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19 10:41:12| 人氣4,43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9 EMI 新片情報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歌劇幻想曲-帕胡德的歌劇之夜
帕胡德(長笛)
雅尼克.涅傑瑟貢(指揮)鹿特丹愛樂
FANTASY-A Night At The Opera
Emmanuel Pahud

演奏了茶花女、弄臣、尤金奧尼根、魔彈射手、奧菲歐與幽莉蒂絲、魔笛、卡門等劇中名曲所改編的長笛幻想曲,帕胡德這份2010年最新的錄音,可以說是最豪華的長笛曲目,也是他出道至今最讓他的樂迷愛不釋手、競相收藏的一套曲目。原因何在?因為這些都是長笛樂曲中技巧最華麗、旋律又最膾炙人口的一套曲目。相較於上一張專輯呈現了完全二十一世紀最新現代曲目的冷門,帕胡德非常快速而精確地在這張專輯中轉入最暢銷和熱門的曲目。專輯中這些作品,分別由法朗茲和卡爾杜卜勒共同改編的弄臣雙長笛幻想曲、塔芬涅爾所改編的魔彈射手、富比斯和Krakamp所改編的魔笛,以及Borne所改編的卡門。至於柴可夫斯基的尤金奧尼根詠嘆調則是由Braunstein所改編,這個版本特別值得一提,因為此曲原本是由柏林愛樂現任首席小提琴家布勞恩斯坦為自己寫的,他是為小提琴和鋼琴合奏寫成此曲,但知道帕胡德喜歡這個編曲後,他特別將之改編成長笛和管弦樂曲版本,當然,還是維持了原始的超技獨奏給長笛。所以這個版本算是在本片中第一次出現長笛吹奏的錄音。片中另一首以往未見的版本,則是魔笛變奏曲,帕胡德一直想在這張專輯中放進魔笛改編曲,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版本,本片這個版本是他從一位比利時長笛家的專輯中聽到後,大為驚豔才採用的,這是近年才出現的版本,之前也只被灌錄過一次。



湯瑪士‧阿德斯:小提琴協奏曲、庫普蘭舞曲
拉圖(指揮)柏林愛樂
阿德斯(指揮)歐洲室內樂團
Tevot, Violin concerto, Couperin Dances
Thomas Adès

英國新生代作曲家阿德斯是一位幸運的現代作曲家,因為,他不像前一個世代的古典作曲家那樣,必須小心嚴守學院作曲家的分際,萬一要是作品太受歡迎,就有可能遭受同儕‘迎合大眾’之譏。阿德斯這一代的作曲家,因為樂壇態度的轉變,已經不再有這種受歡迎就是迎合、向現實低頭妥協,或是冷門就是學院、高尚的二分法取向,也因為這種觀念的消失,讓他們這代的作曲家,能夠自由地遊走在任何領域,不用怕被貼標籤,只要向自己的創作理念忠誠。這份錄音中收錄的四首樂曲,就是阿德斯以這種態度完成的近作。這四首樂曲中,「方舟、法櫃、或小節線」是由柏林愛樂委託,完成於二零零七年的作品。Tevot這個字是希伯萊文,就是「容器」的意思,英文的方舟、法櫃都出自同一個字,但其實指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原因就出在希伯萊文這幾樣東西用的是同一個字,就是tevot。而同一個字在希伯萊文也指小節線,阿德斯就將這種既是小節線、又是容器的概念放進這首樂曲中。而因為是為柏林愛樂寫的,因此他將之寫成一首供大型管弦樂團炫技的高難度作品,阿德斯的心目中,要這首曲子像是「音樂演奏中的極限運動」一樣讓人瞠目結舌,他說:要像「高空滑板或攀岩」一樣。小提琴協奏曲是二零零五年的作品,這是洛杉磯愛樂和柏林音樂節共同委託的,此曲獻給本片小提琴家安東尼馬伍,特別採用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的編制寫成,但加了兩位打擊樂手。「庫普蘭習作」是二零零六年由巴塞爾室內樂團委託的創作,以法國巴洛克時代作曲家庫普的三首大鍵琴作品為底改寫成室內樂團的作品。最後一套組曲「妝點她的臉」出自阿德斯一九九五年初入樂壇的成名作,同名歌劇「妝點她的臉」,原歌劇是描寫英國女爵艾格莉二世多彩多姿的一生。該劇一問世就大受歡迎,前後在世界各地歌劇院推出三十種不同版的製作。零七年阿德斯又選出其中三段重新編曲並巧妙地穿插樂念,成為與原作只有動機相似,事實上是截然不同新曲的作品。



貝多芬:四首弦樂四重奏(2CD)
阿忒密絲弦樂四重奏
Beethoven : String Quartets Op.131 Op.18-2 Op.132 Op.59-3(2CD)
Artemis Quartet


