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03 22:16:08| 人氣1,2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孩子只是卡住了:突破教養關卡,就要看懂孩子、協助破關/王麗芳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內容介紹]
想在教養ONLINE中輕鬆闖關、解任務

你需要一本高手直傳的破關密技!

 

  教養像闖關,常常出現狀況題,孩子行為卡卡、情緒卡卡,爸媽教養也卡卡,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不是無理取鬧,是看不懂別人的為難;不是愛爭風吃醋,是不明白父母決策的理由。想要順利闖關成功,你一定要先看懂孩子卡住的點!

 

  MISSION 1:孩子行為卡卡,請找出哪裡有問題

 

  孩子調皮搗蛋、上課不專心,怎麼講都講不聽。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爸媽沒看清楚孩子卡住的點,教養當然會卡關。

 

  >>我用遊玩的氣氛,結合動作跟語言,事先讓孩子理解我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而不是等到事情發生了,才用「孩子聽不懂的話」制止他。

 

  >>慢慢的我才看懂,專不專心是結果,要先找出孩子挫敗的原因,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而不是一直逼著孩子「要專心」。

 

  >>對我來說,沒有天生愛打人的孩子,只有「沒有能力」用武力以外的方式處理事情的孩子。

 

  MISSION 2:孩子情緒卡卡,請找出哪裡有問題

 

  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光有「同理心」,是不夠的!孩子卡住的心情沒有解,爸媽再怎麼安撫,都沒有用;孩子卡住的癥結沒有處理,未來只會引爆更大的問題。

 

  >>學會在不委屈自己的狀況下,配合別人;也學會在配合與不配合中,找到平衡點。學會尊重別人的不配合,也懂得說服別人配合。

 

 

  >>原來,孩子在意的是當下有沒有人聽聽我的委屈,有沒有人看到這件事情的是非對錯。

 

  >>停下來,喘口氣,告訴自己,後面沒有我們對抗不了的山豬!也告訴當了母親的自己,不要成為孩子心中,那隻追趕著孩子的山豬。

 

  MISSION 3:不只要看懂孩子,也要教孩子看懂

 

  不只教養像闖關,孩子的成長更是!在孩子的「成長ONLINE」當中,你要協助他找到打怪的裝備與寶物,讓孩子學會自己過關斬將?還是走在他前面,幫他清除障礙,讓孩子下次遇到狀況,依然不知道該怎麼辦?

 

  >>讓孩子常常去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又在做什麼?讓他慢慢想,自己要的跟自己做的有沒有連結。

 

  >>教孩子看懂觀感,他們才懂得修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每次被責難之後,只會陷入被否定的痛苦中。

 

  >>對孩子來說,能解決孩子困難的,才是溝通;不能解決孩子困難的,是嘮叨與干涉。

 

※專家推薦

 

  《孩子只是卡住了》書中沒有用教條式的說理,也沒有理論式的高空論談,字裡行間不斷看到一位媽媽如何用心向孩子們學習,也會刻意營造機會,讓孩子透過實際的觀察或體驗,開拓他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和視野。──吳玥玢,蒙特梭利理想園幼兒園負責人

 

  這是一本讓我在閱讀過程中頻頻點頭如搗蒜的書。「父母其實比孩子更容易受傷!話語如此傷人,我們都在傷痕累累中成長,然後再把同樣的話語傳給下一代。」作者如是說,這也成了我在親職教育工作上,最深切的省思。──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

 

※媽咪讀者好評推薦

 

  麗芳寫的雖然是親子教養,但是觸角卻涵蓋了許多人際關係的思考。這是一般親子教養書顧及不到的深層面向。這幾年來,我從麗芳的文章和演講中,因為「自己被理解了」而長出力量,因為理解並看懂了自己和他人,進一步得到了處理問題的智慧。──CC媽媽,育有2子,分別為4歲和未滿月

 

  在教養的路上,我讀過很多書,因為工作關係,我看過很多孩子,我想,如果每個父母都能看懂麗芳老師的書,理解「關注孩子、找出關卡、尋求方法」的觀念,那麼親子之間的衝突將會減少,痛苦的孩子和父母也會減少,感謝老師以往的分享,麗芳老師的新書《孩子只是卡住了》也誠心推薦給每個想看懂孩子的你。──Joycelai,育有2子,分別為11歲和7歲

 

  從寶寶出生以來,在教養上遇到重重關卡,麗芳總能用最精準的觀察及分析,找出孩子卡住的點,再用獨到的策略一一破解。從她的書中,我找到自己帶孩子的盲點,我不再為孩子的狀況感到焦慮,而是茅塞頓開,懂得如何破關了。──元寶媽,育有1子1女,分別為8歲和5歲

 

  麗芳的文章,讓我學會「看懂孩子的困難,協助孩子找方法過關」才是孩子長出力量與自信的關鍵,更讓我看見自己的盲點,跟孩子的關係從對峙變親密;也幫助我在面對家庭、工作與人生時,更有自信與快樂!──Angela,育有1子,就讀小四

 

  我曾經在親子教養書海中跌跌撞撞,直到遇見麗芳的文章,才有了安心的依靠。麗芳不只深入探討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懂得拉高視角俯視全局,告訴我問題在哪、如何形成,甚至看得更遠,預期影響有多大、要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幫助孩子和父母。真的很感謝麗芳!教養的路上有妳陪伴,我不孤單!──Yingblue,育有3女,分別為7歲、5歲、6個月

