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14 17:04:17| 人氣11,77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玩.3C] SONY超進化的突破性技術 * SONY Z3+ 體驗會 高雄 三悟棧咖啡旅店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直都身為SONY品牌愛好者的小冰而言,

這一次新推出的Z3+無疑是衝著小冰的需求而來的,

自從使用SONY之後,小冰出門很少在帶相機,

畢竟,以女生而言,輕巧.方便.快速.簡單,是主要訴求,

再加上SONY的色彩技術與畫質上的呈現,

SONY一機在手,美麗事物隨時掌握,這次也用SONY來感受技術的卓越。

三悟棧咖啡旅店就在建國路旁邊,地理位置算很方便!!

在門口的背板就可以看見SONY Z3+體驗會的雙色彩板。

從外面看進去,其實這間店還蠻有感覺的,

小冰一般來到建國路都是直接逛電腦街,很少注意到旁邊的小巷,

意外的因為SONY的體驗會發現了這間咖啡店。

時間到就開放入場簽到領體驗禮,體驗禮有分黑色/紫色,

隨機還可以很幸運的拿到自己最喜歡的紫色,也算很lucky。

裡面有吧台提供飲品!!

坦白說,這間店還蠻有感覺的...

裡面有展示區,除了有四色Z3+的展示機外,

還有測示手震區,防水測試,低光源ISO小黑箱,對焦模型屋...等等。

這次展售的4色跟Z3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不過,這一次Z3+倒是沒有推出絕美浪漫紫...

這次所推出的4色系列,還是屬晨曦金最搶眼醒目,

當初小冰一開始選擇Z3C是看中它的"輕巧",

畢竟小冰在工作上很需要照相功能,幾乎相同的配備當然越輕越好,

尤其小冰很常是需要單手操作相機

Z3C在整體操作以及重量上都比較符合小冰的喜好,

BT 輕巧唯一的問題就是屏幕比較小,讓小冰不喜歡盯著它上網,

但Z3+無疑就是針對這一點的技術進化來的...

這一次的Z3+主要的改變都在於介面設計硬體規格上,

電源側邊少了SIM/SD的防水蓋,維持Z3貫有的美型側邊

但比較可惜的就是展示區的都只是展示機,不能實際拿起來把玩,

可能是考慮到大家都會塞車在這裡不肯走吧!!

這次連鏡頭上都有做突破,Z3+的鏡頭完全平面化在玻璃下方

無論從哪一個視角俯覽下去,甚至是摸下去,都沒有像Z3一樣的鏡頭浮面,

但SONY Z3系列鏡面美背一直以來都很深得我心,

鏡頭平面化與閃光燈/手電筒下移,這些小巧思讓鏡面美背就像落地窗一樣,

提升視覺質感的滿版式絕美外型,小冰好愛啊

但其實這一次最燒到小冰的應該就是無蓋式的USB防水技術了,

而且這一次的Z3+專用座充也是使用USB孔充電

比起Z3系列的座充實在是優到破錶了

不過,磁充系列就被取消了,所以兩側都沒有磁充接頭,

Z3系列SONY本身就沒有出磁充線,所以會取消小冰也不意外,

無防水蓋式的USB防水技術真的很棒,不用擔心防水蓋會壞掉。


Z3+唯一有蓋的地方就是SIM/SD卡插槽,

不過這個通常也不太會去拔開它,畢竟傳輸使用NFC/藍牙,

根本沒有開蓋的必要,完全就是防水技術的一大突破

在上螢幕的部份,Z3+的雙喇叭變的更長,

而且好處就是原本Z3與Z3C正面螢幕兩個超容易卡灰塵的凹槽拿掉了...

Z3+的外型對於很注重視覺美感的我而言,很有殺傷力。

接下來是下螢幕的部份,這裡也是把凹槽拿掉了,

視覺上變的很簡單大方,就像落地窗給人的感覺,清新舒暢...

SONY高雄體驗會的主持人也太漂亮了吧!!

