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6 20:56:43| 人氣80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談】宗教活動,有功德乎?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宗教活動,有功德乎?

 
 
宗教如果變成斂財的工具,那就是罪惡而非功德。

宗教儀式或宗教性的捐款,並非沒有可能幫助人消業障,但前提是,出錢的人,與作法的人,雙方都必須是秉持正直無欺的心。

「淨化」或「救贖」是以真心誠意作為前提,消業障的同時,意味著整個人的生命變得更良善、柔軟、堅強、平靜,若是性格毫無這種改善的話,作法也是緣木求魚,無效也。

此外,捐款者、參加宗教活動者,必須是發自內心,自願且誠心,付出之後不會覺得是損失、不因此而感到不甘心,如此才會開始產生某種淨化作用。

而接受捐款的宗教人士,必須承擔捐款者一部分的罪業。如果這個宗教人士本身心術不正,藉此斂財,或明明自身福份不足硬要替人消災,這就會有很重的因果報應要承受,輕則生病,重則喪命。

而更重要的是,「心」本身的力量,是無限大的。

「命隨心造」。心地必須保持快樂、自在、良善、柔軟、堅強、慈悲、智慧....,這樣命才會好。

作再多的法事,目的無非都是為了藉由宗教的神秘力量,影響「心地」本身,讓心地可以「向上提升」。

如果本來「自心」就可以向上提升,那也可以不必藉由外在的神秘力量來進行,命運照樣可以轉好。

有一本書叫《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又稱為《了凡四訓》講的就是這個原理。

凡夫俗子,就是因為自心汙濁、沉重、不自由,所以很難靠著自己的力量向上提升,所以才會需要藉由捐款給慈善機構,或是捐款給宗教機構...這種有形的物質手段,來做為內心「能捨」的象徵意義,藉此達到消業的效果。

但真正明白宗教、哲學上關於「心的智慧」的人,可以不透過那些有形的物質手段,直接從心的提升下手,這才是最直接而有效的轉變命運之方法。
 
 
二、禪的觀點
 
 
梁武帝問達摩:「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

達摩答:「並無功德!」

帝問:「何以無功德?」

達摩答:「此是人天善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意思是:這些功德,只能幫助你在輪迴轉世的過程中,往生到比較好的世界去而已,無法得到究竟解脫的自在。從終極真理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善果」就像影子一樣,仍是無常而且遠離終極真實的。)

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意思是:終極真理的般若智慧,是空性的智慧,清淨、神妙、且圓滿。這樣的功德,無法用世間法的執著心去求得。)
 
 
註:以上根據2010-11-15的留言而改寫成

台長: 天光

皮 厚
初造訪

論際廣闊
剖解生活
品味人生

順 賀
新年 笑 笑 事事 利 利
2011-01-01 10:12:51
版主回應
歡迎來訪!

也祝你新年愉快喔!
2011-01-06 14:46:11
我很響往清靜的心
2011-03-05 01:16:07
版主回應
清淨、清靜,一顆心心猿意馬,該如何清?如何淨?如何靜?

清淨、清靜,目的又是為了什麼?染著不好嗎?喧鬧不好嗎?濁雜不好嗎?

然則,古今中外歷史上諸大哲人,大抵上偏向於清淨、清靜,他們的智慧令染著、喧鬧、濁雜者,相形見黜,自慚形穢。

清淨、清靜,一顆心心猿意馬,該如何清?如何淨?如何靜?

---------

心猿意馬:心像猴子,意如野馬。比喻難駕馭也。
2011-03-06 19:36:57
心之所嚮
你想你就可以接近一點
你不想你就不能
2011-03-12 23:13:32
版主回應
心能生萬法。
2011-03-22 19:38:41
皮厚
午安
感謝
授教學習
祝如意
2011-03-22 13:58:12
版主回應
謝謝您!

順心如意!
2011-03-22 19:39:15
小致
能否請教空性指的又是什麼?是否跟密宗所指的空性是一樣的?
2012-03-28 00:24:39
版主回應
「空性」一詞,是大乘佛法中用以代表「萬法實相」的用語。用一般西洋哲學的術語講,就是「一切存在的本體」。

密宗或其他大乘佛教所談之空性、佛性、法性、如來藏、諸法實相、無量諸佛法身...,都是指同一件事。也同於禪宗講的「本來面目」。

證悟到這個實相的智慧,就稱為般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家所言「空」乃指「非實、一切是幻、亦幻亦真、真幻不二、空有不二、真空妙有」之義,不等於「虛無主義者」所認知的「死後什麼都沒有,所以生前怎樣都可以」的那種「虛無」。

《心經》雖言「色不異空、色即是空」但不希望人誤解為「一切都不存在」的虛無主義,因此還有「空不異色、空即是色」,亦即承認「空就是存在」。此處的「不異、即是」皆當動詞用。因此主詞與受詞先後順序不同時,意義就會有差別。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及「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所說的就是「空性」的意思。
2012-03-28 21:15: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