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1 14:04:37| 人氣3,62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藝境》




                吳冠中畫作

《藝境》是宗白華先生在1948年,為自已的文藝與美學論文集,所寫的自序。
但這本書沒有出版,後來編在《美學與意境》一書中。

宗白華引畫史關於唐代畫家張璪的記載,分享如下:
張璪,字文通,畫松特出古今,能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作生枝,一作枯幹。氣傲煙霞,勢凌風雨,槎枒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
華宏畫名擅於時,一見驚嘆,異其唯用禿筆,或以手摸絹素,因問所受?璪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璪嘗自撰《繪境》一篇,言畫之要訣云。」

   
吳昌碩/松梅圖

 

   吳冠中畫作

白話:

張璪,字文通,他畫的松樹以奇特而聞名古今,能用兩隻手作畫,而且雙管齊下,一隻手畫剛長出來的新枝,一隻手畫蒼勁老辣的樹幹;運氣如煙霞裊裊(意到筆不到),用筆如風雨之勢(瀟洒落拓之致),描摹枝枒參差的形狀,和皴擦樹皮如魚鱗的線條,皆像是隨心所欲的從指腕間流瀉出來。

有一位名叫華宏的畫家,一看就驚嘆其巧奪天工,感到特別的是張璪用禿筆作畫,像手在絹上作畫般的自然,妙趣橫生;因此問張璪怎能如此得心應手?張璪說:「創作來自內在的氣韻感思,與從外在造化中對自然妙趣領悟。」

張璪曾寫過一篇有關繪畫要訣的書,叫《繪境》。(可惜未流傳下來) 


張大千/墨荷

  


 黃永玉/松

宗白華是美學大師,也研究歷史哲學,曾著有《流雲小詩》、《三葉集》及《歌德之認識》等書,他的藝術論述,殫精極思,深入淺出,是有志研究美學的最佳導師。

台長: 映彤
人氣(3,628) | 回應(3)| 推薦 (1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時光海 |
此分類下一篇:存在,多麼美好
此分類上一篇:悅讀-第一爐香

阿端
畫的如此高妙
我亦甚為驚嘆~~

映彤閱讀範圍甚廣呵~
2011-02-11 16:46:39
版主回應
都是名家的翰墨呢!

畫畫的人,不能只有畫畫啊!
其他要看要學的,還很浩瀚...

與端共勉之^^
2011-02-11 18:56:54
斷章
最讀到的與大家分享~

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面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層深的創構。從直觀感相的模寫,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靈境的啟示可以有三層次。
-宗白華《藝境》
2011-02-18 22:13:50
版主回應
這三種層次,後人多所評析,宗白華以西洋繪畫來說明如下:

西洋繪畫中的印象主義、寫實主義相等於第一境層,
-(直觀感相的模寫)

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相等於第二境層,
-(活躍生命的傳達)

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後期印象派,它們的旨趣在第三境層。
-(靈境的啟示)
2011-02-19 08:40:45
映彤
宗白華在〈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一文中,也寫道:中國自六朝以後,藝術的理想境界卻是「澄懷觀道」,在拈花微笑裡領悟色相中微妙的禪境。

又意境是藝術家的獨創,是從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觸時突然的領悟和感動中誕生的,它不會是一味客觀的描述。

換言之,禪境的表現,「超以象外」不但是唐人的詩境,也是宋人的畫境。
2011-02-19 08:28:01
版主回應
所謂禪境,宗白華說:「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質。」

明末清初有幾位畫家如:惲南田、八大山人、陳鴻壽的畫,
都有禪境的表現。

映彤
2011-02-19 10:57: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