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2-04 21:33:10| 人氣7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應供、調御丈夫、正遍知,是偽造的;無上僧、雄,是正確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應供、調御丈夫、正遍知,是偽造的;無上僧、雄,是正確的。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zg6gmoq.html
AD64,東漢永平7年,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
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
自己見到金人後,心裡十分愉快。
第二天早朝,漢明帝召集群臣解夢。
傅毅回答:
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
陛下夢見的金人,或許就是佛吧!
漢明帝念念不忘夢中金人,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
西行求法的使臣有:蔡愔、秦景、王遵等人。
當他們辛辛苦苦到了「月氏國(貴霜帝國)」時,
遇見了「天竺」僧伽「赦塵磨禪師」和「除髮難禪師」,
蔡愔、秦景、王遵等人,便偕同「赦塵磨禪師」和「除髮難禪師」
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東還。
AD67,東漢永平10年,回到洛陽。
  
赦塵磨:免除多如塵沙的折磨
除髮難:除滅多如毛髮的艱難
  
赦塵磨禪師、除髮難禪師,是一組「對仗」。
  
攝摩騰、竺法蘭,是2個「無義廢言」。
這2個「無義廢言」現世之後,
有心人將其翻譯為Kāśyapa Mātaṇga」、「Dharmaratna
 
「周昭王時」,這4個字是偽造的。
「周昭王24年」,為BC1028;「能仁如來」,大約BC565~BC486,差太多了!
   
從以上這段故事可知,「佛」這個中文字,在AD64便已現世,意指「金色仙人」。
而「中國佛教元年」,是AD67。
也就是說,「佛教」傳入中國,是在「佛」這個中文字現世「之後」3年的事。
所以,「佛(金色仙人)」這個字,不是梵文,而是中文。
非常巧合的是,「佛」這個中文字的發音,與「Buddha」的發音,極「不」相似。
   
「佛」這個中文字的創造原理,乃是源自「能仁」、「耑畜弗犧」這2個專有名詞。
將這2個專有名詞「各取四分之一」,且「所取的部分位於相同位置」,
組合後,即成「佛」。
 
誰是「耑畜弗犧?請複習https://mypaper.pchome.com.tw/bu9650/post/1381496839
   
「原始佛教」的「如來10號」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
 
以上共11號,以「雜亂醜陋」為特色,並散發著「原始佛教」的「算數白痴風格」。
 
「小乘佛教」的「如來十號」
(1)如來、善逝,                      是一組對仗。
(2)無上僧、無上士,               是一組對仗。
(3)明行足、天人師,               是一組對仗。行 ㄒㄧㄥˋ 
(4)世解、世尊,                      是一組對仗。
(5)佛、雄,                             是一組對仗。
   
以上5組對仗,彰顯「小乘佛教」的「佛之味」。
 
何謂「佛之味」、「佛之句」、「佛之義」,
 
(1)「小乘佛教」的「如來十號」,被「原始佛教」偽造篡改成「如來11號」。
(2)「小乘佛教」的「無上僧」,被「原始佛教」偽造篡改成「應供」。
(3)「小乘佛教」的「雄」,被「原始佛教」偽造篡改成「調御丈夫」。
(4)「小乘佛教」的「無上正等正覺」,被「原始佛教」偽造篡改成「正遍知」。
(5)「無上正等正覺」非如來之「號」,乃菩薩之「果」,即「第11地」菩薩也。
(6)「小乘佛教」的「世解」,被「原始佛教」偽造篡改成「世間解」。
(7)「小乘佛教」的「世解」,指「覺知眾生欲著」。
(8)「原始佛教」的「世間解」,指「覺知世間心念」。
    
「小乘佛教」的「無上僧」,又稱「巔僧」,關於這點,乃是「道濟禪師」的見解
誰是「道濟禪師」請複習https://mypaper.pchome.com.tw/bu9650/post/1380628683
   
