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01 09:20:02| 人氣1,261| 回應7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戰斧外交

(相對於美中貿易口水戰,川普對俄則是真槍實彈。

都是打假的啦,只不過中強俄弱,川普便玩起戰斧外交!

另參【圖博館】中國巡弋 中國導  俄烏戰爭   伊斯蘭 《俄羅斯關於蘇聯題的各種觀點》  蘇俄與中共)       

席亞洲:這次“戰斧外交”又“成功”了但這一套早晚要踢到鐵板2018-04-14觀察者網
  今晨,特朗普突然宣布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果不其然,又是戰斧導彈。
  敘利亞的防空火力雖然有所斬獲,但並沒有真正有效的“反擊”
  據稱這次美國發射的導彈數量比去年的打擊增加一倍,也就是120枚左右,考慮到美國海軍艦艇攜帶“戰斧”導彈的數量,這次襲擊肯定是有空軍發射的防區外打擊武器參與的,可能包括B-1B發射的AGM-86巡航導彈,英法的“風暴陰影”導彈,駐卡塔爾的美國F-35戰鬥機可能也參與了行動。
  筆者此前曾寫過美國的“戰斧外交”,這是一種新時代“砲艦外交”的變種。今天美軍的打擊,是在敘利亞政府軍結束大馬士革之鋼戰役,控制全部東古塔區的背景之下進行的。
  其最妙的地方在於:“這不表示美國要來解決問題,只是對特定的目標進行'懲罰'。”換言之,這是美國用一種非常不負責任的方法,扮演“國際警察”的一種常用手段。
  1998年,在克林頓為萊溫斯基醜聞頭痛之際,美軍莫名其妙的跑去向伊拉克發射了300枚“戰斧”導彈。
  而今,在特朗普為中美貿易爭端、以及自己的性醜聞事件焦頭爛額的時候,敘利亞又“湊巧”發生了化學武器襲擊事件——這種“巧合”實在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關於這種戰爭, 90年代有部美國電影《尾搖狗》,表現的是一個好萊塢電影人,被總統幕僚悄悄僱傭,為了掩蓋總統的醜聞,製造假新聞,稱東歐某個小國侵略鄰國,美國特種部隊前往干涉……這則製作精良的“假戰爭”新聞迅速成為新聞焦點,成功掩蓋了總統的醜聞。
  這個奇怪的片名,是藉用美國一句俚語:“為什麼狗搖尾巴?因為如果尾巴比狗聰明,它會搖狗”。也就是說,本來是用來掩蓋醜聞,轉移媒體注意力的“假戰爭”,最後變成了美國真正需要參與的軍事衝突,甚至主導了國家戰略的走向。
  然而“假戰爭”有著“真效果”,美國的軍事打擊,對於俄羅斯,可說是又一次奇恥大辱。換句話來說,美英已經完全不把虛弱的俄羅斯放在眼裡。
  國內學者們經常說,美國想著“聯俄製中”,但我們現實中卻看到美國是“柿子撿軟的捏”,甚至連英國這樣已經衰落成三流大國的國家,也敢於利用“俄國鋤奸”事件,在外交上羞辱俄羅斯。
  從這個角度講,雖然前幾天環球時報說的,俄羅斯已經到了冷戰以來最危險的關頭說法略顯誇張,因為打擊敘利亞也好,外交侮辱也罷,都不過是面子問題。但如果從總體局勢來看,西方國家現在連面子都不給俄羅斯了,這也確實是俄羅斯面臨的重大危機。
  自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有限的軍事經費基本全部傾注在核武器方面,這固然保證了沒有人敢於想著讓俄羅斯解體這樣的事情,但對於其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光有核武器恐怕是不能自動帶來其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
  俄軍常規軍力在技術能力上已經大幅度落後美國,而且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追趕的希望,這導緻美國更傾向於使用軍事手段向俄羅斯施壓
  而其虛弱的常規軍事實力,在遇到諸如現在遇到的西方軍事壓迫的情況下,無從向對手施加壓力,這就導致了俄羅斯的被動。
  當年彼得大帝曾說,一個帝王應該擁有強大的陸軍和海軍,就好像人需要兩條腿——而今對於俄羅斯來說,“普大帝”需要的則是常規和核力量兩條腿——但現在的現實就是,俄羅斯已成“瘸腿”大國。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俄羅斯沒有強力的外援,不能和人抱團取暖,那就算談不上再次解體,至少普京“寶座”也會不穩,進而給俄羅斯的發展道路帶來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總之,特朗普這次的“戰斧外交”至少到現在為止看起來並沒“玩脫”,但總有一天,“戰斧外交”要踢到鐵板的,到那時,又該如何?
  “帝國的崩潰”或許就會從那時開始……
  相關新聞
特朗普稱美軍4.13“已完成”對敘軍三化武目標打擊:非常完美
俄:敘軍反擊美英法成功攔截71(發射103)枚巡航導彈  五角大樓堅稱彈無虛發
敘究竟攔截多少卻眾說紛紜  看看敘機場等轟炸前後對比圖吧
敘利亞化武襲擊有證據嗎?美防長:沒有
敘利亞記者:這場戰爭是西方陰謀 他們想把敘搞亂
國際錯愕,轟炸「僅一波」(回應:會再來炸的,因為敘叛軍會一直敗下去,化武苦肉計只好繼續用下去,這就是軍火商銷庫存/電影編導的劇情!)
“精準打擊”後不到24小時,敘利亞東古塔區全面解放
法國剛空襲敘利亞就遭報應?法軍非洲馬里遭猛烈襲擊十幾人死傷
化武調查團4.17進入敘現場 英法稱證據八成沒了(回應:美英法炸了所謂化武實驗室後,敘利亞消防及救援人員立刻去救,如果真有化武,這些人怎麼沒有中毒?  美國出兵伊拉克也是借口找到大規模殺傷武器。後來證明是美國自己編造的。 美英法都是西方狼狽為奸的霸權啦!)
德外交部:對敘東古塔恐怖分子的化武實驗室發現的德國產氯氣容器不知情
習4.10博鰲論壇劍指美國挑戰川普:擴大開放 不搞唯我獨尊零和遊戲
四大舉措擴大開放(汽車關稅/貿易壁壘/知識產權/技術轉移) 川普推文感謝習
習釋善意做球給川普  美股4.10收高道瓊大漲428.9點
駁斥讓步說!人民日報:開放之舉是立足中國自身發展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  不適用打貿易戰的國家
白宮:看到具體行動 才撤對中國懲罰性關稅(回應:當初美歐盟提倡自由貿易普世價值,美國耍賴翻桌不認帳。現卻要靠美美口中的「共產極權國家」來捍衛「自由貿易普世價值」。何其諷刺,何其超現實。)
旺報短評-中美格局高下立判
習近平4.12史上規模最大南海大閱兵 遼寧艦領銜48艘戰艦7個作戰群受閱
中國為何選在南海大閱兵美航母剛在南海實戰演練
解放軍大閱兵結束後18日在台海軍演  台當局:蔡英文13日也要出海閱兵
  回應
  作者真是屁股有問題跑題了吧,開頭是戰斧外交,中間黑毛子,最後才強行把“帝國的崩潰”主題圓回來…
 表面上看美英法很拉風,把敘炸得稀爛,俄除了抗議也沒辦法。但美英法輸了道義、輸了民心。回顧歷史,帝國的灘蹋,都是先從失道開始的。
 這樣的文章在觀網是會被噴死的!很多“強人普京”粉是不能接受偶像崩塌的。
 你想像中的俄粉在觀網基本是不存在的,就和你想像中無敵的美帝在事實上也是不存在的一樣.
 你把觀網裡面,同情俄、同情普京的,統稱這“普粉”,這是不對的。從人性上講,人的心底里面,都存在同情弱者、伸張正義的特質。隨意給人扣“普粉”帽子,反襯出自己是“美粉”。
 沒人同情俄毛,只是目前中俄美三家,美一家獨大,我們必須和俄國毛子一起遏制美帝,以達到戰略均勢。毛子被羞辱,沒問題,但毛子不能倒,唇亡齒寒的道理,我相信正常人不會不明白。
 美、俄都沒錢,俄更窮。這兩家都打不起大仗,都只能在對方不留神時,冷不防的抽對方一個耳光,抽完掉身就跑。看這樣的表演,挺好玩兒。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437&s=syfwjxbt
  相關新聞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不是偶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2015.12.21以突襲敘斬首真主黨領導,S300成了擺設!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2017.4.7美59枚巡航導彈襲擊敘利亞,S400又成了擺設!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美軍斥資30億美元研新反導系統為攔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中國M20遠超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

中國超音速導彈CX-1竟神似布拉莫斯 如今出口令印度尷尬2018-04-30新浪軍事
△CX-1可與M-20戰術導彈以及一系列遠程火箭炮共架發射
CX-1可與M-20戰術導彈以及一系列遠程火箭炮共架發射
△2014年珠海航展上首度展出的CX-1超音速巡航導彈
△出口埃爾及利亞的CX-1,應該是岸防型號
  CX-1在外形上與俄羅斯的“縞瑪瑙”、俄印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非常相似,該導彈早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亮相。
  CX-1是我國目前對外出口的飛行速度最快、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導彈武器之一。其最大飛行速度可達3馬赫,最大射程280公里,戰鬥部全重260公斤。
  而且,CX-1所採用的發射車也可以集成發射A200/300型300毫米遠程製導火箭彈和M20型戰術彈道導彈,屬於通用化程度很高的發射平台。這樣,將來阿爾及利亞陸軍也可能採購這一發射系統,用來對地面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近年來,中國的裝備出口愈加重視體系化打造,這種體系化的打造一方面是給客戶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客戶若一開始只採購其中一環,在未來這不免“情不自禁”的考慮更多同體系的裝備。從實踐上來看,這種體系化運作的優勢正在逐漸凸顯。
△印度的“布拉莫斯”導彈研製過程中坎坷不斷,目前也在尋求出口
△印度的“布拉莫斯”導彈研製過程中坎坷不斷,目前也在尋求出口
  此外,值得注意的,CX-1型超音速巡航導彈公開展示的時間其實比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晚得多,如今卻率先實現了批量出口。應該說,中國軍工企業的強大研發實力和中國製造的良好口碑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作者署名:貞觀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4-30/doc-ifzvpatr5681984.shtml

俄羅斯“偷師”中國,代表人物是普京總統顧問2018-04-11觀察者網
  長期以來,俄羅斯在對華心態上相當大程度延續了蘇聯傳統,自詡為中國“老大哥”,但近些年,類似想法正在悄然變化。過去一年多,筆者(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受邀4次調研俄羅斯,三次在俄羅斯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大會“瓦爾代俱爾部”、“莫斯科經濟論壇”上主旨發言,與數十位俄羅斯學者、企業家與官員交流,真切感受到俄羅斯對中國的社會心理變遷的微妙之處。參照中國經濟發展經驗,學習中國,在俄羅斯已不再是一個羞於說出口的觀點。
...
  當前俄羅斯許多政策都有中國的影子
...
事實上,早在2009年,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導報》等均發表過主題是“向中國學習”的文章,其中提出俄羅斯現在越來越難以抵擋中國巨大的經濟魅力和政治影響力。在俄羅斯,即便是國內經濟決策也越來越多地將中國因素考慮進來。中國的現代化獲得巨大的成功,俄羅斯必須要向中國學習。
  雖然當時仍有一些俄媒刊文批判,認為中國模式不可能適用於俄羅斯。但無論如何,“向東看”在過去十年已日益成為俄羅斯既定的重大戰略。2010年1月10日,時任總理的普京批准了《2025年前遠東和貝加爾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自2015年開始,每年9月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開東方經濟論壇,旨在為遠東吸引投資,普京每年都會參加。2015年普京還簽署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法案正式生效》,致力於將遠東第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打造俄羅斯歷史上第一個自由貿易港。類似政策具有強大的民意基礎,調查顯示,俄59%公民支持延續或啟動“俄羅斯向東轉”的政策。70%的俄羅斯人認為,俄與亞洲國家的積極合作(即“俄羅斯向東轉”)利大於弊。
  民意基礎使俄羅斯近年來不少政策都出現了中國的影子。俄羅斯效仿中國開始建立經濟特區。截止2017年,俄羅斯有24個經濟特區,分為工業生產型經濟特區、技術推廣型經濟特區、旅遊休閒類經濟特區以及港口特區。
  俄羅斯還引進了中國工業園模式。2017年夏季,俄羅斯產業集群和科技園協會主席什皮連科表示,俄遠東地區計劃再設立15個工業園,包括航空、林業、魚產品加工等。據俄羅斯工貿部2017年統計,俄中部有80個工業園區,而東部僅有11個,因此支持在遠東地區建設產業園是優先工作方向。在莫斯科大環主幹道第69公里處,有一座佔地27公頃的格林伍德商貿園區,由中國央企直接投資運營,也是目前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商貿投資項目。目前有約300家、來自14個國家的公司入駐該商貿園區。筆者在園區裡,看到了各類知名公司的廣告牌,頗有國內中央商務區的感覺。
  2015年以來,普京與總理梅德韋傑夫等在多個場合與馬雲探討推動電商平台建設。目前,俄羅斯已設立天然美食電子商務購物平台“打開套娃”,被譽為“俄羅斯版的阿里巴巴”。俄羅斯各主要移動供應商還與阿里巴巴合作,致力於實現手機支付。俄羅斯還制定的中小企業發展計劃,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像中國那樣建立中小企業出口及培訓中心。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漢學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對筆者說,近年來,很多俄羅斯專家學者開始關注和研究中國模式,俄國內成立了智庫團隊,向媒體、公眾和政府介紹中國模式值得借鑒的優點,以期通過學習中國模式來實現俄羅斯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與“俄羅斯夢”的完美結合。
...
  回應
 記得這兩年聽了一些國關學者的講演,有一個較為普遍的觀點認為現在還不到打破俄羅斯人普遍高中國一等的“大國迷思”的時候(即使部分精英已有清醒認知,但胳膊擰不過大腿,這也是目前中俄“政熱經冷”的重要背景)。
 嗯,其實這個關鍵還是在於人的,仔細想想啊,70年代出生的蘇聯人才正處於俄羅斯的中流砥柱,這可都是在蘇聯的偉大光環下生長起來的,人的思維和眼光已經固定,他們的大國迷夢還深深嵌入在大腦中的主觀世界裡。只有等90,00後擔當大樑的時候,那個大國迷夢才會真的褪色!
 百多年形成的心理優越感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同樣的也適用於中日之間。這種心理落差積累的時間越短,轉換起來越容易。東南亞一些國家已經承認現實了,而韓國等還在痛苦的掙扎之中,但離面對現實已經不遠了……
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1947

