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31 10:09:23| 人氣3,4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30 EMI 新片情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貝多芬、康果爾德:小提琴協奏曲
杭諾卡普松(小提琴)雅尼克.涅傑瑟貢(指揮)鹿特丹愛樂
Renaud Capucon & Yannick Nezet-Seguin
Beethoven&Korngold: Violin Concertos


二十一歲就被阿巴多相中,特別情商他擔任自己帶領的馬勒青少年樂團首席小提琴手的卡普松,二十四歲決定以獨奏家的身份闖盪樂壇,跨過三十歲後,他轉型為大師的腳步加快,很快地填補了樂壇三十歲一代小提琴家中明星級藝人尚在爭取接班地位的空缺,成為同輩小提琴家中,技藝最為人稱道、紮實的一位,早幾年一直都在室內樂和較次要曲目盤旋的他,實現了當年第一張唱片被許為凡格羅夫和雷賓出現以來最讓人興奮的小提琴家。在巴黎高等音樂院畢業後,又到柏林深造,並且追隨過美籍俄裔小提琴家史坦很長一段時間的卡普松,小提琴技巧可比說是揉合諸家所長,但是,本性中他的音樂法國色彩卻很重,尤其是在他處理德奧曲目那種刻意不要強調過於德奧嚴肅氣息的方式,有一種舉重若輕的輕鬆感,這不管在他先前的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或是這份貝多芬協奏曲中都可以聽出來。在史坦過世後,繼承了他生前最愛的一七三七年瓜奈里名琴Panette。本專輯是卡普第一次持一七三七年瓜奈里名琴Panette在維京亮相,並與大他一歲的法裔加拿大籍指揮家涅傑瑟貢合作。十歲就立志成為指揮家的他,是當今樂團最亮眼的指揮家新生代,許多歐美愛樂者和樂評人都在討論他的現象。魁北克音樂院畢業的他,二十二歲就成為蒙特利爾歌劇院的總監,同時他也是蒙特利爾大都會區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非常崇拜杜特華和朱里尼的他,這三、四年間才赴歐拓展演出機會,但很快的就獲得倫敦愛樂命他為首席客座指揮,而本片的鹿特丹愛樂也在與他合作過一次後,立刻聘他為首席指揮,雙方將從今年起合作四年。本片中卡普松以很特別的康果爾德協奏曲搭配貝多芬的協奏曲,一首後浪漫派、充滿電影氛圍的近代協奏曲,和貝多芬協奏曲的一板一眼之間,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衝突和趣味,其實正透露著卡普松對於貝多芬協奏曲的看法。這兩位都來自維也納的作曲家,相隔近一百五十年,所繼承的維也納血統,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演變?卡普松給了貝多芬較輕、淡的質感,卻給了康果爾德厚、實且充滿三零年代懷舊的氣氛,解釋了時間帶給維也納的影響。

古典歡愉系列 Classics For Pleasure
 
 
布瑞頓:聖樂合唱作品
威爾確斯、雷哲(指揮)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
Willcocks /Ledger
Britten: A Ceremony of Carlos

本片中主要的幾部作品幾乎都是在一九四二—至四三年間完成的,他們的創作原因都相同:因為布瑞頓需要為自己和世界的邪惡找到相處之道。詩人奧登所寫的「聖西西莉亞讚美詩」是獻給布瑞頓的。此曲主題幾乎不在歌頌西西莉亞這位音樂的守護聖徒,反而是比較著重在分析他的好友布瑞頓本人的心理狀態和當時的處境。而布瑞頓自己依此詩所譜的曲子,也呈現出高度的自覺。布瑞頓在一九三九年這一年來到美國定居,但卻在一九四二年三月間,大戰方酣之際,冒著危險回到英國,返英航程中,他完成了聖西西莉亞讚美詩一曲,同時他也因途中讀到一冊中世紀讚美詩,而啟發靈感,創作了「讚美詩典禮」。曲名得自葉慈詩作,不過,全曲的氣氛卻不似如此晦澀,相反的卻直率且快樂,一種爽朗的冬日氣氛,既在歡慶基督的降生、也在歌頌童年本身。十八世紀英國詩人克里斯多福.司馬特(Christopher Smart)沉迷於上帝的信仰到了幾近瘋狂的地步,總能在不尋常的地方看到神性:在貓身上、在老鼠身上、在字母上。他還說,當上帝觸動他的神性,所有的怨毒都會消失,而邪惡也不生。這首「歡慶羔羊」是布瑞頓於一九四三年所譜的,採用司馬特的詩作,全詩正是人對於自己能夠承受苦難之能力的信心。這份國王學院合唱團七三年的錄音,當年被選入世紀原音中,是最能代表他們七零年代出色演唱風格的一份經典。
 