「無上僧」這個佛教專有名詞,顧名思義,就是指「僧團的領導人」。
   
「原始佛教」的「應供」,乃是「無義廢言」。
眾所皆知,只要是「僧」,都是「應供」,所以「天下何處無應供」,無義廢言也。
相似的「原始佛教無義廢言」,還有「天下何處無小路」、「天下何人無餘習」,
  
「原始佛教」以「阿羅漢」為「無上僧」,所以將「無上僧」偽造篡改成「應供」。
「小乘佛教」以「明行足」為「無上僧」,所以將「無上僧」列入「如來十號」中。
 
「原始佛教」的「調御丈夫」,乃是「無義廢言」。
因為「調、御」這2個動詞,必須接「受詞」,才會「形成意義」,
也就是說,必須明確指出「調」什麼東西、「御」什麼東西,才會「形成意義」,
缺少「受詞」,就是「無義廢言」。
例如,「邪教金剛乘」的修行目標「能御三百女」,就明確指出了「受詞」,
請複習
相似的「原始佛教缺少受詞之無義廢言」,還有:「近、執」這個東西,
   
「小乘佛教」的「雄」,指「傑出男人」。
「小乘佛教」的「佛」,指「金色仙人」。
    
「小乘佛教」的「雄」,是名詞,所以不需接「受詞」。
「雄」,一個字,簡單、明快,而且與「佛」形成對仗,
「早期中國佛教翻譯大師」的中文功力,於焉彰顯。
    
「小乘佛教」的「雄」,是中國佛寺「大雄寶殿」這個詞彙的由來。
大雄寶殿 = 大佛寶殿,雄、佛,為「如來十號」之二。
  
「原始佛教」的「佛」,是梵文,指「覺者」,即「Buddha」。
「小乘佛教」的「佛」,是中文,指「金色仙人」,其梵文已被「原始佛教」銷毀。
 
「原始佛教」的「正遍知」,又名「等正覺」、「最正覺」。
大家只要在佛經中看到這3個東西,就表示這段經文已被「原始佛教」動過手腳了。
 
「原始佛教」的「正遍知」,在「邪教金剛乘」中又名「無上覺」。
   
「原始佛教如來10號」的「佛(覺者)」、「正遍知(等正覺、最正覺)」,
這2個東西,乃是「同義廢言」。
   
「原始佛教如來10號」的「佛(覺者)」、「世間解(覺知世間心念)」,
這2個東西,乃是「重覆廢言」。
     
不厭其煩再三強調,佛之口不出:同義廢言、無義廢言、詞窮廢言、重覆廢言。
 
「小乘佛教如來十號」的
(1)佛(金色仙人)、雄(傑出男人)
(2)世解(覺知眾生欲著)、世尊(眾生尊重讚禮)
(3)無上僧(僧之巔)、無上士(文飾嚴辭者之巔)
(4)明行足(智、德已足)、天人師(天、人所師)
(5)如來(美好的來臨)、善逝(美好的離去)
     
其中不存在:同義廢言、無義廢言、詞窮廢言、重覆廢言。
  
「如來」的「如」,源自漢地成語「收放自如」、漢地成語「天保八如」。
收放自如:情感表現自然美好。
天保八如:上天保佑八種美好。
:美好的。
  
漢地成語「天保八如」,源自《詩經/小雅/天保》。
 
《詩經/小雅/天保》(還原版) :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海如川,如岡如陵,如日如月,如松如柏。
 
《詩經/小雅/天保》(偽造版) :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
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如松柏之茂。
 