美軍戰斧巡弋飛彈-維基百科
Tomahawk Block IV cruise missile.jpg

「長劍-10」的圖片搜尋結果
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制式型號BGM-109)是一種長程,全天候,具有短翼,以次音速巡弋飛行的飛彈。1972年由通用動力公司開始研發,1983年推出服役。戰斧巡弋飛彈設計上是一種中到遠距離,低空飛行,並且以模組化設計,能夠自陸地,船艦,空中與水面下發射。雷神與麥道都獲得過生產合約共同生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98%E6%96%A7%E5%B7%A1%E8%88%AA%E5%AF%BC%E5%BC%B9

中國長劍-10巡弋飛彈-維基百科
「長劍-10」的圖片搜尋結果

中國巡航導彈旅展示多發東風10齊射破窗而入絕技

長劍-10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負責研製、裝備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亞音速中遠程對地巡弋飛彈。長劍-10的成功研製使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自主研製、生產和裝備對地巡弋飛彈的國家。2016年11月,共青團在其官網微博中發表的數據顯示:中國火箭軍目前裝備有3000枚「長劍-10」系列巡弋飛彈。
  長劍-10航程遠、精度高,可低空飛行、隱蔽突防、連續突擊。長劍-10的射程約1500~2500公里,由WS-2400豎立式運輸發射車搭載,擁有三個長發射筒、八邊形橫截面。可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及全球定位系統進行制導,陸攻型號有4種不同版本的彈頭可供使用。一種是重約500公斤的重型彈頭,另外3種分別是350公斤的高爆彈、子母彈和鑽地彈。
「長劍-10」的圖片搜尋結果
長劍-10A是在長劍-10基礎上發展出的陸基機動發射巡弋飛彈,可動態化識別目標,超低空隱蔽突防,多角度連續攻擊。2015年9月3日,長劍-10A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作為戰略打擊部隊常規飛彈第三方隊中首次公開。
中国空军轰-6K轰炸机的主要武器是长剑-20巡航导弹。
長劍-20(KD-20)為長劍-10空基型號,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可由轟-6M(4枚)、轟-6K(6枚)等掛載發射。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89%91-10%E5%AF%BC%E5%BC%B9
055型驅逐艦垂發系統112單元裝備長劍10巡航導彈2017-10-09
055的112個單元可能有32個用於安裝“長劍-10”巡航導彈,16個安裝“鷹擊-12”反艦導彈,32個安裝“海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剩下的就是“海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和“魚-8”反潛導彈。這只是一個常規配置,根據不同任務可以搭配不同的組合。
http://www.sohu.com/a/196873392_99892206
中國055艦將裝備世界最大垂發導彈已由試驗艦發射2016.11.06 新浪軍事
央视曝光发射试验:中国055万吨驱逐舰将装备世界最大垂发导弹
以美國MK41導彈垂發系統為例,最大安裝深度為7.62米,發射單元的截面積為635x635毫米;而055的面積達850x850毫米,深度為9米。
  回應
 要是真把21D裝上去了,是不是就可以追著航母跑了!
 想法很好!但055裝不了多少枚東風,這樣會擠占其他導彈空間。
 東風21裝6-12枚就足夠了!
 楨:055全能型巡洋艦:反艦/反潛/防空/反導/攻陸/(垂發系統9米+直升機庫高3米=12米)反航母(東風21長10.7米徑1.4米)/反衛星(SC-19就是基於東風-21開發的)/發衛星(KT-1也是基於東風-21開發的)。

巡弋飛彈-維基百科
巡弋飛彈是一種用動力推進,以機翼來產生升力的飛彈,大多數的動力來源是噴射發動機。簡單來說巡弋飛彈就是飛行炸彈。它們可以攜帶傳統彈頭或核彈頭,射程可達數百英里(1英里=1.60935公里)。近代的巡弋飛彈可以以超音速或次音速飛行,具備自我導引能力,而且還能以非彈道型態的飛行路徑來躲避雷達偵測,進行防區外打擊。
  目錄 
3.分類
3.1 極音速
3.2 超音速
3.3 長程次音速
3.4 中程次音速
3.5 短程
4.部署與使用
4.1 核彈頭型
4.2 在現代戰事中的效益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A1%E8%88%AA%E5%AF%BC%E5%BC%B9


中國東風10A導彈地下基地曝光 發射車排成長龍  2018-07-12新浪軍事
  東風10A洞庫基地
  東風10A洞庫基地,並非簡單的藏身之處,而是一套完善的地下抗打、存儲、指揮控制、通信、補給、維護維修、生活醫療保障工程!
  它保護的東風10A,是中國最新自主研製的戰略性機動式遠端巡航導彈系統。經過兩代型號發展,目前使用全新發射運輸儲藏一體車輛,機動性好,令敵人打擊力量難以捕捉其行蹤。
  東風10A洞庫的首要目的,與各種東風系列彈道導彈洞庫一致,是為了避免或減輕敵人襲擊東風10A發射車的可能性,消除或降低人員傷亡、車輛與東風10A、核心指揮控制體系、其他支持裝備的損壞。它是一個完善構築的多種類地下防護工事以及地上配套道路等設施的總稱。這一洞庫基地,主要包括東風10A發射車自身的行駛通道與高強度防護空間、容納指揮所/遠距離戰略打擊指揮通信設備/氣象條件設備的指揮控制工事,以及其他配套地下工事,例如人員生活掩蔽的空間、油站電站、導彈燃料庫、配件間、維護維修工作間、保衛發射車的輕重武器庫等。
  我軍戰士保衛著洞庫中戰略級別的巡航導彈武器
  東風10A發射車尺寸較大,對洞庫及其通道的施工條件提出較高要求,且需要考慮核生化作戰條件下生存與保持與國家指揮機關通信的需求。此外巡航導彈本身與指揮控制系統是精密設備,對環境控制也提出一定要求。
  過去,我國不少彈道導彈或戰機採用簡單的遮蔽車庫或掩體,保護能力低,只能簡單滿足環境控制和維護維修工作的基本需求,抗敵方精確制導武器打擊能力有時候接近於零。
  地面建造的相關掩蔽庫,也被我軍較多使用,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配合承力好的半圓落地拱框架結構,部分運用折線形結構。通常設有防彈防護門。配合所需排氣口和通信設備。但是,掩蔽庫一般只能滿足簡單的燃料加注、維護維修需求,基地大量實際工作還是半露天的進行,生存力受到直接影響。
  而東風10A洞庫則是能夠抵禦核生化武器、各種日常與戰時操作運作的完善體系。通常在堅固的岩石類型山體之中開鑿複雜隧道,通過鋼筋混凝土增強,實現抵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的能力。
  東風10A洞庫至少有兩個以上的朝向不同的出入口,均安裝有能夠承受大威力炸彈的鋼結構防護門。避免了一個通道被擊中而導致發射車無法出動的情況。輔以其他人員或小型車輛通道,方便進出或逃生。
  一個洞庫基地的容納東風10A的數量屬於保密資訊。一般推測認為,一個典型的巡航導彈發射營包括4台發射車,12枚待發東風10A。4個營組成一個旅。
  從視頻來看,洞庫基地將最低能夠容納一個完整的營。因為一個角度中已經可以看到多輛發射車,而設計上不可能將所有發射車放在同一空間內,因此這一基地的多個相對獨立空間之中,很可能可以容納一個旅的所有發射車。
  至少兩到三台東風10A發射車出現在這一角度中
  應當強調,東風10A作為一種典型巡航導彈,無論作戰還是平時訓練儲藏維護的要求,都比彈道導彈低一截,這是它的重大優點之一。這也使得巡航導彈洞庫基地的設計施工變得簡單不少。
  洞庫基地與東風10A需要前往的發射陣地通過專用道路相連,並可通往公共道路或火車、碼頭、機場設施。雖然東風10A可以通過高精度定位導航技術,在任何地點啟動對任意射程內目標的打擊,但通常會選擇在事前精確定位的若干發射點實施攻擊,這能夠顯著縮短發射準備時間,增加打擊突然性,提高生存力。
  不難看出,我軍建設的相關東風10A洞庫基地,令這一中國最新戰略性打擊武器的整體作戰效能達到了新高度!(作者署名:空軍世界)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7-12/doc-ihfefkqq9037694.shtml

中國隱身巡航導彈關鍵技術有新進展 3大要求均達標2018-05-23新浪軍事
资料图:隐身巡航导弹
資料圖:隱身巡航導彈
  近日,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官網發表一篇的報導,稱總工程師宮元勳實現對某特種吸波材料實現大規模應用,並且透露這種特種吸波材料將被運用在某一體化隱身設計的型號上,而中國航太科工集團三院是飛航導彈的主要生產商。通過所透露出的資訊,大致可以推斷出某型號就是正在研發的新一代隱身巡航導彈。
  新一代隱身巡航導彈需達到3大要求:外觀需滿足氣動性能、導彈採用吸波材料、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因而隱身巡航導彈的設計研發才會導致這麼困難。比如所介紹的,宮元勳工程中在進行首次大面積採用用結構隱身一體化設計的某型號中,無法實現寬頻隱身,同時滿足重量與厚度達標。
  但是宮元勳工程師作為吸波材料專業方向的中流砥柱,沒有放棄突破這一超級難題,而是積極改機材料,經過不懈努力改善了吸波性能,應用於各種隱身部件後效果顯著,終獲得設計認可,立下了汗馬功勞。
  美國是最早擁有隱身巡航導彈的國家,早在1983年美國一家公司就開始研製隱身巡航導彈AGM-129A。如今,美國正在炒作的LRASM反艦導彈,就是採用結構隱身一體化原則設計。
中国巡航导弹
中國巡航導彈
  簡單來說,這類導彈首先做到的就是外觀隱身,採用隱身材料把照射到的雷達波吸收,儘量做到不反射雷達信號,盡可能做到讓對手在不知不覺中被“殺死”。據悉,美國同樣正在研製新一代巡航導彈——LRSO,同樣也將採用隱身設計,並且性能將優於AGM-129A。(作者署名:前沿哨所)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23/doc-ihawmauc5911361.shtml

我殲8戰鬥機有新出路 可學米格31帶此武器一擊必殺

米格31帶“匕首”

  殲-8II系列戰鬥機仍然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主力機種之一,但是這種二代戰鬥機在現在四代隱身機滿天飛的時代已經沒有多少空戰價值,人們也在討論什麼時候和殲-7一起快快退役!
  不過,殲-8II系列包括殲-8B/D/F等型號,有的機體還比較新,不大可能很快退役,在日常飛行中也還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那麼如果最大化發揮殲-8II系列戰鬥機性能呢?俄羅斯的米格-31戰鬥機和“匕首”空射彈道導彈的搭配為我們找到了新路。
  俄羅斯的最新推出的“匕首”空射彈道導彈來自于著名的陸軍用“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彈道導彈,將這種本來陸上發射的導彈搬到空中,利用米格-31的高超音速能力,提高導彈發射的速度和射程,特別是由空中發射後這種導彈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速度提高到10馬赫也只要4.25秒。
  另外,這種高超音速導彈的末端速度非常大,能夠有效突破現代防空體系。加上米格-31的作戰半徑,使得這種本來只是戰役戰術短程導彈一下華麗變身為了中程導彈,作戰效能比美國“戰斧”巡航導彈還強!

  殲-8I是一種類似于米格-31的高空高速截擊機,2.2馬赫雖說達不到米格-31的2.8馬赫,很可惜,由於殲-8II的設計佈局,不僅機翼較薄無法搭載重型導彈,機腹也離地距離很短,難以曬下巨大的戰役戰術彈道導彈。那麼怎麼辦呢?