現場閃光燈閃個不停...連小冰身為女生都把SONY拿出來對著她。

人美、聲音又甜,成為鏡頭的焦點也是應該的

SONY這一次前置鏡頭的進化就是提升到500萬畫素

延用原本的25mm超廣角鏡頭,這對於超愛自拍的女生應該大愛,

小冰自從換上SONY Z3與Z3C之後,基本上無論是旅遊、美食、工作,

都是直接使用這兩款手機,很少在帶相機,

畢竟,SONY的手機幾乎已經取代傳統相機,卻比相機更輕巧方便

也說明了現在的人為什麼連錢包都會忘了帶,就是不會忘了帶手機。

相機多了兩款AR效果,尤其是人像風格超好玩...

SONY把照相變的更豐富有趣,讓自拍更加隨心所欲。

SONY Z3+的特色其實完全都在宣傳影片裡,來體驗會之前小冰也有先看過,

在體驗會現在,SONY的品牌經理也有特別播放宣傳影片,

SONY的市場算很廣大,若說男性都比較追求硬體技術上的科技,

那麼女生就比較在意絕美的外型質感與輕巧度、尤其是愛自拍

所以Z3+無疑針對這一對做了很大的進步與提升。

這次的相機就在於前置鏡頭提升到500萬像素

不僅比起之前的200萬更有看頭,而且是5.2吋1080P螢幕

若是針對於比較喜歡輕巧美型的女性而言,

Z3+的優點比起Z3真的是多不甚數。

SONY的品牌經理在講解SONY Z3+這次的LDAC技術

這是Z3+獨有也是全新的技術,

不過SONY的音質其實個人本來就很喜歡,

SONY的外型、音質、畫素是一直讓小冰喜愛的絕美鐵三角

耳機音效自動化,其實SONY系列的音質從一開始就很強,

不斷向上提升的都是細緻化與立體聲的掌握度與完整性

但在以往的技術只對應SONY的產品!!

Z3+是可以自動偵測耳機類型,讓其它耳機也有優質的聲道享受

也對應了使用者非常多元化的選擇,

但若像小冰這種本身就使用同品牌系列產品的週邊配件者來說,

這個感覺的反差其實不會說太大,

因為說實話,SONY的耳機聲道所出來的效果沒讓小冰考慮過他牌。

X-Reality for mobile讓螢幕接近真實的視覺體驗,

偵測到物體會加強它的顏色顯示,色彩學會比較漂亮,

但偵測到人臉時會顯示比較自然的原色,

不過這個技術在Z3上面就有了,

X-Reality尤其在低光源下的效果呈現非常細緻

顯示這個照片會有loading時間

就像漸變效果,需要0.5-1秒的時間,但對本身照片沒有影響,

只能在SONY支援此技術的手機上呈現效果

以義大遊樂園區手機內存200多張的相片,等它跑完義大也關門了...

倘若直接把這個技術做在相機上,就不用等待影像的loading時間,

照片也更有完整性,而只要做一個手動開關,

便可以讓使用者自己選擇要不要使用X-Reality的技術進行拍照,

就像在手機上,X-Reality for mobile與超逼真色彩都是可以關的,

X-Reality在呈現上也會比一般HDR效果更漂亮、色塊更立體

這裡就是內部升級硬體的部份了,

不過說實話,以自己常常喜歡玩組電腦CPU的立場而言,

不知道為什麼,一聽到八核心整個気持ち就是大好

其實在省電與待機部份,Z3/Z3C就很強了,

但是相較於小冰本身Z3與Z3C的比較,

Z3在wi-fi與相機上確實會比較耗電

Z3C僅有在相機上跑電速度比較兇,wi-fi上是一派悠哉,

但在某些特定的APP上,兩隻耗電速度基本上都一樣...

