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14 10:32:51| 人氣56,2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盪鞦韆的好處&職能治療師

推薦 4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盪鞦韆的好處

在感統運動當中盪鞦韆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 , 我們常常帶寶貝到公園玩,公園之中的盪鞦韆應該是最老少咸宜的.大朋友盪鞦韆可以穩定情緒,刺激前庭,所以在盪鞦韆時,感覺非常的舒服,就像回到小時候的搖籃...超級舒服,在臉上拂過徐徐的微風,一刻前的不愉快都會隨著鞦韆...飛到九霄雲外.

小寶貝在盪鞦韆時雙手兩側要緊握,可以訓練手指肌肉的抓握力道.在前後擺動鞦韆時,會運用到全身的肌肉,有助於鍛鍊體魄,強化身體平衡力,尤其是前後擺動時,刺激腦幹強化前庭感,訓練速度與反應能力,從中得到自信與樂趣.

寶貝坐盪鞦韆時, 還可以學習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因為要學習輪流與等候,增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在盪鞦韆時,要注意寶貝的安全.

在盪鞦韆時,要注意寶貝的安全,尤其要留意寶貝們的玩法,例如不可以站在鞦韆上盪或者是轉圈圈,都要很注意,以免造成危險.在等候時,牢記不可站在鞦韆的後方 及鞦韆與鞦韆中間,更不能亂跑,後方的大人也要注意安全哦

 

什麼是前庭呢?簡單地說,它在人體內耳的一個平衡器官。但前庭系統的功能不只是掌管身體的平衡,它還負責身體和腦的多處互相聯繫,並同時接收從肌肉、關節、皮膚、視覺和聽力等接受器傳來的神經訊息,整理好後再送回原本的地方。前庭系統也負責眼球動作及影響知覺空間概念發展。前庭系統是一個很原始的感覺統合。在胎兒形成時,就開始影響孩子的情緒及日後的行為發現。在嬰兒哭時,如爸爸、媽媽把他抱起來,輕輕搖晃,哄哄他,嬰兒就會在搖晃時,接受到舒服的前庭刺激,並且感受到被愛,滿足的感覺,長大後也將會發展出穩定的情緒和人格[→所以這句話更加強有憂鬱症跟自閉症的人,父母回想到因為他們都略過了爬行的階段]


前庭系統的調節功能對神經發展和整合很重要。正常前庭系統的調節,可以增減某些神經活動的訊息,使前庭系統失調則產生過度反應或不敏感兩種。前庭過度敏感的小朋友,常會暈車,或當地固定看一旋轉的物體時,就會感到暈眩或甚至嘔吐的情形。而前庭敏感度過低的小朋友,則喜歡大量的旋轉或快速的刺激。通常可以發現這類的小朋友,活動量較高,整天跑來跑去,喜歡爬高爬低,盪鞦韆時,盪得越快越高,他越喜歡。有時會自己繞著原地打轉,可以連續進行數十圈,都不會暈。

感覺統合主要表現在三大系統,分別是前庭覺、本體覺以及觸覺。在上一期我們介紹過感覺統合, 了解人藉由觸覺、前庭覺、運動覺、聽覺、視覺、味覺和嗅覺等感覺神經系統,接收自己內在身體與外在環境的各種訊息,再依這些訊息的重要性,予以過濾、促進與統合,以掌握內、外狀況,領悟與學習 ,此次我們將為您深入介紹寶寶前庭覺功能,一探其對於寶寶學習外在事物的存在性與重要性。
什麼是前庭覺?
  其實,胎兒在9週時,前庭神經系統就已開始發展,隨著媽咪日常生活作息及活動,不論在搭乘電 梯、走路、坐車等晃動,無形中都會刺激胎兒前庭神經系統的運作。果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刻意減少活 動,胎兒就比較缺乏前庭系統的刺激了,建議準媽咪依然可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除了避免太過勞累之外,不必刻意減少活動量,對寶寶未來平衡感也有密切關係。

