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9-30 08:00:00| 人氣3,7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學VS教育;教書VS教人-你分得清楚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些天教師節,許多學校舉辦敬師活動,或勉勵老師平日辛勤付出,尤其這陣子疫情期間,老師們更是辛苦,而改成線上教學時,家長們也感受到「有老師在的實體課程」真好,多少也能體會老師的辛勞了吧。

 

停課不停學,即使疫情期間,也不能停止教育。教育本是國家之大計,它影響了一個人的人生,更影響一個國家的未來,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然而,教育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十個人有十種回答,我看過一個說法:台北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曾在媒體上表示,他相信,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愈來愈好、愈來愈良善,拓展孩子的無限可能。

 

這一點,我很是認同,而就這一個論點作為立基,回頭檢視我們目前的教育,真的有做到嗎?

 

老實說,現今的教育是在「教學」而非教育,老師們忙著「教書」而非教人。但,老師們真的不懂嗎?我想大多數的老師應是懂的,只是這個環境已變得不利於「教育」,也無法允許他們「教人」。

我待在第一線過,也曾站在一旁作為監察的角色,所以能夠理解第一線老師有多辛苦、多無奈;但拉開距離看,卻又更能看清癥結----現今的教育就是「老師忙、學生忙,大家都很忙,卻沒有達到真正的效果」。忙個老半天,卻落得社會大眾一句「教改失敗」,雖然很同情,但無可否認的,算不上成功。

 

孩子們有愈來愈好嗎?嗯,某些方面是有,但也要看是哪方面;孩子們有愈來愈良善嗎?這個我持保留態度,相信兩種答案都有。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們「知道」得很多,但判斷對不對、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了;再者,孩子有無限可能嗎?現在孩子學得多,選擇也變多,但看到很多學子,到了國高中還不自己自己要幹嘛,我實在也不懂,「為自己做選擇」有這麼難嗎?和自己相處十八年,卻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要選哪條路走,這有「好」嗎?有「良善」嗎?有「無限可能」嗎?倒覺得「無限迷茫」比較多。

我曾試想自己若是現今的在學學子,一定會比我之前的求學生涯更痛苦、更難捱、更沒有成就感,說不定還考不上國立大學,因為我真的沒有資源,沒有學才藝、沒有補習、沒有參考書、沒有夜讀、沒有零用錢,家長都在忙工作,也沒空管你什麼生涯規劃、性向發展,也不管你考不考得上大學,所以我認為現今的教育讓孩子「適性發展」-----只不過是限於那些有資源的人罷了。學習愈來愈傾向M型化,但或許真的還有其他人受惠,只是我相信這樣的人也並不多。

如果問我「教育是什麼」,我一定馬上可以回答出來:讓孩子學習好好生活及好好做人。相信有志於教育的老師們,一定很忌諱學生變成考試機器,填鴨式的教育根本不是教育,只是把學生當成輸送帶上的複製品,每一個同樣規格,然後就能交差。

 

近年來除了新課綱,還加入不少實驗教育機構,一些公私立學校也開始轉型,導入一些設備及創新課程,但其實「表面轉」和「轉一半」的挺多的。我在看了不少實驗教育的比較,甚至到現場觀課,有些我真的不住想:這不是我們十年前就在教學的方式嗎?這叫創新嗎?有的「創新」還漏洞百出,只能騙騙外行,像我們這樣教育業的內行人,一看便知斤兩。

 

其實他們還是在教書。

 

雖然講著「創新」、喊著「打破框架」,但根深蒂固已久的「教學」概念及方式,一時之間仍無法除去。若要說真正的教育,看看千年前的孔子和蘇格拉底,兩位老師是怎麼教的,再看看我們現今教育的是怎麼教的,一下就分得出什麼是「教育」、什麼是「教學」、什麼是「教人」、什麼是「教書」。

 

我教你背成語、教你1+1等於2、教你背公式、教你背元素表、教你中國民國於西元1911年誕生…這叫作「教學」,也就是「智育」凌駕於一切;教你明辨是非、教你見賢思齊、教你鑑古知今…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有能力造福他人,才叫作「教人」,也就是五育並重,均衡發展。

當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偏食,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擔心他會不會營養不良、會不會生病,而教育也是一樣,我們用各式課程在餵養我們的孩子,但孩子卻「被偏食」已久,各位家長、老師、官員,是否有看到孩子們早已營養不良,變得畸型、病態?或許有人真的看到了,於是喊出教改、告訴大家不要一直用分數來評斷孩子。然而現在告訴孩子:現在不只看考試成績,還要看你各方面表現,像是比賽成績、才藝表現、作品等等。可是我們沒有給孩子更多空間,只是在原有的空間再塞入更多項評核標準,所以現在孩子還是補習照補、課照上,還得多花時間心思去布置那些會被「加分」的項目;沒時間沒資源的,就只能「被迫」放棄那些分數。

 

最後,孩子們得到什麼?有達到「教育」的目的嗎?有達到「教人」的效果嗎?我暫不給出答案,但我相信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也許再過個幾年,又會喊「教改」的口號,一改再改,然而最該改變的,是「教學」與「教書」的心態,唯有心態改變,做法才會改變。就看什麼時候教育者真的在做「教育」的事,我們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受教育」。

 

台長: Tinkl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