裏受辱駡,便是有福的,因為榮耀的靈,就是神的靈,安息在你們身上。

在這些勸勉之後,使徒來到為基督的名受苦的主題。信徒不應該將臨到他們火煉的試驗和逼迫,看作是降臨在他們身上奇怪的事(12)。相反,他們要與受苦並被棄絕的基督聯合;因此,他們要有份於祂的苦難,並為此喜樂歡騰(13)。祂很快就會出現,為了祂所受的苦,要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轉變成為他們的喜悅。因此,他們該為有份於祂的苦難而高興,以便在祂的榮耀顯現的時候,他們就要充滿喜悅。

如果他們因基督的名受到辱罵,那對他們來說是幸福的(13)。因為神的靈要降在他們身上(13)。正是基督的名使他們受到辱罵。祂與神在榮耀裏;來自那榮耀和神的那靈,使他們在承擔辱罵裏卻充滿喜樂。這是基督所受辱罵,得榮耀的基督被福音的仇敵辱罵,而基督徒卻得到榮耀祂的喜悅。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段經文中,信徒是為基督自己(如前所述)受苦;因此,使徒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談到榮耀和喜樂,在彼得前書二章20節,三章17節他沒有提到這些。(比較馬太福音五章101112節)。

你們若因犯罪挨拳打而忍耐,有甚麼可誇耀的?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而忍耐,這在神乃是甜美的(彼前二20)
如果神的旨意要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彼前三17)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諸天的國是他們的。人若因我的緣故,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應當喜樂歡騰,因為你們在諸天之上的賞賜是大的;原來在你們以前的申言者,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太五101112節)

神的子民需要以為他們自己的緣故受苦而得操練;神的管教(15-16)
15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是殺人的、或偷竊的、作惡的、或好管閒事的而受苦。16但若因是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著這名榮耀神。|

基督徒不應該因為作惡受苦。但是,如果他因為是基督徒受苦,他就不會感到羞恥,而要為此榮耀神。使徒然後回到神的行政;因為信徒受這些苦難還有另一個特徵。對於受苦的人來說,這是榮耀:他有分於基督的受苦,榮耀的靈和神的能力都要安息在他身上。當榮耀顯現的時候,所有這一切都要變成歡樂。但是神並不會因為祂的子民受苦而喜樂。

祂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如果基督這不知罪的要為我們受苦,祂並不需要為自己受苦,神的子民常常需要為自己操練受苦。神了這個目的使用惡人,就是基督之名的仇敵。約伯記是解釋這一切原由的書,與所有的時代無關,但在神所有管教的各種形式裡,祂都按照祂所確立的次序來行使祂的審判。(15-16)

祂對以色列人是這樣做;祂對教會也是這樣做。因為後者有屬天的福份;如果她將自己緊附於這地,神就會讓仇敵來困擾她。受苦的人會充滿了信心,並且奉獻給主;但是在逼迫底下,他的內心感到這個世界不是安息之所,他的心必須在其他地方得到它的福份,在其他地方擁有它的力量。我們不屬於逼迫我們的這個世界。如果神忠心的僕人因著受逼迫與世斷絕,那麼這就會增強他的信心,因為神就在其中(這些逼迫)。但是他們在被神切斷之人的中間受苦,他就會感覺到神的手在其中(這些苦難):祂的管教會以審判的形式出現,祂的管教總是出於完美的愛,但是祂的管教總是遵守紀律。

審判從神的家開始 (17)
17因為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若是先從我們起首,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

神照著祂自己的性情審判一切。祂盼望所有都符合祂的性情。沒有一個正直,有尊榮的人願意讓惡人靠近他,並且總是站在他的面前。神肯定不會這樣。在最接近祂的人當中,祂必然首先盼望所有都要與祂的性情和聖別相符,就是與祂的一切相稱。我會把我周圍的一切都弄乾淨,不要讓我丟臉;但是在我自己的家裡,我必須保持個人期望的清潔程度。因此審判必須從神的家開始:使徒在這在這裡所說的暗指以西結書九章6節。
要將年老的、年少的,並處女、嬰孩和婦女,全都殺盡;只是凡有記號的人,不要挨近他。要從我的聖所殺起。於是他們從殿前的長老殺起。(結九6)

這是個嚴肅的原則。沒有甚麼恩典,沒有甚麼權力,能改變神的性情。一切都必須與神的性情相符,否則最後,必然從祂面前被驅逐。恩典可以使我們順服,而且它確實可以使我們順服。神賜下神聖的性情,因此這原則絕對與神相符。但是關於在思想和行為上實際的同形於祂,內心和良心必須受到操練,使內心的理解、習慣性的盼望和意志的渴望,能在神的啟示上都被模成,並繼續不斷地受到引導朝向祂。
彼得書信中的“救恩”是什麼意思 (18)
18若是義人得救尚且如此艱難,那不敬虔和犯罪的人,將有何地可站?