依中國文學常識,《詩經》以「四字一句」為特色,
所以只要出現「五字一句」的東西,99都是「偽造加料」的。
   
(1)「之方至」、「之壽」、「之茂」這3個東西,明顯以「雜亂醜陋」為特色。
(2)山、岡,這2個東西,就是所謂的「同義廢言」,為漢人最痛恨的四廢言之一。
(3)阜、陵,這2個東西,就是所謂的「同義廢言」,為漢人最痛恨的四廢言之一。
(4)「南山」是「山」的一部分,乃「重覆廢言」,為漢人最痛恨的四廢言之一。
(5)月,白天看不到,所以,「如月之恆」這句,就是所謂的「白痴句」。
(6)日,黑夜會落下,所以,「如日之升」這句,就是所謂的「白痴句」。
(7)日、月,以「明」為特色,不是以「恆」、「升」為特色,這是常識。
(8)松、柏,以「後凋」為特色,不是以「茂」為特色,這是常識。
 
「原始佛教」的「調御丈夫」這個東西,明顯是一種「嫁禍」手段。
  
《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原始佛教」明顯是要「嫁禍」儒教。
    
「小乘佛教」的「無上正等正覺」,顯然與「原始佛教」的「正遍知」,不同義。
等、住,同義,象徵「禪定」。
覺、知,同義,象徵「智慧」。
正、遍,不同義。
 
「無上正等正覺」即是「第11地菩薩」。
「無上正等正覺」包含「禪定」、「智慧」;「正遍知」不包含「禪定」。
「無上正等正覺」強調「無上」;「正遍知」不強調「無上」。
   
「羅漢」這個詞彙,是梵文,也是中文,指「小乘佛教(羅漢)布滿漢地」。
    
羅:布滿也。
漢:漢地也。
羅漢:布滿漢地也。
 
羅漢,是「小乘佛教」的象徵。
所以,「早期中國佛教翻譯大師」透過「羅漢」這個「中文」詞彙,預言三件事
(1)「小乘佛教(羅漢)」將「布滿漢地」。
(2)「獅子國(斯里蘭卡)」所傳的,並不是「小乘佛教」,而是「原始佛教」。
(3)「原始佛教」中,一尊羅漢也沒有。
     
AD410,東晉高僧「法顯」,到達「獅子國(斯里蘭卡)」,並在此居住2年,
求得《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雜藏經》。
AD412,「法顯」回國,「未」翻譯《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
  
「只」翻譯《雜藏經》,「未」翻譯《彌沙塞律》、《長阿含經》、《雜阿含經》,
透露著「詭異」。
極可能,「法顯」在「獅子國(斯里蘭卡)」並沒有見過這3本經律,
極可能,以上這段是「偽史」。
   
AD412AD511,
「原始佛教」一派循著「法顯」的回國路線,來到中國,滲透「小乘佛教」,
「法顯」無意間「引狼入室」也。
「原始佛教」花費100年的時間,將小乘佛經偽造篡改成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樣子。
雖然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小乘佛經是「偽造版」,但也不致於全部都是偽造的。
因為「只有100年」,時間不太夠。
不像「邪教金剛乘」花費940年的時間(AD971AD1911),
偽造篡改所有的「大乘佛經」及「中國佛教史」,時間很充分。
       
