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05 08:00:00| 人氣4,29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末推薦書《厚黑學講義-做人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聽到「厚黑」,也許有人立即想到「城府深、心機重」等字眼,但是這本書一開始就說明「厚黑學如雙刃劍,既可除暴安良,也足以塗炭生靈」,其實生活中的一句話、一件事亦同,人事物皆有兩面。

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厚」的對照是「薄」,「黑」的對照是「白」,白又可說是「透明」(以黑不見底來對照),如果一個人「淺薄」又「沒深度」,好像也不太好。因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完全無章法、無限制的活著,只要是身為人,就需要為人之道、處世之法,依循兩者,才可成就真正的人生。

厚黑學所主張的處世之道,就是在原則問題上絕不退讓,不失去做人的基本尊嚴和價值,和我們印象中的黑心小人是不一樣的,小人絕對不是真正的厚黑者,因為小人不會做「真正的人」,這篇屬於「做人篇」,就是告訴我們,做一個人,不是光靠「權勢」或「經濟」等名利關係,而是「厚黑」的功夫。有了這個概念,再讀這本書,就會覺得立即可投入其中,它的重點即是在「厚」、「黑」兩者,而兩者密不可分。

 

一、厚-----臉皮薄,誤一生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過猶不及,都不是健康的心理。生活中許多「累」的感覺,大多是「厚」的功夫欠缺而造成的心理包袱。

書中說,厚黑者認為「內向」是一種可喜的自省性格,有更深一層的思考與認知能力,但是臉皮薄者難以適應社會,這是因為,如果面對的是別人的誇讚,不好意思顯得謙虛可愛,但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恐怕不堪一擊,更可能一蹶不振。

害羞的類型大多分為三種:

1.氣質性即天生性格,此類人為少數。

2.認識性因過分注重自我,患失心太重所致。

3.挫折性原本不是太害羞的人,但經過挫折而變得膽怯怕生。

 

害羞的人易造成被動,孤獨感也比別人強烈,因有自卑、恐懼、憂鬱等不正向的心理,阻礙快樂與成功,這是很可惜也令人苦惱的。

我自己也是個臉皮薄的人,常會覺得「不好意思」,而少了嘗試的機會,自己也身感狹隘。我曾看過日劇中有一名男角的台詞:「我絕不和不敢一個人去吃飯的女人交往。」一開始我還看不太懂這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想,這應該是指太黏、無法獨立或不夠開朗的人,是不受青睞的意思吧!而我自己也在成長過程中意識到這一點,強迫自己多去接觸這個世界,雖然現在算是開朗,但有時還是不免浮現「不好意思」之情。

不過,並不是害羞的人就很糟糕,因為許多著名人物也都是有這些障礙,去戰勝自卑才成功的,如拿破崙面對自己的矮小、愛迪生在學業上的表現、小羅斯福的身體殘缺……等等,應該說自卑心去促使他們去尋求更完美的人生,而成為優秀的人。所以這也是一把人生的雙刃劍。

「厚」究竟是怎麼樣的功夫,簡單來說分為四點:

1.不是單純的忍氣吞聲,而是一種積蓄力量的方式,不因小失大,「忍」不是懦弱,而是有實力的標誌,如韓信、勾踐,對於一時的打擊和委屈不會耿耿於懷,知道自己應去做的遠大目標。「忍」有諸多利益回報與妙用,能以退為近,化被動為主動,有一句話說:「老鷹有時會比雞飛得還低。」即是如此。但須以生命底限為原則,並非什麼都忍,要看忍的目的與效用,不能把生命、人格、國格都丟了。

 

2.聰明人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就不應該讓別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氣,讓別人知道你,但不要讓他們瞭解你,沒有人看出你天才的極限,也就沒有人感到失望。讓別人猜測甚至懷疑你的才能,要比一味顯示自己的才能更能得崇拜,要不斷地培養他人對自己的期望,不要一開始就展示自己的全部所有。因為一個人即使是天才,如絲毫不懂得收斂,也是很難在群體中立足的。

 

3.「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說人非。」對人對事要保持寬恕的態度,隨時自我檢討,不滿的情緒便會降低,也能促使自己進步,未來也更有寬闊的可能。

 