 
葛令傑:鋼琴名曲集
丹尼爾艾德尼(鋼琴)拉貝克姐妹(雙鋼琴)
Daniel Adni, Katia&Marielle Labeque
Grainger: Country Gardens and other piano favourities

一般人常將作曲家葛令傑當作英國人,但他其實是澳洲人,出生於一八八二年墨爾本的他,從小就是神童,父親是知名建築師,卻將梅毒傳染給他母親,因此早年父母都和葛令傑保持距離,生怕傳染給他。這造成藍眼橘髮的葛令傑敏感而脆弱。十二歲就舉行獨奏會的他,一生以超技鋼琴家之名為人所崇拜,到他過世多年後大家才知道,原來他終生痛恨鋼琴,而且深深懊悔自己為鋼琴寫了那麼多樂曲。但是他卻是因為這些鋼琴作品,而名留青史的。十三歲在母親帶領下投入德國法蘭克福的音樂院,並成為法蘭克福作曲群的前衛創作家一員,這些人包括了後來同為英國知名作曲家的席若史考特、亨利賈第納(現知名古樂指揮家賈第納之父)和羅傑奎特勒。雖然終生以超技鋼琴家聞名,其實葛令傑在學生時期就因為修腳踏車而造成食指被削掉一節,痛恨鋼琴的他原希望這可以讓他不用再當鋼琴家,而專心創作,沒想到技巧太優秀的他,根本不受到截肢之傷的影響,一樣彈奏自如。葛令傑的作曲風格其實很前衛且有先知色彩,早在一八九九年就寫出無節拍音樂、一九一二年寫的作品更完全就是採用機會音樂的手法寫成,早約翰凱吉四十年,更為自動鋼琴寫出人手無法彈奏的樂曲。葛令傑和挪威作曲家葛利格是好友,兩人都愛民謠,後來葛令傑更花許多時間搜集英國鄉間民謠,這些歌曲日後就進入他的創作中。葛令傑不太為獨奏會練習,往往以快步跑到獨奏會,並且一到就跳上台演奏,完全不用在後台熱手指練習。在南非舉行獨奏會時,還會徒步走一百多公里到下一場演奏會,中間都不休息也不練習就直接舉行下一場獨奏會,如果搭船巡迴,在船上無聊他還會去煤炭室幫忙剷煤進鍋爐,可以說是位非常熱愛運動且沒有架子的鋼琴大師。後來他還自己用毛巾設計衣服給自己在演奏會上穿。他是第一位想出不用琴槌,直接用手指在鋼琴鋼弦上彈奏的鋼琴家,就是作品「In a Nutshell」(簡而言之)。葛令傑最知名的作品都是鋼琴創作,其中本片的「鄉間花園」是讓他大紅特紅的招牌,為他賺進大把的鈔票。最紅時期他一週可以賺五萬八千美金(以現今幣值計),一堂鋼琴課要收兩千多美金(現值),他也成為紐約大學的音樂系主任,並首開先例將爵士音樂納入課程,還邀請艾靈頓公爵擔任客座講師,讓爵士音樂首度成為音樂系的一部份,當時還是一九三二年。即使如此,他兩度婉拒接受音樂博士文憑,因為他自認是全自學的作曲家。雖然曾經如此受歡迎,葛令傑在二次戰後卻很快的被遺忘,他甚至自費求人讓他上台演出自己的音樂,結果很快就散盡家產,他過世後有很長一段時期,全世界幾乎都忘了他的存在,一直到近二十年才開始又重新重視他。本片的鋼琴家艾德尼是以色列人,他是神童,十二歲就舉行獨奏會,後來進了巴黎音樂院追隨拉威爾高徒培勒穆特習琴,他先後贏得該音樂院大獎三次,後來又隨蓋札安達習琴,這是他在一九四五年的錄音,是最早灌錄葛令傑的近代錄音之一。
 
 
約翰盧特:各國聖誕合唱名曲集
約翰盧特(指揮)克萊爾學院合唱團與管弦樂團
Clare College Singers & Orchestra / John Rutter
Rutter: Carols from Clare

