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17 10:46:21| 人氣3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來創作??---談劇本書寫的貧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同台灣的電影跟好萊塢的電影也存在一樣的問題.好的劇本實在太少了.台灣的即使有新聞局每年重賞的比賽.但可以見到寫劇本的都是同樣一批人.這是因為台灣在編寫劇本的教育跟訓練上幾乎等於零.筆者本人就讀xx大學的電影系.系上有關編寫劇本的課程四年不超過五堂.卻有許多課程在討論如何打燈和底片的性質.攝影機的構造....等等.這樣的教育要教出藝術家是不可能的.要訓練出藝匠又還不夠專業.比如北京大學的電影教育中分為:攝影系.導演系.編劇系.....一一分工.四年大學專研一項專業.而在筆者的學校.兩節課常常是教授放一部電影.討論討論也就下課了.有時候還沒有討論.至於少部分比較有名氣有能力的教授.又常因為忙碌而缺課.兩者落差.可見一斑


而至於好萊塢的部份可能因為大部份的構想都被翻演了.從去年開始可以見到好萊塢已經顯露疲態.一方面翻演舊有的作品.像.......一方面像國外買劇本:.......當然.投資低成本的劇本也是一種保險的方式.而到了今年.票房收益高的電影續集則是另一個潮流:.........



繞了一圈.有點離題的哈拉了一堆.回到台灣的劇場.台灣的劇場的劇本翻演跟好萊塢的投資方式一樣是屬於選擇低風險高收益的方式.在筆者高中參與話劇社的時候.選演學長姐曾演過的劇本等於可以把倉庫的道具搬出來.而看過學長姐演出的錄影帶之後.大致也就能抓個七八分.
台灣劇場現在的做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吧!因為之前的票房跟話題性.收益大約都不會太差.道具可以重覆使用.排演不用太多時間.再加個演藝圈的藝人來演出.再加強話題性更是完美.於是劇團紛紛著眼於眼前的利益.一再一再的翻演.翻演個三五次的大有人在.豈知這樣的做法其實是吃老本.一方面看舞台劇的觀眾本來就少.一再翻演代表原有的觀眾群逐漸的流失.而這樣的演出也無法開發新的"長期觀眾群".而劇團的能力也在翻演中一步步的下滑.雖說對某些劇團來說不定這是不得已的做法.但這樣的選擇形同飲鴆止渴.慢性自殺.


於是.台灣專業的舞台劇演員不演舞台劇.像尹昭德.戴立忍.張鳳書.....演電影.演電視劇.甚至演鄉土劇.像張鳳書最近演台灣霹靂火演到了一線紅星.仔細想想.在台灣的劇場環境下.演霹靂火都比演舞台劇更像是實實在在的創作........

台長: 沒有救贖的人
人氣(3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評論雜文 |
此分類下一篇:偶有所得
此分類上一篇:類型片研究-科幻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