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2 00:38:09| 人氣2,88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使的號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早生十年,或許她會更與眾不同

在這個唱片工業逐漸沒落,古典音樂更是一堆新瓶舊酒的情況下,一個年輕的音樂家,在藝術上受到肯定,又能被肯定為「能賣」的藝人,著實是不容易。

1997年起,她不斷的在各項比賽中獲獎,2006年她獲得留聲機雜誌的「聽眾票選大獎」,同時在當年成為封面人物之一。2002年起,她在EMI錄了第一張唱片,後來在2005、2006年,再度發行第二、三張專輯,2008年她的第四張專輯也將上市。若是再早生個十年,遇上沒落前的唱片工業,或許她的名聲會是十倍以上。

不過歷史總沒有「或許」兩字。


期盼許久,英國的小號演奏家艾莉森.鮑爾珊終於來台演出,六月五號在台北、六月六號在台中,兩場的演出,票房不盡理想,票賣不好的原因當然很多,不過以她的實力來說,的確應該要有更多觀眾才對。

這次鮑爾珊所安排的曲目相當的重,任何吹小號的音樂家,都不能否認把這些曲目安排在一起,的確是很大的挑戰,當然了,對於聽眾來說也是很大的考驗,上半場的謝德林、法朗賽、辛德密特,雖然鮑爾珊吹得好極了,也展現她在音色及基本功上的雄厚實力,但這三首並不容易被欣賞的曲子,很容易就讓不了解的聽眾感到無趣。


終於到了上半場的最後一首,安邦所改編的貝里尼歌劇「諾瑪」的變奏曲,是較為容易欣賞的曲子了,但它並不因為好聽而就難度降低,事實上難度要更高了許多,這首變奏曲是素有小號聖經的安邦教本中,列在後面的曲子之一(這些曲子裡最有名的是”威尼斯狂歡節”),既然是從教本中出來的,當然隱含了頗難的技術在內,有好多段音樂的轉折、音程的轉換,鮑爾珊行雲流水的吹奏讓人感到佩服不已(或許是以前聽了太多”挫賽”的小號,哈),到了後半段更是驚人,演奏家必需用三吐吹奏,同時還要進行包括音階、半音階等不同的音樂上下行,氣要足、手要快、舌頭要靈活,有一個環結出了錯音樂馬上就會斷掉,但她辦到了,驚人的技巧讓人咋舌。


下半場,高迪克的音樂會練習曲、安奈斯可的傳說曲,都是吹小號的人必吹的曲子,鮑爾珊在音樂會上,無疑的做了一次非常棒的大師示範;最後的法雅及蓋西文,則為整場嚴肅的音樂會,做了平易近人的結尾。鮑爾珊的蓋西文,和一般的爵士樂手詮釋不同,她採的是美聲的吹法,沒有太誇張的表現和聲響,或許是少了點爵士味,但倒也給人一種新的感受。

台北場觀眾非常熱情,她安可了很多首,但全都是音樂會裡吹過的曲目;台中場的觀眾冷靜多了,她雖然只安可了一首,但卻更值回票價,鮑爾珊拿了降E調的小號,無伴奏吹了德布西的「潘神蕭」,這首原本給長笛的曲子,雖然拿了不同調號的樂器來吹,克服了許多音高上的問題,但演奏者仍然需要吹非常高的音符,鮑爾珊在安可曲再次展現她的美麗音色及絕佳的高音控制能力,我想這是每一個小號的學習者夢寐以求的演奏技術吧。


在音樂會中擔任伴奏的是目前旅英的年輕鋼琴家張巧縈,她和鮑爾珊差不多時間開始展露頭角,1998年起陸續的在國際比賽中獲獎,在2005年的蕭邦鋼琴大賽中,更是唯一一位進入到第二輪的台灣鋼琴家,當時她的演奏就在台灣受到網友們的稱讚(蕭邦鋼琴大賽有網路轉播)。

這次她在上半場彈了浦朗克的三首鋼琴小品(第一、第三曲);下半場則彈了德布西的前奏曲第一冊(第八曲、第七曲)。她的技巧著實是非常不錯,晶瑩剔透的音色也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這次的音樂會或許還是有點匆促,我相信她應該可以再彈得更好些才是。


英國人,似乎都有同一種「樣子」,有禮貌但是冷冷的,雖然後來大家混熟了一點,不過她仍然是我遇過的音樂家中,最難「搭訕」的一個XD。

好看的外表,總讓人乎略了其它事,波哥雷里奇曾感嘆過,鮑爾珊也是,她不希望因為是女性,就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她更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外表,而讓人忘了她的演奏。聽過她的演奏之後,我的確對她的演奏印象深刻,絕佳的技巧、美麗的音色,在不容易聽到好銅管的台灣,是該有更多人來聽聽才對。

希望還能再聽到她的演奏,也希望有更多人能來聽她的演奏。

鮑爾珊的官方網站:
http://www.alisonbalsom.com/index.shtml

本篇照片由人民公攝的Jerry拍攝,感謝他~~
http://www.wretch.cc/album/wedding0304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2,88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會 |
此分類下一篇:發現.告一段落
此分類上一篇:感動的一夜

魔彈射手
文章做了一點修正,經過建二老師的指點才知道,安邦的那首曲子,在後半段是需要用三吐才行的,不是雙吐(這這…太變態的曲子了)。

另外建二老師提到,那曲子後半段手的難度更勝於舌頭,因為舌頭要多快都行,但手能不能配合得上舌頭的速度又是一回事。
2008-06-14 17:42: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