Z3+這部份就必須待小冰拿到實機後才能做實測,

畢竟,每個人的使用狀況並不一樣,耗電與省電標準就不會相同,

但在省電這部份,SONY已經優爆了。

這次的快充小冰很喜歡,因為當初Z3的DK48有點歧視胖子,

加了套就不太給充,後期的無線充電板才降低了我對充電的恐懼感,

而這一次的DK52是連接底部的USB孔

只是這次並沒有展示DK52,所以沒有辦法做實測。

最棒的技術就是這裡了,

小冰一直都不敢一直開防水蓋,能不動防水蓋就不碰,

當Z3+出了這個技術,無疑已經完全的打動我

這一場體驗會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有請到SONY的資深編輯,

分享使用Z3+一些狀況的部份

過熱通常發生在持續使用網路、相機、錄影、遊戲的狀況下

小冰實測過自己的手機,只要是在有冷氣的狀況下使用這些功能,

小冰的Z3與Z3C基本上都不會有過熱的狀況,

若是有電扇的狀況下,只要是平放在桌上使用網路遊戲,就會過熱,

相機與錄影的部份還不至於會跳出警告,

太陽下的場景撐傘開相機,10幾分鐘Z3與Z3C皆會跳出警告,

Z3下手不留情的直接關相機...你只要讓它發燒,它管你正在幹麻!!

Z3C一直猛警告,希望你拿出你的良心,關掉警告還可以繼續拍

而在體驗會現場是有冷氣的狀況下,實際測機僅有25分鐘,

基本上一直開相機1X分沒有什麼溫度感,如果在冷氣房的狀況下還會警告,

那像我們家這種散賈狼,只有睡覺才會開冷氣

它肯定會發燒燒到腦袋壞掉...

但Z3+一使用4K錄影,4-5分鐘就有微溫觸感。

畢竟會跳出警告,就代表在那樣的環境下無法直接幫手機降溫,

如果可以,也不至於會讓它發燒到來警告我...

因此,小冰實測後覺得,這些是在有環境溫度的前題下

所以,在使用4K錄影甚至拍照的環境溫度很重要,

因為以現在這種天氣而言,人都快受不了了,

更何況是連停個紅綠燈你都不肯讓它休息的手機...

小冰個人也很好奇為什麼SONY的色彩學技術這麼強,

拍照出來的效果卻僅有在手機上才能顯示出完美的細緻度,

但是照片本身沒有HDR的效果,若輸出就要另外再調整,

也或許是現在SONY的螢幕顯示器都有非常漂亮的色彩效果,

所以個人覺得,這也許也是SONY正向行銷上的一個技巧吧!!

就是讓你都用SONY、用SONY、用SONY,那就沒有這些困擾,

但SONY若是將X-Reality的技術加進相機裡,

那麼這一點便能將SONY獨家的技術完整的保存在每個值得的瞬間。

在第一組做體驗的時候,小冰就跑去展示區體驗,

首先看到的就是防手震的測試,自己在使用也有發現,

Steady Shot技術下確實非常少出現糊焦,除非自己沒對到焦。

Z3+拍攝出來的小黑箱,這在Z3系列就有體驗過了,

因為SONY的色彩學本身就很好,

能在肉眼都看不見東西的情況下,由鏡頭來呈現小黑箱裡的紅色小汽車,

SONY的高ISO也確實是小冰選擇SONY的原因之一,

但比較可惜的就是,在Z3+螢幕上顯示的效果與照片輸出後的效果不太相同,

X-Reality的技術在Z3+上呈現低光源下的效果極為細緻

照片一輸出後,就會有很多抗噪訊的一些像素點,

小冰很期待SONY的X-Reality技術不僅是在手機的呈現上,更是相片上。

再來就是自動對焦,有別於Z3與Z3C,

Z3+可以自動臉部對焦,所以若是單手拍照也可以很方便!!

尤其是女生自拍時手很忙,一手要擺pose一手要拍照,

小冰也常常需要單手拍照,有自動對焦就太方便了,

但若是對焦的情況比較特殊,再手動調整即可。

再來就是Z3+終於要下水洗澡了,

不過在水下要操作就要按相機快捷鍵,因為在水下不太能使用觸控螢幕滑動。

少了防水蓋,不知道為什麼整個感覺都更安心,

甚至也很樂見Z3+在水下的感受狀況,

有防水蓋的狀況下,通常沒那麼大顆的心臟讓它一直去游泳,

就怕那麼一個閃神,手機就一去不回頭。


Z3+這次最大的突破就是無防水蓋的USB防水技術,

無論是下水、充電都不用一直去擔心防水蓋的問題,

也因為防水蓋與磁充的改進,讓整體機身的質感都提升了,

而且Z3+是支援濕手滑動的,但在水下就不易觸控,

能點擊也可以拍照

小冰的Z3在水下不太靈光,大多都是要使用拍照鍵...