這套錄音是國際跨國唱片很少見的發行慣例,因為它是將阿忒密絲弦樂四重奏團以往在Ars Musici的錄音買來,作重新包裝組合的發行。會有這樣的舉動,是因為阿忒密絲的評價非常高,讓唱片公司決定要儘可能將他們的錄音收入旗下。尤其是因為,阿忒密絲來到維京唱片後,第一張和第二張專輯,分別收錄了貝多芬作品五十九「拉蘇莫夫斯基」的第一號和第二號四重奏,然而作品五十九的第三號,他們卻已經在Ars Musici錄過了,雖然這中間他們經過換血,中提琴手由原來的Volker Jacobsen換成Friedemann Weigle,第二小提琴也由Helme Muller換成Gregor Sigl。來到維京後他們錄的這些貝多芬四重奏唱片,在德國獲得年度室內樂錄音獎,在法國也非常受到專業樂評的推崇,也因此,讓許多樂迷在找他們的貝多芬錄音,但他們因為過去已經錄過的曲目,短期內不想再重複自己,因此維京決定重發他們在別廠牌的舊錄音,以饗樂迷。阿忒密絲四重奏的貝多芬演奏最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的音色中有拉丁民族特有的溫暖,這和許多德奧四重奏那種強調較尖銳的總奏音色有很大差別,這種差別讓他們的貝多芬格外有一種和煦的人性;但這不表示他們的演奏就缺乏超技,相反的,他們很清楚超技演奏和凌厲得過於給人距離之間的差距,因此他們適度地掌握到讓貝多芬音樂怡人且具有親和力的一面,這樣的演奏,在五、六零年代的美樂四重奏和阿瑪迪斯四重奏是比較常見的,可惜近年來卻越來越少,這也是他們受到樂迷喜愛和推崇的地方。



韓德爾次女高音詠嘆調
森席克(假聲男高音)
法索利斯(指揮)巴洛克人古樂團
Handel: "Mezzo Soprano" - Opera Arias
Max Emanuel Cencic

六歲就在克羅埃西亞電視台上憑著演唱《魔笛》夜之后中「地獄的怒火」一夜成名的假聲男高音森席克,在去年以驚人的技巧征服了羅西尼歌劇中,傳統上由次女高音演唱的詠嘆調後,這一次回到「較傳統」的韓德爾次女高音詠嘆調,說是較傳統,因為畢竟這些詠嘆調交由次女高音演唱的時間要長的多,即使它們原來可能是寫給閹人男高音演唱的。森席克這幾年的音色隨著他邁入三十歲大關,也開始有朝胸腔音較厚重的情形發展,這讓他的音色越來越有女低音的那種厚度和深度,也因此讓他在詮釋角色上更能表現出多樣的情感層次,而不用只是局限在高音域的花腔展現,也因此他更能讓演唱增添戲劇性。這份韓德爾的錄音,森席克演唱的詠嘆調,有更多是他已經在舞台上親自演出、扮演過的。在這方面他本來就是專家,先後唱過韓德爾包括凱撒大帝、費南多、賽西等六部歌劇的森席克,是國際間各大歌劇院爭相邀請的首席韓德爾歌唱家,也因為這樣,森席克對於韓德爾不為人熟悉的劇碼也格外有研究。本片中,他除了演唱包括賽西、塔默朗諾、阿格莉賓娜、歐蘭朵等知名劇碼外,也選了多部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或很難找到全劇錄音甚至詠嘆調的劇碼:包括:伊曼尼歐、克里特島的亞莉安娜、慶典的帕納(小夜曲)等。這一次森席克邀來目前正在快速竄起的瑞士古樂指揮家法索利斯來擔任指揮,本來是管風琴名家的他,在完成巴哈管風琴作品全集演出後,逐漸側重在他的合唱指揮事業,並推出許多巴洛克聲樂作品錄音。巴洛克人古樂團是從五零年代即創團的盧加諾室內樂協會蛻變而成的團體,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讓該團的古樂演奏帶有濃厚的義大利古樂學派的影響,特別重視速度的強烈對比和節奏感,但是採用較折衷的風格來呈現。



蕭邦夜曲全集(2CD)
李雲迪
Chopin:Nocturnes(2CD)
Yundi Li

公元兩千年,一個來自中國南方的鋼琴少年,在波蘭華沙「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驚濤駭浪的過程中脫穎而出,旋風式襲捲整個國際樂壇。不久,一夕成名的鋼琴少年成為無人不曉的新生代鋼琴偶像。他就是史上最年輕的蕭邦大賽首獎得主紀錄保持人李雲迪。事實上,得獎之後,李雲迪並未以此自恃,除了固定的錄音計劃之外,為求精進琴藝,他選擇到漢諾威進修。十年過去,期間無數次的演出歷練,發行數張叫好叫座的鋼琴專輯,已奠定他在樂壇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球熱烈慶祝蕭邦二百冥誕的2010年,李雲迪加盟EMI,首張錄音選擇蕭邦的「夜曲」全集,並於蕭邦生日當月正式發行,別具深刻意義。

