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08 00:05:31| 人氣1,1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判,無所不在一書心得-詹翔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致勝的「三要祕訣」

1要:要準備充分


前置談判階段,就是準備期。談判者必須弄清楚談判的人事時地物等要件,諸如參與者有哪些、談判對象的人格特質、談判主題、場地、時間等等。

很多人都以為談判是一種臨場的機智反應,但劉必榮認為,談判如果有一半是講求臨機應變,另一半就是充分準備。

至於準備的內容,除了具備與談判主題的專業知識,以及熟悉談判技巧,身為一個現代的經理人,更要培養全球的視野,並且尊重文化及世代的差異。

在新經濟浪潮下,企業經商的環境與對象早已不限於本國,因此經理人不但應了解世界局勢,還要針對談判對象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環境,乃至於當地的氣候及戰亂,有基本的認識。

 

比方說,如果你的買方或賣方遷廠到中國或東南亞,其勞動成本是否會隨之降低?甚或美國紐奧爾良的風災、印度的季風雨、波斯灣戰爭、南亞的政治動盪,又會不會對公司的出貨、接單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藉由洞悉全球局勢,談判者才可據以計算成本結構的變化,進而掌控自身所握有的談判籌碼。

除了有國際觀,劉必榮也提醒年輕一輩的經理人在談判時,要考量到談判對象與自己在觀念和習性上的差異。劉必榮說,台灣存在著一種「各年級互看不順眼的世代隔閡」。然而,任何一個談判者,無論身處組織內外,往上、往下都有可能遇到與自己相差一、兩個世代的談判對象,如果沒耐性去了解彼此的差異,只用自己所熟悉的溝通方式去談判,很容易會產生衝突,甚至談不成生意。

談判,說穿了就是一種人際關係,一門有關人的學問。習慣在網路上以文字和表情溝通的年輕世代,應重新學習禮貌和人際溝通,了解年長一輩的消費模式與說話模式,否則如果落入「我說不過你,但我生意不給你總可以吧!」的窘境,可就得不償失了。

2
要:要懂得創造談判的條件

談判講究的是權力,但不代表位卑權輕者就沒機會。畢竟,如果一方權力大到主導全局,那也用不著談判了。因此,談判者千萬不要低估自己的價值,或是把自己口袋裡的籌碼看得太過簡單。換言之,產品的好處不會只有一種,賣東西的方法也沒有標準答案,談判者要懂得察言觀色、創意思考,創造對自己有利的局面。

談判的原因,不外是因為「不談的成本太高」抑或「談的效益很高」。因此,聰明的談判者,會懂得操弄這個成本效益的槓桿,不是擴大對方不談的成本,就是增加對方談的效益,如此一推一拉之間,找出自己的談判力(bargaining power),營造談判的條件。

不過,除了發揮長處,找到利基點之外,談判者也不要忽略權力的消長。沒人會永遠居上風,只要競爭對手或替代方案出現,權力的分布隨時會變。因此,身為談判者,必須觀察敏銳,對於局勢的演變保持敏感度。

3
要:要養一個對口單位


談判時,人際關係很重要,而且最好由始至終都能保持友好關係。經過一番談判,買下了一家公司,「這只是逗點而已,可不是一個句點」,劉必榮提醒談判者千萬別忽略談判後所要面臨的執行問題。

劉必榮說,有些人在談判時,會不懂得預留後路,也就是老一輩人所說的「養一個對口單位」。結果往往是前面很威風,把價錢殺到幾乎讓對方活不下去,卻忘了一旦讓對方沒賺頭,打壞了關係,很可能後續的售後服務或再次合作的機會,全數化為烏有。

談判力,無所不在!


無論是面對組織的內部衝突(如同事對同事、部門與部門、長官和部屬、勞工與資方等),或是對外的協商交涉(國際與國內交易買賣),談判力已經成為公司的「基礎建設」,亦即人人都應學習與具備的基本能力。更重要的是,談判沒有所謂的「一學就會」這件事,還要透過反覆演練,經常訓練自己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如此才能常保開闊的視野,靈活應變的機智。

談判,就是把問題攤在會議桌上、攤在陽光下,大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沒有表面和諧、私下扯後腿,也沒有一方獨斷、決定大小事情。從談判權威劉必榮的眼中,全家出遊的地點需要談判,跟老闆爭取加薪需要談判,開車與人擦撞需要談判,跟房東殺價租金更需要談判。談判,當真是無所不在!

 

 

台長: 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人氣(1,1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讀書室 |
此分類下一篇:溝通與談判祕訣-詹翔霖心得
此分類上一篇:最好別生氣 身體會留下痕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