這裡Z3+就比較優了。

小冰實測這隻手機,一直很喜歡"鏡面機身"這樣的設計,

畢竟女生跟男生要求的也許並不相同,

小冰喜歡的是外觀上、實際上與便利上的感覺,

鏡面美背這麼漂亮,更希望能解決"指紋"的問題,

尤其是小冰從Z3拿到Z3C再到現在這隻Z3+...

指紋都是最大的強敵,

想要完整保留這個絕美的機身又不想破壞美感,

SONY快救救我這個完美視覺主義者吧!!

晨曦金的色彩真的很漂亮,不過最後Z3小冰還是選擇了浪漫紫,

Z3+這一次的4角都是採用電鍍亮面圓角,

在整體的外觀質感上也提升了不少,不過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很輕

小冰會用Z3C就是因為Z3C很輕,

可是Z3+延用了Z3的螢幕尺寸,超進化的規格配備卻沒比Z3C重...

尤其小冰的工作很吃重於單手拍照...

Z3+有自動對焦對小冰而言就太方便了。

相機完全平面化,視覺上的質感確實提升不少,

晨曦金真的無論從哪個視角看,都美的冒泡...

真的不吃重量的一隻機子,但這隻機身的指紋,真的有點慘不忍睹。

再來就是拍照,這一次的AR效果增加了人像風格,

在Z3的時候小冰就很愛玩AR,但頂多就是丟丟西瓜蓮霧去打討厭的人,

但Z3+讓自拍變的更豐富也有趣...

而不用再使用一堆APP去調遮罩效果。

這一款電影風格太強大了,只是它對焦雖然快速又準確,

拍下去的那一瞬間睫毛眼線很容易偏移,連拍了兩張都失敗,

所以就沒有存,不清楚是不是現場光源有點偏暗的關係,

還是因為單手操作容易晃到...

