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7 14:11:02| 人氣1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完他的故事,你會頻頻拭淚(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一天,一名男子藉口和妻子不合,要求幫忙寫休書。
  呂蒙正只想賺錢,就替他寫了一紙離婚書,拿了一點錢回家了,並且把這件事告訴了月娥。
但是月娥跟他說,雖然家裡沒有錢,不過寫休書這檔事有損陰德,還是把他收回來吧。
  呂蒙正第一次的生意就如此泡湯了,在洛陽城裡找尋這位休妻的人,好不容易賠了點錢才拿回休書。
  自從呂蒙正在洛陽城擺攤後,家境逐漸好轉了,雖然仍居住於破瓦窯裡,夫妻倆人從無怨言。
  有一天,呂蒙正於洛陽的夕陽落向西方時,緩緩走回家。
  他發現破瓦窯前一處濕濘的窪地,有一行男子的足跡,心中露出不悅的憤怒。
  「相公,你回來了?」
  呂蒙正沒有說話,看了她一眼。
  「有人來過。」
  「沒有啊?有誰來過?」
  為了掩飾有人來過的謊言,劉月娥刻意幫呂蒙正沏了一壺熱茶。
  幾番試探盤問,才知道相府老夫人知悉呂蒙正是一位書生,於是,讓老僕人送來米糧與銀兩,讓呂蒙正能專心讀書,進京趕考,求取功名。
  月娥含著淚水說出了隱藏於心中的秘密之後,呂蒙正沉默無語,望著遠方。
  遠方是鬱鬱蒼蒼的山林,尼庵寺隱約自山林中浮現。
  呂蒙正想起住持,想起了那熟悉的鐘聲,往事不自覺於眼眸中打轉的淚水中浮現。
  在進京趕考的盤纏有了著落之後,呂蒙正花了很長的時間讀書,決定進京應試。
  時間荏苒,幾年過去了,洛陽城已開始飄雪了。
  丙子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春節前夕祭灶,呂蒙正感嘆生活坎坷,於是,藉著祭灶時,寫了一首詩,擺在案頭上,點了三支香向上天申訴。
  「蒙正雖無三牲酒醴祭祀灶神,將來如出人頭地之時,必定加倍補償。」
  祭祀後,劉月娥拿了首詩看了看,不自覺笑了起來。
  一碗清湯詩一篇,
  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
  亂世文章不值錢!
  「灶神爺看得懂嗎?」
  「放心,懂,一定懂。」
  夫妻倆人難得如此親密,彼此互望了幾眼,又回過頭看了灶邊已經空了的米缸,不自覺笑了起來。
◎◎◎◎◎◎◎◎◎◎◎◎◎◎◎◎◎◎◎◎◎
  宋朝太平興國二年,丁丑年。
  呂蒙正告別了月娥後,特地趕往尼庵寺會見老住持。
  老住持看見了這位昔日衣衫襤褸,一臉污垢的年輕人,如今是儀表端莊的書生,還差一點認不出來。
  「我知道你會有一番作為的,當初,我們這樣對你,是因為……希望你能了解我們的用心。」
  呂蒙正非常感激,向老住持彎腰致謝,頻頻點頭,感謝他們的苦心。
  「阿彌陀佛!菩薩會保佑你一路平安!」
  此時,天空烏雲密集,偶而還傳來陣陣雷聲,之後,飄起了雨。
  老住持雙手合十,於細雨中送別了呂蒙正,呂蒙正一路往京城趕路,想起了破瓦窯裡的髮妻的依門等待,想起了洛陽城街道中乞食的落魄,心中無限感慨,一路上節衣縮食趕路,神情憔悴與疲憊,終於來到了京城。
  放榜了。呂蒙正成為宋朝開國第一位狀元,他以進士第一甲第一名,為宋太宗欽點為狀元後,回到了破瓦窯。
  洛陽城的人都陸續來報喜,瘦弱的月娥聽到了呂蒙正金榜題名的消息後,激動得哭了起來。
  呂蒙正沉默無語,他突然想找個地方,緊緊擁抱著陪他吃苦多年的月娥痛哭一場。
  「你現在是狀元郎了,怎麼能住在這裡,我在洛陽城幫你找到了一個很安靜的房子,只要你們喜歡,可以隨時搬進來。」
  「這是我們一點心意,你暫且收下,需要什麼,請隨時交代。」
  呂蒙正回到了破瓦窯時,洛陽城裡的官吏,平日給他白眼的人都相繼來阿諛奉承,醜態盡露。
  「我們家老爺想請狀元郎敘敘,不知狀元郎能否賞個光?」
  「幫洛陽城最大的布莊題個字吧,我家老爺說,酬勞要多少有多少。」
  想起昔日在洛陽城乞食與擺攤時,受盡的冷落,呂蒙正沉默無語,向月娥要來了紙筆,望著一群環繞身旁,恭喜聲不斷的人群,長嘆三聲,寫下了幾行字。
  時也命也運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靈雞有翼飛不如鴨;馬有千里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凌雲之志,非運不能騰達。
  「好文章啊,千古難見!」
  圍觀者發出驚呼的讚嘆聲。
  「這個我要了,狀元郎,這就算是我一點小意思,算是潤筆費吧!」
  一位挺著肥膩肚子的男子,臉上堆滿著笑容靠了過來。
  呂蒙正依然無語,捲起袖子繼續在那攤平的紙上,揮灑鬱積於心中多年的悲歡。