  好在中國有另外一種導彈,中國目前在試驗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目前中國已經多次試驗了高超音速飛行器,這種武器目前是從陸地上由火箭發射出去的,而美國也有用轟炸機攜帶高超音速飛行器進行試驗的案例。因此,這種比蠶寶寶一樣的彈道導彈小很多的高超音速導彈是可以掛載在殲-8II的機腹的,增大飛行器的航程和速度,這樣就讓中國幾百架殲-8II有了更好的用途,成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載體!
  幾十枚這樣的導彈從殲-8II的機群中發射出去,就算是導彈防禦體系也攔截不了!(作者署名:虹攝庫爾斯克)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15/doc-ihapkuvm3020829.shtml

美為高超音速武器研發再投鉅資 2因素使其無法超中國2018-06-13新浪軍事
  前不久,美軍投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10億美元研製高超聲速導彈後,本月美軍又做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再投資金,啟動第二項合同——空射快速反應物器(ARRW)。新專案中的武器系統是一種火箭助推滑翔導彈。與之前的合同相比,該項目強調技術的成熟度和專案的低風險。
  美軍急於研製這樣一款低風險的導彈,顯然是想讓該導彈快速服役。由於火箭助推技術的成熟度極高,因此其專案進展將會遠遠領先於吸氣式的超燃發動機導彈。為何美軍急於要研製出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而不是等原計劃中更先進的X-51A,獵鷹-2等高超音速武器呢?
  首先,美國的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遭受到了不小的挫折。不論是X-51A還是獵鷹-2,發射成功率幾乎為零。要知道,高超音速武器領域美國率先領跑了十幾年的時間,如今卻進展緩慢,沒出多少成果,美國自然是要焦急的。更大的問題是,美國眼中的競爭對手——中國雖然起步晚,但是已經成果頗豐了。從高端的DF——ZF彈頭,再到滑翔助推火箭,不僅全面裝備部隊,甚至將滑翔助推火箭導彈出口到了巴基斯坦,裝備在梟龍的身上。不論是面子上還是裡子上,美國都迫切需要一款實用的高超聲速武器來進行抗衡。
  美國為何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進展緩慢?一大原因是,美國的技術要求過高。最穩健的做法還應該是先發展出技術難度低的武器,積累經驗之後再發展更高層次的東西。美國自冷戰之後自信心爆棚,認為高超音速武器沒什麼難的。然後結果我們也知道了,美國的過於自負導致高超聲速武器進展緩慢,並且還打進了伊拉克、阿富汗,現在又深陷中東。在高超聲速武器領域,不論是技術領先度,還是其他方面的經驗,我們都是比較成功、有發言權的。目前不僅擁有數款入役的高超聲速武器,並且思路清晰,發展出了高超聲速飛行平臺。(作者署名:利刃/DY)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6-13/doc-ihcwpcmq3742939.shtml


美媒曝俄核動力巡航導彈發動機不點火 測試4次均失敗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画面
“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射畫面
  在2018年3月的國情咨文大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京高調公佈了俄羅斯軍隊的新型終極大殺器——“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普京稱“海燕”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導彈,具備無限射程、可避開所有反導攔截系統、“近乎無敵”。“海燕”公佈之後引來了全球媒體齊刷刷的“震驚”,沒人知道這款史無前例的核動力巡航導彈究竟有多恐怖。然而近日美國媒體的報導,似乎把“海燕”拉下了神壇。
  全美廣播公司日前援引美國情報機構相關人士的消息報導稱,在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進行的4次試射中,“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全部發射失敗。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射程達到35公里,飛行時間約2分鐘;而在最失敗的一次測試中,導彈只飛了4秒就觸地墜毀,飛行距離約8公里。全美廣播公司將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試飛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核動力發動機未能成功點火”。
▲官方发布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机动规避反导拦截示意图
▲官方發佈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機動規避反導攔截示意圖
  全美廣播公司發佈這一消息後,眾多美國媒體紛紛開啟“群嘲”模式,《商業內幕》網站更是嘲諷“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就像俄羅斯自導自演的大型尷尬。
  不過對於普京來說,“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暫時無法投入戰備也不會影響俄羅斯的戰略威懾能力。在水下,俄羅斯有全球最大的戰略導彈核潛艇群,可隨時從北冰洋發起致命的核打擊。在陸上,“薩爾瑪特”、“亞爾斯”、“白楊”M都已投入戰備執勤,而空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匕首”也在戰鬥執勤當中,“海燕”有足夠的時間。(作者署名:軍機圖)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24/doc-ihaysviy0077335.shtml
 
 
中國公開臨近空間高超音速試飛平臺 3年前完成首射2018-05-24新浪軍事

  根據我國的一般傳統,“淩雲”能夠以實物狀態公開,本身就說明了其技術的成熟性
  一看就嫌土,再看又找爹
  根據公開資料,“淩雲”的首次試射於2015年年底完成。但早在2005年左右,大量來自航太科工三院等科研院所,以及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軍內和地方高校的相關論文就出現在各類學術期刊上,這表明國內對超燃衝壓動力的相關研究展開已久。

  這個造型確實十分探空火箭。之前講“烈火”系列導彈的時候,其早期型看似也差不多
  至今還記得,十年前在母校的保密實驗室,老師帶領著我們參觀那台超燃衝壓發動機原理樣機的場景。衝擊力十足的矩形進氣口,光滑的金屬外表,以及噴口後方若干米處,內部乾乾淨淨的防燒蝕池(參觀前剛進行了一次地面試驗),聽著老師講述如何用燃油實現對發動機冷卻的技術細節,都讓此前對超燃衝壓的概念只來自於X-43的我感覺到,我們距離世界頂級並不遙遠。
  幾個月後,波音和澳大利亞國防科技機構(DSTO)聯合主導的HIFiRE(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實驗項目)在澳大利亞南部靶場進行了首發測試。一看到這東西的圖片的時候咱又疑惑了,說好的超燃衝壓都是高大上呢?就這麼個探空火箭也能高超?土澳窮點俺信,波音咋看也不像啊!

  注意頭罩是一個簡單的錐體,作為HIFiRE的首次實驗,這次最大速度被限制在M8的測試主要目的,是驗證整個系統能否完成工作流程
  所以等到“淩雲”曝光的時候,倒是沒多少人第一時間往HIFiRE琢磨,不少人也跟當年我一樣質疑這玩意兒怎麼就高超了,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是不是什麼衝壓動力防空導彈(紅旗-8:閉嘴!我TM才不長這樣)。後來有網友貼出了HIFiRE的圖,這下懷疑的聲音倒是少了,可是“找爹”的人又出來了。
  無論是洋人的HIFiRE還是咱們自己的“淩雲”,這套東西之所以長得跟探空火箭差不多,都是為了能省則省。這個“省”,不僅僅指的是省下用大型轟炸機掛載測試的架次成本。從地面對載機的加油檢測以及對彈載設備上機的接電校驗,到飛機慢悠悠地爬升打彈,用這樣的大型平臺試驗一次,所需的時間週期也相當長。而且更重要的是,飛機還常有個能飛不能飛的問題,探空火箭?easy啦。
展板上的几张试验照片,高效探索临近空间,是抢占未来战场先机的一部分
展板上的幾張試驗照片,高效探索臨近空間,是搶佔未來戰場先機的一部分
  就說HIFiRE的推進組合“小獵犬-獵戶座”,那是相當成熟的貨架產品;後半截是美國海軍退役的“小獵犬”艦空導彈的第一級發動機,用於把飛行器組合體加速到M3.5;丟掉後半截後,前半截的“獵戶座”點火帶動HIFiRE繼續爬升,發動機關機時速度達到M6.7,高度也達到190千米。此時就算載荷是個無動力純滑翔體,HIFiRE都能靠慣性沖到300千米高度的彈道頂點。
冷战期间的大量剩余物资,是美国进行高超声速武器和弹道导弹拦截试验的好帮手
冷戰期間的大量剩餘物資,是美國進行高超聲速武器和彈道導彈攔截試驗的好幫手
  有了這個實驗高度,HIFiRE無論是用於驗證滑翔升力體還是超燃衝壓發動機都遊刃有餘。雖然從圖片上看,咱們的助推固發體積要比HIFiRE稍微大些,但作為實驗平臺,這都不是決定性的,能達到相當的測試高度,就足夠為接下來的實驗奠定基石了。
  你說液氫好,我有煤油香
  從“淩雲”的首發構型就和此次展覽上的樣品外觀基本一致來看,國產組合式探空平臺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用於驗證超燃衝壓發動機。前文提到,其主抓單位國防科大很早就開展了相關預研,也正是因為在這一領域的突出成果,2017年11月27日,團隊領軍人物王振國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振國教授帶領團隊承擔國家863計畫、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等的多項重大攻關專案,功勳卓著
  前面提到,十年前聽老師念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航空煤油冷卻技術,而作為高超聲速飛行器的重大設計難點之一,這類熱防護技術也是王教授與其團隊的一項重大成就。航空煤油這東西普普通通,小時候場站家屬都能用臉盆偷著往外賣的,用來冷卻散熱肯定是不如專門研製的碳氫吸熱燃料或者液氫了,更不要說如何在“12級大風中點燃一根火柴”(形容超燃衝壓發動機在強大迎面氣流中點火的難度)。
每次看到这样的图都让人操心点火问题
每次看到這樣的圖都讓人操心點火問題
  然而,在任何一個航空兵場站,或者任何一艘航空母艦上,長期儲存或加注排放航空煤油,都是其基本保障能力的一部分;而液氫也好,碳氫燃料也罷,這都不是任何普通航空兵單位能天天伺候的東西。因此國內長期堅持存在重大技術難關,看似“土氣”實則“高端”的航空煤油燃料超燃衝壓發動機路線,對高超聲速有人/無人飛行器的發展普及,都有著戰略級意義。
  當載機和武器本身的現代化程度逐漸讓保障力量越來越“壓力山大”的時候,如果還存在燃料難以保障的短板,就更難以接受
  高超這個話題,實在太龐大,不是才疏學淺的我能說得明白的。但通過小巧的“淩雲”,不斷驗證成熟的組合式火箭-超燃衝壓發動機小型化技術,我們至少能夠暢想一個十分有趣的未來。
  當超燃衝壓遇上...
  當21世紀即將進入第三個十年時,高超聲速不僅是我軍下一代重型反艦/陸攻巡航導彈殊途同歸的技術尺規,也是用於戰術飛機的下一代機載武器實現高效突防的必由之路。
打破宙斯盾+标准3/6的“金钟罩”,是下一代反舰武器最重要的使命
打破宙斯盾+標準3/6的“金鐘罩”,是下一代反艦武器最重要的使命
  以空對艦打擊為例,目前我軍的通用型空艦導彈是鷹擊-83K和鷹擊-91,前者射程較遠但突防能力不足,後者可以超音速突防但射程和威力又有欠缺;而鷹擊-12和鷹擊-18的尺寸重量,又限制了其在戰術飛機上的掛載使用。雖然現有組合尚可滿足以岸基為主的海航現有裝備結構,但我們必須要考慮航母時代怎麼過日子的問題。

  誰都知道高超大法好,比如俄印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2導彈也展示好幾年了,目前狀態仍然未知
  未來以彈艙內置武器為主的第四代艦載機,對武器尺寸提出的條件顯然要比殲-15更加苛刻。即使“海絲帶”可以和殲-15改進型配合使用,但在艦載航空兵總規模相對有限,且需把主要精力用於爭奪制空權的情況下,下一代空艦導彈的尺寸還是需要嚴格控制,才能以一個較小的出動波次實現足夠的導彈投射量。
  而高超聲速帶來的突防能力跨越式進步,也讓我們有底氣用相對較少的彈群規模帶來不遜于、甚至高於上一代反艦導彈大規模彈群的毀傷能力。當這種毀傷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就能迫使對手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於應付它們,從而使得其他海基和岸基重型反艦武器的作戰效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正如很多高新技術武器領域的情況一樣,美國這方面的起步當然也比我們早...那不是失敗了麼!
  首戰用我不是口號,用我必勝才是根本。中國的高超聲速武器家族不是為了刷新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存在的,爭論它們的爹是誰、娘哪位也沒有意義。這些正在朝體系化、通用化方向發展邁進,更小更快更廉價的“飛天利箭”,現在還處在向成果轉化的關鍵時期,我們軍迷們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等到它們能夠堂堂正正對外公開的那一天,必然還有更多幕後故事等待揭秘,還有更多值得我們尊敬的“共和國脊樑”的事蹟等待公開。(作者署名:揚基幀察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5-24/doc-ihaysvix6355941.shtml







台長: jsoujsou
人氣(1,261) | 回應(7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軍事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魔改迫擊炮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魔改無人機

顯示全部78則回應

阿楨
美軍尷尬:中導研製能力已失傳 山寨東風21是沒戲了 2020-11-13 環球時報

  《防務郵報》報導,美國洛馬公司研製一種射程超過1000千米的對地攻擊導彈武器系統,到2023年交付。這是特朗普政府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陸軍“落實政策”的行動之一。
  但是考察合同內容,會發現列入其中的導彈有兩個型號。首先是“戰斧”巡航導彈,其次是標準6多用途防空導彈。那麼,彈道導彈去哪裡了?
  答案很簡單,洛馬公司的中程彈道導彈研製能力已經失傳了。
………
  中俄都不是南斯拉夫,戰斧這種上世紀80年代水準的巡航導彈毫無隱身能力,只能用高亞音速飛行,而且幾乎沒有空中機動能力。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種超低空突防的導彈確實很難被發現。但隨著低空補盲雷達和空基雷達地面雜波抑制技術的成熟,特別是預警機的迅速發展,戰斧不再是什麼難以預警的東西了。它的巡航高度只有50~150米,雷達指揮的小口徑高炮可以輕易擊落。要知道,中國有些經濟發達地區的民兵預備役都有雙35全自動高炮。
  美國陸軍並非不知道這樣的重大缺陷,所以才提出了一千千米大炮、高超聲速陸基導彈等新的計畫。按照新裝備研製的一般規律,這類武器在10年之內投入使用就算是有如神助了,用掉15年的研製週期也不奇怪。考慮到近10多年來美國新裝備研製的經費使用效率極其低下,它是不是有錢把諸多導彈專案支撐到成功的一天,是很成問題的。美國陸軍就先拿這老掉牙的導彈去糊弄國會吧。
  回應
失傳我是不信的 趁機要錢而已
要錢開發新的,才有利潤!老款式只能照單生產,又不能漲價!
2020-11-14 08:14:20
阿楨
簡氏:中國高超導彈新進展 發動機工作600秒領先世界 2020-12-04

  《簡氏》報導,超燃衝壓發動機是高超聲速飛行器的一項關鍵核心技術,它可以為以超過5馬赫的高速飛行的導彈和飛機提供動力。
  《簡氏》認為中國目前擁有專案繁多、非常廣泛的高超聲速研究項目和計畫,涉及到很多科研機構,並在基礎研製和試驗設施上進行了大量投資,譬如世界上第一台能夠模擬高達25馬赫高速飛行試驗條件的高超聲速風洞。
  早在2018年8月,中國就測試了一種名為“星空”-2的動力高超聲速飛行器,它使用火箭發動機垂直發射,助推器與有效載荷分離後,其自身的推進系統開始工作並提供動力,飛行速度接近6馬赫。
  而在2019年10月舉行的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展示已服役的高超聲速導彈——東風-17,它使用固體燃料火箭作為助推器,在上升高點與有效載荷分離,然後高超聲速滑翔彈頭載荷將以高超聲速及可控的滑翔彈道飛行命中目標,其彈道與傳統的彈道導彈完全不同。
  由於目前超燃衝壓發動機的研製難度極大,成為了戰術級高超聲速導彈的頭號攔路虎,所以為了躲過這一關鍵技術,儘早實現高超聲速武器的實用化和列裝,都先用火箭發動機頂著,俄羅斯“匕首”、東風-17、都用火箭發動機。
  四次試飛,兩次超燃衝壓發動機均未能點火,一次工作143秒,一次210秒,是美國X-51A在下馬前取得的成績。
  必須強調,X-51A的持續工作時間紀錄,是在飛行試驗中取得的,而中國的600秒,則是在發動機地面試驗中獲得的,兩者的試驗環境和條件截然不同,不能拿來直接比較。
  相關新聞
中國研製出"革命性"爆轟衝壓發動機 已實現對美反超
  回應
小尺寸的600秒只有研究意義。
600秒其實已經接近全段飛行發動機工作理論時限上限了,6馬赫的時速下,1秒能飛2公里多。工作時間要再長,就要加大彈體,要有洲際導彈的射程,也意味彈體個頭哪怕小點,也小不了太多。
https://mil.news.sina.com.cn/zhengming/2020-12-03/doc-iiznezxs4938089.shtml
2020-12-04 09:21:37
阿楨
美陸戰隊長程火力研發經費 慘遭國會議員大刀砍落 2020/12/25 中時