4.此非縱容,而是強調「包容愚蠢的好人」,說是「愚蠢」有些太過,只能說有些人常不小心被別人誤為「壞人」而被討厭,例如有的人常說喪氣話來掃大家的興,但不是真正的壞人,只是行為作風無法得到大家認同。這一類人也可以說是最不會與人交往的人,但並非我們的敵人,他們有可以被信賴的地方,因為這類人多少都有原則,不易妥協,但不會心存歹念,陷害他人。另外,還有對自己「適度寬容」,不強迫自己做個「完人」,寬容之後,採取適度的方式,正確的對待自己的錯誤,對自己的責備應適可而止,使自己有心情去做其他重要的事,才不會形成精神上過大的負擔。

 

二、黑-----心太軟,壞大局

黑,是一種深度,人要有智慧、成大局,一定需要深度,太單純的人反倒可能壞了事,所以這是說心理層面,並非做壞事。

而黑的功夫,也能分為四點:

1.「黑」很容易想到「奸」,但厚黑學裡談的其實是「堅」,即意志堅強、信念堅定、堅持權利,不輕易向不公不正之事妥協。在日常生活中,那些與別人相處得最融洽的人,並不是不黑,而是恰到好處,知道自己的分寸,而知道別人應有的分寸。如被恐嚇或背黑鍋,若這種事一再發生,隨便地讓別人佔盡便宜,不僅會失去維護自己權利的能力,也削弱了那種站出來爭取自己應得權利的尊嚴,等於邀請別人來侵犯自己,也讓別人認為自己是墮落了。

 

2.性格強硬者分為兩種:一是蠻橫不講理,一種是智勇雙全、藝高膽大的人,這兩種人在群體中樹立不好惹的形象,所以也都較少受氣。但前者是最低層次的黑,別人見他如洪水猛獸,在別人心中絲毫無價值;後者就擁有真正的「硬氣」,講的是有理有義的浩然正氣,猶如一把隨身佩帶的寶刀,為的是保護自己,維持正義,擊退邪惡,喚醒人們的自尊、自信與良知,所以得到別人的尊敬,這才是真正的「黑」,絕不是單純潔淨的如張白紙,起不了作用。

 

3.不是克服別人,而是用「黑」來克制自己。歌德說過:「誰若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就永遠是一個奴隸。」人須有自制能力,若一昧講求「快樂」、「自由」等放縱自己的想法,必會失去重要的人生。所以需以理智戰無盡蔓延的感情,用毅力控制愛好,有堅強的意志力,才有自制力。追求美好,人人愛之,但幸與不幸之人,差異在此。

 

4.所有顏色與「黑」相混,就會被蓋過而失去原色,可見「黑」有一種強烈的「融」的功力。就如厚黑學所說的:黑中要有厚。有時留給別人一條退路,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因此厚黑學反對「一黑到底,不留餘地」,但絕不在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就掉以輕心,不能輕易滿足,因為不滿現實,是進步的先決條件,也是「克」的功夫。

 

厚是黑的基礎,黑是厚的目的,以厚正位,以黑立足。用厚擺脫孤獨,靠黑保持自我。厚是軟的功夫,黑是硬的功夫,軟硬兼施,才是做人之道。

我在看這本書時,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雖名為「厚黑」,但書中舉例卻皆為正向,不乏古今中外的偉人,如邱吉爾、羅斯福、周瑜、韓琦、張柬之、曾國藩、左宗棠,並包涵孔孟、老莊、墨家思想,可說是人性的大雜燴。

總而言之,凡事須有「底限」,「厚」與「黑」看似深不可測,其實多有原則,自理論上來講,「厚」體現友善、修養、通情理,一如「說好話」和「團體感」;而「黑」顯示尊嚴、原則、力量,一如「負責任」。反之,講求「白」的單純、自由等等,若過度也會成為放縱、愚昧。就像我常信守的:「自由須建立在自律之上。」若自由是「白」,那麼自律即是「黑」了,所以厚黑學實為做人的根基,最終提及的「真正的厚黑者懂得最大的財富是人格」,因此需「慎言」、「穩重」、「反省自我(以保護自己與他人)」,做到「說好話、負責任、有團體感」,人人應以此為箴言才是。

台長: Tinkle
人氣(4,29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愛,文字 |
此分類下一篇:《病駕其軀》新詩版
此分類上一篇:文史對照真有趣---看《蘭陵王》與《陸貞傳奇》

小蟹子
哈哈
年度書推薦,你倒先起跑了呢!
我們大家在12/8~9
2013-12-05 21:57:18
版主回應
12/8人在新竹(沒電腦T_T),想說寧可提前,不要延後,而且書很早就看完了。
下週回來,期待大家的好書推薦^_^
2013-12-06 16:57: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