「夜曲」(Nocturnes)的濫觴應可追溯至海頓與莫札特的作品,然而談到鋼琴獨奏演出形式的「夜曲」則不得不提及愛爾蘭作曲家約翰‧菲爾德(John Field),他的十八首「夜曲」作品被認為是蕭邦創作「夜曲」的靈感來源。一般認為,蕭邦將菲爾德原創的「夜曲」形式發揚光大,並賦予更深層的意義,更寬廣的表現幅度,更強烈的戲劇性,更熱情,更宏偉,已遠遠超越菲爾德的成就與格局。「夜曲」顧名思義,是在夜晚時刻聆聽的音樂,寂靜夢幻,精緻優雅,左手低音部穩定的支撐右手浪漫唯美的旋律是它形式上最鮮明的特色。

這一套即將成為今年唱片市場焦點話題的大碟,穩健朝大師之路邁進的李雲迪展現益發成熟的琴藝,悠遊自得,行雲流水,精準無礙。面對李帕第、富蘭索瓦、阿格麗希…等等典型夙昔的重量級蕭邦前輩,李雲迪的詮釋融合各家之長,從經典中汲取養份,自成一家之言,不慍不火,拿捏得宜。未來,李雲迪將計畫預計與EMI合作完成蕭邦全本鋼琴獨奏作品,也讓所有的樂迷拭目以待。



爵士黑手黨
眾多藝人
Blue Note presents: The Italian Job
Various Artists

首先,這不是電影「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的原聲帶,即使名字一模一樣。再來,這張唱片的純度比電影更「義大利」,所以大膽用「黑手黨」來做標題。

然後定睛一看,原來這是張蒐集了全義大利最棒的爵士樂手所做的爵士精選。在唱片業嚴重萎縮的近幾年,義大利人選擇反其道而行,推出許多自家優秀樂手的爵士唱片。也讓台灣樂迷在小部分德國或歐洲其它廠牌之外,認識了更多來自這個陽光浪漫國度的傑出樂手。

看看唱片本身,幾位近幾年在台灣知名度開始攀升的樂手全數在列。比方說長相酷似帥哥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小號手Paolo Fresu,硬是在唱片裡出現了三次,因為這二年他共發行了四張唱片。其中和美國鋼琴手Uri Caine的合作以及2005年的《Kosmopolites》和2007年他的「魔鬼四重奏」所發行的《Stanley Music》專輯台灣都有進口。是故,第十二軌《Moto Perpetuo》肯定會是行家的首選!義大利出品的小號手一向是品質保證。Fresu之外,Fabrizio Bosso與Flavio Boltro等也都是同期強勁的競爭對手。第十一軌是標準曲《You’ve Changed》,Bosso如泣如訴的詮釋,足以溶化鐵石心腸的你!XD。

畢竟版面有限〈側標〉,能講的東西太多卻講不完,所以再介紹一位吧!2009年台中爵士音樂節,主辦單位邀請了義大利老牌小號手Enrico Rava,而老Rava帶了一位年輕帥氣的猛男伸縮號手Gianluca Petrella隨行。如果你有參與那年的音樂節,絕對會對Petrella的演奏能力大為折服!樂界朋友們〈尤其玩銅管樂器的〉給了他一個「鐵嘴」的綽號,就因為他太利害!想聽他的演奏,請洽第六軌《Jazz Has Just Left the Building and Now is Fighting Against Me》。想像一下Petrella對著爵士樂大喊:「出來面對!」的魄力,…,嗯,似乎還不賴唷!

以上資料由 金牌大風 gold typhoon music [EMI Taiwan] 提供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4,437)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新片情報 |
此分類下一篇:2010.03.26 EMI 新片情報
此分類上一篇:2010.02.26 EMI 新片情報

orangebach
到現在我還搞不懂為何會有假聲男高音這種玩意?到底是要唱男聲還是女聲?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最近有狂發counter tenor的趨勢。Jarrousky那張已經走火入魔到某個地步了,emi這張不知會怎樣。
2010-03-19 13:24:51
版主回應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算一種「復古」吧。

現代人喜歡新鮮、與眾不同,假聲男高音似乎也符合這樣的意像。

只是我對聲樂的涉略較少,只待其它人來分享看看囉
2010-03-19 13:57: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