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3 23:00:00| 人氣1,814|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關於蕭紅-《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

蕭紅 聯合文學
出版日:1987/07/01



2000年香港《亞洲週刊》評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蕭紅的《呼蘭河傳》排名第九。若非早逝,她傲人的才華,足以與張愛玲匹敵。

蕭紅,原名張迺瑩,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呼蘭河,1942年病逝於香港,是30年代中國文壇最負盛名最有才氣的女作家。

蕭紅的人生比作品更具戲劇性。她出身富商之家,但她與父母親感情疏離,9歲母親過世後,父親再娶,孤單童年受祖父對其古文詩詞的薰陶,開啟她走向文學。

蕭紅追求自由與愛情,隨著戰亂顛沛,書寫生命與時代的糾葛,作品中往往呈現了性別反思。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她卻歷盡悲傷,她的人生多在飢寒交迫與街頭流浪中度過
魯迅為她的新作《生死場》寫序,給予極高評價: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往往已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緻,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因此她的文筆沉鬱優雅,擅長勾勒動亂流離的生活面貌,作品深受魯迅、茅盾……等名作家激賞。她的作品清婉、細膩而雋永,著有《生死場》《小城三月》《馬伯樂》……等書。

1940年,蕭紅,病逝香港;本書《呼蘭河傳》是她病逝之前的最後著作,也是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呼蘭河傳》創作於一九四二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

它在藝術形式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

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 造就了她 「回憶式」的巔峰之作。

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


資料參考:1、中時電子報
     2、好讀網

台長: 映彤
人氣(1,814) | 回應(5)| 推薦 (1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時光海 |
此分類下一篇:走到彩虹盡頭的女孩
此分類上一篇:鈴璫花-讀陳映真小說的省思

旅人
第一賞

因您的介紹而認知蕭紅

早安安
2011-07-05 10:03:44
版主回應
旅人謙虛了
我以為你是博覽群書的詩人

晚安^^
2011-07-12 20:19:16
皮厚
寫作曾想
構思
三天無法入眠
起筆
寫了一.二頁腦漲
接著腦殘
乘涼
漸漸荒涼已久
墨歿紙寒
流落回收場
汐罄漿黃
2011-07-06 10:51:12
版主回應
"一句三年得"

寫作的辛苦
非個中人,無以體會~~
2011-07-12 20:17:25
楊風
應該是一部好看的書
謝謝你的介紹
2011-07-06 11:00:58
版主回應
謝謝詩皇的支持~
2011-07-12 20:12:54
耕墨庵
感謝分享
已上網至博克萊購買
2011-07-08 09:51:32
版主回應
好書大家讀,想必耕墨庵是愛書人~
2011-07-12 20:11:40
阿端
我還沒讀完呢!

拜讀你的心得~
2011-07-08 18:27:07
版主回應
我也還在閱讀呢,此篇是中時電子報的介紹~~
2011-07-12 20:09: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