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30 14:08:34| 人氣4,70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做完環保專題報告心得(視傳)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汶津

近幾年來,工業發達而造成的環境污染,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雖然政府提倡環保問題的管制,卻還是很多不肖商人偷偷的排放廢氣物等等。尤其嚴重的是台灣的河川,由國外引進的福壽螺,造成生態的不平衡,以及工業、家庭等廢水都排進河川裡,使得河川發出惡臭、變成病媒蚊的溫床。例如高雄就經常傳出登革熱的問題,而新聞報導中也常聽到,因為水源污染而造成人體的傷害,像是農田灌溉的水源如果遭受污染,人類吃進農作物,就會造成傷害。或是經營作物,常會噴灑農藥,如果使用未經過檢驗的農藥,將會造成更大的汙染,所以農藥的檢驗管制也是很重要的。
台灣河川主要的兩個問題是,水量的不足及水質的優養化,因為地形不能將雨水保存,且河川已受到嚴重破壞,所以我們有缺水的危機。而近來興建水庫與水力發電的開發,大大的影響河川的水質。神影少女影片中,人類為追求經濟利益,肆意的摧殘懷境。河神轉變成腐爛神、被掩埋的河川發出警訊,人類所建立的文明社會,給地球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台灣對水資源就是先天不足的地形,然而我們卻又不停的浪費及破壞,現在我們應該正視河川的問題,人人都要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的節約水源。
不過現在台灣已經開始改造河川,例如高雄愛河經過整治,變成觀光經濟來源。學校的教育也開始重視環保問題,各都市也提倡垃圾不落地及垃圾分類,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環保,不僅把資源留給下一代,還要建立永續利用的精神。

金風雅

我們這組抽到的題目是環保,這正是最近最緊迫的大事,所以在做報告的時候,還蠻好發揮的。說真的,環保這種事,我們有在做,也在努力做,但是這麼龐大的地球,如米粒般大小的人怎麼趕的上這時空的變化。地球變了,就像一個得了癌症的母親,為了孕育也苦了自己,當頭髮掉了,嘴唇不再紅潤的時候,當兒女的才知道什麼叫逝去的逼近而害怕消失到來。地球,會好嗎?
最近幾天,報紙、新聞上出現了很多相關報導,『不願面對的真相』引響力是可觀的,天氣瘋了,不是一天兩天,問題的發生不能改變且抹掉,更不能視而不見,雖然台灣小的像一粒沙,在這地球上誰都有引響這圓球的生態。在上次,看完了『不願面對的真相』,沒幾天的夜晚,台南出現了不可能出現的龍捲風,新聞爭相報導氣候出現的可怕現象,雪不再是冬天的豔景,太陽不再溫柔,空氣夾雜著無法體會的複雜感。我每天都有看新聞的習慣,尤其是早晨,氣象報告是必要的例行事。在前些日子,還質疑氣象局的準確度與虛實時,正預言了之後發生的事,上完文學課,更能確定這種種的安排,如果不再儆醒,我想,地球也放棄了他生存的意志了吧。台灣多了新法規,是件好事。「地球,你好多了嗎?」給他一個擁抱說。
如果能回到以前。夏天,裸泳是一定要有的活動,一群大大小小的人,ㄧ處天生的的河水,我們烤肉且嬉戲。相片泛黃,嬉鬧聲成嘆息聲。小小的我,大大的我,變了,地球也改變了,變的不再准許我烤肉嬉戲。我不記的地球的年齡是大的,且大的與我有代溝,我的朋友牙齒掉光,塌陷的肌膚,讓它看起來更加嚴肅、難接近。其實我們都是預言家,在我的記憶,國小就開始做垃圾分類,每週一天幾個小時的社區撿垃圾活動,老師告訴我們要好好的對待我們的地球,此句話底下延伸著,如果不好好對待它,我們會過的苦不堪言。像現在這樣。高科技,現在我們過的比較好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吧!我們有做到愛護地球的動作,但是撿一包利樂包,怎麼跟一座工廠比較。人跟人的競賽,無止盡。猛烈的轉動鐘錶裡的針,希望時空也跟著轉動至以前或更以前,告訴過去:「我需要你。」
望著窗外,悅耳的鳥聲,今天似乎是個好天,但我不敢跨出門檻,因為自己告訴自己這是假象。在這棟建築物裡,我跟自然隔著牆,不願面對…。



李靜宜

輪到我們報告時差不多是期中的混沌時期,所以上台報告有點茫然。不過四個主題中我比較喜歡環保這個主題,因為我個人蠻注重環保的議題。目前環境的反撲溫室效應、各種環境污染以及天災的發生、物種的消失正像聲波般的快速擴大,我想身為物種之一的人類再怎麼遲鈍都應該感覺的出來目前環境的巨大變化。這麼熱、垃圾這麼多、空氣污染好臭…
神隱少女這部片子劇情性很強,剛開始會被劇情拉著走,看完後仔細想想每個片段,會發現有更多更深的問題值得探討深思。
宮崎駿的片子裡都會與環保扯上邊,之前的著作風之谷、魔法公主…雖然有宮崎駿這位大師加持的片子,可是環保這件事情還是要每個人都注重才會有成效呀,可是真的做到的人真是太少了。
分組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把這項PROJECT做完,真是有那些好組員我們才能完成這個作業,感謝。另外報告的時候有點失神真感到抱歉,報告的精華還有PPT黨的規劃有待更多的掌握與成長。


