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01 23:46:15| 人氣25| 回應0 | 下一篇

第十六塊肥皂---失敗的二次工法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十六塊肥皂---失敗的二次工法皂

既然重出江湖,不論技術如何,聲勢當然不能輸人。普普通通的肥皂沒什麼意思,要做就做具有實驗精神的肥皂。

這塊肥皂我把它叫做二次工法皂。


先做二次工法皂裡的第一塊皂。配方如下:
 
橄欖油---216g
椰子油---36g
棕櫚油---48g
胡蘿蔔素---5ml(1小匙)
 
INS:133
 
      氣溫25度/油溫42度/4個小時trace/2天脫模(硬而Q)
 
基本上是一塊馬賽比例的橄欖油皂。
 
好久沒做肥皂了,搞得手忙腳亂。為了自我提升,還重金買了一個電子秤,做為重出江湖的賀禮。以後就不必為了那1~2g的差距盯著傳統秤看得眼睛都快脫窗了。
 
放上空鍋,將指數歸零。哇!這種充滿科學與進步的感覺真舒爽!不必再像以前一樣得先將油重加上空鍋重。總算覺得自己是一個文明的做皂者了。驕傲地倒進橄欖油,哎呀!太久沒做,笨手笨腳,油撒了一桌子。趕快拿起衛生紙擦拭一番。好不容易擦乾淨了,準備繼續倒油,卻赫然發現電子秤的指數已經消失不見。原來這款電子秤有極貼心的省電自動關閉裝置,真是自作聰明的傢夥,找麻煩。重新打開電子秤,哇咧!指數重新歸零,我剛剛到底倒了多少油進去啦?哎呀!沒看清楚!好像是…?一場大混亂。
 
這也是我第一次用胡蘿蔔素做肥皂,書上說比例為1%,300g的油應該加3g吧,用電子秤量了半天,已經挖了20瓢才2g,不會吧!算了!我的做皂哲學之一:「歡喜就好」!不必那麼拘泥!拿量匙來挖了一小匙,一共5ml,管它是幾g!
 
Light trace後倒入胡蘿蔔素,咦?好像無法溶解,一粒一粒地浮在皂液裡。我想大概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應該先泡在油裡,下次改進。突然想起別人好像都是先溶進sf的油裡,可是我做肥皂不愛sf。我的做皂哲學之二:「肥皂是用來清潔的,不是用來保養的」,肥皂裡留有一堆油,想到就全身不舒服。下次先直接溶進油鍋裡好了。
 
這次做肥皂trace時間再創新高。4個小時才light trace而已。而且中間只攪了一個多小時,其他時間吃飯去,還出門辦了點事情。回來就入模了。過兩天再看看情況如何。好久沒有攪皂攪得手臂酸麻了,真爽啊!

08/2/24

脫模了,很順利。胡蘿蔔素入皂液時是粉朱色,脫模時整塊皂成了橙黃色。出汗的情形很嚴重,用了三四張衛生紙才擦乾。上次做馬賽皂時也沒這樣,趕快打開除濕機。

08/3/21

過了四週的熟成期,將皂刨成小塊,然後加水煮融,想做成再製皂,但可能是因為水加太多(300g油做成的皂加了煮飯量杯2杯的水),結果皂變成這付德性。

 
該怎麼具體形容它的觸感呢?就像感冒時的濃鼻涕!書上說再製皂入模後3-4個小時就可以脫模,我放了1天外加除濕機進攻還是軟乎乎。看來是失敗了,不過倒挺像女人搽的面霜,莫非這就是霜皂?
 
好吧!雖然失敗了,但還是跟各位報告一下我原先二次工法皂的構想。
 
常常聽人說,CP皂裡加了精油,但經過4個星期的熟成期,味道幾乎都快聞不到了。於是我想,先利用再製皂的做法,把精油完整保留在皂裡,而且不受強鹼破壞。這是我去陳怡安的店得到的啟發。她店裡的CP皂都不太香,可是再製皂卻很香。所以我想應該行得通。
 
再製皂做好後切小塊。然後另攪一鍋,trace時加入理論上應該很香的小塊再製皂,也就是用第二鍋皂去把第一鍋很香的再製皂包起來。有點類似馬賽克皂的做法,只是訴求不在顏色的變化,而在於保留精油的香味。但是我很白癡,再製時我加了4ml的甜橙精油+2ml的檸檬精油入皂糊中,可是大概是加的時候再製皂糊的溫度還很高,所以香味一下子就揮發掉了,結果聞起來比CP皂還不香。
 
這次的實驗算是失敗了,也不知道我的假設是否能驗證。下次我會再試一次,不過這種做法做起來曠日費時,第一鍋和第二鍋中間得等4星期,我不知道我有沒有這個耐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已經熟成的皂來試一試這個方法。
 
現在我得面對的是這一盒「擬霜皂」(或鼻涕皂),我該怎麼處理它呢?

08/4/6

我買了一個裝肥皂的小紗袋
然後把放了兩個禮拜依舊黏稠的肥皂塞進紗袋裡
雖然一點也不優雅
但至少還能用
我兩個孩子都很喜歡這個肥皂
因為有很香的橘子味道
我兒子還說我有超能力
能把橘子變成肥皂

台長: nicolerob913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