美國的2021財年最終國防預算中,提升美陸戰隊長程精準火力(LRPF)能力的研發經費,慘遭國會議員大刀砍落。
陸戰隊為戰斧飛彈編列1.25億美元,為陸基反艦飛彈(GBASM)編列6400萬元,LRPF則編列7500萬元。
不但戰斧飛彈的預算遭砍光,GBASM預算則削減近半,LRPF研發預算則大刀砍去2000萬美元─刪減幅度約25%。另一方面,為CH-53K增加2.5億美元的預算。
陸戰隊為改造部隊,必須減少重型軍品運輸能力;但國會卻增加CH-53K的預算。
相較之下,LRPF在印太威脅中扮演著高度重要的角色,更是陸戰隊《司令官計畫指導》的核心要素;後者更要求陸戰隊的任務進行革命性轉變,由兩棲強行介入轉為在濱海爭奪中獲得制海能力。
此外,陸戰隊指揮官更強調陸基的LRPF,射程不可以少於350浬,才足以在太平洋地區防禦像中共一樣的對手。陸戰隊也希望能快速發展GBASM,並在2023財年部署作戰連。
  相關新聞
美發布抗陸海上新戰略 陸戰隊步兵定位卻模糊不清
國防授權法砍5000人 美陸戰隊縮減至2006年以來最小規模
中國首艘075兩棲攻擊艦將部署台海/海南 第二艘試水
山東艦入列一周年 中國海軍邁入“雙航母時代”
2020-12-25 09:56:42
阿楨
外媒:中國軍工在這些領域都領先美國 更不用說俄羅斯 2021-01-23 新浪軍事

  印媒《歐亞時報》報導, 2015至2019年,中國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大武器生產國。美國繼續位居第一。四家中國軍工2019年前25名武器製造商,占全球16%,收入567億美元。而只有兩家俄企業進入,只占不到4%,收入139億美元。
  在軍事技術方面,中國正在迅速縮小與西方的差距,殲-20的發動機的更換就是明證。中國在無人機、某些類型的軍艦甚至可能是高超音速導彈方面都已經超過俄羅斯。中國生產新型武器的速度非常快,每10年就會出現一代新武器。
  俄國防預算每年都在減少,中國的角色也迅速成俄制武器的客戶轉變為俄的競爭對手。直到2007年,中國大部分國防武器都是從俄進口,幾占84%,其中包括戰鬥機、防空導彈系統、驅逐艦和潛艇等。
  中國正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無人機供應商,從2011到2019年,有18個國家採購了武裝無人機,其中11個是從中購買。
  中國目標是在2049年底成為世界一流,美國國防部報告也承認,中國至少在造船、陸基常規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以及綜合防空系統已經領先於美國。
2021-01-25 07:42:54
阿楨
兩超級殺器加持 朱瓦特驅逐艦功力大增 2021/03/07 中時

《大眾機械》網報導,原本3艘朱瓦特級驅逐艦是要用來對岸上目標發動精準攻擊,但海軍打算將它們改裝成新型「傳統快速打擊」(CPS)高超音速飛彈的試驗台。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射程1610公里,但時速近890公里,高超音速飛彈僅需15分鐘。
海軍已部署了好幾種雷射武器,用來對付無人機,或是破壞小型船隻或飛機都很有用。但朱瓦特級能製造78兆瓦功率電力,足以供給50,700戶美國家庭使用,能擊落來襲的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
  回應
這麽好那就多建100艘,天下無敵囉!
一個毛病不斷的廢物,霉國又在唬爛了!如果真的這麼好,為什麼喊停,取消所有訂單?
2021-03-08 08:41:27
阿楨
美陸軍發展遠程武器反制大陸 美空軍將領:很蠢 2021/04/03 中時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提摩西.雷(Timothy Ray)上將,在美國智庫的廣播節目中,直言美國陸軍持續發展遠程打擊武器、以在太平洋對抗中國大陸的主意「很蠢」,認為應該把經費花在已擁有成熟技術和組織的空軍上,而不是承受額外風險「另起爐灶」。
他強調,陸軍尚未證明其砸大錢研發出來的武器系統,能夠確實部署到西太平洋盟友或夥伴國家的土地上,因為當地國家目前並未對此主意給出好臉色。且陸軍想要的遠程打擊能力,「空軍早就有了、也早就在做了」,質疑在空軍早已擁有成熟的技術、組織和經驗下,陸軍還想另起爐灶,根本是「只為自己的利益考量」。
《國防新聞》表示,目前還不清楚此事是否會加大美國陸、空軍之間的衝突,不過美國空軍參謀長布朗(Charles Brown Jr.)上將已出面緩頰,稱每個軍種都以自己獨特的能力,滿足美國國家安全需求,並稱空軍「將和所有夥伴緊密合作」;出身空軍的現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John Hyten)上將先前也指出,每個軍種「都應該擁有自己的遠程打擊能力」。
  相關新聞
反制中國美擴建西太飛彈戰力 2020-05-08 自由時報
美陸軍部署遠程飛彈抗中 美專家:盟友不願支持
2021-04-04 08:06:11
阿楨
國之重器!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到底是什麼導彈?有多厲害? 2021/01/08

東風100導彈的技術,中國已經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的局面,而且巡航導彈保持超音速飛行的話,其飛行速度就可以保持在3-4馬赫之間,這對於巡航導彈來講已經非常強大了。而且這也解決了巡航導彈射程短的缺點。很少有國家可以有效攔截。而且還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
東風100作為中國第三代巡航導彈,很大程度上是繼承了東風10的衣缽,通過大量的科研進一步的改進了諸多問題,東射程保守估計在1500公里以上,誤差甚至不會超過2米。
而中國的東風100作為第三代巡航導彈,其他性能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所以在實戰中可以勝任多種特殊任務,而且巡航導彈的精准度極高,很適合進行定點打擊,再加上超音速的加持,有效攔截幾乎是不可能的。
  相關新聞
看家神器!首次被曝光!代號東風100!速度奇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QZh34UzL_A
2021-04-14 11:09:59
阿楨
美要斥資177億美元部署21枚反導攔截彈 應對導彈攻擊

  美媒福布斯2021-04-30報導,美計畫斥資177億美元部署21枚下一代反導攔截器(NGI),將於2020年代中期試射。美使用中的44枚GBI在20次攔截試驗有9次失敗,而且還無法可靠的擊落採用誘餌、規避機動和或釋放多彈頭的更為複雜的洲際導彈。NGI將於2020年代中期試射。
  NGI可將陸基、海基和天基感測器以及指揮和控制設施連接起來,攔截高達23倍音速導彈,抵禦像俄“先鋒”這樣的高超音速武器。現代洲際導彈也會採用更多的輔助設備進行突防,包括誘餌、干擾機和其他對抗措施等,NGI將採用新的紅外或雷達,區分誘餌彈和分導式彈頭,同時攻擊多個目標,朝鮮的“火星-15/16洲際導彈能搭載多個分導彈頭。
  不幸的是,美國的反導系統促使中俄以低成本,投資于更先進的先鋒和東風導彈,進攻方付出的成本要遠比防禦便方低得多。
  儘管美反導系統能對攔截朝鮮洲際彈道導彈提供一些不確定的防禦能力,但無力防禦中俄兩國1000多枚的戰略核武器。
  相關新聞
美媒:朝鮮也有“關島殺手”導彈
中國2020-08-26在南海軍演中,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和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在偵察飛機、雷達、衛星和軍艦的引導和協調下鎖定並擊中海上目標。中國還裝備了世界第一款超高音速滑翔導彈東風-17。中國的彈道導彈以20倍音速的速度重返大氣層,大增攔截難度。
2021-05-01 08:40:55
阿楨
高超音速武器也能被攔截?美國專家:末端降速、機動性大減 2021-02-11

美軍高超音速武器落後於中俄,2020年3月,美軍參謀長在參議院報告表示,“高超音速武器的飛行速度太快了,根本無法成功攔截。”但美導彈專家雷夫認為,高超音速武器飛行末端,為了確定目標,必須減速。當然,這是理論,畢竟,高超音速武器尚未實戰過,更別說實戰攔截了。

反導系統怎麼防禦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

滑翔飛行器重返時的彈道,第一是桑格爾“水漂彈”,導明顯的錐體造型(例如我國的東風-15B),由於錢學森彈道的升阻比高,所以會在雙錐體上增加一些短小的彈翼,以提供額外的滑翔升力。不過採用箭簇形扁平升力體的東風-17,是一種更新的全程滑翔彈道。發動機在上升段快出大氣層前就關閉,然後彈體依靠重力作用自然停止上升並轉向,此時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水準加速彈體,最後轉入滑翔階段,在大氣層內起滑,因此彈道頂點較低,降低了被地平線上預警雷達給偵測到的幾率,而且彈道全程不可預測。對現有導彈防禦系統形成了挑戰: 防禦的不確定性提高;現有導彈防禦系統的反應能力跟不上;現有攔截彈難以攔截。
  相關新聞
陸東風17新亮相美智庫:台愛國者飛彈會攔不住
美軍發展第四代反導攔截彈的發展,針對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中國1130近防炮可攔4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2021-05-01 09:02:43
阿楨
屢次秘密現身的F-117在鬼鬼祟祟地做什麼? 2021-08-02 新浪軍事

  F-117作為實際上第一款隱身機,有著極為科幻的棱形機身和複雜的幾何外形。也是美軍中少見的首飛不到30年就退役的作戰飛機。然而,自2008年退役以來,民間一直流傳著對F-117飛行的目擊報告。
  從性能上來說,F-117就不太可能是扮演蘇-57等戰機去進行空戰訓練。F-117通常上被人稱作隱身戰鬥機,可事實上沒有任何空戰能力,嚴格上來說是一款隱身轟炸機。過度追求雷達隱身和紅外能力下,裝備了兩台沒有加力燃燒室的F404發動機,最高速度僅0.9馬赫,比 B-52還慢。還有,F-117機翼的強度並不大,用不到6G的超載去和F-16玩近距離狗鬥未免有些開玩笑。此外, F-117座艙蓋上鍍膜,一個沒有光電探頭,座艙缺乏後向視野並且還是毛玻璃,推重比最大僅0.4的亞音速飛機,實在是不適合偽裝成蘇-57與其他飛機對練。更關鍵的是,美軍已經組建了擁有早期型F-35A的第65侵略者中隊作為假想敵。
  結合美軍近幾年開始加緊IRST系統的部署,這種推測或許有著更多的合理性。畢竟如果只是單純的測試雷達能否發現隱身飛機,那麼私人承包商的那些低慢小飛機甚至無人機會更有挑戰性。但是想測試高速飛行的同時滿足雷達紅外雙隱身飛機,那很可能只有F-117可以做到。而這或許也能解釋F-117為何不是高空突入,而是一反常態的進行超低空利用山谷掩護進行飛行,這樣能更好的模擬隱身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航線或是隱身巡航導彈的飛行。

AESA與IRST在低可偵測度目標探測追蹤領域的應用 2020-04-15

現代戰機的主動相位陣列(AESA)能在50浬,甚至更遠的距離獲取並追蹤目標。然而,逐漸普及的低可偵測度/匿蹤技術能讓雷達的偵測/追蹤距離大幅減少約三分之一,其他電磁頻段的探測手段又再次受到重視,其中,紅外線搜索暨追蹤((InfraRed Search&Track,IRST)系統以雷達替代方案之姿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2021-08-03 06:48:57
阿楨
美中台劍盾》陸戰區反導系統遏台研中程飛彈 韓日美難組「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因應兩岸軍事情勢升溫,台灣正在研製射程達1000多公里的中程飛彈,美國也積極說服韓日部署中程飛彈,欲在亞太第一島鏈組成飛彈包圍網。大陸軍事專家指出,大陸對於遠、中、近程的來襲飛彈、火箭彈,都有相應的系列防空、防導武器發展計畫。
中科院日前承認正在研發「遠程打擊」彈種,其中包含量產彈種1種,已部署的雄二E射程600-800公里,科研案3種「2長1短」。2長:增程巡弋飛彈1200-2000公里,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地對地飛彈。1短則是300公里的多管火箭炮。

陸新型方陣快砲 能防極音速飛彈 2021/08/07 旺報

中國新型20管30毫米近防火試驗照片,每分鐘射速高達五位數,射程3-5公里,比1130多出一倍。1130是基於730,採用了11管30毫米近防火炮,每分鐘11000發,射程5公里。730也同時配有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每分5800發,射程3公里。
美國的6管20毫米口徑「火神」,每分4500發,射程2公里;荷蘭「守門員」7管30毫米,每分4200發,3公里射程;義大利「海天頂」4管25毫米,每分3400發,射程2公里。

美中台劍盾》陸核彈頭年增長10% 2030年或破千枚

瑞典SIPRI 2021年報告,中國官方宣佈正式服役的核彈頭已從2020年的320枚,2021年增至350枚(未計算東風-41及巨浪-3的78枚因尚未宣佈)。美國國防部認為,2030年將突破1000枚。

外媒稱中國正發展武庫艦:可裝填千枚導彈 2017-06-09 澎湃新聞

美國多家網站2017-06-03報導,中國將於2020年啟動武庫艦,將成為航母戰鬥群中的火力支援平臺。
武庫艦也稱火力艦,最早由美國在1988年提出,當時被放棄的武庫艦存在哪些問題?
主要是武庫艦的功能比較單一,無法像驅護艦等可執行巡邏、警戒、護航、反海盜等其他任務;探測能力有限,並且需要強大的網路資訊支援;現在大國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降低,火力強大功能單一的武庫艦缺少用武之地。
武庫艦如成真,必會做出改進,首先就是隱身性能,主要採取半潛船甚至潛艇的船型,並通過採用多面體上層建築,噴塗吸波材料等方式,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同時注重生存性能的拓展,通過採用雙層艦體設計、設置大量的干擾設備等方式,提升本艦的生存能力;此外,還會進一步提升資訊化作戰能力,構建更加可靠、抗干擾的網路作戰系統。
  相關新聞
美媒:“貨船+導彈”或成簡化版“武庫艦”
武庫艦為何再獲大國喜愛?可發動密集導彈攻勢 3個月就改裝成功
2021-08-08 08:10:24
阿楨
針對台灣試射新導彈 陸專家:可能為東風16及電磁脈衝彈頭 2021/08/22 中時

《央視》稱,新導彈,精準命中幾百公里外的藍軍多重防護陣地目標,有效癱毀藍軍防禦體系關鍵資訊節點。此次發射成功拓展了火箭軍新質彈頭種類,提升了常規導彈多模精打、毀癱節點、融合抗擾、先遣破敵能力。
東風-16系列導彈的射程約為800-1500公里,填補了東風-15和東風-21之間的空白,可攜帶包括鑽地彈的多種彈頭。
宋忠平指出,這次可以排除是集束彈頭或鑽地彈,但是用於「癱毀」,而非「摧毀」,並針對關鍵資訊節點,那就很可能是針對電子設備的電磁脈衝彈頭。
美國《國家利益》稱,東風-16系主要用於接替早先瞄準台灣的東風-11和15。解放軍東部戰區近日派遣軍艦、反潛機和戰鬥機在台灣島西南和東南方向附近海空域進行聯合實彈攻擊等軍事演習。
  回應
打衡山指揮所?

