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1 04:00:00| 人氣7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颱風+南鐵】賴清德仍可「選總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賴清德喪失明星光環了嗎?】

綠營明星台南市長賴清德,近日為了南鐵東移自救會的抗爭而陷入政治困局;自救會甚且「攻佔」賴的市長辦公室。偏偏就在此時,一個颱風天要不要放假的決定,因太晚宣布停止上班上學,台南市被大水淹,賴市長也被市民猛轟。

賴的明星光環是否已然褪色?

賴原本被認為將來是問鼎總統的政治明星,也有不少人認為賴市長是帥哥;很多人不免拿他來和當初的台北市長馬英九比較。但這種比較,對賴其實沒好處。因為自從七百多萬票選民發現選出來的馬英九執政竟如此無能腐敗之後,對「帥哥」早已不抱任何期待,只怕又是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貨色。

不過,如果現在就說賴清德失去問鼎總統的機會,則未免過於武斷。看看馬英九的例子就知道,

以下轉貼兩則2001年台北市長馬英九處理納莉風災不力釀成災情的報導:

-----------
-------------

看看曾經發生如此嚴重災情的馬英九,今日依然可以居高位簽服貿,依然力挺大埔天怒人怨的劉縣令而不怕禍及自身;人們必須知道,人民的健忘,永遠是政治人物東山再起的良機!

連應變無方、災情如此慘重,後來又因特別費遭起訴的馬英九,都能輕鬆選上總統了;那麼,這次颱風的應變已經很認真,災情也遠不如當年納莉,且至今未傳出不當金錢利益問題的台南明星市長,料想不會因為這次不算很嚴重的災情而成為將來問鼎總統大位的絆腳石。

但賴將來能否當總統,實在不是筆者關注的興趣所在;這篇文章要談的是,「將來有可能當總統的現任明星市長」(這種政治人物該稱為「總統級政治明星」),到底該如何思考「颱風假」這樣的決定?

關於颱風假,賴清德有沒有太晚放颱風假?決策有沒有疏失?

這問題前半段與後半段,其實是不同層次的兩個問題。就前半段來說,賴清德當然太晚放假!(不然市民怎會抱怨?他又怎會道歉?)。就後半段來說,賴清德有無明顯的「疏失」,至今仍有爭議。地方與中央似乎陷入口水戰!

(看看以下兩則新聞)

----------
----------

人民必須用正常人性的角度來看此問題。

無論如何,賴清德出於公益或私利,都不可能有明知淹大水卻故意不放假的情形,當天也沒有傳出跑去睡覺幕僚不敢叫醒之類的懈怠情況,足證他應該還是有認真在注意雨量監測數據。

但賴清德太過輕敵,也是事實。這個敵,指天氣,也指政敵。

----
看看知名部落客比利潘的圖表就知,賴錯失了兩次宣布停班停課的良機: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1570013113639&set=a.431566178638.206452.116441588638&type=1&theater

----

賴清德因為上次颱風,和其他縣市做了不同的決策,堅持不放颱風假,因判斷準確而博得掌聲(其實主要應該是判讀氣象資訊的幕僚的功勞)。

這次颱風,賴於凌晨同樣先是做出不必放假的判斷,等到幾個小時過去,水淹極高,遲至上午11點才宣布下午全市停班停課。這動作太慢的原因,顯然與賴原本企圖「複製上次判斷正確的決策成功模式」這種心態有關(當然這種心態很可能不只賴有,幕僚更有)。

上次賴清德賭對,而許多人以為這表示賴清德有過人的英明;這次賴賭錯,很多人又覺得賴是「昏庸愚昧」,這種兩極評論,其實都不客觀。賴的真面目,畢竟是個正常人,有時判斷準確,但也有時會犯錯,不可能永遠英明或永遠愚昧。

那麼,賴這次學到教訓後,今後該如何思考颱風假的問題呢?

颱風時對雨量的預估,固然應該嚴謹,仔細評估數據與趨勢,但數字畢竟是死的,人才是活的;總統級政治人物必須超越數字,決策時要更體恤人民,決策也該更果斷迅速。

嚴謹是做任何事都需要的;但在追求嚴謹之餘,不要因此拖慢決策速度,也不要因此使人民承受多餘的風險與痛苦,這才是主政者要注意的。

面對可能產生高民怨風險的決策,也是影響人民身家性命財產安全的決策關鍵時刻,在政敵希望他出錯頻使小動作暗算的時刻,賴本就不該奢求中央的對手政黨會提供給地方明星市長最完整的「正確資訊」,事先就該做好「萬一資訊不足、或資訊有誤」的心理準備,也該知道,身為一個明星市長,「一旦決策出錯,政敵必定猛攻」,決策本應該預留餘地,不可自陷風險。

這觀點表示,雖然凌晨時賴判斷雨量會漸緩,但仍不該堅持不放假,仍然應該宣布全天放假而非等到快中午才宣布半天放假;寧可讓市民多賺到半天颱風假、工尚業增加一點勞動成本;也要避免因豪雨可能產生的人民身家性命損失,與嚴重民怨風險。

....能這樣「以民為本」思考的人,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賴清德顯然還在學習如何才能當真正的政治家。這學習歷程也表現在他處理南鐵東移抗爭的態度上。

從因南鐵案槓上李鴻 源,到因颱風假槓上氣象局,賴遇到對手「暗算」(或攻擊)時,很本能提供數據反擊,這是立委本色習性;但他是個有機會當總統的人,格局這樣還不夠,必須更沉穩。

不過,賴的施政風格,至少從表面上看,還是比張花冠與朱立倫好一些。賴沒像張花冠那樣突兀下跪,也沒像朱立倫當年因缺水問題大罵並逼問當時的經濟部長何美玥:「妳要不要下台?」 

(張花冠下跪的消息見前面轉貼的新聞連結;朱立倫罵中央的部分請見http://www.nownews.com/2004/08/31/122-1679964.htm)

可以說,賴清德的施政魅力與形象塑造,目前看來仍然是成功的。但表面形象是一回事,真的將來若當了總統,有沒有能力治理國家又是一回事。台灣的民主政治還在摸索學習前進當中,對於政治明星的未來成長過程,人民事實上有必要多多關注並給予監督指教!賴清德的成長歷程,實際上也會伴隨著台灣民主的逐漸成熟歷程,無論他是不是下一屆總統參選人,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2013-09-01 初稿

台長: 天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