[句子摘錄]孩子不是講不聽,而是「聽不懂」。

   理解後,才能真正溝通。

  我們總要找到共通的語言,才能完整傳達自己真正的意思,也才能夠互相傳達關心與愛。

  孩子需要圖像與語言結合,腦中要有畫面,孩子才懂父母說話的意思。

  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對症下藥。

  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

  除了告訴孩子開錯開關,也要給孩子正確開關。

  那些大聲罵人的話,像一把亂射的箭,剌傷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自己。

  刺刺話,刺到了誰?孩子不尊重別人的東西,源自於父母也不尊重孩子的東西。

  雖然借不到玩具時會沮喪,但每個人都有拒絕他人的權利。

  為何這些人總是沒發現自己被控制著?教孩子看懂「被控制」。

  「我不喜歡妳控制我,我有自己的想法,我可以自己決定。」

  真正該讓孩子怕的,不是陌生人,而是「某個人的行為」才對。

  練習,看懂什麼是控制,什麼又是被控制。

  有些人看懂了對方背後的動機之後,想要避禍,就必須狠狠的發怒跟對方斷交,好讓麻煩不要接近。

  原來情緒可以選擇,原來情緒可以是一種工具。

  引導孩子看「場合」。

  腦中有畫面,知道自己有能力處理狀況,孩子才能安心的往前走,而不是一直在恐懼中摸索。

  會失去的,不只是東西,還有人。難過總會過去,後悔和愧疚卻會跟著妳一輩子。

  知道會失去,才會珍惜。

  人生是流動的,瞬息萬變。

  配合孩子的過程中,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孩子便會在配合父母時,展現一樣的態度。

         孩子卡住的心情沒有解,再怎麼陪伴都沒有用。

  人生,一直都不輕鬆。

  不拿別人情緒來扼殺自信的下意識習慣,才能真正的解脫。

  語氣與態度,在親子關係中是很重要的必須學分。

  喜怒哀樂交錯,才是人生的真味。在孩子受委屈的時候,緊緊的擁抱他們,而不是要孩子一個人躲起來哭。

  媽媽不怕難過,媽媽怕的是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知道可以求救。」

  孩子一輩子記得媽媽給的傷,媽媽卻能瞬間忘記孩子給的痛。

  同理孩子的時候,也要處理孩子問題的癥結,心結才不會越積越大。

  遇到事情,可以自己想辦法的人,人生是彩色的;凡事要別人想辦法,人生是黑白的。

  在善待的背後,有一顆尊重她的心。

  珍惜還願意跟你說出真話的人。

  及早看懂,才能及早提供協助。

  被誤解的孩子,其實,心很苦的。

  當一個人可以不執著別人的行為,而去想背後的動機時,比較不會錯過真正對他好的人,也比較能防著居心不良的人。

  能解決孩子困難的,才是溝通;不能解決孩子困難的,是嘮叨與干涉。

  解決親子之間的很多狀況,必須動用到孩子從小跟父母一起攢下的親情存摺。

[讀後感想]一直在學習如何教養孩子,如何良好有效的溝通,在網路上找到這本正面評價很高的親子教育書籍,父母學習控制情緒,別不分青紅皂白的講刺刺話,口出惡言傷人,不是溝通,刺傷了小孩更是做了壞榜樣,練習口語表達,感受情緒,再化為語言文字,理解彼此需要溝通管道,在成長路上,孩子的眼神是否有光彩,一有困難,人就難以專注,如何從旁協助孩子過關,練習親子間的親密對話,作者:「妳是出生那一天開始練習在這個世界生活,而我是妳出生那一天才剛開始練習當媽媽,練習跟妳找出最好的相處方法,如果我有不會的或讓妳不舒服的地方,妳要告訴我,也要等我好好練習,好嗎?」,「如果,妳是媽媽,妳覺得怎麼處理比較好呢?」,教學相長,學會多元視野,尊重個體不同看法,學習觀察和感受,由日常生活中瞭解什麼是觀感,面對孩子校園霸凌,被別人霸凌的孩子,他們會覺得霸凌者掌握了他的快樂與哀傷,且相信對方有能力與威脅,讓身邊所有人都聽他的話,不理自己。陷入被孤立而無援,而得到、不巴結對方,就不會有人理自己,更不會有朋友,誤認為委屈自己才會有朋友,漸漸把自己逼入關卡絕境,協助孩子破關,絕處逢生,只要妳是真誠友善的人,到哪都可以再交到朋友,虛情假意的強勢霸凌者,只會狐群狗黨、狐假虎威的結黨欺負自以為弱小的人並欺善怕惡、恃強凌弱,打破霸凌者很強的迷思,及霸凌者可以掌控所有的朋友,要知道朋友之間首重真誠友善,沒有人喜歡被朋友掌控的操縱,更何況是被利用去欺負人、傷害人,虛情假意的霸凌者終究是紙老虎,沒有人需要為別人嫉妒自己的優點,而自暴自棄,珍惜自己的優點,成為個人優勢,跟自己的孩子站在同一邊,陪伴她成為她的心靈支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3415?sloc=main


台長: 月泱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