沈晶瑩

看了這本恐懼之邦,其實感觸很深,其實台灣自己面對的環保問題也很大,最近也是看到新聞台灣的空氣汙染濃度升高,臭氧層變厚….各樣的環保問題一一出現,看了恐懼之邦,書中提到媒體不停的炒作,讓環保人士有機可趁,
想要從當中得到利益,所以藉由新聞或一些數據,使人們產生恐懼,但是他認為這些都是不真實的,但是這些如果是假的,但是今年也有很多怪異的天氣,慢慢一一的呈現這個地球面臨的環保問題是不可能忽視的!這本書的譯者,在翻譯這本書的時候也覺得有人知道什麼事海嘯嗎?但是在他有這個問題之後,三天後南亞發生了大海嘯,這些都應證了一件事,大自然被人類破壞是事實,人類就算想要要不同的輿論來欺騙自己,讓自己不要活在危機恐懼下,就忽視不管這些一一出現的大自然反撲力量是不可以的,其實有這些數據,雖然我們可能會感到恐懼會害怕,但是就是為了呼籲大家要一起來關心環保問題還有一起共同解決,這些是不是只是政府的事也只不是環保人員也不是科學家的事!是住在地球上的每個人,因為我們使用這些資源,是我們讓地球變成今天這樣的.所以我們更有責任把環保意是做到好,應該是沒有任何藉口的,或許我們只要每天少吹冷氣,家中少開車,就可以為這個地球盡一份心力!


呂雨濃

對我來說,「恐懼之邦」和「達文西密碼」有相同的吸引力──同樣讓我一個晚上不間斷地看完。作為小說,他們就是有這樣讓人停不下來的吸引力。不同的是,達文西密碼不會讓我對其中的劇情信以為真,我很清楚它是「小說」;而恐懼之邦,讓我ㄧ度相信書中「全球暖化是杞人憂天,不存在的事情」是真的。
  書中說,在上位者、掌權者創造「恐懼」以掌控人群,大學是恐懼的製造所。我認為,某種角度來說有他的道理,但這種說法太過偏激。事實上,知道的越多,害怕的就越多,這是人之常情;而政客利用各種議題(真實的事實),加以誇張、放大,使人們害怕,而將選票投給他們,也只能怪選民太過無知盲從。
  書中舉出相當多的論文作為論點依據,強調「大家都認為是事實的事,不一定是真的」,並舉出多則事例印證,如:非洲殺人蜂、千禧蟲、美國人的犯罪率等,來說明這些政治–媒體炒作的危機警告議題,其實都是與事實發生相反。在實例與論文的雙重遊說下,我覺得「自己不知道的事真的是太多了!」而被說服了。
  然而,我卻忽略了「既然知道的真的太少,我又怎麼知道這本書說的是真正的情況?」
  在做ppt檔的搜尋資料過程中,我看到了一篇台大教授刊於科學人的文章,讓我對「環保」又回到原本的想法。真正的情況我並沒辦法知道,因為我不是從事於相關研究的人,而我只能從眾多接收到的訊息中,選擇可信度最高的去相信。畢竟,小說就是小說,其中的觀點不必背負任何道德和言語責任,和「論文」是不相同的。
  比較「恐懼之邦」和「達文西密碼」,前者對讀者更具有說服力(作者三年蒐集資料、閱讀論文的時間不是白花的),但後者在劇情方面更為流暢。感覺上前者作者有意利用次書表達自己ㄉ想法,而不知節制,導致些許段落停下來說明「長篇大論」而打斷劇情;而後者著重於「小說」本身,並沒有太多贅敘,只敘述到劇情需要為止。有些人會受不了恐懼之邦中那些「長篇大論」的橋段,我卻是頗能接受,若是書中觀點太過薄弱反而會讓我覺得劇情太假,「一看就知道是在說故事的話,它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所以我覺得那些「長篇大論」有「增加真實性與可信度」的存在必要。只是作者安排的手段太差了,那樣的方式真的很突兀。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4,70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葉蝶
1.每一學期,老師我都會更換主題來教學(因為對新資訊的渴求+不想重複),但是對環保與教育這兩個主題總是留著,因為太重要了。

2.每一學期也總是會帶到我喜歡的設計學院的班級,但是每次到你們教室上課都很失望......不知道是學藝術的比較不拘小節、大而化之,還是其他原因,教室老是有垃圾、骯髒......?

3.環保不是空言,每個人都說要靠政府、政府要有可靠實行的意志與政策,那,個人呢?最難做到的是「改變自己的習慣」而已。

4.大家都知道要怎麼做,但是就是懶惰!
大家都知道事情嚴重,但是就是抱著「又不會少我一個,地球就怎樣」的心態。「有那麼嚴重嗎?真要那麼嚴重,要死大家一起死」!
2007-06-30 14:16:07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