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9 20:19:47| 人氣9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春在前方呼喚 ──ㄚ陶的《 花蓮遊記 》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白楊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居夏威夷的ㄚ陶五月份回國,參加花藝課程,並抽暇和老同學一起到花蓮進行四日遊。回國後寫下遊記,洋洋灑灑十大頁 A 4 的紙面,巨細靡遺,幫我們這些健忘的老人家保留下珍貴的記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花蓮遊記 》 ● 撰文 / ㄚ陶 ● 攝影 / 59 級 老人團

各位同學大家好:

終於回到家了!一個月的假期好像還未真正開始便結束了,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竟然連高鐵也沒坐;想要去看阿雲的心願也沒了,只好排在下次的行程中囉!

其實我一下飛機就忙著吃和玩,先是參加菁菁的婚宴,看到下一代的年青人紛紛找到自己的歸宿,很替她們高興。接著就期待他們把我們這群老人從”姨”字輩送上”婆”字輩,雖然也有點不甘心,但也是天地輪迴、上下世代相傳的自然理數,也就歡歡喜喜的準備好紅包等著被喊”姨婆”了。

竟然有幸被邀,參觀到台北設計大師──阿珠的妹夫,座落在內湖的豪宅。環境幽靜,在熱鬧的市區,看得到遠山近樹,實不容易。整個社區注重大環境的運用,從庭院花木開始,進入接待室,至上電梯,都經過仔細考量用心經營。室內格局、空間比例、光線採集、動線流暢,都是上乘之作,也讓我見識到台北人高品質的生活形態。最叫人嘖嘖稱奇的是,他自國中即開始收藏的貝殼,展示櫃擺滿了大大小小、從世界各地收集來、五顏六色的奇珍異寶,美到不行(借阿程的專用語)。希望有一天能請到他,為我們上一課 ”貝殼欣賞入門”。

再就是大家在伊媚兒中炒得鬧烘烘的花蓮行。終於在大包小包的行囊中上路,那興奮的心情不亞於小時候期盼遠足的心情。一下子好似又回到十多歲的年紀。三輛車終於在通過雪山燧道後相會,一群九個年青的老人 ( 阿森不知算不算? ) ,有人要上廁所,有人買了大堆的新玩具 ( 相機啦!導航機啦!電影機啦!) 還抱著說明書,研究使用方法;有人己經酒過三巡,樂陶陶也!老人真能磨磳,在阿珠班長替每部車準備了蕃茄、葡萄、發過口香糖、兩瓶水後,才往花蓮前進。
...............集合 / 出發

記憶中,三十七年前畢業旅行中的蘇花公路是驚險重重。坐在高高的遊覽車後座,在轉彎時好像己經被拋出公路外,往下一望萬丈深淵,又與對面來車擦身而過,千鈞一髮。而這次與阿珠聊天、和其他兩部車用對講機聯絡 (可惜高山相阻收訊不好,沒有能發揮它的威力),幾個轉彎便到了目的地,當然其中少不了惠玲暈車小插曲,好在只是有驚無險,沒有演出爆胎記,己經萬幸。

橫貫公路是第三次遊,前兩次都是大雨滂沱。這次正適梅雨季節,卻艷陽高照,氣溫不熱也不冷,難得遠離塵囂的都市,來到這群山峻嶺,感受這驚心動魄、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不想洗盡塵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覺都難。相形之下人是太渺小而微不足道了。感謝阿珠領路,砂卡礑步道環山繞水,走過重重山巒,每個轉彎都有令人不斷驚艷不斷讚嘆。在夕陽中,三三兩兩,停停看看,世俗的煩惱離我們這麼遙遠,心中不斷的在想:二三十年前的我們會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這樣的山水嗎?大概不一樣!
..............砂卡礑溪 1
...............砂卡礑溪 2

布洛灣的幽靜空曠,沒有太多人工造景,是我最喜歡的部分。第一晚豐盛的鄉土餐,有了台灣啤酒和小米酒助興,我們竟成了最呱噪的老人。為了讓阿海”惋嘆”,桌子上特別放了七八個空酒瓶,都拿著酒瓶或酒杯擺pose (其實不用羨慕,有人滴酒未進,裝模作樣而己)。餐後沾了臨桌外交部的客人─韓國議員之光,布洛灣以招待貴賓的盛大舞蹈表演歡迎我們。這才發現當地的音樂和女孩相當美麗清純,衣服的色澤與圖案也不是那種鮮艷粗糙商業化的樣板。十點多大家意猶未盡才各自回到小木屋就寢。
...............布洛灣山月村太魯閣族打擊樂表演

