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23 10:00:00| 人氣94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跑步要注意安全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996年國道馬拉松由總統府前起跑,參加10公里組的廖信嘉經敦煌路跑上環河北路的高速公路引道時,突然臉色慘白、雙膝跪地,頭部撞擊地面。由於事出突然,幾分鐘後,隨後的兩名跑者為廖信嘉施以心肺復甦術(CPR)急救。送醫不治,原來是選手重感冒勉強參賽。
2007年3月26日的蘋果日報上也刊載:一名來自南投平日熱愛跑步(已鍛練一年,多次上台領獎的32歲電腦工程師也是參加台北市的國道馬,參加半程馬拉松,跑了十公里後在折返點前不支倒地猝死。是第二起參加跑步猝死案件。
前幾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消息:33歲來自台南的壯年男子參加褒忠的半程馬拉松賽事,在終點前十公尺不支休克倒地,經過搶救無效猝死。
近幾年國內馬拉松風氣盛行,一年有超過四百場賽事,至今參加馬拉松賽猝死的人數已不是奇聞,令人看了不免唏噓…。
我想除了本身是體育出身的田徑選手之外,大部份會開始練跑甚至參賽的人都是起因於為了使自己更健康(包括減肥)。但跑步跑到連命都丟了,實在令人不能接受,且不管自己遭此橫禍的悲慘,對家庭來說也是重大的打擊!
跑步兩年多,從一開始的二千公尺、五千、十公里、半馬、全馬…到現在參加超馬都不怕的我來說,對於跑者一投入慢跑,從完成到超越自己到勇奪奬杯的那種運動狂熱,再了解不過。褒忠的那位選手為了破自己的半馬記錄,在一小時五十分時於終點前十公尺倒地,跟我的半馬最佳成績一小時五十分剛好相同,使我格外疼惜!
要超越自己極限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不只平時的訓練和耐力,年齡和先天體能也是不容易或無法跨越的藩籬。那就好像NBA球星,為什麼到了三十歲以上就準備退休的原因,即使你在業餘籃壇還是猛龍一尾,但在世界最高職業籃壇,怎麼說差十歲的體能都是比不過年輕球星的。所以,馬拉松賽事為何要有十歲的組距計算分組名次,為了公平性,因為體能雖能經由訓練有限度的加強,但年齡卻是造成體能的衰退是無法跨越的原因。
除了年齡,運動傷害最大的原因大約是隱性的體能缺陷或宿疾了。宿疾並不可怕,因為跑者自己知道自己的危險,所以會有警覺,但如第一次發生的心血管疾病或超過體能極限造成的休克就很危險,往往發生在以為自己沒問題的情況下。
像上面第一則休克是因為明知重感冒而勉力去參賽,戕害自己的身體為了一面完賽奬牌多麼的不值呀?第二個例子和第三個例子是過度勉強超越極限,引起了身體無法承受的反應。什麼叫超過極限?就是超越了平時身體能承受的強度或忍耐度,所以身體引發了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正規的跑步訓練課程教人加強訓練10%是合理的:挑戰極限要按步就班地去達成,不是一蹴可幾的事。
例如:如果你跑過五十公里,下回可以試試五十五公里,不是一下跳到一百公里。如果你最快速度是一小時,也許下回可以試試五十四分,但絕不要想一次就要達成四十五分。因為,如果你拼一生之力去勉強達成,也許只此一次,就真的「回不來了」。
無論如何,看到這些因為熱愛跑步,卻因過度熱衷而喪命的青年出事,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呀!原本他們都可以有個光明燦爛的前程的。而他們的家庭因此更要遭逢教人不忍的悲痛和損害,真是得不償失…。
所以我常會提醒跑友,無傷完賽,莫忘初衷啊!千萬不能太自私,切不要不顧身體不計後果去追逐目標,如果沒有了健康,不但自己遭受苦痛,家人也跟著受難。如果過度追求成績而永遠失去競賽的資格,要那些奬牌做什麼?


5555.JPG




1996年國道馬拉松由總統府前起跑,參加10公里組的廖信嘉經敦煌路跑上環河北路的高速公路引道時,突然臉色慘白、雙膝跪地,頭部撞擊地面。由於事出突然,幾分鐘後,隨後的兩名跑者為廖信嘉施以心肺復甦術(CPR)急救。送醫不治,原來是選手重感冒勉強參賽。2007年3月26日的蘋果日報上也刊載:一名來自南投平日熱愛跑步(已鍛練一年,多次上台領獎的32歲電腦工程師也是參加台北市的國道馬,參加半程馬拉松,跑了十公里後在折返點前不支倒地猝死。是第二起參加跑步猝死案件。

前幾天在新聞上看到一則消息:33歲來自台南的壯年男子參加褒忠的半程馬拉松賽事,在終點前十公尺不支休克倒地,經過搶救無效猝死。近幾年國內馬拉松風氣盛行,一年有超過四百場賽事,至今參加馬拉松賽猝死的人數已不是奇聞,令人看了不免唏噓…。
我想除了本身是體育出身的田徑選手之外,大部份會開始練跑甚至參賽的人都是起因於為了使自己更健康(包括減肥)。但跑步跑到連命都丟了,實在令人不能接受,且不管自己遭此橫禍的悲慘,對家庭來說也是重大的打擊!