這份錄音非常珍貴的收錄了英國現代作曲家約翰盧特在一九六六和六八年間,親自指揮當時他還是合唱團成員之一的克萊爾學院合唱團演唱他自己的作品。當時盧特還沒有在世界樂壇闖出知名度,年方二十一歲的他,仍然在劍橋的克萊爾學院就學中,甚至連合唱團指揮都還沒當上。他是一直到一九七五年畢業後,才成為克萊爾學院的音樂總監,前後在此職位上四年。事實上他最知名的作品是在從克萊爾學院畢業後,在一九七四年前往美國時期那段期間的創作。這之後他回到英國創立了劍橋歌手合唱團Cambridge Singers,並成立自己的唱片公司,重新指揮並灌錄自己的作品,這才逐漸讓他的音樂受到全球合唱迷的歡迎。盧特和高中同學泰夫納都一樣是英國五十歲這一輩醉心於宗教音樂創作的一群,他們不走現代樂派的前衛,反而回到中世紀對於宗教音樂的全心一意,他們的作品也直接反映聖樂合唱的傳統,而不太在乎器樂音樂在二十世紀的演變。有趣的是,全世界最喜歡盧特合唱作品的地方不在英國,而在美國,美國幾乎每個小學合唱團都會唱一、兩首他的創作。這份錄音中的歌曲,其實主要是盧特以自己風格改編世界各國的聖誕歌曲而成的合唱作品,只有第一首是他的創作,這首「牧童的笛聲聖誕歌」輕快活潑,其實也是在美國最常被人傳唱的盧特代表作,您或許曾在許多電影中聽到此曲,因為它很有好萊塢那種樂天的幸福氣味。從這份早期錄音,正好可以聽到盧特後來風格成形的關鍵。
 
 
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梅肯沙堅特(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Sir Malcolm Sargent / Royal Philgarmonic Orchestra
Smetana: Ma Vlast

史麥塔納的我的祖國是捷克國民樂派的代表作,這套交響詩中,出現了「莫爾島河」這首優美的管弦樂名曲。這是他從波西米亞的歷史、大自然景觀和傳奇故事中得到靈感寫成的作品,全曲共分六段,是屬於可以拆開單獨演奏,也可以組成組曲來演出的作品。其中第一曲「高塔」完成於一八七四年,描寫的是一座在布拉格附近莫爾島河旁的中世紀碉堡,此地是古代捷克王公貴族坐鎮的所在。第二曲就是著名的「莫爾島河」,這是描寫莫爾島河蜿延從源頭流經上面的高塔到下游的景像。中間的可以看到農民的婚禮、聖約翰湍流等等景緻。第三曲是「莎爾卡」,此曲完成於一八七五年,莎爾卡是一位亞瑪遜女戰士,因為被男人拋棄而立誓要報復,最後更殺死了好心救她的騎士。第四曲是「波西米亞的田野和森林」,在稱讚波西米亞的美麗田園景緻。第五曲「要塞」,描寫的是捷克境內的古戰場。第六曲則是「布朗尼克山」,這是描寫古代捷克戰役中英雄被殺的山上。這份錄音是沙堅特爵士在一九六五年完成的錄音,當時他已經七十高齡,錄音完成兩年後就與世長辭。片中由他所指揮的皇家愛樂在當時差點被解散,幸得沙堅特挺身背書才得以免除被解散的命運。在灌錄這份錄音當時,還很少西方指揮家會在音樂會上排出「莫爾島河」以外的其他五首樂曲,更不用說是錄音,即使在今日,這份錄音依然被視為他的經典代表作之一。
 
 
壯麗輝煌的蘇沙進行曲
英國皇家海軍軍樂隊
Band of HM Royal Marines
Sousa: Facourite Marches

如果說維也納有圓舞曲之王約翰史特勞斯二世,那麼美國也有進行曲之王,約翰菲利普蘇沙。蘇沙是一位多產作曲家,同時還創作了很多詩集。他一生的音樂作品不僅僅有進行曲、還有輕歌劇、組曲、歌曲和舞曲等等。他在一八八零年以後擔任美國海軍軍樂隊後,進行曲類的作品逐漸成為他創作的主力,其中包含了像是「永恆的星條旗」、「華盛頓郵報」、「自由鐘」等我們經常聽到的進行曲。而由他所發明的蘇沙低音號至今也是軍樂隊裡的重要低音樂器。他在美國海軍軍樂隊的五十年間,總共創作了一百三十首進行曲,過程中無視於音樂風格和時代的巨變。蘇沙從小就被發現具有音樂天份,擁有絕對音感,十三歲被父親報名加入軍樂隊,並一邊學習正規的小提琴演奏,十八歲他開始在歌劇院中拉奏小提琴,在海軍軍樂隊的七年中,他學會所有管樂器的吹奏,然後在二十五歲開始創作輕歌劇,最後成為美國海軍的軍樂隊隊長,退休後他組成蘇沙管樂隊四處演出。蘇沙可以說是隻手將軍樂水準提昇的歷史關鍵人物,他因為親自經歷了美國南北內戰,對戰爭中經常出現的軍樂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對軍樂創作擁有超過其他作曲家的情感。蘇沙不像其他作曲家吝於將美好的旋律與和聲運用在進行曲這種較不受重視的音樂中,相反的,他總是在進行曲中注入他最豐富的才華,也因此讓他的進行曲作品總是讓人印象深刻。
 