現在,如果信徒與祂同形失敗了,以致神的見證因缺少這個而受到傷害,那審判祂子民並要在各處審判邪惡的神,就要藉著祂所施加的懲治來這樣管教。因此審判從神的家開始。連義人都難以得救。顯然,這裡沒有意指救贖或稱義,也沒有與生命的交通有關係:聽使徒說話的那些人都得著這些教導。對我們的使徒來說,“救恩”不僅是當下享受魂的救恩,而是信徒們得著完全的拯救,這將在基督在榮耀裏回來的時候發生。

基督徒將經歷所有的試探,所有的考驗,所有的危險,一直達到生涯的盡頭。神的一切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由神聖的智慧來指導和引導並維持信心,才能將基督徒安全地帶過曠野,在那裡,撒但利用牠一切詭計的資源要使他滅亡。神的能力會成就這件事;但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這些困難幾乎是無法克服的。

現在,按照神的道路,祂必須維持祂的審判,好符合在祂行政中善惡的原則;並且祂在對付我們魂的仇敵上,祂是不能否認祂自己的,如果義人得救都這麼艱難,那麼罪人和不敬虔的人將要如何呢(18)?加入他們(罪人和不敬虔的人)並不是脫離這些困難的辦法。在身處基督徒的受苦中,要做的只是一件事。就是將自己交給那監督我們並且正在執行審判的主。因為這是祂的手,所以人要照著祂的旨意受苦。基督就是這樣做過。

神以祂的方式認識這個世界和祂在這裡寄居的子民 (19)
19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也要在善行上,將他們的魂交與那信實的創造主。

在這裡讀者要注意,這不僅是神的行政,而且還有“交與那信實的創造主”的發表。神的靈在這個範圍內活動。這是神與這世界的關係,人們知道祂是創造這個世界的那位,祂並不放棄祂手裡的工作。這是猶太人的根基,他們認識神與第一個創造的關係。然而信靠祂是建立在基督上;但是我們不僅以祂與這世界來往的方式來認識神,我們還認識在我們所寄居之地,祂在這裏管理使我們認識神,在這裡祂審判基督徒,正如祂將審判其他所有的一樣。

彼得前書第五章

勸勉同作長老的;彼得作為基督受苦的見證人和將來榮耀的同享者 (1-2)
1所以,我這同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人,並同享那將要顯出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作長老的人,2務要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羣羊,按著神監督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不是為著卑鄙的利益,乃是出於熱切;

使徒回到基督徒的細節上。他勸誡長老們,他自己也是長老;因為在猶太人當中,這個頭銜似乎比正式的稱號更具有特色(比較第5節)。他勸告他們要牧養神的群羊。使徒指出他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見證人,並且有分於將要顯現的榮耀。十二位使徒的功用就是見證基督的生命(約翰福音十五章),而聖靈要見證祂屬天的榮耀。彼得將自己放在主歷史的兩端,並且離開這段除了希望之外什麼都沒有的時期,因為他寄居的生活快要走到了盡頭。他曾看到基督受苦;當祂顯現的時候,他將同享祂的榮耀。這位基督使自己與猶太人有關連,而現在信徒憑著信心認識。祂在世上生活的期間,雖然遭受痛苦並遭到棄絕,但祂仍行走在猶太人中間。當祂顯現的時候,祂將再次與這地和那民建立關係。

保羅的立場

保羅告訴我們不同的方面,同時又證實了這些真理。他只在主高升之後才認識祂;所以他不是主受苦的見證人;但是他尋求復活的能力和受苦的交通。保羅的心與在天上的基督同在,並連於天上的主;並且,儘管他盼望主的顯現,那是為了恢復眾申言者所說的一切,但他仍高興地知道他將帶著喜樂與祂相見,並在主從天上顯現出來時,與祂一同回來。

為了牧長而照顧神的群羊 (3-4)
3也不是作主轄管所委託你們的產業,乃是作羣羊的榜樣。4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著那不能衰殘的榮耀冠冕。

長老們要以敏銳的心思來牧養神的群羊,而不是靠著轄管,也不是為(卑鄙的)利益,更不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基業來管理,而是要成為群羊的榜樣。為了牧長-基督的緣故,長老要慷慨地以愛心關懷群羊,為著群魂的益處。此外,他們所要牧養的是神的群羊。這是多麼嚴肅又甜美的想法!如果有人堅持認為這是神的群羊,並且神允許我們來牧養牠們,那麼任何人都不可能接受這是他個人羊群的觀念!