整建12基地 強化西岸防空火力 2021-08-23 聯合報

國軍重新檢討各作戰區防空火力部署,將新建或整建十二座飛彈基地,供新造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進駐,與愛國者二、三型防空飛彈。
傳蔡政府將以兩千億元特別預算舉債買飛彈,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昨表示,六月中通過紓困4.0預算,剛舉債兩千六百億元,人均26-27萬,根本「債留子孫」。
  回應
這樣就能耐打?

研製飛彈 擬編2千億特別預算 2021/08/23 中時

近年來美國對台軍售既多、金額又大,已排擠國軍研製飛彈及武器的預算,其中包括具「源頭打擊」能力的飛彈經費,國防部決定編列特別預算解決。據了解,特別預算主要是支應中科院研製量產的各型飛彈,包括雄二E型,反制飛彈,以及各型防空與制海飛彈。
據了解,中科院研製能打到北京、上海的中程飛彈已近20年,從李登輝至馬英九,都在祕密做。蔡執政之初,因考量軍事戰略調整,且台灣不發展核武,就算幾枚飛彈能打到上海、北京,也改變不了戰局,再者量產的雄二E飛彈性能很好,能有效對付大陸沿岸軍事目標等,曾一度暫緩中程飛彈研發,後因兩岸關係急速變化,現又加速研製。
  回應
台灣發展射程兩千公里的飛彈,已屬於攻擊性武器,任何大國不會容忍,過去的古巴飛彈危機,台灣在每天以攻擊三峽大壩以及核能電廠的高亢情緒中,難道北京會坐以待斃?
2021-08-23 07:52:25
阿楨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初具“癱瘓臺灣”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台8月31日公佈所謂2021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稱,解放軍結合北斗衛星全時域定位,掌控臺灣四周巴士海峽、南海、東海及釣魚島機艦動態。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初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台防務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這份報告書客觀呈現了大陸當前的軍事實力。
  回應
台獨別那麼自信,解放軍不是初步,而是完全。
能夠公開承認這點,是很不容易的!
灣灣這麼謙虛麼?你們有宇宙無敵的超級武器-----掃把,我們的電子戰真的沒法癱瘓它。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因此正聚焦於開發匿蹤次音速反艦飛彈,以及速度6馬赫以上的極音速反艦飛彈,讓ASM-3地位十分尷尬,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2021-09-06 08:19:04
阿楨
號稱可打擊大陸縱深 雄風-2E真身首次曝光 2021-09-22

臺灣“國防部”近日提交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草案中提到“雄昇飛彈”就是 “雄風-2E”,十多年來從未公開。20年前曾以“戰備急需”名義小批量生產部署,射程達600公里,此次最新型號,可達1200公里,有10-15米的命中精度。除原有導彈七九一旅所轄兩個營、六個連的雄風-2E外,還在屏東萬金、新竹湖口、關西等地,陸續增建具現代化掩體、吊臂導彈發射車庫的基地。
  有分析認為,解放軍早在上世紀末就在“新三打三防”中,將反巡航導彈納入其中,並制訂出一整套的應對方法。美國也發現“戰斧”等傳統巡航導彈不再適應現代戰場環境,尤其是它的飛行速度慢、路線相對固定等缺點日益明顯,因此新的“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AGM-158)更注重隱身性能和智慧化水準。因此雄風-2E可謂服役即過時,台軍指望靠它來“威懾大陸”只能是“癡人說夢”。
  回應相關新聞
預設陣地半固定發射裝置。估計是移動中發射技術不過關。
拖車移動雄風-2E
開戰時無人機專打雄風-2E拖車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1-09-22/doc-iktzscyx5564329.shtml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大陸專家指出,大陸對於遠、中、近程的來襲飛彈、火箭彈,都有相應的系列防空、防導武器發展計畫。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環球時報》報導,美媒渲染台「中程飛彈」對大陸的威脅,是火上澆油的蓄意之舉,解放軍經過數十年的科技強軍歷程,列裝了型號更多、射程更遠的空基、海基、陸基巡弋飛彈,還有威力更加強大的彈道飛彈。對台灣方面構成壓倒性優勢,即使台灣武力挑釁,解放軍也絕對有能力攔截來襲飛彈。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日「航艦殺手」對付不了大陸 2021/09/06 中時

日本專家1日指出,日本防衛省認為3馬赫的ASM-3超音速反艦飛彈,恐不足以突破中俄艦隊的防空網,最後可能只會象徵性地採購20枚左右。
  回應
若日本評估3馬赫的飛彈都無法突破中華神盾的防線(楨:730防2馬赫/1130防4馬赫/2230防6馬赫), 台灣也不要太依賴速度才2馬赫的雄三
2021-09-23 08:34:11
阿楨
陸測試軌道高超音速武器 環繞全球突防後高速打擊 2021/10/17 中時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中國在8月份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武器,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枚導彈先進入軌道進行「環繞地球」飛行,隨後再重返大氣層進行高超音速滑翔。
報導說,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取得了驚人進展,遠比美國認識到的先進。「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麼做到的」。
目前包括中美俄在內,至少5國在研究高超音速技術。高超音速武器指的是在大氣層內飛行速度超過5倍音速的武器,不依傳統彈道導彈的固定拋物線軌跡,機動性高,使得敵方難以追蹤及攔截。美等國雖已開發了巡航和彈道導彈的防禦體系,但尚不具備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能力。
陸媒《觀察者網》稱,這種武器理論上可對現有反導和預警體系有極強突防效果,但投擲重量有限,即便有這樣的實驗,也是用於航太領域其他方面。
這種武器理論上可以走南極路線攻擊,美軍現有的預警雷達多半部署在北美,而其在南半球和南極方向缺乏預警,因此可壓縮美軍的預警時間。
  相關新聞
民調:愈來愈多美國人認為中國經濟軍事實力已超越美國
  回應
中國名言:富不過三代!歐洲名言:沒有永遠的羅馬帝國!
美在高超音速領域研發了60年,至今還在技術驗證的初期階段,而中國迭代創新之快令人咋舌。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飛鼠、玉山只活8個月!今年發射的國產衛星全數退役

政府2021-01-24委託美國SpaceX,發射斥資千萬元研製的國產立方衛星「飛鼠」和「玉山」到太空。未料,國研院10月13日公告,地表無法收取兩枚衛星的訊號並成功解碼,任務結束。
太空科技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宣示要發展的重要項目,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多次強調,他上任後簽的第一份公文,就是從2019年起為期10年、共編列251億元預算的第三期太空計畫,預計每年發射一顆國產人造衛星升空。
太空中心表示,繼氣象衛星福衛七號後,下一顆氣象衛星「獵風者號」原定今年第四季發射升空,能提升颱風路徑和強度預測精準度。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太陽能電池交貨進度,發射延緩半年。
  相關新聞
這麼多年, 台灣白花了千億老百姓血汗錢,一事無成,去對照中國強大的太空科技,怎可能好?
2021-10-18 06:58:07
阿楨
不敵中俄競爭 美高超音速武器最新測試失敗 2021/10/22 中時

據CNN和《防務新聞》2021/10/21報導,美方火箭用來加速,以讓滑翔體達高超音速的助推器故障,以致測試失敗。而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中,滑翔體是很關鍵的部分。
高超音速武器以5馬赫或更快的速度飛行,難以被偵測到,對飛彈防務系統構成挑戰。此外,高超音速飛彈的飛行軌跡遠低於高弧度的彈道飛彈,而彈道飛彈很容易被發現,但高超音速飛彈不僅能機動,還能躲避飛彈防禦系統。
上週末,《金融時報》報導,中方成功測試了能攜帶核武的高超音速滑翔體,具有高機動性,根本無從預測,能從南極,而不只是美國部署多數彈道飛彈預警,追蹤和防禦系統的北極發動攻擊。
另一方面,俄羅斯兩星期前才宣稱,首度成功試射了「鋯石」(Tsirkon,Zircon)潛射高超音速飛彈。

陸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可10秒內發威 免交戰就克敵制勝 2021/09/27 中時

據《南華早報》2021/10/26報導,這款武器能以6倍音速巡航,發出強烈的電磁脈衝,足以中斷通訊和供電, 25分鐘內就能從中國東岸到關島。
它和彈道飛彈不同,能在地球大氣層內避開太空預警系統,利用隱形技術躲避地面雷達偵測。當它在目標區上空爆炸時
用功率密度為電池20倍的超電容,靠飛行時把攝氏1000度以上的熱轉化為電力來充電,10秒內就能釋出95%的能量,瞬間放電,不會危及任何人命,但產生的強烈電磁波會在2公里內,有效燒毀目標資訊網的關鍵電子設備。

陸用極音速飛彈嚇阻美國 專家苦笑:沒必要 2021/10/21 中時

美軍表示,中國大陸近期正研發能夠搭載核子彈頭的極音速載具,以加強對美國的戰略嚇阻能力。不過智庫專家認為,美國現有的飛彈防禦系統「很差勁」,本就難以防禦大陸的洲際彈道飛彈。
2021-10-22 10:33:06
阿楨
朝鮮正式確認發射高超音速導彈,中方回應 2022-01-06 環球網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外媒提問稱:朝鮮正式確認發射高超音速導彈,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我們注意到有關的報導以及近期朝鮮半島形勢各方面的動向,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著眼半島的和平穩定大局,謹言慎行,堅持對話協商的正確方向,共同致力於推進半島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
  另據海外網報導:朝鮮試射高超音速導彈畫面曝光:精准擊中700公里外目標
  海外網1月6日電 據朝中社6日報導,朝鮮國防科學院5日試射了高超音速導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和國防科學部門的領導幹部現場觀摩。
  導彈發射後正常分離,滑行戰鬥部側翼飛行120公里,期間從導彈瞄準方位角調整到目標方位角,最終精准打擊700公里外的目標。
  報導稱,通過試射,清楚地證明了高超音速導彈的操縱性能和穩定性。
  相關新聞
輸給中、俄了! 美高超音速導彈試射失敗: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陸測試軌道高超音速武器 環繞全球突防後高速打擊 2021/10/17
美日批違反聯合國決議 中國要各方謹言慎行
朝鮮拋橄欖枝 朝韓恢復熱線
韓國總統文在寅:美中朝已原則同意「正式宣告韓戰結束」 2021/12/13
受美國勢力干預和疫情影響!北韓:不參加北京冬奧
  回應
老美不甩聯合國的「冬奧停戰」協議/退中導條約/澳英美AUKUS合作建造核潛艇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卻要求金小胖遵守。
2022-01-07 09:19:14
阿楨
認輸了?試射3連敗 美空軍部長:不再模仿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2022/01/21 中時

美國空軍在2021整年當中連續進行了3次高超音速導彈試驗,全數以失敗告終,嚴重打擊了美軍的信心。美國部長弗蘭克.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失望之餘開始改變說法表示,不要僅僅因為中國在該領域取得超前,就過分強調高超音速武器。他說,高超音速導彈更適合中國的戰略,美國空軍「尚未確定」未來的武器組合。
  回應
這些武器只可在博弈,如真的實際用途,兩方或多方也沒有什麼得益,最後只是多敗而已。
塔綠班好酸的葡萄!
  相關新聞
美研發模仿中國高超音速導彈測試靶標 陸媒:真是風水輪流轉
陸測試軌道高超音速武器 環繞全球突防後高速打擊
朝鮮2022-01-05試射高超音速導彈 引發國際安全擔憂
日本研究電磁炮應對中俄朝的高超音速武器」
2022-01-23 09:53:30
阿楨
國產外貿激光炮大放異彩,一舉擊落13架無人機 2022-03-29