  文章蓋世,孔子尚困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盜跖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顏回命短實非兇惡之徒,堯舜至聖,卻生不肖之子;瞽叟頑呆,反生大聖之兒;張良原是布衣,蕭何稱謂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孔明臥居草盧,能作蜀漢軍師;韓信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馮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無封;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第;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卻有江山萬里;滿腹經綸,白髮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
圍觀者看著呂蒙正在文章中寫出了一堆人名,個個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月娥站在一旁細心為呂蒙正磨著墨,臉上浮現了笑顏。
  「年輕人,你叫什麼名字?什麼地方人?我看你好像是讀過書的人,你這個樣子是要不到東西吃了。」
  「如果你有需要,可以隨時到我這邊來,粗茶淡飯而已。」
  想起了老婦人與老住持的話,呂蒙正眼框突然濕潤起來,他沒有擦拭,於陣陣自破瓦窯縫隙吹進來的微風中風乾。
  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絞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呂蒙正放下了筆,長嘆幾聲後,拉著月娥的手,匆忙趕往洛陽城。
  一群人楞在破瓦窯裡,陽光從殘破的瓦窯中投射近來,那群還來不及會過意來的官吏、商賈士紳,圍著那篇墨汁未乾的文章,露出一臉的茫然。
  呂蒙正與月娥兩人漫步在熟悉的洛陽承街道,恭喜聲從四方傳來。他現在想的是,前往洛陽城尋找那位曾經給他一個饅頭,指點他投靠尼庵寺的老婦人。
  雖然,他在洛陽城擺攤時曾經找尋過,一直沒有老婦人的下落。
  呂蒙正緩緩走過洛陽城街道,昔日厭惡他的人潮,一股腦地圍了過來。
◎◎◎◎◎◎◎◎◎◎◎◎◎◎◎◎◎◎◎◎
  金榜題名後,呂蒙正離開破瓦窯,前往汴京。
  霏霏細雨的汴京,護龍河岸邊的數行楊柳在雨中輕輕搖曳,汴河、五丈河、金水河上的飛橋,在雨中若隱若現。
  遠方是皇宮高聳的殿宇樓台,在雨中顯得十分神秘,如隱匿於鬱鬱蒼蒼山林中的尼庵寺;朱雀門外的驛館、酒樓,妓院高懸的繡旗、珠簾,在雨中顯得有些濕意。
  呂蒙正想起了洛陽。
  大相國寺傳來的晨鐘暮鼓聲,曲院街騷亂的市井買賣聲,汴河漕運船隊中騰起的船夫號子聲,勾起了呂蒙正的往事。
  想起尼庵寺的老住持時,已經是二十年後的事了。
  二十年後,呂蒙正拜相,再度前往尼庵寺拜訪老住持。
  尼庵寺的僧尼知道昔日經常到寺中乞食的相爺要來,個個都驚喜萬分,而老住持卻遲遲未曾出現。
  「住持哪裡去了?」
  「我就是這家寺院的住持,老住持上過月已經過世了。」
  一位年輕的住持雙手合十恭敬地說。
  「過……過世了?」
  呂蒙正心頭一陣酸楚,向四周打量了一會兒,景物依舊,老住持的身影已經遠去,眼角浮現幾許惆悵。緩緩走向昔日經常逗留的齋堂。
  牆上還留下了呂蒙正乞食時所留下來的一行詩:
  上堂禪位各西東
  慚愧只聞飯後鐘
  「老住持吩咐過,這首詩還沒寫完,寫這首詩的人會回來繼續寫完它,所以,沒有人敢將它擦去。」
  許多往事陸續浮上心頭,老住持親切的話語如松風吹拂,陣陣從耳際飄過。
  呂蒙正失望之餘,環顧四週,發現尼庵寺已被碧沙籠罩,於是,要來了墨筆,續寫後兩句:
  二十年來塵滿面
  如今始獲碧沙籠
  寫完後,滿腹心酸隨昔日的困頓情景一一於心頭翻騰著,於是,在那行詩後,含淚寫下了他一生的滄桑: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飢 ;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吾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躂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秧;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
  余曰:非吾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蓋人生在世,富貴不能移,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呂蒙正
  當他寫下了「呂蒙正」三字後,尼庵寺的鐘聲響了。
  「能否幫我尼庵寺題個寺名?」住持雙手合十。
  呂蒙正會心一笑,留下了三個斗大的字——「狀元寺」後離去。
  一路上,暖暖的陽光吻著他的每一吋肌膚,而遠方那間破瓦窯在風雨侵蝕下已經頹廢了。呂蒙正離開尼庵寺時,鐘聲依然響著……

台長: 隆中隱
人氣(1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