現在測機時間有限,小冰僅能快速的把個人使用上的狀況掃一遍。

接下來的繪圖效果也很好玩,這一次的AR風格很有趣,

小冰的工作很吃重照相,

無論是寫文、工作、開會、分享、美食、旅遊,都離不開照相功能,

現在使用SONY讓這些事情都非常的快速、輕鬆、方便

再來就是升級500萬畫素的超廣角前置鏡頭,真的太好用了,

比起之前的Z3與Z3C,Z3+的前置鏡頭畫質,女孩們一定超喜歡,

但對於相機,小冰實測完後發現,

在自動美膚的部份還是存在,小冰很希能能改成手動設定

畢竟有些使用者拍照就是要美,那麼光是柔膚似乎也滿足不了她的需求,

有些使用者只是想保留當下值得被紀錄的瞬間

所以改成手動設定便可以依使用者的個人喜好做選擇。

玩到一半是主持人的個人秀,美女配美型機身,超搭的是不是

現場圍觀的都是男生,只有我一個女生在欣賞美女,好像怪怪的


Z3+所搭配的Android5.0系統與核心配備。

言而總之就是它提升了Z3的優點又加入了新的技術

針對Android5.0系統,其實小冰有針對手邊的Z3/Z3C做過實測,

每位使用者所使用的習慣、需求與搭載的APP都不盡相同,

實在沒有所謂一定性的標準

小冰也針對自己手邊兩款手機做個人使用上的耗電評比,

也發現手機的狀況,自己在使用自己最清楚,

耗電的實測前題就是要依據個人使用的習慣、APP而定,

總之就是用的順手最重要

Android5.0系統的部份,其實小冰有一點點不習慣,

這裡也分享,小冰本身的Z3比Z3C的耗電實測

小冰沒有開任何的省電模式,網路使用wi-fi,

常時間需要使用相機,APP最常使用GOOGLE KEEP、CALENDAR。

在測試相機模式下時,Z3 5.0跟Z3C 4.4的耗電狀況基本上是一樣的

而若是Z3 4.4會比Z3C 4.4來的更吃電

在測試wi-fi使用APP狀態下時,Z3 4.4比Z3C 4.4還耗電

一直開著CALENDAR APP時,Z3 4.4跟Z3C 4.4的耗電狀況一樣

實測後,Z3需要升級但Z3C不需要升級Android5.0,

Z3在測試上述狀況後的耗電情形,確實升級5.0後比較省電

所以小冰覺得需不需要升級要看個人實測而定,畢竟每個人使用習慣不同。

Android5.0有很多整合性上面的功能,這一點小冰很喜歡,

應該說它變的更簡單、更乾淨

不過小工具還是一樣沒有辦法直接在桌面快捷上選擇wi-fi

一樣必須要進到設定裡...

畢竟現在走到哪幾乎都可以用wi-fi的狀況下,

wi-fi的便捷設定對小冰而言就非常的重要,

尤其現在wi-fi非常普及的前題條件下,不太需要吃到飽!!

音樂的部份,小冰這邊沒有帶有線耳機,所以沒有進行測試,

但SONY在高音與低音的處理已經極為細緻了,

所以在音樂的部份,小冰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但針對Z3+的創新技術,大多都需要配備耳機才能實際感受,

不過以小冰個人使用過多牌的耳機經驗,SONY在耳機上都有獨特的技術在,

當然還是喜歡配備整套,追求音質的部份才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


小冰實際測機之後整合了以下幾點,

其中包含在使用Z3時的問題,針對Z3+來做測試,

以及Z3+在這次技術上的突破特點做總結。

首先小冰先從外觀上來看,

Z3+擁有絕美5.2 1080p FHD IPS面板,卻沒有比Z3C重太多

現在會一直使用Z3C無非就是因為它擁有跟Z3幾乎相同的感光與配備,

但是它卻比較輕巧而實際測機,Z3+的重量與質感卻讓我非常喜歡。

整體在正面外觀上變的相當漂亮,質感也相對提升

尤其Z3+把正面兩個超容易卡灰塵的凹槽、磁充接面拿掉了,

整隻機子就像站在落地窗前俯覽美景一樣,乾淨、壯闊。


絕美的鏡面機身,但不知SONY能否改善那破壞美感的指紋

背部相機平面化,整個鏡面機身外型變的非常的漂亮,

因為從一開始選擇Z系列就是因為它美到爆炸的機身!!

尤其是SONY的機子在一般正常使用下就算不包膜也不太容易刮傷。

無防水蓋的USB防水技術,不用再擔心充電要掀防水蓋。

畢竟Z3完全需要靠防水蓋來防水,

而且SONY在Z3並沒有出原廠磁充線,一定要掀蓋,

所以這一項防水技術無疑是Z3最大突破性的技術。

再來是從相機的部份來看:

進入6月的戶外天氣,相機不免出現警告訊息。

SONY的ISO與色彩學技術,已經讓手機取代了傳統相機

以小冰非常需要"照相"這功能來看,也許不會天天帶相機出門,

但是手機一定是隨身必備,用手機能更快的抓住每一個值得紀念的瞬間,

戶外高達30°的天氣環境下持續開相機,

頂著高熱度的手機,真的讓我很難不為它擔心。

但小冰也必須說,手機過熱是有環境溫度前題的標準下的,

畢竟連人都受不了的室外溫度,更何況是手機必須跑這麼多APP的狀況下,

就像人在跑步時一定會熱會流汗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裡還是要依據使用的環境溫度條件。