這兩天,沙特網路流傳,使用中國「寂靜獵手」激光炮,擊落葉門胡塞武裝13架無人機,這世界首次績。早在3月沙特防務展,就流傳寂靜獵手以1億美元出口沙特的消息。
沙特雖裝備了一大批毒刺、35mm厄利孔、愛國者等先進防空武器,但是對於隱蔽性極強小型的無人機則缺乏有效的探測和毀傷能力「寂靜獵手」可探測小型無人機。車載激光炮功率30千瓦,可在3000-4000米,燒穿胡賽武裝小型無人機的外殼和小攝像頭。
  相關新聞
中國軟硬(使用槍炮、捕網、雷射及微波)反無人機系統
中東土豪採購中國CR500金雕無人機,能帶8枚導彈,蜂群戰術夠摧毀一個師!
中國翼龍-2無人機2020年利比亞內戰擊毀土耳其旗手無人機TB-2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納卡衝突TB-2一戰成名
俄烏戰場屢建功土耳其TB-2無人機受矚目
俄道爾防空系統連打7架烏軍無人機
055艦將裝填紅旗19導彈,成功實現打衛星/導彈能力
俄官員喊話: 中國來買S-500, 這是對付F-35最強武器! 有必要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S4wKr2Blc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S-300/鎧甲-S1被摧毀,但在利比亞不敢打以色列軍機,在敘利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 (回應: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防空導彈武器形同虛設。)
美高超音速武器為何測試失敗 因關鍵設備高超聲速風洞(JF-12音速10倍/JF-22音速30倍+超級電腦)不如中國
美國研製反高超音速導彈預警系統
俄軍首創高超音速防空導彈--新鎧甲--速度8馬赫可攔截任何目標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東風100比東風17還神秘,顛覆了傳統巡航導彈,速度在3-4馬赫,而且還隱身。
2021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展示了多種三座標反隱身雷達。
號稱可打擊大陸縱深 雄風-2E真身首次曝光 2021-09-22
雲峰飛彈直搗陸? 台海軍力仍失衡 2019/08/11 旺報
台軍方報告:解放軍已具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軟殺、硬殺電子攻擊等,具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 2021-09-05 參考消息
陸戰區反導系統 遏美韓日台島鏈飛彈包圍網 2021/08/07 旺報
2022-04-11 07:13:12
阿楨
警告美台 陸首秀055艦發射鷹擊21高超音速航母殺手 2022/04/21 中時

在解放軍慶祝海軍成立73周年前,中方海軍展示了先進鷹擊-21反艦飛彈。影片首度公開顯示,這款能由戰艦或戰機搭載的高超音速飛彈。
鷹擊-21的射程約在1,000-1,500公里,能對付整個航母打擊群。055型驅逐艦搭配鷹擊-21在於發揮在「反介入與區域阻絕」(A2AD)功能,反制美國在亞太的霸權」。
轟-6N空射鷹擊-21的戰鬥射程可增為1,500公里,而在高超音速加持下,讓它更難被攔截。
另一方面,台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解放軍已在不同的平台上有系統地部署先進飛彈系統,不只是055型驅逐艦,52D型驅逐艦可能也已部署鷹擊-21。他並強調,台灣肯定需要更多武器自衛,因為至今台灣戰艦上的預警和防空系統都無法偵測鷹擊-21的攻擊。
  回應相關新聞
解放軍73周年前,3新艦入列 陸火速飆升海上戰力
空射艦載版本同時進行,解放軍新型飛彈測試畫面傳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qcLL5FVD8
2022-04-22 07:57:39
阿楨
「雲峰飛彈」可打北京?國台辦痛批遊錫堃喪心病狂 2022-06-15 聯合報

針對立法院長遊錫堃日前在視訊演講時提及台灣研發的「雲峰飛彈」可以打到北京,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稱,中國有句古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他痛批,「遊錫堃這類『台獨』頑固分子的狂言囈語,再次暴露了他們喪心病狂的本質。如果膽敢以卵擊石,必將加速滅亡」。
在發言引發爭議後,遊昨天受訪時又改口稱,量產是他看媒體的報導,他講的主要訴求是和平,和平才能帶來幸福。
  回應
以前就講過打三峽大壩、現在還加碼談論打北京,真的是狂人政客的代表。
中國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相關新聞
雲峰飛彈中程巡弋飛彈射程可達2000公里- 維琪百科
台獨揚言雲峰導彈打北京,兩天后改口,如何防禦 【傅前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FoPte1Np4
中國國防部2022-06-19宣佈成功實施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遊錫堃妄稱雲峰導彈打北京? 不切實際! 2022-06-16

其一,無差別轟炸與攻擊之軍事行動已過時,相繼而來的是有限戰爭年代。其二,解放軍現已擁有多種強而有力之海上與陸上反制超音速巡弋導彈的防衛性武器,海軍有海紅旗-10/6等;陸軍則更多,紅旗-9/16等。此外,雷射與電磁炮,已部署於大型艦艇。其三,解放軍的先制打擊。面對解放軍武器日益進步的狀況下,臺灣想要以30年前李登輝時代所設定戰術,以導彈攻擊大陸,已越來越難。(國際軍務社長林宗達/《聯合報》)
2022-06-20 08:19:59
阿楨
核魚雷來了 俄軍終於將其最令人恐懼的武器投入使用

  全球最長的核潛艇——排水量近3萬噸的別爾哥羅德號核潛艇2022-07-08正式交付。儘管俄方宣稱這是一艘“能在偏遠海域進行各式科學考察和救援行動的研究船”,但西方卻普遍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到它攜帶的6枚“波塞東”戰略核魚雷上。
  對,就是俄總統普京將其與先鋒高超音速導彈、薩爾馬特洲際導彈並列的俄軍戰略大殺器之一的“波塞東”戰略核魚雷。
  別爾哥羅德號屬於奧斯卡II級的改進型。其艇體非常寬,兩側容納24枚巨大的花崗岩反艦巡航導彈。經過現代化後,已被72枚口徑遠端巡航導彈或縞瑪瑙反艦巡航導彈所取代。別爾哥羅德號加長了達到183米,水下排水量超過2.4萬噸,比蘇聯時代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還長,是全球最長的核潛艇了。
   波塞冬2015年亮相,配備百萬噸級當量的戰略核武器,可以自主航行數千英里。“它可以穿透反潛網路,在敵人在沿海地區爆炸,不但能摧毀重要經濟設施,還能通過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在敵方國家領土範圍內造成毀滅性破壞,使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用於軍事、經濟或其他活動。”
  俄一直抱怨美國發展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將導致歐洲的戰略失衡。波塞冬和別爾哥羅德號的組合,提供了一種躲過美國反導系統防護的核運載工具,進而可以削弱美國在戰略反導方面的優勢。
  “別爾哥羅德”號可以搭載大量載人和無人潛水器
  別爾哥羅德號還可以作為用於深海任務的各種載人和無人潛水器的母艦,但並非為科研,而是用於間諜活動、深海救援和其他特種作戰任務。例如調查、操縱或取回水下深處相對較小的物體,例如海底電纜等。
  雖然俄海軍實力在冷戰結束後急劇下降,但其潛艇部隊仍然是五角大樓的緊迫問題。為應對俄羅斯的潛艇威脅,美國海軍已重新組建了美國第二艦隊,並在大西洋建立了一個戰區反潛作戰司令部。
2022-07-11 07:44:40
阿楨
印媒:中國光學系統能探測300公里外的隱身飛機 2022-09-22

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四川九洲公司工程師團隊近日在中國期刊《紅外與雷射工程》,開發一種新型單光子雷射/紅外共孔徑主被動成像探測光學系統可以對285公里外的飛機進行紅外跟蹤探測,紅外光譜特徵可以清晰的識別出飛機的輪廓、發動機數量、姿態、距離等信息,除了被動接受紅外信號外,該系統還可以主動向目標發射雷射束,可以收集包括飛機窗戶數量在內的更多高價值信息。由於體積小,該光學系統可廣泛應用於車載、機載、星載等平台的偵查、預警以及制導。已經在-40℃-60℃環境下進行了極限測試,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也開發出了一種遠程紅外搜索雷達,可以探測225公里外的飛機紅外信號,可以識別和跟蹤10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
雖然美F-22及F-35隱身戰機採用了包括噴塗鏡面反射金屬塗層在內的多種減少戰機紅外信號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完全遮蔽隱身戰機所產生的熱量。另外,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IRST)是被動接收紅外信號,而傳統的機載雷達在發現對手的同時也會暴露自身的大致位置。
美國《Flightglobal》網站顯示,中國殲-20的IRST能發現150公里外的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可在110公里外發現F-22,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IRST。新型光學系統可以在近300公里外探測。
由於紅外波在光譜中的能量相對較低,很容易迅速被大氣層吸收,不過中國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單光子探測技術,進行計數和相關處理。對於快速移動的戰機目標,紅外搜索雷達需要長時間掃描,以獲取遠距微弱紅外圖像,中國在系統內部安裝一套特質的光學鏡頭,通過精確自動調整光束的方向來消除目標的模糊狀態,可以在幾秒鐘內掃描速度比目前使用的大多數紅外雷達更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8elIFIrzw
2022-09-22 08:15:42
阿楨
俄自殺無人機炸烏4大目的曝 專家:全世界該警戒了 2022/10/19 中時

俄羅斯2022/10/17出動大批伊朗製「見證者-136」(Shahed-136)「神風」(kamikaze)自殺無人機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美聯社分析,俄軍動用相對便宜的無人機進攻,除了破壞主要目標外,也包括磨損烏克蘭士氣、耗盡烏克蘭戰爭資金與武器等目的。另外專家認為,俄軍將會繼續利用無人機、甚至飛彈來增強遠程打擊能力,歐洲及全世界應該對此有所警戒。
見證者-136,呈現三角形的機長3.5公尺、寬2.5公尺、重約200公斤,戰鬥部50公斤,50馬力的發動機,時速185公里,飛行距離1000公里,一台約2萬美元,巡弋飛彈單顆100萬美元。能低空、慢速飛行,更容易避開防空系統,並且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式在上頭盤旋、徘徊,最終再猛烈俯衝撞擊目標,令人想到執行自殺任務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伊朗見證者-136無人機 2022-10-11

見證者-136無人機,使用小型拖車或卡車運輸,火箭助推發射的一型自殺式無人機,採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無平尾式佈局,與機翼融合的圓柱形機身,比以色列哈比無人機大(哈比航程500千米, 32公斤戰鬥部,單價50萬美元),能夠攜帶更多的電子產品或者戰鬥部。
  相關新聞
烏軍只能對空「盲打」 見證者-136無人機難追蹤
伊俄否認提供見證者-136無人機
伊朗援俄更多導彈和無人機,烏要求制裁伊朗,美將採取限制措施(回應:烏:誰給俄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誰不給我武器,我就讓美制裁誰!伊朗被制裁幾十年了,還怕嗎?)
哈比反輻射無人機-維基百科 1997年巴黎航展首次公開,曾售韓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
中科院反輻射無人載具保密到家酷似哈比
紐時10-18報導,最近幾天,烏軍近乎停滯,俄軍增援到位
2022-10-19 09:26:47
阿楨
美歐威脅制裁伊朗,將提供上百台信號干擾器,俄方否認使用伊朗無人機 2022-10-19 觀察者網
  回應
 伊朗造的無人機單從航空技術上不什麼難題,幾十年前的航模級別的,用了一個活塞發動機,有消息說發動機就是深圳德造的,還是德國的技術。裝上炸藥,就是飛行的炸藥包,特點就是便宜,太便宜了,量大管夠,難的是遙控通訊這塊,但是伊朗是完整的俘獲過美國無人機的,抗干擾性,準確的都很強,伊朗他是有這個技術能力的。這幾個條件相加,任何國家面對這樣的便宜,量大,數量管夠,炸的准,勁大,難以干擾,都是極為頭疼的事,能改變一部分戰場態勢。
 伊朗無人機制導方式為CRPA天線(多星多頻段抗干擾陣列天線,能對抗電子戰的影響)衛星導航+慣性導航系統。為了有效干擾CRPA天線,需要來自不同側面的多個干擾器(最多4個)。也就是說,幾個電戰設備陣位元從不同方向瞄準飛機。但是它的電子設備受到金屬外殼的很好保護,因為飛行航線上沒有無線電控制。在受到電磁壓制的情況下,無人機可能會自動切換到慣性導航系統,沿直線飛行,直到它離開電子戰的影響半徑。之後,它會恢復準確的定位和路線。因此,從理論上講,電子戰手段的對策效果極低。
2022-10-20 09:49:05
阿楨
中國版匕首?航展轟6K掛載或為第3款高超音速導彈 22/11/05 中時新

第14屆珠海航展,轟-6K機翼下掛的鷹擊-21改版,類似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射程480公里陸基伊斯坎德爾9M723導彈的改版)匕首2018年公佈,號稱最大速度10馬赫與2000公里射程聲稱無法攔截震驚了全球,2022俄烏戰爭摧毀了烏一座地下彈藥庫,讓外界見識到高超音速武器的厲害。
中國2019年10月閱兵亮相陸基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2022年4月艦載型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試射, 8月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對台演習發射了2枚東風-17。
  回應
中國現在的技術為什麼你們認為這還需要模仿俄國?現在已經是2022年了,還沒睡醒嗎
2022-11-06 08:52:31
阿楨
中國版匕首?航展轟6K掛載或為第3款高超音速導彈 22/11/05 中時新

第14屆珠海航展,轟-6K機翼下掛的鷹擊-21改版,類似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射程480公里陸基伊斯坎德爾9M723導彈的改版)匕首2018年公佈,號稱最大速度10馬赫與2000公里射程聲稱無法攔截震驚了全球,2022俄烏戰爭摧毀了烏一座地下彈藥庫,讓外界見識到高超音速武器的厲害。
中國2019年10月閱兵亮相陸基高超音速導彈東風-17,2022年4月艦載型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試射, 8月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訪台後,對台演習發射了2枚東風-17。
  回應
中國現在的技術為什麼你們認為這還需要模仿俄國?現在已經是2022年了,還沒睡醒嗎
2022-11-06 08:52:55
阿楨
中國版鐵穹FK-3000防禦系統亮相2022珠海航展

FK-3000車上裝備1門高射機炮、6枚中程、48枚近程防空導彈,似以色列的“鐵穹”反炮彈、反火箭彈、反導彈近程防禦系統。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9540594