第二天一早,還沒起床就聽見外面阿程吱吱喳喳。掀起窗簾一角,往外一望,哇!這麼美的山,阿程己經把最美的那一刻收入鏡頭,難怪他得意忘形、忘記還有老人家沒起床呢!清晨山裏的空氣不但有青草味,還帶著早露的濕氣。遠遠的山層次分明、顏色鮮麗,像一幅剛完成的水彩畫。一陣梳洗,驚動了鄰居,不一會兒全都聚集在屋前小陽台。王老師、阿珠、惠玲,阿程相機click、click聲不斷。啊美極了!好美噢!也不忘記搔首弄姿一番,與這麼美的山景相互爭艷。
...............布洛灣之晨

早飯後,拖著行李往下一個目的地─天祥出發。路經燕子口、九曲洞,景緻依舊,天氣不同,好似多了一份陽剛之氣。接近正午烈日當頭,山光水色對比強烈,老人隊共有八台相機,忙著捕風捉影。據說上回夏威夷行共有一千多張照片,這回相機更多。好在這年頭數位不花一毛錢,click、click,手指按下快門毫不心軟。況且馬上見到結果,佳作不斷,這是老人團活動的最愛,喜歡照別人,也喜歡被照。因各個攝影高手,很少出現構圖不佳或缺頭斷腿的問題,說不定還會留一張美美的寫真給子孫傳閱呢!椎麓吊橋還未啟用,阿珠在旁磨拳擦掌很有躍躍欲試的感覺,大家都知道她腦子裏己經在盤算下一個花蓮行了。
................九曲洞

救國團的青年活動中心的房間算清潔整齊,但每間房間的view可是物超所值。稍事休息,我們往白楊步道前進。下午山嵐升起,把遠山染成藍綠色,這時候的山呈現的是另一種含蓄的面目。我們一群人隅隅而行,沿著溪邊穿過好幾個山洞,有些一片漆黑、有些在滴水,路面較寬坡度也不陡,比昨天的步道好走些。路經一座吊橋,看著橋面搖來幌去,不覺得頭也被搖得暈暈的,橋下溪水趕集似的往另一端飛奔過去,還真有些叫人心慌。惠玲老早豎了白旗,打死她就是不敢過橋,阿珠早就一人領先到了那頭,老馬也不成問題。王老師和我跟著阿程和耗子帶著過橋,四人腳步不一致,硬是把橋面搖得左右幌動。我們像一隊傷兵亦步亦趨,頗有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感覺,誰也幫不了誰。橋那端的風景果真不一樣,也許通過那座吊橋的不易,才特別珍惜所見的景緻。回程勇氣大增,一人過橋,倒也沒那麼可怕。
..............輕輕鬆鬆過吊橋

最後來到水簾洞,還沒走進去,己經聽到山泉淙淙。原來手電筒和雨衣是為這洞準備的。八人(惠玲落跑)一共三隻手電筒,每三人一隻,阿珠一馬當先,我第二,後面是王老師?還是阿程?反正我得靠阿珠的電筒才看得見。沿著洞右邊高出水面一尺,僅一尺寬的石塊,高高低低,很不平整。左邊一片深水,山泉若大雨,我的毛衣只能裹住相機,頭髮就由它去了。阿珠是識途老馬,一轉眼就順著弧形的洞踩在石塊上,健步如飛走得無影無蹤,我的視野便成一片漆黑,腳只能摸黑找立足點,幾次一腳淹沒在水塘裏,心裏害怕不知洞有多長、水有多深,万一沒踏好,掉進.......。蹩著氣衝出洞口,全身濕透。還好相機安然無恙,成功出洞的替每一個衝出來的加油。為慶祝完成冒險,拍照留念。老馬拿出葡萄慰勞大家,好像是經過一場大劫難的活存者,還頗有劫後餘生的感覺。
...............走過水濂洞

___to be continued

* 59 級花蓮遊老人團團員:ㄚ珠、ㄚ陶、ㄚ玲、老馬、ㄚ深、阿程夫婦、耗子夫婦。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9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59 級同學會 |
此分類下一篇:青春在前方呼喚──ㄚ陶的《 花蓮遊記 》二
此分類上一篇:同學會 ── 詩二首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