跑步兩年多,從一開始的二千公尺、五千、十公里、半馬、全馬…到現在參加超馬都不怕的我來說,對於跑者一投入慢跑,從完成到超越自己到勇奪奬杯的那種運動狂熱,再了解不過。褒忠的那位選手為了破自己的半馬記錄,在一小時五十分時於終點前十公尺倒地,跟我的半馬最佳成績一小時五十分剛好相同,使我格外疼惜!

要超越自己極限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不只平時的訓練和耐力,年齡和先天體能也是不容易或無法跨越的藩籬。那就好像NBA球星,為什麼到了三十歲以上就準備退休的原因,即使你在業餘籃壇還是猛龍一尾,但在世界最高職業籃壇,怎麼說差十歲的體能都是比不過年輕球星的。所以,馬拉松賽事為何要有十歲的組距計算分組名次,為了公平性,因為體能雖能經由訓練有限度的加強,但年齡卻是造成體能的衰退是無法跨越的原因。

除了年齡,運動傷害最大的原因大約是隱性的體能缺陷或宿疾了。宿疾並不可怕,因為跑者自己知道自己的危險,所以會有警覺,但如第一次發生的心血管疾病或超過體能極限造成的休克就很危險,往往發生在以為自己沒問題的情況下。像上面第一則休克是因為明知重感冒而勉力去參賽,戕害自己的身體為了一面完賽奬牌多麼的不值呀?第二個例子和第三個例子是過度勉強超越極限,引起了身體無法承受的反應。什麼叫超過極限?就是超越了平時身體能承受的強度或忍耐度,所以身體引發了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正規的跑步訓練課程教人加強訓練10%是合理的:挑戰極限要按步就班地去達成,不是一蹴可幾的事。例如:如果你跑過五十公里,下回可以試試五十五公里,不是一下跳到一百公里。如果你最快速度是一小時,也許下回可以試試五十四分,但絕不要想一次就要達成四十五分。因為,如果你拼一生之力去勉強達成,也許只此一次,就真的「回不來了」。

無論如何,看到這些因為熱愛跑步,卻因過度熱衷而喪命的青年出事,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呀!原本他們都可以有個光明燦爛的前程的。而他們的家庭因此更要遭逢教人不忍的悲痛和損害,真是得不償失…。所以我常會提醒跑友,無傷完賽,莫忘初衷啊!千萬不能太自私,切不要不顧身體不計後果去追逐目標,如果沒有了健康,不但自己遭受苦痛,家人也跟著受難。如果過度追求成績而永遠失去競賽的資格,要那些奬牌做什麼?

 

 

台長: 路痕
人氣(946) | 回應(3)| 推薦 (11)| 收藏 (0)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跑步與健康生活 |
此分類下一篇:千人夾腳拖馬,新竹踩風去!
此分類上一篇:拒毒風火輪,粗魚丸馬,奔向健康!

幫你拍這張照片的人
是不是很討厭你啊= =?


把你照片拍好醜喔
2016-02-23 22:18:45
版主回應
這是運動筆記的攝影師拍的
跑者的腳都被剪了,真不像話...
他大概為了取後面的樹景。
反正跑得高興才是重點啦
2016-02-24 09:22:31
Mayaw
樓上的亂亂講,
世上有幾個人可以戴牛仔帽跑馬拉松,
超帥的好不好。
2016-02-23 23:02:10
版主回應
我的帽子真的是鏡頭的大吸鐵
常被捕捉
其實我是因為它不但可以遮日而且可以防雨
不是為了帥
話說回來
我的輪廓深
倒有幾分像西方人
2016-02-24 09:24:11
MAYAW

我的重點是講拍照片的人
把照片拍得不好
不是講戴牛仔帽人
帥不帥

莫非妳喜歡牛仔帽先生^^
如果是這樣

那就算我亂亂講了
我道歉


哈~
2016-02-24 00:22:33
版主回應
麻藥是跟你鬧著玩的
他喜歡又醜又胖的女生
絕不會喜歡牛仔帽先生
哈哈哈
2016-02-24 09:25:3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