“鐵穹”大戰火箭彈對中國有何啟示?中國要不要裝備

  2021年5月10日以來,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1600枚火箭彈,其中350枚未能發射成功,落入加沙地帶。鐵穹攔截了數百枚火箭彈,以方表示,攔截成功率90%,但並不會攔截所有火箭彈,只有成威脅時才會進行攔截。有媒體稱,高強度的攔截作業甚至讓一部“鐵穹”系統失靈,無法攔截來襲的火箭彈,最終導致多人傷亡。此外有專家認為,“鐵穹”的性價比太低。
  專家表示,攔截火箭彈、迫擊炮炮彈並不難,它們不如彈道導彈速度快,又不像飛機能機動,也像巡航導彈超低空飛行,其他國家也裝備C-RAM系統,但以近程機炮為主,比如美“密集陣”,主要保護基地,免遭零星炮火襲擊。而以面臨的簡易火箭彈規模更大,所以不得不研製全新的鐵穹。
  專家表示,中國對這種導彈需求不大,可對現有裝備如“陸盾”“紅旗-9”系統改進。
http://www.xinhuanet.com/mil/2021-05/14/c_1211155500.htm
  相關新聞
2019年珠海航展中國版「鐵穹」車載FM-3000近程防空系統不裝備只外貿
以色列鐵穹專門對付遊擊隊 用來台海防衛差太遠了 2021/05/14
中國為何沒有鐵穹?軍事專家說出原因,美俄直呼太明智 2021-05-23
美測試「鐵穹」嚇阻中國台複製抗中防空戰力關鍵 2021-11-12
2022-11-11 09:07:47
阿楨
AKF98A空射隱身巡航導彈,首次亮相2022珠海航展

AKF98A射程在500-1000公里,戰鬥部400-500公斤,可掛在殲-16和殲轟-7/轟-6翼下。與美國JASSM-ER相近,只是概念相似, JASSM-ER是下單翼,AKF98A是上單翼有利於飛行的橫滾穩定。JASSM-ER是單垂尾,發射前向左折疊;AKF98A是雙鰭尾,大迎角飛行時穩定效果更好。JASSM-ER只有與彈體同寬的“鴨蹼”平尾,緊湊,但氣動控制效果有限;AKF98A有正常平尾,氣動控制效果好得多。總的來說,JASSM-ER更加緊湊,那是為了B-2、B-52和B-1B轟炸機機內攜帶的需要,但AKF98A的氣動控制能力更強,機動性更好。在隱身設計上, JASSM-ER相對圓滑,而AKF98A則是明顯的多面體。
2022-11-11 09:55:18
阿楨
中美經濟,科技,軍力對比 2020-08-22

1.土地:中1045萬平方公里(陸945萬,陸水18.6萬,領海60萬)。美982.6萬(937/20/20,五大湖17萬)。2.人口;中13.95億,美3.28億。3.自然資源;俄1美2中3(90%是稀土和煤炭)。4.中國世界第一產糧,糧自給90%。5. GDP:中14.22萬億美元,美21.34萬億。PPP:中24.449萬億,美21.482萬億。6.2018年美工農產值3.9927萬億,資訊軟體業9319億。中6.4894萬億/9116億。7.人均:GDP中1.027萬,美6.16萬。PPP:中1.794萬,美6.169萬。8.外匯:中3.114萬億,美1532億。9. GNP(國民生產總值):2016中11.37萬億,美18.4萬億。10.政府收入:中國2.672萬億,美3.336萬億。黃金:中1857噸,美8133噸。11.2018年商品零售額;美6.364萬億,中5.7551萬億。12.2018年WTO進出口總額排名第一中國。
  13.科技;科研工程師數量,中470萬、美56.8萬。指數自然論文指數為美60%但年增4%,美年降4%。專利:中國連續四年第一。科研投入:中第二,美第一。五百強:中119家,美121家。獨角獸:中206家,美203家。
  14.軍力;
中現役:200萬人。預備役:85萬人。武警:66萬-98萬人。民兵800萬人。
軍費:1800億美元(美估2100億美元)。
戰略核潛艇:092級2艘,094級6艘。093/AB攻擊核潛艇6艘。
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4/5/31/41等共200枚。中程:東風21ABD/26:300枚。短程:東風11/15/16/17導彈1200枚。巡航導彈:長劍10/20/100:300--500枚,高超聲速巡航導彈已試7次/中段反導試驗3次。轟炸機:轟六H/K160架。核彈頭:300-500枚(美估1200枚)
 戰略支援部隊:2019年衛星403顆,軍用百顆。紅-19(KT1)/動能KT2反衛星導彈已試射數次。天波相控陣預警雷達數部,地波雷達2部,神光地基鐳射站三座。
 陸軍140萬人,轄13個集團軍,1個空降軍。112個合成旅,2個山地旅,11個特種兵團/旅,3個獨立首都衛戍師。主戰坦克:8500輛。裝甲步兵戰車:6700餘輛。身管火炮:1.1萬餘門。火箭炮:2608餘門。直升機:1100架。
 海軍:航空兵2萬人,海防2.3萬人,陸戰隊7個旅3.5萬人,艦隻754艘。航母2艘。驅逐艦:29艘。護衛艦:58艘。潛艇70艘(常規艇55艘,核潛艇15艘) 巡邏艦:400艘(其中022雙體艇83艘)。水雷艦:53艘。登陸艦:71艘。7艘2萬噸071型兩栖登陸艦。10餘艘072/072II型坦克登陸艦,3艘075直升機登陸艦。氣墊船;野牛級:4艘。大沽級(722-2) 70艘。726A型1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700架。
 空軍現役39萬人,飛機3200多架。作戰飛機:二代機1000多架。
2022-12-08 09:19:29
阿楨
三代機:1300架。SU-27SK/UBK 50架,SU-30MKK 295架,J-11A:100架,J-11B/BS190架,J-15/15S18架,J-1612架,J10/10A/10S290架,J-10B/C280架,JH-7A260架。蘇35:24架。四代機殲20:70架。
預警機,加油機:空警2000、空警200/500:19架。轟油六機:23架。特種機;基於運-8/9的高新機約30架;4架TU-154; J8II的JZ-8F約48架;40多架JH-7掛載電子戰吊艙的電子戰飛機;J-15/16專用電子機。運輸機:運7/8:181架。大運:伊爾76:36架,運20:30架,伊爾78加油機19架。教練機:352架。無人機部隊裝備翼龍,彩虹等無人機。防空高炮:7700門。防空導彈:1000部。空降部隊:3個空降師(第15空降軍):3.8萬人。
美國;………
  中美主要是存量上的差距,增量上,中國遠遠領先於美國;
表面上,2018年美軍費7160億,中國只有1800億美元,但中國人工武器成本都大大低於美國。
中國一個兵年費3萬元RMB,而美軍達4萬美元。155毫米遠端制導炮彈,美一發5萬美元,中2萬RMB。部分裝備的採購單價對比
1主戰坦克:美m1A2坦克800萬~中99A300萬
2驅逐艦:美伯克級18億~中052D艦6億。
3護衛艦:美瀕海戰艦4.8億~中054A艦3.6億(056衛艦1.3億)
4航母,美一般航母40億,新型福特級140億。中國22億人民幣。
5重型戰機:美國f15/5000萬-7000萬~中國殲11/3000萬
6多用途戰機:美f16/3000-5000萬~中國殲10/2500萬。
所以說,中國能支援長期的戰爭而美卻不能。21世紀後,美軍新武器頻頻失敗;DDG1000、瀕海戰鬥艦失敗,F35問題百出,福特還爬在窩裡好多年了。
1)美軍的技術優勢已弱,失去代差優勢。
美軍現用F22、F35、伯克3、航母、M1A2坦克、精確制導彈藥和30年前沒什變化;中國卻變成J20、055、山東艦、T99A、除艦母其他都失去優勢。中國長劍10/20/100及東風17高超音速滑翔體導彈全面領先于戰斧。
2) 美軍新概念武器:無人機美軍沒有領先,高超聲速武器已經落後。動能武器、鐳射武器也落後的水準。
3) 民用製造業的空心化嚴重影響美軍戰時補給能力。
4) 主力裝備已經逐漸老舊,特別是海軍。
5) 戰術落後。近30年美軍戰爭不斷,美吹總以實戰經驗豐富來吹噓。但天天和遊擊隊,小國弱國。
6) 美軍已經打不起仗了。由於美國軍火商兼併成壟斷,裝備越來越貴
從政治,經濟,工業,科技,軍事上,美已失優勢,我們正在看到中國的全面趕超。
  回應
中國直升機已1780架。轟六已231架。
2022-12-08 09:32:24
阿楨
專家:台灣強化機庫也沒用 擋不住陸新型飛彈 2022/12/15 中時

台灣計畫為戰機打造更強固的機庫,但專家說,隨著解放軍研製能穿透任何強化戰機基地的短程制導飛彈,這樣做可能沒用。
據《南華早報》15日報導,《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平可夫說,中方的彈道飛彈和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如今用的是北斗衛星導航,以及終端紅外成像制導系統,讓它們能打擊任何強化的機庫,並精準加以穿透。他以重4噸的東風-12面對面短程戰術飛彈為例,指出它能武裝燃料空氣彈頭,利用周遭空氣內的氧,來產生高溫爆炸,以撤底摧毀目標。平可夫強調,這些飛彈的圓機率誤差不到1公尺,台灣在面對解放軍時,強化機庫的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
國防部為了在最大的台中空軍基地打造36座新機堡,擬定了7年計畫,並尋求持續提撥經費。台灣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11月在立院審查112年國防部相關預算案時說,要在清泉崗空軍基地打造36座能禁得起東風飛彈打擊的「抗炸機堡」。他說,機堡抗炸力是針對反制解放軍東風系列飛彈1500磅的彈頭來設計,將採用3300磅抗炸力的工法。空軍未來將配合「一機一庫」政策,逐步構建高抗炸係數防護機庫,確保我軍戰力在戰時得以發揮。因此編列了將近44億元預算,預計要在2026年完工。
台灣海軍前艦長、軍事專家呂禮詩說,專家在評估預計會有3300磅抗炸力的機堡時,是根據解放軍的東風-16短程飛彈為準。而這款飛彈能搭載1噸彈藥,射程介於800—1,000公里之間。事實上,當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初訪台後,北京在台灣周邊舉行空前大規模的實戰軍演,在附近水域發射的主要飛彈之一,就是東風-16。他指出,東風-16的酬載量為1噸,有鑑於彈頭快速前進的額外衝擊力,機堡抗力達3,300 磅確實有道理。
  回應
別浪費錢了, 沒有攻不破的盾。老美已經示範過運用衞星制導炸彈可以從同一洞口攻破任何防護,第一發是穿甲彈緊跟著一發高爆彈,如果一發穿甲彈不夠就二發。
跑道都炸毀了,完留下來給老共嗎?
2022-12-16 09:02:03
阿楨
陸平流層飛艇南海現身 2022/12/21 中時

中方研製了可發揮多種性能的平流層飛艇,其中「圓夢」號據說能上升達18公里高,並滯空48小時。
最近曝光的照片顯示,靠近南海的菲律賓北部呂宋島附近可能出現了高空、常航程平流層飛艇。
據《動力》(The Drive)網20日報導,解放軍和其他國家一樣,都在探索比空氣還輕的高空飛行平臺,以長距離、長時間執行搜集情報,監視和偵察等任務,而這正適合在南海執行任務。
這些臉書(Facebook)照片最初似乎在上週末出現,儘管原Po已被刪除,或被隱藏,但照片已被四處轉傳。據說這些照片是在呂宋島龐加辛南省(Pangasinan)拍攝的。雖然從照片看來,它呈半透明狀,但分析認為,這比較可能是金屬反射造成的。
陸企至少研製了「天恆」(Tian Heng)和「圓夢」兩款太陽能無人飛艇,據說它們至少都試飛了一次。所謂平流層高度約在地表上方 23,000—66,000英尺(約7010—20116公尺)之間,而根據個人特定位置的不同,測量結果也會有所不同。
有些人說,這和座落在中國新疆自治區博斯騰湖南部的大型飛艇機庫有關。衛星照顯示,自從它最初約在2013年出現以來,無論大小或範圍都顯著擴增。
無論如何,對解放軍來說,在南海部署飛艇,就算是實驗性質,整體來說也是很有道理的。南海人造島相當分散,飛艇能提供情監偵、通信和資料共用與中繼支援。而近年中菲為了南海主權爭議不斷,摩擦愈演愈烈,因此飛艇出現在菲律賓附近,其實也不令人意外。
2022-12-22 09:38:43
阿楨
南海羅生門?陸媒:霸氣逼退美機 共軍:危及戰機安全 2023/01/03 中時

美軍印太司令部與中共南部戰區近日分別公佈了一段美偵察機與中戰鬥機在南海遭遇的影片,相互指責對方做出危險接近動作。美軍向戰略競爭對手派出偵察機收集情報的行動從未中斷過,也曾數次發生磨擦或意外事故導致人員傷亡。以目前雙方應對的戰術來看,再次發生擦撞事件幾乎是避免不了。
2001年美軍EP-3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與共軍殲-8II戰機(圖)擦撞,導致殲-8II墜海,中方飛行員跳傘落海殉職。(圖/新華社)
2022年包括美加澳偵察機也遭到共機驅離數十次,共軍驅離外國偵察機使用的方法包阻擋航道、迫近、滾桶飛行、施放幹擾彈等等。

遼寧艦遠航至關島附近演訓 2023/01/03 旺報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022-12-28稱,共軍航空母艦「遼寧艦」23至25日南下至美屬關島以西。17至27日,艦載戰機和直升機起降共計約260架次。