因為沒有HDR效果,輸出照片時手機顯示≠實際照片,

當小冰在公司要demo照片,或把照片share給主管、朋友時,

照片在SONY與他牌手機顯示上會有很明顯的落差,

倘若能直接將X-Reality技術加進相機裡只要設置一個手動開關,

這樣當我們選擇以X-Reality技術拍攝照片時,

share出來不僅是最完整的作品,也能讓更多人看見SONY獨家的色彩技術,

也能節省X-Reality在呈現相片時的loading時間,

X-Reality是比HDR更立體更豐富的色彩技術,這樣可謂是雙贏。



Z3+的相機在偵測感光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同一視角但不同光源的狀況,

這在小冰使用Z3與Z3C就常遇到,同一視角卻出現不同的三種光源

在Z3+還是有遇到,但因為現場測試的時間有限,

小冰很多測試的結果來不及拍或傳,就附上使用Z3C所拍攝到的光源。


因為這次的實測並沒有辦法在太陽光下做實測,不明白Z3+可有這種狀況,

這也是小冰之前拍的部份,

在戶外的光源下兩次感光到的偏藍色光源體。

對焦確實比Z3與Z3C都來的快

小冰很常需要單手拍照,但Z3都必須要手動對焦,

除非是把手機對準焦距框框再按拍照鍵,

Z3+自動臉部對焦解決了小冰每一次對焦到手痠到快斷掉的狀況,

更省時也更方便,在小冰單手使用Z3+時操作上也更簡便。

AR效果的人像效果讓照片更豐富,但是電影效果的對焦容易偏移,

目前小冰不確定是光源偏暗還是單手容易失焦的狀況。

自動美膚還是一樣無法手動關閉

若是可以使用手動開關讓使用者依照個人需求做選擇,

相信在這部份上會更好,人家的鼻樑本身就不高了,

在低光源下的抗噪訊效果再加上前置鏡頭的自動美膚,

人家我的鼻子會不見啦...

12,800的高ISO能否不要先降至800再使用?!

因為低光源下的手動相機模式並不如智慧型場景辨識,

希望能直接以智慧型場景辨識高畫質的呈現效果來使用最高ISO。

智慧型場景辨識加入了美食,噪訊抑制以及HDR有做提升,

不過因為小冰本人吃素,現場的點心小冰沒有辦法吃,

所以這部份就沒有辦法拿來實測,不然會浪費食材!!

Z3+的一些開關還是一樣沒有作用

手動模式的SCN,HDR開關打開也沒有感覺,

只要開SCN就不能進行手動調對焦...

只要選擇場景,HDR的開關就不能開,

前置鏡頭的美膚開關,把它關掉一樣會自動美膚...

實機使用感覺:

對於當初一開始選擇輕巧度極佳的Z3C而言,

Z3+的規格配備與重量優爆了,沒有過重的重量卻擁有超越Z3的配備,

單手拍照,輕巧好操作,防水技術再進化,絕美機身再升級,

SONY的技術只有更好。

Final 現場體驗的狀況:

25分鐘對於已經對Z3/Z3C使用到很熟悉的人來說,綽綽有餘,

但畢竟實測很多東西,還要考慮到要拍攝、傳照片、喬角度...等時間,

所以25分鐘真的有點趕,不同光線下感光的光源體、

不同環境溫度下機身的熱度/相同使用條件下的耗電評比...等都來不及測,

希望再有機會,這時間能增加,讓實測能更完整。


畢竟,小冰個人覺得,手機只要用起來很好ㄌㄨ不會卡就可以了!! 

最主要的是整體的視覺感與順手度,女生應該比較少追求硬體科技的部份,

我只要功能符合我的需求、介面簡單好用、外觀漂亮有質感、輕巧便利

這也是我選擇Z3/Z3C的原因,

Z3+在技術上已經提升,但某部份的功能上,品質還可以再進化

因為我相信,只有SONY可以超越SONY

所以小冰這次直接用SONY的機子來看,SONY的卓越與突破性,

有別於以往都是使用相機、單眼來紀錄,

畢竟,手機是最方便、最輕巧也是最具突破性的科技,

如果我拿SONY還拍不好,那我又為什麼要選擇你,

我選擇你,便是因為我信任你。

-----------------------------

● 文章 / 圖片嚴禁抄襲 、 盜取 、 任意轉 PO 、 私自挪為己用。

● 文章 / 圖片 皆為小冰個人使用之實際過程 / 狀況 ,

 依個人喜好 / 個人狀況會有所不同 , 請自行斟酌 。

● Sony Xperia Z3+體驗會心得分享。

台長: 張小冰

xiulian1994
壯陽補腎、養筋健骨、補氣養血就選原裝進口馬來西亞hamer\汗馬糖http://www.yequw.com/goods-84.html 客服咨詢LINE:yequwang
2019-06-11 18:21:1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