AD511,「小乘佛教」滅盡
請複習
   
AD520,「達磨禪師」會晤《斷酒肉文》的作者「梁武帝」,是名「祖師西來意」。
AD520,「達磨禪師」特來認證「梁武帝」為地球上最後一位「小乘佛教」信徒。
  
「菩薩」這個詞彙,是梵文,也是中文,指「素食主義」。
   
菩,是由「艸、立、口」三部分組成,指「以植物建立言辭」,即「素食主義」也。
薩,是由「艸、阜、產」三部分組成,指「以植物繁衍眾生」,即「素食主義」也。
 
「艸」,象徵植物。
   
「口」,指「言辭」,例如「辯口利辭」。
   
「阜」,動詞,指「繁衍」。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鳥獸。
   
南朝梁,王僧孺〈懺悔禮佛文〉:
天覆地養,水「產」陸「生」,咸降慈悲,悉蒙平等。

漢人的文字習慣,「產」與「生」,二字同義,所以「產」象徵「眾生」。
 
「早期中國佛教翻譯大師」透過「菩薩」這個「中文」詞彙,
表達「素食主義」是「大乘佛教」的重要教義。
 
菩(以植物建立言辭)、薩(以植物繁衍眾生),這二個中文字,是一組對仗。
   
「早期中國佛教翻譯大師」所創造的「菩薩」一詞,
不但表達「大乘佛教素食主義」,而且形成「對仗」,中文能力「出神入化」也
 
來複習一下「佛之味」
  
(1)日能天王、火尊天王,是一組對仗。
   
(2)持國天王、增善天王,是一組對仗。
   
(3)廣目天王、多聞天王,是一組對仗。
   
(4)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5)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是一組對仗。
   
(6)驤象菩薩、獅吼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7)護法菩薩、持世菩薩,是一組對仗。
   
(8)除一切障礙菩薩、除一切憂愁菩薩,是一組對仗。
   
(9)善思義菩薩、善談義菩薩,是一組對仗。
   
(10)無盡慧菩薩、不虛見菩薩,是一組對仗。
   
(11)無垢意菩薩、無著意菩薩,是一組對仗。
   
(12)智幢菩薩、網明菩薩,是一組對仗。(錯綜格)(智、明,同義)
   
(13)諦藏菩薩、空藏菩薩,是一組對仗。
   
(14)能仁如來、慈尊如來,是一組對仗。(錯綜格)
   
(15)不動心如來、無量壽如來,是一組對仗。
    
(16)寶相如來、妙音如來,是一組對仗。
   
(17)開華如來、寶幢如來,是一組對仗。
   
(18)日月光如來、妙高相如來,是一組對仗。
   
(19)遍觀如來、遍現如來,是一組對仗。(毗婆尸佛、毗舍浮佛
   
(20)火尊如來、金仁如來,是一組對仗。(式棄佛、拘那含牟尼佛
   
(21)滅累如來、光藏如來,是一組對仗。(拘留孫佛、迦葉佛(錯綜格)
   
(22)滿願羅漢、如意羅漢,是一組對仗。(富樓那、阿那律)
   
(23)光藏羅漢、離欲羅漢,是一組對仗。(摩訶迦葉、須菩提)(錯綜格)
   
(24)知器羅漢、障云羅漢是一組對仗。(阿若憍陳如、羅睺羅)(錯綜格)
   
(25)採菽羅漢、麩掇羅漢是一組對仗。(目犍連、舍利弗)(錯綜格)
   
(26)牛嚌羅漢、馬舐羅漢是一組對仗。(憍梵波提、頞鞞)
   
(27)飯粟羅漢、飫稑羅漢,是一組對仗。(劫賓那、周利槃馱莎伽陀
   
(28)齊鹿羅漢、麝式羅漢,是一組對仗。(賓頭盧、離婆多)(錯綜格)
    
(29)歡喜羅漢、上首羅漢是一組對仗。(阿難、優波離
   
(30)文飾羅漢、語細羅漢,是一組對仗。(迦旃延、畢陵伽婆蹉)
   
(31)達悉羅漢、善容羅漢,是一組對仗。(拘絺羅、薄拘羅)(錯綜格)
   
(32)達明羅漢、善賢羅漢是一組對仗。(拘利、跋提)
   
(33)齊四羅漢、式例羅漢是一組對仗。(迦留陀夷、婆敷)
   
(34)如來、善逝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5)無上僧、無上士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6)明行足、天人師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7)世解、世尊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38)佛、雄是一組對仗。(如來十號之二)
    
「佛之味」,在以上38組對仗中,充分彰顯。
      
                                      風百旋,寶塔高吟貫九天。
   
                                              華一色,佛座密嚴窮八極。
   
                                                                                          輪雙炯,欄網煜爍絕七重。

台長: 疾風行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