遼寧艦在太平洋畫8字,將關島納入打擊範圍,美國看到什麼信號?【傅前哨】
  回應
要常態化巡航關島,要美體現—下什麽叫做航行自由禮尚往來!
美佬覺得關島也不安全了,該思考撤退到夏威夷了。
不必詫異,待核航母出來時,第三島鏈也要報廢了
我們海外戰略太過保守,海軍常規戰力須要囊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對等攻擊圈則要納入美西城市,而核攻擊則必須覆蓋全美十萬人口以上城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GCIXKco-Y
  相關新聞
陸「無偵-7」無人機首飛越沖繩近海 日戰機緊急升空
日本「加賀號」改裝 將成F-35B航空母艦(回應:韓國輕型航母計劃未獲得撥款)
日本發表「彈道飛彈防禦艦」概念圖 排水量2萬噸 (回應:64具垂發系統+海基版薩德,要搞2萬噸?對中俄超音速飛彈只是一個大靶船。 中國已官宣HQ-19/26反導彈服役, 730/1130/2230近防炮可攔2/4/6馬赫目標. 楨:由於美台堅拒中國崛起/統一,故中不可能「和平」崛起/統一、又陷於「和平與發展」之迷失而未能積極備戰、至2021才三航母,亡羊補牢,中要多塢並建多航母及武庫艦、在三大洋力壓美軍(如此便可能戰才能和),要從朝至印建立體防空/導/巡網(能守才能功)。)
3000公里高超音速導彈+2萬噸戰艦! 共同社2023-01-02稱,日本2026年開始部署1000公里的12式岸艦導彈增程型號,30年代初要部署2000-3000公里的改進型號。(回應:在中朝的反擊下日將沉入海底!)
2023-01-03 08:20:07
阿楨
CNN:美智庫2026台海兵推 美日台慘勝|郭正亮批報告亂七八糟 2023-01-10 全球現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aRHhoQis
  回應
智庫?哈哈,為何沒推算出美軍在阿富汗打了廿年最終狼狽撤走?
兒戲,大陸火箭軍就能摧毀美日韓臺的機場或雷達體系,火箭軍有幾千公里戰略區域拒止能力,美國航母就失去戰鬥力。

陸2026犯台誰贏?智庫兵推曝美失2航母 台灣不適用烏克蘭模式 2023/01/09 中時

美國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9日公佈台海兵推。
美國會損失2艘航母及10至20艘大型水面戰艦,三周3200美軍戰死,相當於過去20年來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折損的半數兵力。
解放軍,兩棲主力被擊潰,折損1萬名士兵,155艘戰鬥機及138艘主力船艦。
台灣陸軍將有3500名士兵傷亡,海軍所有26艘驅逐艦及護衛艦被擊沉。
日本損失超過100架戰機及26艘戰艦,美軍基地也可能遭受解放軍攻擊。
台灣不適用烏克蘭模式
一旦台海開戰,任何部隊及物資都不可能進入台灣,必須趕快採取行動,包括強化美在日本及關島抵禦解放軍飛彈攻擊的能力;將海軍部隊轉移至更小、更易生存的船艦;優先打造潛艦及能持續的轟炸機部隊,而非戰鬥機;推動台灣採取類似的戰略,使用更簡便的武器、而非昂貴戰艦來武裝自己,如此才更容易抵抗解放軍的第一波攻擊。
  回應
 這些違反常理的「兵推」未免太可笑。1.「米軍折損2航母 陸萬人戰死」,搞清楚,米軍折損2航母就已經萬人戰死!2.就在台海周遭,你把解放軍移動式陸基長程火箭彈與導彈當擺設?3.米軍如果不源頭打擊解放軍陸基火力,必定慘敗!4.米軍打擊解放軍陸基火力,就是攻擊中國本土,解放軍必定反擊米國本土!5.一旦中米日互攻本土,基於戰略的必須,朝鮮與俄羅斯必定參戰。
 這個兵推結果根本是先射箭再畫靶,其結論就是倡議台灣盡快大增軍備,為美國將台灣變成CSIS推向戰爭邊緣帶風向。
 所以説到底就是美國要多造潛艦、多造轟炸機,多造彈藥?軍火商這種不入流的行銷手法,三歲小孩都可以寫出來
2023-01-11 08:42:59
阿楨
大疆無人機強大功能性讓烏俄雙軍既怨又稱讚
烏採購中國雲輪無人機
  回應
美國光明正大賣武器,怎麼了嗎?
烏俄民用改軍用,關我屁事啊

L15將出口阿聯酋 與運20“鶻鷹”亮相阿布達比防務展

2023-02-20,第十六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開幕,中國軍工國家團參展,在新一代教練機L15表演機與阿聯酋成功簽約下,有人機展品包括L15、運20和五代機FC-31鶻鷹,無人機展品包括翼龍10A、AR-500W、AR-36及VESPA虎頭蜂,同時還展示了外置式火控系統的實物。
  相關新聞資料
阿聯酋在IDEX以9億美元購AR3(PHL-16外貿款)採模組化設計,火箭彈從最107毫米到750毫米/射程40-600公里,也可射戰術/反艦導彈。採用衛星制導\光學制導技術命中精度在幾米之內,可在大氣高層進行S彈道機動。比美國海馬斯的40-300公里更遠、更狠。

052D南寧艦:參加2023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將助力外貿版10億美元052DE出口

052DE基於052D改造而來,長161米寬18米,柴燃混合動力系統驅動,最高航速32節,續航力18節時4000海裡;未進行海上補給狀態下,海上自持力大於15天。裝備探距超400公里的4面列陣346A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052D主桅頂部的364雙座標雷達,成了新型雙面旋轉的相控陣雷達,提升了對海空目標的探測。052D後桅上的517HA晾衣架米波反隱身雷達,換成新版JY-27A蒼蠅拍米波反隱身雷達。64單元HT-1E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對導彈的相容性優於美國MK-41。能射紅旗-9防空導彈(射程260公里)、鷹擊-18亞超音速結合射程公里(400-600公里)/鷹擊-21E高超音速反艦導彈(1000-1500公里)、魚-8反潛導彈(100公里)。

美國海軍部長:跟不上中國造艦步伐,不是錢的問題 2023-02-24

2021年中國下水軍艦17萬噸,相當於一個中等海軍強國總噸位。美正為年造3艘而努力,實現355艦隊目標。美將造的11艘軍艦單艦30美元,而中國055只有10億美元。美只有四個軍艦造船廠,一些設備歷史上百年破舊不堪。2027年美只有280艘,遠少於巔峰時350艘,中國艦隊規模將超過美國。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控中國用奴隸造航母 帥化民打臉: 中國焊工持證上崗
2023-02-27 09:13:24
阿楨
美國兵推,AGM158隱身遠端反艦導彈境外擊沉80艘艦後解放軍八萬登陸 2023-04-26

近日,美國眾議院與智庫聯合兵推,美軍擊沉80艘大陸軍艦,但解放軍8萬人登台。但他們自己會有多少損傷,則根本不敢提及。很明顯,美已沒膽與中開戰,就是利用日菲,對臺軍援。
  回應
呵呵,一旦美軍開火,那就看在亞太美國要沉幾艘航母。

美軍AGM158對我軍艦艇威脅不大。

第一,AGM158的體積、重量較大,五代機只能以外掛方式掛載,這必然犧牲隱身性,而四代機外掛,掛載量也不大,超級大黃蜂一般是翼下掛載2枚,F15EX最多能掛5枚,但是這樣掛載會犧牲機動性,作戰半徑也會變得很短,而且區區數枚也不能形成飽和打擊。因此美軍實際使用AGM158時主要強調的是由轟炸機掛載。
第二,AGM158射程約900公里不夠遠,轟炸機需要冒死突防。我軍的殲10C、殲15作戰半徑1200公里,殲11BG、殲16、殲轟7A、蘇30、蘇35、殲20達1500公里,可以空中加油,增加作戰半徑和留空時間。霹靂15中距彈射程150公里,還有更遠的空空導彈。
第三,成功發射的AGM158仍可在遠距離被發現被擊落。AGM158對普通雷達隱身性很好,052D的米波反隱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00公里,其它比如長航時無人機、戰鬥機、預警機可以用紅外、光電、毫米波、分米波雷達、太赫茲雷達等方式探測AGM158,一旦被發現,這些機動性很低的亞音速目標很容易被打下來。
第四,AGM158仍可以被近防武器紅旗10、近防炮擊落。
2023-04-27 07:19:43
阿楨
中國旋轉爆震發動機飛行試驗圓滿成功 2023-09-27
近日,由中國推重比公司自主研製FB-1爆震發動機,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力爭在全球率先實現爆震推進技術工程化應用。
其最大推力可達1000N,約為先前設計的H1—M型發動機的10倍。其使用的燃料還是非常便宜的煤油。
爆震發動機是基於爆震燃燒原理的新型動力裝置,利用脈衝/連續旋轉爆震波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來產生推力的新概念發動機,爆震發動機通常又分為脈衝爆震發動機、旋轉爆震發動機和斜爆震發動機。

脈衝爆震發動機是一種利用脈衝式爆震波產生週期性衝量的非定常推進系統。當脈衝爆震發動機工作頻率在100Hz以上時,可近似認為工作過程是連續的,這種組合發動機的推力、耗油率和推重比都比帶加力燃燒室的渦扇發動機改善一倍。具有以下潛在優點:熱迴圈效率高、結構簡單、品質輕、推重比大、比沖大、單位燃料消耗率低、工作範圍寬等。可以成為獨立的發動機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發動機組合使用。能在亞音速條件下使用,也能在高超音速條件下使用。
如採用連續旋轉爆震燃燒室替代主燃燒室的就是旋轉爆震發動機,脈衝爆震發動機每次起爆都需要點火,旋轉爆震發動機只需要一次起爆即可連續運行。相比脈衝爆震發動機,旋轉爆震發動機的重量更輕,使用燃料更少,卻能產生更大的推力,推重比可達20。
這比現在第4代渦扇15這樣的發動機在推動比方面提升整整一倍,意味著領先2-3代以上。從原理上講,脈衝爆震發動機和連續旋圍爆震發動機都適應5-6倍音速的飛行器使用,如果用於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時,其射程甚至能比彈道導彈提升4倍左右。
由於旋轉爆震發動機的多種優勢,比如可以做得個很小,不但能用於高超音速導彈發動機使用,能在更廉價的無人機、靶機、靶彈當成動力,還可以成為高超聲速隱身偵察機,空間作戰平臺的組合變軌發動機。如果技術進一步成熟,這種發動機還能成為太空梭、空天轟炸機等大型平臺組合發動機的一部分。
2023-10-05 07:53:24
阿楨
中國的低成本雙波段雷達

054B把054A的382雷達換成新的雙面陣,但很可能是四面陣,“兩肩”是較小的雙面陣,形成雙波段雷達。
雷達都工作在一定的波段。較長的波長衰減較小,適合遠程搜索;較短的波長解析度和資料率更高,適合用於火控。
在相控陣時代,有兩種思路。第一是近程交戰優先,用高頻的相控陣雷達負責火控,同時,用機械回轉的大型天線負責遠端搜索。第二是遠端探測優先,用中低頻率的相控陣負責遠端搜索,適合應對飽和攻擊。但需要另外配備多台火控雷達提供足夠的火控通道。美國伯克級用SPY-1D相控陣雷達執行遠端搜索,另有三台SPG-62火控雷達負責導彈攔截控制。第三是用相控陣雷達通吃,一組用較長的S波段執行搜索,另一組用較短的X波段執行火控,這就是雙波段雷達。美國福特級航母首艦採用雙波段,,後續艦為了降低成本,回到單一的S波段。055是世上第一種採用雙波段雷達的驅逐艦。054A改造前(上)“頂板”就是背靠背的雙面陣;改造後(下)054B把兩側端面也利用起來,加上了X波段成為四面陣。克級、052D和055的大型相控四陣面,只能降低高度。054B的S波段陣面也沒有那麼大,和X波段陣面共用桅杆頂的位置,有利於探測的視界。這將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雙波段雷達的護衛艦。
2023-11-19 08:32:28
阿楨
美暗鷹高超音速飛彈原型最快年內完成 1枚成本飆到13億 2024/03/29 中時

洛馬和美國陸軍正在「暗鷹」(Dark Eagle)高超音速飛彈系統上獲得穩步進展。儘管目前各式「暗鷹」零組件在測試階段遭遇一些障礙,但五角大廈仍保持樂觀。美國軍方內部消息人士暗示,最快可能在 2024年看到「暗鷹」原型。
然而,《保加利亞軍事網》28日報導,焦點正逐漸轉向不斷攀升的成本。如今美國分析家對「暗鷹」系統內每枚飛彈的價格節節高漲表示擔憂,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價格高達 4,100 萬美元(約13億台幣)。
相對的,美國配備核彈頭的核威懾骨幹「三叉戟2型」(Trident II)飛彈,成本還少了1000萬美元。隨著「暗鷹」零組件面臨測試挑戰,令人不禁納悶,這價格是否還會進一步上漲。
而中、俄等國正不斷開發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系統,其中北京位居領先地位。而設計「暗鷹」這類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就在於遠距離壓制敵方「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並鎖定其他高價值/時間敏感目標加以攻擊。
  回應
又是騙錢計劃的一項,,中美已全面攤牌了,光是制造彈體的高耐熱材料美國就買不到價廉物美的大陸貨了!反正美國軍火也已被俄烏戰爭證明是破產淘汰品了,繼續騙錢!
不盡是買不到便宜貨, 是根本做不出來。
研發中的飛彈不代表有用,美國現在研發好像有問題,一般都是先研究飛彈推力的發動機,等發動機成功才去結合飛彈驗證氣動力,導控,結構等等,要試了又試都沒問題才會交給部隊,但現在美國沖壓引擎還屢試屢失敗,那整顆飛彈怎麽會成功。
被俄中领先雨年後, 老美似平終能造出高超音速飛彈了。這樣, 老美可能是世界第三個國家擁有此導;也可能是第五個擁有者, 排在俄中伊朗胡塞之後。
如果要打掉中俄,至少五百萬枚。

逾4兆!美國哨兵洲際飛彈 成本暴增37%慘遭調查 2024/03/29 中時
美國空軍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計畫預期成本暴增37%,來到4.2兆左右,原因是大量軟硬體設計都已經過時,包括對核彈發射井和連接電纜,都需要開挖以及修改升級,暴增的成本,已經觸發了美國用來避免國防預算大幅失控的法案。
  回應
過時的東西太多,美國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持新的任何軍備計劃,大陸的可都是新造的第三代第四代導彈,還是極音速無法攔截的導彈,每天在替美國吹牛的媒體,真是在用嘴炮欺騙大眾來抗中。
2024-04-02 02:21: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