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0 16:42:41| 人氣3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受難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幾年「創意」滿街喊,
官員大聲講,新聞常在說,SOHO正在拼!
可是卻少有人在乎社會中創意的障礙。
「那樣是行不通的」、「不會有人買啦!」、「你在瞑夢(台語)!」
「那需要多少錢啊!」、「會成的話,跟你相輸(台語)!」

不論是「梅迪奇效應」所言的異場域的碰撞,
或是全世界知名設計公司IDEO的「異花授粉」概念,
皆是強調要有開放多元與跨界的創意環境。
一個尊重創意想法的工作職場,
沒有任何可能被譏笑嘲諷想法的工作氛圍。
然而公司組織中潛藏的「創意加害者」
可能在不經意情況下扼殺或壓抑創意的幼苗,
造成創意思考的絆腳石,
讓創意人變成「創意受難者」。

管理人與創意人本質的差異是理性與感性的矛盾戰爭,
管理人是左腦傾向思考,通常擅長於理性、邏輯與分析。
相對地,
創意人則是右腦傾向思考,通常擅長於感性、直覺與整合。
事實上,企業經營需要管理與組織,
如設定營運範籌、分配各項資源、制定企業策略、規劃作業流程等;
同時,
企業的研發、採購、生產、行銷、服務等活動又無處不需要創意的貢獻,
甚至創意可能攸關企業的興亡。

管理人擔憂創意人我行我素與專搞破壞,
甚至於摧毀公司管理的紀律。
創意人則害怕官僚體制運作僵化與阻礙創新,
可能成為創意的緊箍咒。
如何培養一個企業的創意文化,
一方面讓創意人擁有自律的自由,
一方面又能釋放出無限創意能量,
這是台灣發展創意產業少有人關切的重要課題。

以下是吳靜吉博士57個「抹殺觀念檢核表」
1.以前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
2.這樣是行不通的...
3.我們時間不夠...
4.我們人力不夠...
5.我們沒有這樣的預算...
6.這個我們以前試過...
7.這樣做我們還早呢...
8.理論上行的通,但實際上你可以做嗎?
9.這太學術性了!
10.顧客會怎麼想呢?

11.如果真的有效,早就有人建議了...
12.太新、太時髦了。
13.太老式了。
14.這個,以後我們再找個時間討論...
15.你不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裏。
16.我們的規模太小了,做不了那樣的事。
17.我們的規模太大了,不能那樣做。
18.我們既有的計畫太多了。
19.我們先做個市場調查再說。
20.像這樣都已有二十年了,所以也應該是不錯的。

21.是哪個傢伙想出來這樣的餿主意?
22.我就知道行不通。
23.讓我們成立一個委員會吧!
24.讓我們考慮一段時間,看看有什麼發展再說。
25.這不是我們的問題...
26.生產部不會接受...
27.別人會想我們是長髮嬉痞...
28.工程部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東西。
29.這在我們部門是行不通的...
30.管理人方面絕不會接受這樣的觀念。

31.不要進展得太快。
32.為什麼現在要改變呢?我們銷售成績還在往上升呢!
33.讓我們看看再說吧!
34.這樣做工會一定會大叫的。
35.這不是和以前又一樣了嗎?
36.讓我們寫下來(光談沒用)。
37.我倒看不出這有什麼關連。
38.在我們這個行業中,這樣行不通吧!
39.根據法規我們不能這樣做。
40.神經病...

41.政治意味太強了...
42.聽起來是不錯,但我想是不會成功的...
43.這不在計畫之內。
44.沒有規則可以讓我這樣做...
45.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這樣嘗試過...
46.手冊裏面找不到呀!
47.這樣的意思是增加工作量...
48.這不是我們的責任...
49.話是這樣說,但是...
50.這樣會超過預算...

51.這麼做太早了...
52.這樣做太遲了...
53.這樣會觸犯...
54.這樣得不到什麼結果...
55.我們自己人不會接受...
56.你不瞭解問題所在...
57.你們這些小毛頭懂什麼,還來教我怎樣做事...


資料來源:
創意人:創意思考的自我訓練,詹宏志著,臉譜出版。

台長: 雪狐
人氣(3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創意‧孫悟空 |
此分類上一篇:誰有創造力?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