主對彼得完全的恩典;祂內心的渴望;祂的獎賞

我們要注意,這位有福使徒的心就在主安置他的地位上。“餵養我的羊”是主對彼得完全恩典的發表,當時祂正帶領他走去接受羞辱,但彼得承認他需要神的眼來照顧祂軟弱卻又愛祂的門徒,對彼得是有益處的。當祂說服他是完全無有的時候,祂就可以將對祂最珍貴的(群羊)交託給祂。

因此,我們在這裡看到,這是使徒的關心,他內心的渴望,希望他們能牧養神的群羊。在這裡,和其他地方,他沒有超過主的顯現。在神行政中的道路上,在神的行政裡猶太人是屬世的中心,正是在那個時期,神的行政將得到充分的顯明出來。那時,榮耀的冠冕要賜給忠信的人,那要滿足我們牧長的心。

勸勉和鼓勵長老守神行政原的則(5-7)
5照樣,年幼的,要服從年長的;你們眾人彼此相待,也都要以謙卑束腰,因為神敵擋狂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6所以你們要謙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使祂到了時候,可以叫你們升高。7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

年幼的要順服年長的,然後眾人都要彼此順服。所有人都要穿上謙卑的衣服:因為神敵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5)。這些仍然是祂行政的原則。因此,他們要謙卑服在祂的手下。使他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升高(6)。這是為了將他們自己獻給神。祂知道對他們什麼是必要的。那愛他們的主會在適當的時候升高他們。因為祂照顧他們;因此他們要安息在祂身上,將他們所有掛的慮交託給祂(7)

勸勉他們對他們仇敵要保持清明和警戒;恩典的神呼召祂的子民來分享祂永恆的榮耀,並在這裏安定和加強他們 (8-9)
8務要謹守、警醒。你們的對頭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喫的人;9你們要抵擋他,要在信上堅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遭遇同樣的苦難。

另一方面,他們要保持清明和警戒,因為他們的對頭試圖吞噬他們。無論牠的詭計如何,不管牠臥在哪裡等待吞吃基督徒,使徒向信徒展示牠在這裡,這是一頭咆哮的獅子的特質,牠激起對信徒公開的逼迫。他們要抵擋牠,堅定信心。到處都有同樣的苦難。然而,恩典之神是基督徒的信靠。祂呼召我們有份於祂永遠的榮耀。使徒盼望他們,在他們遭受一段時間的苦難之後,恩典之神要成全他們,穩定並加強他們,在不能動搖的保證的基礎上,完成建立他們的心。他補充說,他們要將榮耀和全能歸給祂。

彼得寫信給基督徒當時他們的情況;基督徒的盼望和忍耐 (10-14)
10但那全般恩典的神,就是那曾在基督耶穌裏召你們進入祂永遠榮耀的,等你們暫受苦難之後,必要親自成全你們,堅固你們,加強你們,給你們立定根基。11願榮耀權能歸與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12我藉著我所看為忠信的弟兄西拉,畧畧的寫了這信給你們,勸勉你們,又充分見證這是神真實的恩典;你們務要進入這恩典,並在其中站住。13在巴比倫同蒙揀選的問你們安,我兒子馬可也問你們安。14你們要用愛心的親嘴彼此問安。願平安歸與你們凡在基督裏的人。

我們看到他所寫信的基督徒正在遭受苦難,使徒照著神行政的原則解釋了這些苦難,特別是關於基督徒與作為祂家的神之間的關係,這些苦難無論是為了公義,還是為了主的名。這不過是一個短暫時期。基督徒的盼望是在別處;基督徒的忍耐是神所喜悅的。如果是為了基督的名受苦,那就是他們的榮耀。除此以外,神審判了祂的家,並且照顧祂的子民。

台長: Bible聖經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4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達秘聖經略解 |
此分類下一篇:彼得後書
此分類上一篇:雅各書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