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06 10:06:02| 人氣1,0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末推薦書《母愛真可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壹、選書緣由

一、衝突引發思考

我一向喜歡「對照」,所以經常被一些奇異的書名吸引。這本《母愛真可怕?》,一看到「母愛」、「可怕」,就是驚悚的組合,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卻是那個「?」,疑問句留下很多思考空間,同時也不那麼強烈,這是我喜歡的原因,如果它是肯定句,我也就不會買它了,所以作者也在第二篇的標題寫著:「母愛真可怕」,你怎麼看這句話。不只書寫自己的想法,也問問讀者的想法。

二、心意牽動共鳴

也許有些人乍見書名會引起不快,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寫一本書,還得先和讀者道歉的,他的序標題寫著〈對不起,請息怒〉,裡頭就說明了:「雖然我不需要對不起,但仍為讓你誤會而說對不起。」而且它標榜「搶救媽媽脫離苦海」,搶救≠推翻,這使人感受好的心意,是為了讓人更好,可讓讀者靜下心看這本書。

三、相似身分省思

其實母親與我們一樣,都是孩子的陪伴者,只是我們的時間較短暫,但也許我們會有很大的影響,藉由這本書所提及的觀念,可共同警惕。

 

貳、與創作坊相符之處

這本書許多觀念與創作坊相似,以致我對內容大多很快認同了,創作坊強調的是「創作力」與「品格力」,也就是作文需具備的「創意」和「心意」,不止寫作,我們的生活也需要這些元素,才能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的心。

一、創意:

1.不止書名,連封面也是光與影的對照,而且連裡頭的頁面也是不規律的黑白交雜。

2.87則短文:不規則的數字,比起50100,更有一種不被限制的感覺,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方法可以不斷增加。

3. 教孩子寫作文:書中有作者在講述女兒學作文,和參加作文比賽的事件,當女兒拿著稿子請媽媽過目,媽媽回她:「爸爸是大作家,應該拿給爸爸看。」他卻聽到女兒回答:「爸爸寫的那種文章,老師不會喜歡啦。」孩子認為講真相的作文不會得高分,於是他們變得善於「包裝」,但過度包裝就不是自己的了。其實作者的觀念很簡單,也和創作坊一直教孩子的相似,作文=生活,書寫的心=打開自己,無論不寫或怕寫的人,不只廢了自己的手,也關閉自己的心。

4. 打破固有模式與慣性:不只寫作,生活中須打破固有模式與慣性,因為那些會使人形成長期無知。習慣很可怕,我們並不會察覺它的存在,也不會特別注意它。這使我想到三國課程中陳寔〈樑上君子〉所說的: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是壞人,而是在生活中不自覺得沾染上壞習慣,就如沾上汙點一樣,若無及時拔除它,然而再一點一點的沾上其他壞習慣,就會讓我們全身變髒了,也就形成了別人眼中的「壞人」。

5.關於閱讀,文學不只一種解說,尤其是詩,說出自己的感覺,也接受孩子的意見。想起創作坊的孩子讀哲理詩、寫哲理詩,雖然想法、見解不同,但都有一種邏輯。

 

二、心意:

1.媽媽都是昨天的女孩:這就是我們常和孩子說的「每個媽媽都是別人手中的寶貝」,但是媽媽有時也會忘記了,在〈重男輕女〉那一篇,作者寫著:媽媽忘了自己也是昨日不被平等對待的女孩,以致歷史重演。我們有時操之過急,想讓孩子早點學習、早點明白,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個坐在台下的學生,只要反過來想想當年的我們又是如何一點一點的學會,對於孩子的現況,也就能釋懷了。

2. 注重言教、身教:陪伴者的言行會深刻影響,同儕間都會如此,更何況身為老師或父母,更顯出言行合一的重要。除了個人言行合一,也要考慮到客觀的社會心態,若所做的與社會一般價值觀差異太大,無法讓人接受,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溺愛」------用愛將一個人近乎溺死,其實是一種傷害、摧毀,但孩子不知情的不斷接收,久而久之,會造成認知混亂,因為孩子無法判斷到底該相信哪邊,誰才是對的、誰才是錯的。

 

三、創意+心意:

符合「找方法」:書中特別獨立一篇為「媽媽求救方法」,置於所有內容的中間,我的解讀是,當讀者看到前面所述,可能因打破以往觀念而使心中浮現不安,不用等到全部看完,就能使讀者安心,因為這就是在告訴讀者「有方法」,也表示作者的重視,並不是把它放在附錄而已。

 

參、陪伴者的特質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經常不由得地將文中的「母親」和「老師」替換了,可能真的是同為孩子陪伴者的緣故吧。身為陪伴者,除了是外在的身邊陪伴,也需要提供心靈的支持與引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須具有一些特質,而歸納成三點:

一、傾聽、建議≠指揮:操控是人性,不是愛,掌權不一定掌握人心。傾聽,不一定要參與,不急著找方法或問孩子想怎麼做。而我自己習慣找方法,覺得遇到問題就要找方法解決,但孩子也許只是想分享,抒發情緒,找一個出口而已,一下子突然要他想辦法,可能會造成壓力。

二、要樂觀並正向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或抒發感想,雖然可以附和,但仍要強調「沒那麼糟」、「還是有辦法解決的」,若只是一味的跟著抱怨,心情會愈來愈低落。

三、共同成長、進步:不是單向的「給」,而是彼此「交流」,快樂指數也會成正比提升。

 

肆、結論

孩子是大家所共有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是明日的大人,也是我們未來的一部分。創作坊的孩子也是一樣,無論是不是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們都是創作坊的孩子。每個人若能這樣想,這個社會就會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書名雖然是《母愛真可怕?》,但讀完這本書後,會覺得可怕的不是媽媽,而是一些不合理、不合宜的社會觀念與價值。團體一定會形成一種力量,但這種力量會把我們推向哪裡呢,這是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的。所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人都應該去理解、去思索,因為這都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好的方法。

台長: Tinkle
人氣(1,0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愛,文字 |
此分類下一篇:詩情話意
此分類上一篇:我看《夏日大作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