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07 04:28:39| 人氣27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暗戀桃花源》觀後感

我功力不足,未能以純文學的角度討論,此劇的優劣得失,只能隨感覺而談論,由於是憑感覺,所以十分主觀。

「戲不但要有衝突,更要有張力」,翻版《無間道》在西方得獎或許正因為此。此劇同樣既有張力,也有衝突。張力的作用為了產生更大的衝突。編導賴聲川將兩個完全極端的劇種放在一起,輪流間場演出,這是張力的表現。兩個劇團因爭奪彩排是衝突的效果。當一齣劇能引爆大大小小的衝突,久不久牽一牽張力,不一會加添「看似」無關的素材,新鮮感不斷湧現,才能牽動觀眾追看。

因為有共同主題──尋找,等待心中的「烏托邦」,所以賴聲川能巧妙地將兩個極端的劇種融合起來。

令我印象深刻,深感無奈的是結局部分,江濱柳與雲之凡的重遇是可預見的。如果他們堅守40年前的約定,縱使分離也專一等待對方,那麼今天他們重遇仍會唏噓嗎?會令人覺得大團圓結局竟然是不幸,令人神傷的。這不正是世人的寫照嗎?什麼山盟海誓的情話,一切都是假的,分離後各自尋找新目標。有人覺得他們的婚姻是被迫的,但我不認同,那時是現代中國,為什麼不反抗?是非卿不娶,非君不嫁,別人能對他怎樣!我想江濱柳只是害怕孤獨,雲之凡害怕歲月不留人。結果他們各自選了不是最愛的人,最終害人害已。雲之凡在別人眼中嫁得好,但絕不開心。江濱柳是凡人,自尋煩惱,明明生活在「桃花源」,娶了對他很好的江太太,仍不心足,硬要尋找自己心中的「桃花源」,結果如《桃》劇的老陶一樣,將自己帶回地獄,苦了江太太,再見雲之凡又如何,一切太遲了,已成定局,各有家室,仍可再戀嗎?

在《桃》劇最後一幕,老陶已今非昔比,只是凡心未盡,希望能帶春花來「桃花源」共同享福。可惜,老陶對牛彈琴,她跟本不明白現在老陶的境界、善意。以為老陶回來是破壞他們的「幸福」。老陶的情心義重付諸東流,想返回「桃花源」已來不及。

我比較欣賞老陶,至少他忠於自己的感覺,「桃花源」與春香之間,捨「桃花源」取春香,結果雖然失望,但他沒有損人害己,不似江濱柳,既自尋煩惱,也傷害別人。

他們不約而成就了「追求,等待,錯過」。是每個人離不開的命運。

鬧劇不應是胡鬧的,優秀的鬧劇能笑中帶淚,差利卓別靈的電影可作一例。

優秀的舞台劇與電影一樣,看後給人無限的思考和討論空間。錯過了舞台劇不打緊,我記得好似有電影版。



台長: 維記
人氣(27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Irene
你寫得好好呀~^^
我也有去看呢~看這齣劇真是悲喜交集…
2007-09-04 13:28: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