 
史丹佛聖樂合唱作品
克里奧貝利(管風琴、指揮)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
Stephen Cleobury / Choir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Stanford: Evening Services & Anthems

英國作曲家(嚴格說是愛爾蘭)史丹佛是二十世紀初的英國代表性作曲家。雖然他主要的音樂教育在三一學院,但在一八七四年後有三年,他又到德國攻讀碩士文憑,求教於Reinecke等人,回國後任教於皇家音樂院擔任作曲教授,他的學生都成為二十世紀英國最頂尖的作曲家,包括佛漢威廉士、艾爾蘭、霍爾斯特、布利基等人。史丹佛的個性和他創作的音樂正好是極端的對比,相當好辯且易怒的他,生前和同輩作曲家包括艾爾加、帕禮等人都吵過架,但是他的音樂卻平和優美,其中尤其是合唱作品,更是古往今來唯他一人,具有獨到的風味。史丹佛的作曲風格其實受到舒曼和布拉姆斯的影響甚多,其中又夾著對故鄉愛爾蘭民謠的嚮往,但真正呈現出來時,卻格外具有他纖細透明的質感與和聲效果。他的鋼琴協奏曲還被鋼琴家魯賓斯坦好好稱讚過。不過他最值得一提的還是聖樂合唱作品。這份錄音是一九九七年由國王合唱團灌錄的,他們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資格詮釋這套樂曲的團體,畢竟史丹佛學生時期就在劍橋皇后學院求學,後來又擔任劍橋大學的作曲教授。這份演出完全由合唱團和管風琴合作,部份樂曲則是合唱團清唱。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音樂會幻想曲
彼得杜南荷(鋼琴)巴夏伊(指揮)樸恩矛斯交響樂團
Donohoe / Barshai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etc.

柴可夫斯基一生寫過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只有第一號協奏曲最受到後人的青睞。此曲完成於一八七五年,最早是希望獻給莫斯科音樂院院長尼可拉魯賓斯坦,他是大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的哥哥,可是尼拉對此曲卻非常厭惡,頑固的柴可夫斯基也堅持不肯改,後來在完成全曲後,他就將作品獻給德國大鋼其家漢斯畢羅,而畢羅欣喜之餘,乃將之帶往美國,就在美國波士頓完成了世界首演,成為史上第一部在美國首演的偉大音樂作品。至於同樣為鋼琴與管弦樂寫成的音樂會幻想曲則極少為人所知,這是他為學生塔內耶夫所寫的,當年相當受到歡迎,如今卻幾乎為人遺忘。柴可夫斯基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以後就逐漸對鋼琴與管弦樂團合奏的音色衝突感到困擾,此曲中因此在輪旋曲樂章中段裡完全都只有鋼琴獨奏,他認為這樣可以解決這個衝突。這雖然像一般協奏曲的裝飾奏,但不同的是,這段裝飾奏完全不是依樂章的主題發展,而是全新的主題。此曲的第二樂章則來自他同時間譜寫的第三號管弦樂組曲,原本打算用在該組曲的第一樂章,後來棄用後,被移到此處。本片鋼琴家杜南荷是一九八二年柴可夫斯基大賽的第二名得主(第一名從缺),這份錄音當年是和他的柴可夫斯基鋼琴協奏曲全集一起發行的,獲得留聲機大獎,其中第二號更獲得企鵝評鍵三星帶花。錄完此曲兩年後,他就在美國辛辛納提市被一扇窗戶砸中左手數根手指,當時手指幾乎全斷,幸來現代醫術救回。這份精彩錄音紀錄了他受傷前的演奏巔峰。
 
 
維多利亞時代通俗歌謠集
羅伯提爾(男高音)班傑明樂森(男中音)普列文(鋼琴)
Tear / Luxon / Previn
The Dicky Bird And The Owl