  根據振興醫院職能治療師李佳靜表示,前庭覺是透過內耳傳達關於重力與空間、平衡與動作的訊息 ,其刺激接受器位於內耳裡的半規管、橢圓囊斑、球狀囊斑。它會接收頭部、眼睛與身體傳來平衡和動作的訊息,然後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處理,讓我們能瞭解頭部、身體相對於這個空間的位置,以及移動 、進行的方向、速度,進而調整我們的身體姿勢來維持平衡及動作的平穩。

  此外前庭覺系統也和眼球動作、肌肉張力有關,因此,舉凡跑、跳、盪鞦韆等較為激烈的運動,都 與前庭覺發展相關。   

聰明爸媽須知?五覺統合
  人體重要的五覺發展,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肌肉關節覺,這些是神經系統最主要的感 覺接收器,在大腦中各屬於不同部位的功能區域所控制,如果五大感官接收的發展敏銳,即能接收更完整的訊息刺激,大腦各部位的訊息經驗也能有效整合,並且對外顯現出適當的反應,此即五覺統整的過 程。

  當您觀察到小朋友有上述情形或表現時,或許正表示他在前庭系統的整合上,出現一些異常現象, 建議您可以透過下列活動,進一步觀察孩子是否真的有異狀。
A
讓寶寶盤腳坐著,玩「不倒翁」遊戲,看他能否平衡,不被推倒。
B
讓孩子坐在乾淨的地板上,經由連續翻身,把沙包或玩具,由一端運到另一端。
C
讓孩子坐在旋轉椅上,由照顧者或孩子自己順時針轉動(或逆時針)10圈,然後做投接球或益智問答 ,接著再逆時針(或順時針)10圈,如此重複5?8次,視孩子可接受的情況增減。活動時,注意孩子在 旋轉後可否保持坐姿,並完成投接球或益智問答的活動,是否還會感到暈眩不舒服。 D使用跳跳床進行彈跳投球或丟接球的活動。
E
對較小的孩子,照顧者可用大浴巾當作搖籃,給孩子提供前庭刺激。

F
到戶外或公園時,可讓小朋友多從事盪鞦韆、溜滑梯、衝滑板等活動。

前庭覺敏感的特徵

1.
不能忍受身體的動作,因而逃避動作。
2.
不喜歡運動,例如跑步、跳舞、騎腳踏車。
3.
活動量低,動作慢。
4.
不喜歡遊樂場設備,例如:鞦韆、溜滑梯、攀爬鐵架、旋轉木馬。
5.
容易暈車、暈船、暈機。
6.
操作技巧差、不協調、常要求給予身體動作上的協助。
7.
有重力不安全感,害怕從高處跌落。

前庭覺遲鈍的特徵

1.
渴望強烈、快速與繞圓圈的動作,而且不會頭暈。
2.
需要一直動來動去,才能做所有的事。
3.
平衡感差,常跌倒。

  如果發現孩子真的具有上述特徵,建議您可以帶孩子到醫院請職能治療師 透過遊戲及一些簡單的動作評估;職能治療師會在評估之後,依照孩子的問題,而給予不同型式、量的 前庭覺刺激,並且利用適切、有意義的活動及刺激來給予感覺輸入。

親子遊戲需留意孩子反應,避免過於激烈
  前庭覺刺激的輸入和情緒也有很很大的關係。黃暐恬特別提醒家長,穩定、規律、緩慢的搖晃,例 如搖籃,有助於穩定情緒,反之,激烈地盪鞦韆、雲霄飛車等活動,會使情緒高張、躁動,或是肌肉張力暫時升高,如果再加上過度的刺激,可能會引發頭暈、嘔吐等神經反射反應,所以遊戲時活動量的控 制非常重要,家長應隨時觀察孩子的情緒、身體反應。此外,患有癲癇病史、腦性麻痺的孩子及頭部控制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兒,也應該避免激烈的前庭覺刺激。

 

 

台長: stacy_claire
人氣(56,276)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幼教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同學-螢火蟲們
此分類上一篇:98年11月14日(六)下午幼兒客語學習成果觀摩發表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