維多利亞歌謠是什麼樣子呢?台灣的樂迷大概很難有概念,不過在英美國家,如果講到維多利亞歌謠,很多人第一個印象都是不正經的水手在酒吧裡調戲女子時唱的歌曲。如果您看過英國知名博物學家傑若杜瑞爾(Gerald Durrell)所寫的「希臘三部曲」,其中描寫一名老船長調戲他母親時唱的歌曲,那就是維多利亞歌謠。長久以來,這些歌曲多半還殘留在許多英語系國家老一輩人的印象中,但因為歌詞多半帶著淫猥暗示,或者促狎意味,所以常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不值一聽的酒館音樂。這也是這份一九七三年錄音的目的所在,由英國男高音羅伯提爾所發想的這張專輯,目的是要以正統的聲樂唱腔在這類歌曲中挑選出一些值得一聽的旋律和歌詞,讓人回想、重新評估那個時代的歌曲。維多利亞歌曲很多是取材自當時最流行的音樂劇,像亞瑟蘇利文的輕歌劇,還有巴富(Balfe)和奧芬巴赫的喜歌劇都是靈感的來源,當然,民謠更是重要的元素,我們在片中就會聽到三首這樣的民謠改編曲。這份錄音請到知名的作曲家普列文擔任鋼琴伴奏,借重的是他在爵士樂方面的即興技術,因為這些歌曲很多並沒有精彩的鋼琴伴奏,是普列文的即興技巧為全片增色。片中的歌曲不僅僅是獨唱,很多時候是男高音和男中音的二重唱,逗趣詼諧常是主要的氣氛,即使沒有歌詞,也很能感受到其輕鬆的趣味。
 
 
劍橋國王學院的管風琴名曲
菲利普雷哲爵士(管風琴)
Sir Philip Ledger
More Organ Favourites From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位於劍橋大學內的國王學院教堂,是英國歌德式大建築的最完美典範。該教堂始建於英王亨利六世,他在一四四四年委託建築師伊萊設計該教堂,一直到六十九年後,亨利八世時才終於全部蓋成,僅留最大的幾面窗戶未嵌上。這幾面鑲嵌玻璃製成的花窗,是世上最美的嵌花玻璃,總是共達四十八面,全數造於十六世紀初,由法蘭德斯一流的玻璃工匠手繪(有幾面是十九世紀末才造)。著名的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就在此教堂內固定為禮拜演唱,由於此教堂有著非常美好的迴音,因此也常被利用做為音樂會和唱片錄音之用。國王學院教堂裡的管風琴最早是在一六零六年造的,但之後該管風琴歷經了近十次的重建,分別在十七世紀、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最後在一九三四年該管風琴由兩位同樣姓Harrison的管風琴製造師重建為現今的型式,這兩位造琴師保留了William Hill製琴公司在十九世紀四次修建的部份音管,之後在一九六八年此琴又重新翻修,直到一九九二年也還有裝修,並加上了先進的電子系統。到了今年年初,此琴幾根最重的音管因為不堪歲月腐蝕加上自身重量的壓迫,終於折損,所以目前在國王學院教堂內正對這部管風琴進行整修,聽不到它優美的琴音。這份錄音完成於一九七五和八一年間,可以說是保留了電子器材引進前的此琴古老風貌,同時也保留了最古老幾根音栓的原音,由當時擔任國王學院音樂總監的雷哲演奏,他是英國知名的管風琴家和合唱指揮。


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最美合唱曲
劍橋國王學院合唱團
Cleobury / Ledger / Willcocks
More Choral Favourites From King’s

位於英國劍橋的國王學院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學府之一,它首建於一四四一年,是六歲登基的英皇亨利六世在位時的功勳之一,可惜其擘劃的規模過於雄偉,整座國王學院一直要到一五四七年,整整拖了一百多年才告完成。而雖然在亨利六世在位時,就已經規劃了要在他的兩所學院中設立教堂和教堂詩班,但是國王學院的詩班卻一直到一八七零年才正式成立,此後也就展開了這個詩班一百多年來顯赫的地位,如今,更堪稱是全世界最傑出、歷史最悠久的專業合唱團。本片中,國王學院是由該詩班成立後第三任指揮大衛威爾確斯所指揮,威爾確斯是在一九五八年出任該學院的指揮一職,之前他也是國王學院的歌手,而該學院也就是在他的指導下,達到目前的聲名和優異的水準。這份錄音收錄了國王學院合唱團在歷任三位指揮帶領下的經典演唱,片中樂曲都是聖樂,並且都在知名的國王學院教堂中灌錄,在其優美的教堂殘響下,這些合唱團員的聲音,可以說是媲美天籟的嗓音。
 
以上資料由 金牌大風 gold typhoon music [EMI Taiwan] 提供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3,4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新片情報 |
此分類下一篇:2009.11.06 EMI 新片情報
此分類上一篇:2009.10.23 EMI 新片情報-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